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103200000064

第64章 幸福论与道德论

在幸福论中,经验原则构成这全部基础,但是在道德论中,经验原则甚至不能形成基础的最小部分。幸福论与道德论两者间的区别是“纯粹实践理性的分析”之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工作;对此工作必须以准确性与所谓严格性而进行,就好像几何学家进行其工作那样准确与严格。但是哲学家在这里有许多较大的困难要奋斗,因为他不能以任何直觉作为基础。但是,他有这便利,即:就像化学家一样,他可以为“区别道德的决定原则与经验的决定原则”目的,在任何时以每个人的实践理性来作一试验,即是说,他可以通过把道德法则加到经验地被影响的意志上去而作一试验。这恰如化学家当其作盐酸中的石灰的化解时,把碱加到盐酸上,酸质即刻丢弃了石灰质,而与碱相结合,因而石灰即沉淀下来。与此相同,如果一个人在其他各方面都是正直的,如果对于这样的一个人,我们把道德法则呈现在他的面前,通过这样道德法则,他认识了谎言无价值,于是,则他的实践理性即刻便丢弃了利益观念,而与那“在他身上能保持尊敬其自己之人格”的东西相结合,而此利益观念,在其已与理性的每一成分分离开而且从理性的每一成分被刷洗下来之后,它也是很容易为任何人所衡量利益观念在其他情形中掺进来与理性相结合,而不在“它可相反于道德法则”的情形中掺进来与理性相结合,因为理性从未丢弃这道德法则,但不最密切地与道德法则相联合。

但是由以上的区别,并不是随着就可以说幸福原则,与道德的原则间的区别是它们两者间的一种对立,而纯粹的实践理性也并不需要我们一定要放弃一切对于幸福的要求,只要论及义务时,我们必不要顾及幸福。“去供给幸福”,这甚至在某些方面也可是一义务,一方面因为幸福含有实现我们的义务之工具,一方面,因为若缺乏了幸福,便有足以令人违犯我们的义务或随着而来。但是“去促进我们的幸福”,这从不能是一直接的义务,它尤其不能是一切义务的原则。现在,因为除纯粹实践理性的法则,即道德法则以外,意志的一切决定原则都是经验的原则,也就是说:即如其为经验的,也都属于“幸福的原则”,因此它们必须与道德的最高原则来分开,而且也决不能当作一个条件而与道德最高原则相结合;因为若如此,则必毁坏了一份道德的价值,此恰如任何经验的成分若混杂于几何原则中,这必毁坏了数学证明的确定性,此确定性,依柏拉图的意见,是数学中最卓越的事,它甚至越过了数学的功用。

但是,因为不需要有纯粹实践理性的最高原则的推证,所以我们所能去作的充其量极不过就是去展示:如果我们已见到了一动力因的自由之可能性,我们必同时也可看见“作为理性存有的最高实践法则的道德法则”的可能性,不只是可能性,甚至是必然性,(对于这些理性的存有,我们把他们的意志的因果性的自由归给他们);“何以能如此”,这是因为自由与道德法则这两个概念是如此不可分离地连系于一起,以至于我们可以把实践的自由规定为意志。但是我们不能知道一因致因的自由的可能性,特别在感取世界中不能知道;可是只要我们能充分地保证没有“自由的不可能性”的证明可被给与,而我们现在又通过那设定自由的道德法则而被迫着,因而也就是说有权去预定自由,则我们算为幸运的。

但是仍然有很多人相信他们依据经验原则能够解释这个自由,就像解释任何其他物理的(自然的)机能一样。他们视自由为一心理学的特性,而并不视之为一“属于感取界”的存有的因果性之一超越的说法。这样,他们使我们丧失了那伟大的启示,就是说,丧失了“一个超感触界”之启示,因此启示之丧失,就也使我们丧失了道德法则本身,此道德法则是决不承认经验的决定原则的。因此,在这里去增加某种东西以为防御,借以对抗这种妄想,并去展示经验主义显然的肤浅性,这是必要的。

当作物理因果概念,相反于当作自由看的因果概念,它只是有关于事物的存在,只要当这些事物的存在在时间中是可决定的时候,也就是说,只要当这些事物存在是当作现象看,以相反于它们的因果性的当作物自身看时。现在,如果我们把时间中事物的存在的属性误认为物自身的属性,则想去融洽或协调“因果关系的必然”与“自由”这两者,这是不可能的;它们两者是矛盾的。因为随“因果关系的必然”而来的便是:每一事件,也就是说,发生在时间的某一点上的每一活动,是那存在于先行的时间中的东西必然的结果。现在,由于过去的时间不再是在我的力量(掌握)中,所以我所作成的每一活动必须是那“不在我的力量(掌握)中”的某一决定根据的必然结果,就是说,必须是那“我活动于其中我从未是自由的”的一刹那间的那某一决定根据的必然结果。纵使我认定:我的全部存在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原因,这样,我的因果关系的决定原则,甚至我的全部存在的决定原则,便不在我自己以外,可是纵使如此,这也不能丝毫把物理的必然转成自由。因为在时间的每一瞬中,我仍然是处于“通过那不在我的力量(掌握)中的东西而被决定去活动”必然性之下,而“在先行方面为无限”的那事件联系,即“我只能依照一预先决定了的次序而连续,而不能从我自己开始”的那事件联系,它必应是一连续的物理链子,我的因果性必从未是自由的。

