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是一种自觉地确定活动目的并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动,克服阻碍,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事实证明,成功者与失败者最根本的差别就是意志力强弱的差别。因此,若想让自己成为一个成功者,坚强的意志力是必不可少的。
一、衡量你的意志力
不论是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意志力是有强弱之分的,但是,意志力的强弱又是如何来衡量的呢?
通常意义上的意志力强弱,表现在是否能够自觉的做出行为,是否能够坚持预定目的并且完成预定计划等,据此,我们可以将衡量意志力强弱的标准概括为以下几点:
1.坚定性
坚定性,是指能够坚持贯彻行动计划,排除一切障碍,抵制一切诱惑,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这是意志力最重要的一种品质。无数事实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实干精神,才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与理想,才能创造出世间的奇迹;缺乏坚定性的人,往往知难而退,不能持之以恒,或者半途而废,终究成不了大业。
2.自制力
这里的自制力是指一个人的自我克制、自我约束的能力,表现为能够及时地、自觉地、适度地支配或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一个有自制力的人,通常能基于自己的目标,在压力面前不畏缩,在诱惑面前不动摇,当消极情绪来临时也能有效、及时地加以调整。而自制力不强的人,往往会放纵自己,使自己与目标背道而驰。
3.果断性
果断性,是指有能力做出理智的选择和正确的判断的能力,并能及时地将这些选择或判断用于实践的能力。果断的人,能够在紧急关头或复杂情况下,保持清醒的头脑,冷静地思考与分析,准确判断事物的真实面目,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而缺乏果断的人,往往犹豫不决,瞻前顾后,拖延行事,结果不但浪费时间,而且还会错失良机,致使计划无法圆满完成。
4.动力性
意志力的动力性,主要是指在目标确定后,个体在实际行动中心理要素的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灵活性和稳定性等,动力来自于欲望,对成功的欲望大,动力强,欲望小,则动力弱。它是判断意志力强弱的一个常被忽视的标准。动力大的人,为了追求自己的幸福,完成自己的目标,能够踢开人生路上的种种荆棘,满怀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事业之中。而动力不足的人,往往懒散行事,“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就是退缩等,这种人,只会成为成功终点站的弃儿,与成功永远无缘。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自我意志力的强弱。
二、意志力是一种催化剂
意志力的目标是激发、增强、维持所选定的行为,因此我们可以说,意志力是人们成功的催化剂。
当人们确定了某个目标,并且能够抵御、削弱、接触既定行为的阻力,保证计划的贯彻实施,最终达到所向往的目标时,依靠的主要是坚强的意志力。意志力的催化作用主要表现在:
1.增强自信心
“自信心能够对人的意志行为起着有力的支持与推动作用”这种说法是大家公认的,但是意志力对自信心的培养与增强同样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
较强的意志力可以激发一种来自内心深处的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又可以产生一种毫无畏惧、战无不胜的感觉,帮助人们克服重重阻碍,为达目的努力拼搏,这种力量就是我们常说的自信心。
2.保持积极情绪
积极的情绪是身心活动和谐的象征,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可以增强人们从事某事的活力,提高行为本身的效率。当遭遇挫折或不幸时,较强的意志力可以使人保持积极情绪,帮助缓解精神上的压力,发掘各种内在力量的潜能,为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加强大的动力。
3.维持坚定决心
决心是坚定意志力的另一种说法,它体现了个人的主观意识对自我以后的行为所作出的决定和承诺。有决心就说明意志力在起作用。
人一旦下定决心,就不允许改变,不论遇到多大的困难也会坚持下去,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心理功能或身体器官也会对决心作出无条件的服从,此时,意志力的巨大力量几乎得以完全的显现。
意志力作用下的坚定决心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它却能激发坚强的毅力,为目标的实现发挥巨大的作用。
4.激发坚强毅力
心理学家认为,意志力的作用有静态的方面,也有动态的方面。即,它可以引导人类实施行动,又可以维持实际行动。前者主要指意志力的维持坚定决心的作用,后者则强调意志力的激发与保持坚强毅力的作用。或者可以说,坚强的毅力是坚定决心的进一步升华。
