但是,现实中的父母,尤其是与孩子有很多接触机会的母亲,往往会逼着孩子去学习,去做自己认为不会浪费时间的事,甚至为了成就他们认为的孩子美好的将来,而把一切外界因素全部清除干净,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
当然,这里所提倡的玩耍,并不是说让孩子没有节制、不受约束地放纵玩耍,而是要把握一个度,是建立在孩子的兴趣上的玩耍。当为人母的你发现了孩子身上的某些闪光点,并且他(她)对其有很大兴趣,渴望在那方面玩出花样的时候,你就应该支持孩子在不影响正常学习的情况下,去尽情地玩,如果条件允许你也可以帮助孩子玩,和孩子一起玩,因为这样不但对激发孩子的潜能有很大的作用,而且还会增进你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因此我们说,一个称职的母亲,一个合格的母亲,总是能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在适当的情况下,去发现孩子的兴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发展孩子的爱好。
给孩子一点时间与空间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潜能,活得更有生命力。
犹太教育家认为:“一个有求知欲的孩子总是需要满足自己的学习欲,但更重要的是,他要有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放松自己,不过这跟无所事事、没有目的地浪费时间是不同的。”的确,如果没有给孩子一些完全属于自己的时间与空间,孩子就没有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潜能,那么他(她)正向的生命力也不会很好地被激发出来。
现在的孩子虽然不愁吃不愁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吃麦当劳,穿阿迪达斯,可以说,在这方面父母给他们提供的条件实在是太优越了,但是父母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过分干涉孩子的事情,让他们几乎没有一点个人的空间,没有自由的空气供他们呼吸,他们的心灵也得不到自由地活动。其实,现在的孩子缺的不是无休止的唠叨,而是科学恰当的忠告;不是面包和牛奶,而是心灵的沟通与理解。
曾有位女孩的妈妈说了这样一个现实:
上了初中后的女儿,总是喜欢把其中的一个抽屉锁得紧紧的,钥匙也藏得严严的。有一天,孩子上学后,由于时间紧,房间也没来得及收拾就走了。当她帮着孩子收拾房间的时候,她发现,女儿平时非常秘密的钥匙竟然忘在锁上没有拔下来,于是她就悄悄地打开了女儿的抽屉,但是当她打开的时候,发现抽屉里除了几个废旧的笔和一些以前同学送的贺卡就什么都没有了,心中很是纳闷。思索中,她顺手将锁锁好,把钥匙拔下来放在桌上,这其实是她的一个习惯。
女孩放学回来就直奔她的卧室,然后出来就大叫:“妈,你是不是动我的抽屉了?”她故作镇定地说:“没有,谁动谁是小狗。”然后,女儿一脸的坏笑,像个胜利的将军似的说:“告诉你吧,想看我东西没门,我早把我的日记转移了,其实我今天把钥匙插在锁上就是为了试探你会不会有偷看我秘密的想法。哼,你还是中了我的圈套。告诉你以后不准随便翻我的东西,否则我绝不客气。”
最后那位妈妈又说:“你们见过这种孩子吗?防父母就像防贼一样,真是让我的心都凉透了。”
其实,这位母亲的苦恼完全是她自己造成的,并且没有意识到这个现实,她过分地干涉了孩子的事情,过分地不信任孩子,没有给孩子应该拥有的个人空间,才引发孩子对她的试探,才让自己产生了这么大的伤感。
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方方面面都要管,让孩子觉得自己一点个人空间都没有,一点自由都没有,例如“放学必须马上回家,不许在路上溜达”、“不许穿那条牛仔裤,看起来像个小流氓”、“不准听周杰伦的歌,吐词不清,你能听懂什么,只会浪费时间”、“不要当班干部,会耽误学习的”、“不准和男(女)生说太多话,不准早恋,否则我打断你的腿”……总之,这些“不许”“不准”“不要”不是对孩子的正常的爱,而是一种渴望干涉孩子生活的扭曲的爱。让孩子感觉赶快逃离这样的现实才是他们心中的梦想,从而激励孩子走向与你渴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们的叛逆心理更加强烈。越不让他们干的事情,他们越要干,越要他们干的事情,他们越不想干,你让他往东,他想往西;你让他打狗,他偏要撵鸡。
其实,孩子的想法和家长的完全相反,受到过父母严重干涉的孩子都渴望远离父母,甚至说要自己住到天上去,再也听不到爸妈的唠叨;希望世界上有一种药,父母吃了只会说“可以”“行”;希望自己有一套隐身衣,当自己在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时,爸爸妈妈就看不到了……所以,与其粗暴地制止孩子,强制性地参与到孩子的空间中,不如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亲身实践的机会,教给孩子正确的方法,让他们在自我的思维下发掘出自己的潜能,找到与挫折和失败相抗争的方法,让他们找到自己的航向。
你想做一个合格、民主的妈妈吗?那么请给孩子一些适度的空间,给他们一定的自由,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做一下选择吧,因为,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长成参天大树,才能与外界达到一种和谐。
孩子的习惯就像是走路,如果人们选择了一条道路,就会一直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因此,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将影响孩子的一生。
哲学家威廉·詹姆士说过:“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这句看似非常简单的话语,却道出了行动、习惯对一个人一生的影响。
另外,从着名的“路径依赖”法则中我们也可以得出一点启示:一旦人们在生活中选择某一路径,在以后的发展中,就会依赖这一路径,而且很难轻易走出属于自己的道路。后来,这一法则给父母们一个这样的启示,如果让孩子从小就养成某一习惯,之后这一习惯就很难更改。