如果我们想把自由归属于“其存在是在时间中被决定了的”这样一个存有中,我们便不能从“关于他的存在中的一切事件”的必然性的法则中,“关于他的活动”的必然性的法则中把他除外;若是这样把他除外,则必是把他交给了盲目的机遇。因为这法则不可免地可应用于一切“事物因果性”,只要当这些事物的存在是在时间中可决定的时,因此,随着来的便是:如果这是“我们也曾以此思考这些物自身的存在”的方式,则自由必须是当作不可能的概念而被拒绝。如果我们仍然想救住自由,则除了以下的办法外,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保留下来,即,只有去考虑:一物的存在(当它是在时间中可决定的时),也就是说,一物的因果性(依照物理必然性的法则而来的因果性),都属于现象,而去把自由归属于这同一存有的为一物自身。如果我们想把这两个相矛盾的概念维持在一起,这办法的确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在应用中,当我们想去解释它们在同一活动中的结合时,重大的困难便呈现出来,这些困难似乎要使这样一种结合为不可实行的。

当我对于一个被定罪为一穷贼的人说:这行为,通过物理的因果法则,是前时中决定原因一必然结果,因此,“这行为可不发生”是不可能的:按依照道德法则而来的判断如何能于这行为作任何改变?我又怎么能想到,这行为可以不被作成,因为道德法则说这行为应当不被作成?那就是说,一个人如何能在同一刹那中,并就那“他于其中服从一不可避免的物理必然”的同一行动,而被说为是自由的呢?有些人想用以下的说法来避免这困难,即:“决定他的因果关系”的那原因是这样的一种原因,即,与一“比较的自由概念”相契合的一种原因。按照这说法,那有时可叫做是“自由的结果”者,其“决定的物理原因”是处于这正在活动的事物本身之内的。举例来说,例如一个抛射体(子弹)当其在自由运动时所表现的,在此情形中,我们使用“自由”一词,是因为它在飞行时,它不为任何外在的东西所迫使。另举一例:我们说一个钟表运动是一自由的运动,因为它自己移动它的指针,运动不需要为外力所推动。和这相同,一个人的各种活动必然地为在时间上先在的各种原因所决定,可是我们仍说它们是自由的,因为这些原因是由我自己的机能而被产生出的一些观念,因此,行动也按照我们自己的快乐而活动着。这种说法是一种可耻的遁辞,某些人仍然以此可耻的遁辞来逃脱他们自己,并且相信他们已解决了这困难的问题,玩了点字眼的把戏来解决这困难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菜根谭(中华国学经典)

    从《菜根谭》中体现出的有时孤高无为、有时又乐观进取的思想中,可以看出作者激烈的内心冲突。古人云:性定菜根香。静心沉玩,乃得其旨。读《菜根谭》,思人间事,常常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一本囊括了中国几千年处世智慧的经典文献,自它一问世,便经久不衰,流传至今。其旺盛的生命力就在于人人都可以在其中汲取有用的智慧,成功者读它,失意者读它,孤傲者读它,平凡者读它,生意人读它,居官者读它,就连僧舍道观、骚人墨客也莫不悉心研习。
  •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

    “价值美学”在中国属于正在建立的一门学科,本书作为一部探索性的学术著作,许多观点与传统美学相左。作者强调:审美的秘密存在于主体客体之间的关系之中,审美现象即主客互动关系所生成的可感受、可体味的意义、意蕴、意味,它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形态。本书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大量审美现象出发,结合人的本质与价值的本质,论证了审美现象属于价值范畴的历史根据和逻辑根据,指出以往美学的重大误区正是在于价值范畴之外找美。作者以审美价值为核心,从多方面揭示了审美价值的特性,并对审美价值的发生学进行了考察,对审美价值的生产类型和规律、审美价值的消费、审美价值的评价以及审美接受中的共鸣与观赏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中华国学经典)

    《韩非子》是先秦法家集大成之杰作,是我国古代政治学方面的名著,在古代哲学、文学史上也享有盛誉。它和先秦诸子百家如道家、儒家、墨家、兵家、名家、阴阳家等学派的著作交相辉映,共同编织了灿烂夺目的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彩虹。
  • 读哲学

