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27300000029

第29章

这次顺德改革路径,不是往小政府大社会的方向发展,而是往强政府、强社会方向发展。政府大部制后,形态上部门确实减少,职能上也发生转变,但是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不能减弱。

任何的改革都要尊重政治传统和政治遗产,此前我们的体制就是一个国家动员、行政主导的行政体制。我不赞同那种小政府、大社会改革路径,中国国情和欧美国家不一样,他们的社会自治程度高,所以政府不用事无巨细管理社会。而中国国情不一样,我们社会自治程度比较低,社会组织不发达,所以不能将政府变成一个小政府,而是要把政府变成一个强政府。新加坡政府治理模式和经验,也证明顺德这样的改革路径的有效性。

2.顺德改革具有可复制性

南都:但据我所知,目前大部制改革所产生的效果尚未明显。比如,当地社会的GDP未见有明显大幅度提升。

郑:改革就是利益再次调整。现在很多基层政府崇拜GDP,当地社会发展好坏通过经济指标来衡量,我认为,此次顺德大部制改革背后的指标则是老百姓支持率,是社会稳定程度。顺德乃至整个珠三角发展了30多年后,大量的财富被藏于民间和社会,整个社会已经相当富裕。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下,检验大部制改革指标,当然要依赖社会稳定等非GDP指标考核。

另外,我想补充一下,因为藏富于民,财富创造多是依赖于民间智慧和创新,所以政府不用刻意推动,政府最应该做的是做好公共服务,服务好企业,服务好老百姓生活。

南都:目前广东有20多个县区行政单位正在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其中,与顺德同属一市的佛山、南海、禅城、三水和高明等区,去年就按照顺德方案整合区属相关部门,但在今年5月,有的区又将调整后的部门改了回来。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我个人认为,顺德大部制方案更多是按照自己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情况来设计。据我了解,三水、高明等地以农业发展为主,这两个区都将农业局并进经贸局内。这样的方案设计明显和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所以方案肯定会水土不服。大部制方案的实质就是政府转变职能,而不是减少了多少个部门,重点在于新设部门要能更好地为当地社会服务。

南都:很多人认为顺德改革取得成效得益于大量资源的注入和政策支持,特别是得益于广东唯一“省管县”的政治待遇,而其他城市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因此这样的改革在推广上没有可复制性。

郑:我想解释一下,包括顺德大部制改革在内的改革和发展内部逻辑是不同的,发展一般是自下而上,而社会层面的改革必须符合并且引导现实变化,必须适应社会经济变动,不能用乌托邦式的理想来设计。

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肯定是政府改革的方向,关键要在制度设计上,结合当地情况,这样才能为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因此,我觉得顺德大部制方案有可复制性,是指可供复制的是其服务社会的职能,而不是学习其减少了多少部门。

南都:很多公务员抱怨整合后,他们工作量大了好多,总是有做不完的事情,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郑:此次大部制改革就是在调整利益关系,公务员对此有所抱怨是在情理之中,但是从长远来看,只有深入地改革,整个社会才能稳定。我觉得要通过制度设计化解公务员的抱怨情绪,比如通过职级调整以及工资待遇体现。我们改革不是为了消灭某个阶层具体的利益,而是要公正合理地调整既得利益者的利益,这样社会才能稳定,才有改革共识。

另外,我实地了解了顺德大部制情况,坦率说,目前确实没有出现很好的效果。整合后大部制尚处于“物理变化”阶段。我在实地调研中,也听到一些人抱怨。这些抱怨很正常,关键要把内部职能梳理清楚,人尽其责,才会显示出“化学反应”。

3.改革动力来自民间和社会

南都:此前我们对于改革的基本逻辑是“摸着石头过河”,请问这个逻辑背后有怎样的动力?