中国有句俗语:“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其具体含义就是从孩子儿时的习惯推测他的将来。确实,习惯一旦形成,便成为一种半自动化的潜意识行为,对人生、事业、生活起着永久性的作用,一个孩子自幼养成的习惯,将直接影响到他一生的命运。事实证明,一个人习惯的好坏将决定他一生的成功与否,良好的习惯就像是人存放在自己身体的“道德资本”,而人在一生中都会享受着他的“利息”。
1988年,75位诺贝尔获奖者聚会巴黎。记者问一位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请问您在哪所大学学到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科学家平静地说:“在幼儿园。”“在幼儿园学到什么?”记者接着问道。“学到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事要道歉,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正是这些良好的习惯,使这位科学家从一个平凡的人走向诺贝尔奖的获奖台。
同样,毛泽东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为了锻炼自己能集中精力做事情,他专门来到城门洞读书。无论身边发生什么情况,他都毫不动心。刚开始的时候,看了一会儿,就有点坚持不住了。但后来,凭着顽强的毅力,他每天都强迫自己比先一天多看10分钟。习惯成自然,久而久之,就养成了专心致志的好习惯。长大以后,毛泽东果然成就了不朽的事业。
的确,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小时候就养成良好的习惯,如按时起床、每天跑步等,那么以后的日子里,你想要让他放弃这一习惯都非常困难。因为有一种惯性的、本能的力量在督促着你去行动。因此说,良好的习惯会影响孩子的一生,而这一习惯越早养成,孩子就越容易依赖,为人父母,还是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吧!
但是,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很多父母总会有这样的观念,他们认为孩子小时候养不成好习惯不要紧,长大之后,好习惯会自动养成的。有的父母甚至会认为等孩子长大之后,小时候的坏习惯自然而然就会改正的。因此,他们总是疏于对孩子好习惯的培养,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
所以,为了孩子美好的将来,为人父母的你们,必须学会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技巧:
1.决不能姑息孩子的错误行为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错误行为在所难免,但父母不能因为犯错是很正常的事情就姑息他们的错误行为。因为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错误行为不以为然,孩子就会抱着一副无所谓的态度。久而久之,犯错就会成为孩子下意识的行为,甚至会不自觉地把错事和对事相混淆。
2.培养习惯从小事做起
好习惯往往表现在生活中的各种微不足道的小事上。比如做事认真的习惯,体现在心思缜密,考虑问题周全,不丢三落四,做事有计划、有条理,观察细致,等等。许多家长常常忽视了这些细节和小事,对孩子听之任之,认为“树大自然直”,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
3.要做长期的坚持
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父母要做到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直到孩子形成良好而稳固的习惯为止。良好习惯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而且在形成过程中,还经常会有相反的力量与之相抗衡。因此,坚持到底才是真正的胜利。
4.从实践中去加强好习惯的意识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不只是对孩子一味地说教,还要让孩子参与到实践中去。
正如叶圣陶所说的:要养成某种习惯,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身体力行、躬行实践,才能“习惯成自然”。如果父母只注重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那么,好习惯是不会真正形成的。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生存,那么你将被大自然无情地淘汰”,这就是自然界的生存法则。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郑板桥是清代着名的书画家、诗人,他就非常注意对子女进行自立教育。直到临终前,他还要吃儿子亲手做的馒头,当孩子把做好的馒头端到他的床前时,他放心地点了点头,然后永远地闭上了双眼,与世长辞了。临终前,他给儿子留下的遗言是:“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则遗言是对他的子女的嘱咐,也是他育儿经验的总结。
在我们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郑板桥的这一育儿理念更应该被现代父母采纳并发扬光大。
然而,现在有很多父母总是“心太软”,恐怕孩子受一点点委屈,因此,对孩子的一切都大包大揽,进行“全方位”、“一条龙”、“系列化”服务。为了保护好他们,让他们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白天接送,晚上陪读,直至填写志愿,‘设计’前程”的无忧生活,结果孩子们成了“抱大的一代”,如同温室中的花朵,患了“软骨症”,见不了世面,经不了风雨,应对不了挑战,实在令人担忧。
其实,要想使孩子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让他们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江山的话,家长就应该给孩子独立成长的机会。当他们具有一定能力的时候,就要把他们推向社会,经历风雨、见识世面,让他们自己去打江山,真正地和他们生活的环境找到最佳的结合点,真正地适应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