    读哲学

    本书是解读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的经典力作,内容涵盖中外著名哲学大师的传世力作,所传达的哲学思想和指导意义可谓是最权威、最丰富的。书中以国内外众多哲学家的著作为主,深入分析人性、生活、事业、社会等几方面的意义与精神,本书虽讲哲学,但并不枯燥乏味,书中语言生动质朴,逻辑性极强,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其中的理论指导意义是通俗易懂,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共鸣的。本书可谓是集众家哲学理论为一身,读者每天阅读一篇,久而久之必能获益匪浅。
热门推荐
  • 异灵师

    异灵师

    有时候,一个种族的灭亡不是因为它的弱小,恰恰相反也许是因为它们太过于强大了。在一千年以前,有一个强大的种族,他们一出生就具有破万法,辨鬼神的能力,寿命也可达千年之久。这个种族人们把他们称之为异灵师。强大的能力和长久寿命的完美结合并没有使这个种族发展壮大,反而人数始终只有寥寥数千人,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未能壮大起来?并且在千年前,这个种族突然在一夜之间神秘的消失,这又是为什么。他们现在是否还存在世上?现在他们又在哪?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瓷器(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木版年画》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本书分为原始瓷器产生与发展;唐五代瓷器;粤菜;唐五代瓷器;元代的瓷器等内容。
  • 大劫生

    大劫生

    一列载着数名旅客的地铁缓缓进站,人们下车后才发现整个城市竟然空无一人!甚至狂虐的天气,奇形生物还有未知的旅程也纷涌而至。这究竟是末世降临还是一场阴谋?一次劫难,一次重生。历经横跨欧亚大陆的爱恨情仇,深陷危机重重的另类世界,人类是否还有勇气拯救自己破碎的灵魂,找回原本属于天空的那一抹蓝?
  • 重生王妃倾天下

    重生王妃倾天下

    重生王妃倾天下一次赐婚,天意注定,两人相遇,依旧是那熟悉的一幕幕……上一世的“别碰本王”这一世的“帮我更衣”同样的记忆,同样的精力,不一样的结局……对于同一个人,他却不是同一个做法。上一世,他不仅纳了许多妾,还将她也贬为了妾,又立了另一个人做王妃。这一世,他却说:“夜璃之后再无王妃。”有情人终成眷属。
  • 所修不是仙

    所修不是仙

    >死后奇遇记!>吉尼斯纪录小说版!大开你脑洞!>治愈系玄幻小说!>玄幻推理悬疑大剧!欢迎各界奇葩参与破解!“李澈抽出腰间的短剑,反复擦拭,只见剑身锋锐、夺目逼人,李澈抬起头来,又将短剑收回剑鞘,他擦剑不是为了用它,只是觉得擦了它之后,自己仿佛也不一样了,夺目的不只是剑,而是他自己,剑不在他的腰间,剑就是他自己!“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其中的奥秘,我一步步为你破解!(有脑爽文,所修不是仙)
  • 无敌仙道

    无敌仙道

    拥有“兽语者”和“预知者”双重天赋的二十岁徐逍要去仙灵宗修道,隔壁胡婶子死了,胡叔让他带句话给仙灵宗的女儿……
  • 有你在的学校

    有你在的学校

    发生在高中里的一些故事,男主没必要过分帅气,女主也没必美若天仙。最后,那些恋人,有没有在一起?
  • 废柴逆天腹黑王爷快走开

    废柴逆天腹黑王爷快走开

    一朝穿越,21世纪让人闻风丧胆的她竟成了人见人厌的废物------京城第一废柴蓝梦梵:嫡母嫌弃,好,我让你爬不上主母之位;姐妹虐待,很好,我让你们血债血偿;皇上为难,非常好,我让你的天下不得安宁。什么?这还不算最惨的,她还惹来一条腹黑大灰狼;什么?大灰狼在向她求爱。“不,我不答应。”一阵微风掠过:“蓝梦梵,你刚刚说什么?”“我说......我说我答应。”“恩,很好。那我们去洞房吧。”“哎?哎?别啊,我......”
  • 狂妃穿越:腹黑王爷请接招

    狂妃穿越:腹黑王爷请接招

    伊清影,世界顶级杀手;一朝意外而死,也玩了把穿越,加入了浩浩荡荡的穿越大军。异世生活,也算是如鱼得水吧!可谁能告诉她,她是什么时候招惹某个花心王爷的?!
  • 七年之后

    七年之后

    婚后七年,还没来得及痒,就在结婚纪念日收到一纸离婚协议。“毕竟用钱买来的婚姻,只能用钱来画上终点,不是吗?”他的一句话,让她七年的付出成了一个笑话。交易一场,拉开了他们纠缠的序幕。她还没从弃妇的阴影里走出来,高高在上的前夫却突然霸道的堵住了她的去路。安若素以为从此他们的人生就此陌路,霍伟霆却不给她绝决的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在她的世界里。新的纠葛让她无从适从,直到听到他的表白。她以为,自己可以为爱情再勇敢一次,却发现,伤害,还未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