郑:我想,改革大概可分为两个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通过几次制度摸索,我们找到了市场经济路子,这主要是在经济层面。

在社会层面的探索却一直没有停止。比如顺德这次大部制改革以及容桂社会管理体制方面的创新。在我看来,这样的改革动力则是来自民间。我想,任何改革都是调整利益关系,都要影响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所以包括顺德在内的任何地区的改革都会遇到问题,但关键是要有来自民间和老百姓的支持。这是改革的最大动力。这样还民利益的改革才能持续下去,而不会因为领导人和体制等问题导致改革中断。另外,这样的改革得有社会基础,比如像顺德这样藏富于民的社会内部就有一股动力推着政府去改革。改革让民间和社会获利后,来自社会的力量自然就会推着政府改革,这样的改革最为直接和有效。

南都:顺德大部制改革已经进行了两年多,其他综合配套改革也即将开展,你认为顺德下一步的改革可以在哪些方面进行重点突破?

郑:我觉得,这次顺德大部制改革,动力都是来自民间。大部制后,顺德政府机构被进一步压缩,客观地讲,政府有些职能,只有通过社会组织和力量来完成。这也逼得政府需培育社会力量来进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下一步,顺德改革必须赋权于社会。

6月3日,我实地走访了顺德容桂街道,也看了他们正在开展社会管理体制创新的改革。说实话,我也是第一次见到用这样的力度来培育社会力量、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比如,他们利用村或社区福利会资金来购买NGO服务,利用NGO组织购买其他社会组织服务。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并没有无为而治,而是会监督这些NGO组织的服务内容和效果,这就是强政府概念。另外,在培育这些组织时,政府也拿出自己的物业供其免费使用。同时,容桂也是珠三角地区典型的藏富于民的地区,社会力量很强大,政府应该很好地利用这些力量参与社会管理。我也听说,目前容桂还选用一些非专职党委委员,参与到具体管理工作当中。容桂的改革是赋权于民的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改革。

4.广东特点是强政府、强社会

南都:目前国内很多地区都在进行各种模式的改革,你怎么看江浙一带的改革?他们的改革与深圳、顺德乃至广东改革有怎样的不同?

郑:除广东外,其他地区的改革模式大致相同,都是属于国家动员模式。比如江浙一带的改革,如江苏江阴、昆山县的发展就是一种国家动员模式,以GDP主义为发展目标和考核主要内容,这是典型的强政府、弱社会发展模式。而就顺德来说,我认为是社会驱动模式,因为其民间力量强大,所以社会推动改革力量很强大,当然政府也应该顺势而为,成为强政府。

我个人比较看好顺德乃至珠三角的发展模式。当然,顺德改革并不是没有问题,我觉得国家、省这些层面可以给顺德更多的自治权力,这样可以更好地开展改革。另外,就是政府机构设置上,顺德如何与佛山、省等部门对接,这都需要广东省给予一些待遇,才能使得改革阻力变得小一些。

南都:从你的言论可以看出,你对广东的改革模式比较赞赏,甚至力挺这样的改革模式。

郑:此前,我曾一直写文章称赞广东改革,因为其顺势而为,让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管理社会当中。我认为广东有望形成强政府、强社会的社会形态。具体来说,强政府、强社会的核心有两点:一是政府放权,把不该集中的权力放给社会,给社会一定的生长空间;二是在此开放的基础上,政府要重点监管社会。顺德改革中的做法就体现了这样的思路和价值。

我觉得深圳改革和顺德改革都具有深远意义。深圳的改革代表了省一级政府机构改革,而顺德代表县(市)一级政府机构改革。如果顺德大部制改革,包括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能够探索出一条路子来,然后中国县域按照此路径进行改革,社会无疑会变得稳定很多。

另外,我自己比较赞赏顺德制度探索,不管其失败还是成功。现在很多人看待事物,往往带有民粹主义倾向,一味强调中国的社会不公平现象、消极看待中国现状、片面崇尚西方自由民主。要知道,不通过改革是无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因此,任何改革都有必要坚持下去。

(本文发表于《南方都市报》

记者:尹冀鲲,2011年6月7日)

十一、中国的“共享价值”

不要讲任何意识形态,也不要强调什么儒家,而要讲共享价值。中国的“共享价值”就是人本主义。

——郑永年

2009年7月11日,星期六。上午9点半刚过,盛夏的室温已飙升至35摄氏度,广州科技图书馆一楼的学术报告厅座无虚席。这里是每周一期的公众论坛,由《南方都市报》承办。今天的演讲人是郑永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中国政策研究所教授、研究主任。