当一个人在一些事中做出极大决心,其内心的巨大力量就会有非常强烈的表现欲望,但是力量表现的力度与持久性却是需要坚强的毅力来维持的。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正好发挥了这一作用,帮助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意志力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各种有利条件,为成功的到来做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我们说,意志力是目标实现的一种催化剂。
一、业精于勤,荒于懒惰
懒惰像生锈一样,比操劳更能消耗身体;经常用的钥匙,总是亮闪闪的。
——富兰克林
我们常常听人说“世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意思是说,作为女人,懒惰就是丑。其实,懒惰不仅仅使女人变丑,还可以使工作、生活、婚姻等变得懒散,失去幸福。
但是懒惰又确确实实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有时候我们明明知道有很多事情要做,因为不是那么着急,于是能拖就拖,早上醒来后在床上能多躺一分钟就多躺一分钟、能拖到明天做的事今天就先不做、能让别人做的事自己就不做、能通过通讯方式解决的事情就不跑路去做?这些都是懒惰心理在作怪。
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有很多表现形式,例如极端的懒散状态、轻微的犹豫不决等,这些都影响人们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其实,在很多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惰性,在惰性的作祟下,我们变得越来越缺乏进取心,越来越习惯于投机取巧、敷衍了事,越来越无所事事、四肢不勤、精神麻木,直至毁掉自我。
“知识越多越懒惰”成了许多高校大学生们戴在头上的另一顶“学士帽”。这似乎也给他们的懒惰寻找到了一个很有辩解力度的理由。
曾有一网友这样写道大学的生活:“大学男生的懒惰是有着铁一般的坚决。每天早晨,室友们不同时间的闹钟此起彼伏,像枪林弹雨般,但谁也不为所动,大显硬汉本色。闹钟声一直从7点响到快8点,但大家都睡得跟死猪似的。最后积极分子恋恋不舍地先走一步,剩下的中间派翻翻身,呼出一口气:干脆就逃(逃课)了吧?快到中午,下楼吃饭?呵呵,跑下去多累啊!当然是叫外卖啦。而那些好不容易赶到教室的人,刚刚安坐,老师一念真经,又昏昏睡去?如果老师让交作业,也不急,等其他同学写好抄一遍就可以了,去网上下载一份也不错,或者干脆让同学代抄算了?”
上述现象是王斌对大学生活的真实描述。现在的王斌虽然从事销售工作,并且成了部门经理,但是两年前毕业找工作碰壁的情景却经常浮现在他的眼前。他自己总结说:“能怪谁呢?总是放纵自己,占据所有的时间去睡觉、上网,昼伏夜出,找千般的理由不去锻炼身体,有万般的借口推开不想做的事情?结果浪费四年大学生活,身无一技之长走出校门。谁愿意聘用这样的人呢?”
很显然,王斌说这话时,表现出的是深深的自责。为了不在人生的第二所大学里犯同样的错误,他坚持勤奋努力,不去沾染一点点的懒惰,所以才有了现在的成绩。
人都有一种惰性,尤其是面临一件棘手或艰苦的事情时,往往喜欢一拖再拖,能替则替。试想,今天对你棘手的问题,明天来处理就简单了吗?今天不想做的事到明天就想做了吗?这件别人能替你做的事你让别人替了,你能保证下次自己做吗?有第一次就有第二次,第三次?
王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懒惰的当时似乎感觉轻松了很多,但是很多好的机会也就在这一拖一替中溜走了,最终后悔的还是自己。
心理自助术
记得泰勒曾经说过一句话:“懒惰等于将一个人活埋。”懒惰是人的一种劣根性,它可以腐蚀、毒化人们的灵魂,吞噬奋斗的决心。因此,为了做成某件事,我们必须与它相抗争,超越这种劣根性的钳制,形成勤劳的良好品质,那么如何战胜和超越惰性,使自己成为一个携手勤奋的人呢?
1.找出“病”因,对症下药
在充分意识到自己有懒惰的不良习惯时,在充分意识到懒惰的危害性并且下定决心要改正时,首先应该检查懒惰在自己身上的具体表现以及产生这种惰性的原因,然后根据病因寻找方法,对症下药。
2.不找理由,不要推脱
懒惰者往往都能给自己的懒惰找到各种各样理由。生活中偷懒时,他们会告诉自己,“再多的努力也不会使它有什么起色的”“平平淡淡才是真”。工作中偷懒时又会对自己说,“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为他勤奋地工作,敷衍一下就行了”。这种千方百计为自己找理由的人,最终愚弄的将会是自己。
3.督促自己,今事今毕
有意识地拖延该做的事情,总想着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其实这也是懒惰的一种表现形式。今天的事何必拖到明天?如果明天不想做,难道还往以后拖吗?再者来说,你也不能预测明天会不会有另外更加棘手的事情要处理。所以,请有意识地督促自己行动起来,完成今天要做的事,做到今日事,今日毕吧。
4.胸有大志,制订方案
一个胸有大志的人,是不会给自己找理由去偷懒的,因此,克服懒惰必须要胸有志向。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最好是经过动手就能办到的计划),使自己行动起来,努力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让小计划帮助实现大志向。
5.心怀责任,勤于劳作