近年来,郑永年以其独立而深入的中国研究,以及视角独到的专栏,日益引起国际学术界及中国政府决策部门的重视。“对中国时局非常清醒”,无论是学术界还是普通读者,都对郑永年有如是评价。

1962年,郑永年生于浙江余姚农村,和千千万万“60后”一样,成长于物质匮乏的年代。

“那时很苦,但我后来想,如果没有小时候在农村的辛苦生活,对于社会现实,我可能没有这么深的感触。”

1981年高考,看到考分远远超出预期,郑永年在志愿表上填报了北京大学。由于郑永年英语考得不错,符合国际政治系的要求,招生办一通电话打到公社找到他的老师,问他愿不愿意去国际政治系就读。

当时的他,完全不知国际政治系要学些什么,就答应了。就这样拿着简单的行李,他懵懵懂懂地离开了封闭的小山村,前往未知而广大的新世界。

初到北京,看到城市考进来的大学生“唱歌跳舞什么都会”,郑永年一度并不自信。他看到了与家乡完全不同的两个世界,学校里有如此丰富的藏书!他掉进了文学的陷阱里,开始了大量、如饥似渴的阅读,“图书馆常常找不到座位,大家读书都读得开心得不得了。”那个时期的他,沉浸在文学世界里,对社会、国家,对个体的看法尚未形成。

20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寒暑假有很多机会参加社会实践,“我们去过很多地方。例如云南的少数民族地区,宝鸡下面的农村等,大部分都是去农村实习。”郑永年发现,所谓的教科书,与现实的差距实在太大,对于政治学、社会学这类学科来说,比起读书,某种程度上,实地观察更重要。

改变发生在他攻读研究生时。1985年,本科毕业的郑永年获得了推免资格,开始读研。“读研之后,我不再是文学青年。突然不喜欢文学书籍了,转而开始喜欢一些理论著作,我开始了理论研究。本科的时候一直在读书,研究生阶段,参加公共活动的时间多一些,我开始思考一些现实问题,对国家和改革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那时我已经开始翻译一些西方的书,当时中国缺少这样的人。我在翻译中接触了一些西方的理念。”

毕业后,郑永年选择了留校任教,“原因很简单,还是因为喜欢读书。”1990年,在执教两年之后,他拿到美国普林斯顿全额助学金,踏上了彼时盛行的“留学号”。

从东方到西方,从小山村到世界顶尖学府,郑永年对东西教育的最大感触,是东西方所持方法论的不同。“西方教人去想,中国教人去接受别人的想法。所以中国的大学在创造力上比不过人家。”

在普林斯顿待了五年,拿到政治科学硕士与博士之后,郑永年又去哈佛攻读博士后。去哈佛的初衷,是源于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起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郑永年发现这种论调没有任何坚实的理论和学术基础。他决定用研究成果和西方学者进行理论。

完成学业后,郑永年接受邀请,加入了新加坡东亚研究所。这是新加坡政府的一个智库,定期向新加坡政府,尤其是李光耀办公室提供分析研究报告。2005年,诺丁汉大学成立一个中国政治研究所,邀请他过去担任研究主任。2008年他又回到了新加坡任教。

除了国际知名学者的身份,郑永年的名字被中国读者熟悉,还因为他的专栏。从1997年到2006年,他为香港《信报》写作专栏,写了整整10年;从2004年起,他开始在新加坡《联合早报》撰写专栏,以批判者的眼光看待种种当今现实。他批评教育制度、分析农民工问题、民族问题、外交问题,倡导宪政改革,清醒又理性的文字受到很多读者的追捧。甚至专门有读者在网上给他建了“郑永年粉丝俱乐部”。

他笑称“最大的爱好是写专栏”,而且,是标题中往往少不了“中国”两个字的专栏。“可是我不算一个专栏作家,只是一个业余的专栏作家。我的专栏,写的都是我的研究内容。正因为我了解中国,我想得更多的就是如何去改进它。知识分子不应只是教书育人,更应该关心后人,关心公共问题。”

他很强调专栏的文字要深入浅出。“讲一个东西,如果自己讲出来别人都听不懂,只能证明自己还没研究透,没想清楚。”他的思考也是无时不在的。“在新加坡的时候,我喜欢跑步,边跑边想问题。说起来,很多专栏文章,都是我在跑步时想出来的。”

郑永年学术的价值,在于他的独立而深入。因为这个过人之处,中国政府中的某些高层官员都时常让他作幕僚参考,甚至请他写演说辞,但也是因为这个特性,他写出的东西往往又为某些官员所不喜。

他的忧虑溢于言表。他说中国是现在唯一一个周边被核武装国家环绕的大国,中国面临的外交形势,以及国际形象不容乐观;中国的海权被压缩得非常厉害;中国周边国家能源丰富,但却不愿与中国分享,中国只能舍近求远,到非洲开发,而中国却没有一个像样的非洲问题专家,很多非洲国家都政局不稳,谁考量过其中的风险?

他面容清俊,额发较少,是典型的学者样貌。即使在海外游学多年,他依然保留着江浙口音。讲到激动处,他身体前倾,捋捋袖子,带着些许孩童的执拗。

问他多长时间回一次国,他说有时是一周一次。

1.中国要有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人物周刊》:您之前在文章里提到过“中国不是一个现代民族国家”。那么“现代民族国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态?

郑永年:我说中国还不是现代民族国家,是指中国还没有整合起来,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现代民族国家”的形态应是这样,首先基本的公民权人人享有,无论是少数民族还是农民工。其次,基本的整合一定要有。光靠一个强制性的政策那是不行的。

同类推荐
  • 亿亿没想到穿越啦啦啦

    亿亿没想到穿越啦啦啦

    展大鹏:我叫展大鹏,是一名光荣的碉丝,在一次拆迁中被自己的粑粑轰成了渣渣,穿越到了古代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古代碉丝……虽然我不是相府嫡女也不是母妃被陷害而死的皇子,不是武林门派大佬的掌上明珠也没有捡到一个稀世珍宝,不会做生意也不懂琴棋书画,不会夜观星相也不懂五行八卦,不懂排兵布阵也不敢上阵杀敌,但是我还是找到了一个适合我的工作……
  • 魔军神

    魔军神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天下英雄出我辈,风云人物看今朝。这是汉末?这不是汉末?无论是与不是,挽救民族都是我辈之必须。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 鬼王溺爱:倾城鬼后

    鬼王溺爱:倾城鬼后

    被未婚夫杀害,带着网游系统穿越到了不受宠被欺凌致死的相府嫡女纳兰鱼的身上。再睁眼,她的眼里只有无情的清冷和要变强大的倔强。斗庶女,惩后妈,骗死人不偿命地敛财耍横,翻身当家做主把歌唱。但这一切却落入了一双清冷凤眸中。他勾起冷冽且红艳的薄唇,仿佛嗅到了猎物的狼王,男颜绝色,危险致命,怎奈仍有无数飞蛾不要命地投身于火。他修长的指节摩挲着玉质颜兰的下巴:这小东西,骗钱都骗到他这里来了。王府正好缺个会骗钱的王妃........
  • 世界历史博览2

    世界历史博览2

    当人类生活在洞穴,隐藏于悬崖的时候;当人类唯一的工具是石头的时候;当每个人不得不为自己的食物而进行打猎的时候;当人类的衣服是以动物的皮做成的时候。那时没有城市,没有大型的建筑,没有现代生活中的安逸,从史前史到现代世界的跨时空旅程,世界历史的发展是曲折而神奇的,为了使青少年朋友更好地了解世界历史,我们编著了这套《世界历史博览》。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文献案例与疑难解析