有人将“懒”字进行了解读,认为字的最右边是个“负”字,即懒惰会产生负效应;克服懒惰要学会负责,对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要敢于负责,不要依赖他人,不要怨天尤人地寻找偷懒的理由。只有对自己负责,你才会努力拼搏,只有对他人和社会负责,你才会勤于劳作,尽力去做该做的事情,才会彻底摆脱懒惰。
其实,克服懒惰,正如克服一种坏习惯一样,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它需要时间的慢慢消磨,需要勤奋去攻克。但是只要你决心和懒惰分手,并且在实际的行动中坚持不懈,那么,懒惰就会让位于勤奋,你的人生才会变得充实,变得有节奏感。
二、自己动手,抛开依赖
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拿破仑
清代大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尽管52岁才得一子,但是他对儿子管教甚严,从不溺爱。他留给儿子的遗嘱只有这么几行字:“淌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靠天,靠地,靠祖宗,不算是好汉。”这份遗嘱其实也是郑板桥的教子之方:自食其力,自立自强,胜过依靠祖辈父辈的遗产享受荣华富贵。
郑板桥是在告诫儿子要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否则在社会中就无立足之地,但是他似乎也是在告诫我们整个人类,更准确地说是对那些喜欢依赖别人的人说的。人的依赖心理似乎是天生的,当我们呱呱落地时,依赖成年人,长大后,我们又依赖着外界的人或物去完成一些事情。然而,当这种依赖经过长时间的固化,就会成为一种意志力薄弱的表现,重者会形成依赖症。
依赖之人,常常将个人情感寄托在某人或某物上,并将其看成是自己的精神支柱,一旦失去可能会难以忍受,甚至精神崩溃。受依赖心理支配的人,常常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没有能力,缺乏精力做事情,于是时常希望或祈求他人的帮助,喜欢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习惯于顺从他人的意志。否则,他们就像是断了线的风筝,没有着落,不知所措。
两年前,曹女士的老公不幸在车祸中丧生,抛下她和一个当时在读高中的儿子。两年了,但是曹女士仍然很难适应没有老公的生活。原来,曹女士的老公是个善解人意的人,他除了在外忙活工作外,回到家中还要帮助曹女士做家务,有时大包大揽地把家里的活全干完。有了儿子后,曹女士除了看孩子,几乎没做过一点家务?
然而,不幸的是,老公在出差时遇上了车祸,这不仅意味着曹女士要重拾锅碗瓢盆,还表明她的心理依托已经彻底消失。为了安慰妈妈,帮助妈妈走出痛苦的阴影,儿子放弃了本来读了一年的全市需要寄宿的最好的高中,选择了在离家只有几站地的一所普通高中就读。他试图做到爸爸生前做的一切,但是他毕竟年龄尚小,还要上学,只能心有余而力不足。
看着懂事的孩子,曹女士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渐渐地,她发现在她怀念丈夫的同时,越来越离不开儿子,她习惯于做儿子每天为她安排的事情。尽管每天都和儿子见面,但是她却觉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间太少。她总是等到儿子下了晚自习回到家,然后在他复习功课的时间坐在儿子的身边,看他做作业,陪他到很晚,否则就觉得不舒服。
由于各种原因,曹女士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但她不想见朋友不想出门,所以整天待在家中。儿子去上学的时间,她就把时间花在整理家务、看电视上,只有在这些事上才能找到点快乐。
但是两年后,儿子要去外地读大学,曹女士甚是痛苦,尽管她也安慰儿子,她会没事的。但是儿子刚走一两个月后,她就发现,做什么事都没意思,家务不想做,电视不想看。于是,她干脆离开家,在儿子上学的学校旁租了间房子,这样就可以天天看到儿子了,她感觉,只有这样才能少怀念老公,才能感觉到生活还有点奔头。
曹女士作为成年人,总还像个孩子似的依赖自己的儿子,在经历了失去老公、失去精神和生活支柱后,她又将这种寄托放在了儿子身上,对儿子有了依赖感,其实,曹女士这种行为就是受依赖性心理支配的。
如果依赖心理得不到及时纠正,就有可能发展成依赖型人格障碍,时刻把自己放在被动、“懒惰”、消极的状态之中,很难以一个独立的人立足于社会之中,心灵脆弱,内心缺乏安全感,时常感到恐惧、焦虑、担心,处处委曲求全,具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如果时间一长或稍遇挫折,则易出现焦虑症、恐惧症等情绪障碍或身心疾病。
心理自助术
依赖心理,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自我懒惰的心理表现,时时处处依赖别人,自己不愿动脑筋,不想费精力。而摆脱依赖又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所以,必须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从培养自我的主动性做起。
1.认清“病”因,从根抓起
我们常说“事出有因”,当然,依赖心理的形成也应该是有原因的。如,幼年时,父母的“关爱”;成年后,朋友的“帮助”;结婚后,伴侣的“情爱”等等。
这些过分的爱和帮助都可以使人形成过度的依赖心理,因此认清这些才能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克服依赖心理。
2.树立勇气,恢复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