    虽然是新增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但就其源流来说,是由原来的“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课程及其后的“毛泽东思想概论”课程演变而来的。可以说,这是自20世纪80年代前期上“中共党史”,80年代后期改革为“中国革命史”,90年代后期开始上“毛泽东思想概论”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课程改革。对于这一重大改革,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应对?如何顺利地完成从原来“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的转换?如何使“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这一历史性更强的课程同样受到大学生们的欢迎?这是我们必须考虑的重大问题。
热门推荐
  • 与法医合租那些事儿

    与法医合租那些事儿

    阴森凉意扑鼻的大宅里第一次见到的他,眸子散发着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意,那棱骨分明的轮廓显得格外均匀。一字一句仿佛是一首轻柔的歌,婉转而悠长。因为身上的钱所剩无几,因为一条莫名其妙的信息勉强和未知的人一起合租房子,结果展开了一系列令她无法预测的事情。未知的命运带领着她与那个冷漠、孤傲的男人一起相遇、相识、相爱在刺激的人生中走向她从未体验的人生之路。
  • 枫红染世

    枫红染世

    胆小懦弱的林浅枫是一个从农村出来的娃,由于成长环境的小小与众不同,早就了他独树一帜的思想与智慧,然而后来学习环境的突变让习惯了自己学习方式的他遭受挫折,加上曾经一次次以礼带人、以弱示人给他带来的践踏与侮辱让他决定放弃酸腐书生之路,利用自己的精明头脑和人际关系组建了一股校园黑暗势力,从此聚众斗殴、抽烟喝酒、敲诈勒索成了他人生的主旋律。在一次偶然巧遇中,他遇到了一个疯子医生,从此他的人生踏入正轨,军人、商人、学生、黑暗中的领导者,到底哪一个才是他的真正身份,没人知道,因为真正了解的人要么成为了他的亲人,要么就成了死人。
  • 万星魔君

    万星魔君

    星辰大陆分东南西北中大陆,上面万宗林立,正魔厮杀不断。正门虚伪,魔门骄横。修士之间尔虞我诈,皆是为了资源利益。李毅出身于猎人,入末流魔宗。他沉着冷酷阴险狡诈坚韧不拔,以智慧与手段覆灭无数宗门,斩杀无数仙魔妖,终于实现一统整个星辰大陆,封号传奇万星魔君。欢迎加入万星魔君群,群号码:545796548
  • 邪徒末道

    邪徒末道

    李明没有装逼却遭了雷劈,穿越异世,身负卑微之命又兼废材之运。颓然过后,意外发现自己其实拥有天纵之才,逆天改命就在今朝!世人称他为邪徒,逐的是末道。邪徒末道又如何?我故独步天下,终铸不朽传奇!
  • 会生活 会工作

    会生活 会工作

    本书是一本抚慰心灵的书。本书以“案例+心灵处方”的方式展开,收录的150个故事,结合了心理学的解读,展示出70种简单生活和轻松工作的姿态,浅显易懂,如随身而行的心理咨询师,帮助你平静自己的心灵,给你以安慰和力量。
  • 国士无霜

    国士无霜

    向往闲云野鹤,却被束缚在高墙之内素来痴痴情深,总被限定在权力之巅追寻至尊之位,不经意间被拨动心弦
  • 复仇三公主的复仇计划

    复仇三公主的复仇计划

    三个6岁的小女孩,被自己的父亲抛弃,然后被一个爷爷收养,最后强势回归。
  • 风起长宁

    风起长宁

    本故事取材于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从风起稻香再到安史之乱,一个一个朋友有几人能够陪伴到最后,或许今天举杯对月,明朝刀剑相向...
  •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名人语录

    改变青少年一生的名人语录

    名人语录是一盏盏智慧的烛光,照耀每一颗年轻的心灵;名人的语录是一粒粒健康的种子,催发每一颗思想的萌芽。繁华尘世中,在心的行囊里怀揣一句语录的智慧,那么你也就比别人多拥有了一条通往成功的阳光大道的属于自己的精彩。
  • 白色眷恋

    白色眷恋

    因为不满皇马6比2的比分,中国青年律师沈星怒砸啤酒瓶,结果电光火石间,他穿越成了佛罗伦蒂诺的儿子,且看来自09年的小伙子如何玩转03年的欧洲足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