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这种病虽然可怕,却不会危及患者的生命。坚强的科尔心头重新燃起了一团希望的火焰。她想,既然自己享有和他人同等的生命权,就一定要通过努力和奋斗来证明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从此,科尔更加发奋努力地学习,几乎包揽了年级所有学科的第一名。
但是,在学校里,一些男孩子经常会突然挡住科尔的去路,模仿她扭曲的脸;有些同学还给她起了“歪鼻子”、“白头翁”的绰号;甚至没有一个同学愿意和她坐同桌,就这样,科尔被无情地隔离至人群之外。
17岁的一天,科尔正在学校上课,突然她感到右眼视线变成了一片黑暗。科尔心头一沉,知道自己的右眼从此将失明,这也正是病症加重的结果。
后来,科尔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大学。走进大学校园,她依旧是同学们眼中的“怪物”,没有人愿意主动接近她。甚至有人把她的照片贴到网上。网民的留言有些是对她的同情和鼓励,而更多的则是对她的冷嘲热讽,甚至还有人咒骂她不该把自己恐怖的照片贴到网上吓唬人。更让科尔意想不到的是,网民们还对知名大学是否该录取“丑八怪”的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很多人都认为科尔这样的丑陋相貌,会影响学校的形象和声誉,提议学校开除科尔。面对如此大的精神压力,科尔只有一个人默默地承受。
一天,在社会心理学课上,老师让同学们讨论自己的理想。教室里一下子炸了锅,同学们神采飞扬地讨论着,只有科尔独自沉默地坐在位子上。接着,老师让同学们一一发言。轮到科尔时,没等她开口,一个男生就抢先喊道:“整容,她的理想只有整容。”话音未落,教室里响起一片哄笑声。
科尔转过头,表情认真地看着那个男生说:“你错了,我的理想并不是整容。整容也改变不了我脸上的残疾和缺陷。其实,我的理想是做一名律师。”
教室里再次爆出哄堂大笑,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说:
“‘丑八怪’律师……”
“谁有这么大的胆子请这样的律师出庭……”
“考验法官胆量的时候到了……”
而科尔却表情严肃并语气坚定地说:“我要当律师,去帮助那些可怜的受害者,以及遭到他人歧视的身患残疾的不幸的人。”教室里瞬时安静下来,每个人都陷入了沉思。4年后,科尔从大学毕业,并通过不懈的努力考取了职业律师资格证。
现在,女律师科尔时常出现在法庭上,她特殊的容貌依然会招来少数人的嘲讽甚至轻视。而她的病情依然不断地恶化着,医生断言,她右脸颊即将萎缩消失。
科尔说:“有一天我的脸可能会消失,但只要我的生命还在,我会继续证明,容貌的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命中的自信和坚强。”
容貌的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生命中的自信和坚强。
一名记者的人生奇迹
刘墉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新闻圈的真实故事,仿佛是个奇迹,却有它自然的因果。
麦克是电视记者,由于口齿清晰、相貌堂堂、反应又快,所以除了白天采访财经路线,晚上还播报7点半的黄金档,按说事业应该一帆风顺,却因为人不够圆滑,而得罪了他的直接上司——新闻部主管。
“麦克报告新闻的风格奇特,不容易被一般观众接受,以后不准播黄金档,改报深夜11点的收播新闻。”新闻部的主管突然在会议中宣布。
所有的人都怔住了,麦克当然更吃一惊,他知道自己被贬了,但是极力镇定,甚至作成欣然接受的样子说:“谢谢长官,因为我早盼望运用6点钟下班后的时间进修,却一直不敢提。”从此麦克果然每天一下班后就跑去进修,并在10点多赶回公司,预备夜间新闻的播报工作。他把每一篇新闻稿都先详细过目,充分消化,丝毫没有因为夜间新闻较不重要,而有任何松懈。
渐渐地,夜间新闻的收视率提高了,观众的好评不断,而随着那些好评,观众也有了责难,为什么麦克只播深夜,不播晚间?一封信寄到公司,终于惊动了总经理。
“麦克为什么只播11点,却不播7点半?”总经理不高兴地把厚厚的信件摊在新闻部主管的面前。
“因为……他晚上6点钟以后有课,所以拒绝播报晚间新闻。”
“叫他尽快重回7点半的岗位,我下令他播晚间新闻。”
麦克被新闻部主管“请”回了黄金时段,并在不久之后获选为全国最受欢迎的电视记者。
“虽然麦克是学财经的,但是由他采访财经新闻容易产生弊端,以后改跑其他路线。”心中愤恨难平的新闻部主管,终于想出修理麦克的办法,并故意当众宣布,给他难堪。
对跑财经已颇有名气的麦克,这简直是当面的侮辱,不但蔑视他的专长,而且侮辱了他的人格。麦克怒火中烧,心在滴血,但是他强力压了下来。他知道只要自己爆发,就落入他人的圈套,所以,他默默地承受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
“后天有财经首长来公司晚宴,请麦克作陪,比较有得谈。”某日,总经理打电话给新闻部主管。
“报告总经理,麦克已不跑财经路线了!”
“不跑也得来参加,他是专家,饭后并由他做个访问。”
从此,每有重要的财经界人士到公司去,都由麦克作陪,并顺便专访。渐渐外面的观众,甚至里面的同事,都耳语着:现在麦克是大牌了,只有要人才由他出马,不重要的,则全由别人接手。而每一位曾接受麦克采访的人,都以此为荣。没由麦克访问的,则有了怨言。
“不能厚此薄彼,以后财经一律由麦克跑,别人不要碰。”总经理终于下了令。
麦克被“请”回财经记者的位子。
电视界掀起了记者兼做益智节目的热潮,麦克获得十三家广告的支持,决定也开一个节目。
“我不准你做,”连吃两记闷棍的新闻部主管板下脸来对麦克说,“因为我打算要你制作一个新闻评论性的节目。”
“好极了!”虽然麦克知道新闻性节目极不讨好,收入又微薄,仍欣然答应。
“你真是太笨了,这是主管在整你,把热山芋丢到你手上,钱既少,事又难,加上新闻性节目要赶时间,你麻烦大了。”麦克的亲友提出警告,为他担心。
果然,第一集,中午才录完影,下午新闻部主管就认为内容不妥,不准播出。而节目的时段已定,使麦克疲于奔命地不得不赶做另一集来替代。但是他没有怨言,仍然做得十分带劲。有人说他傻,他也只是笑笑。
渐渐节目上了轨道,有了名声,参加者都是一时的要人。“以后每一集脚本都请麦克直接拿来给我看!”总经理又下令给新闻部主管,“为了把握时间,由我来审核好了,有问题也好直接跟制作人商量!”其实真正的原因是由于总经理发觉上节目的常常都是重要官员,他必须亲自到门口迎接。
于是从此,麦克每周都有直接与总经理当面讨论的机会,许多新闻部的改革也往往征求他的意见,他由冷门节目的制作人、烫手山芋的持有者,渐渐成了热门人物。而且一年之后,他的节目获得了政府的颁奖。
两周后,原来的新闻部主管调职坐冷板凳,新任的主管上台,正是麦克。
麦克一次又一次地成功了,原因是当他遭受打击时,不论那是多么的无情、无理,他都能秉持对自己的信心与敬业的态度而默默承受。如果他自怨自艾,一蹶不振,或在一气之下拂袖而去,怎么可能雪耻,又怎么可能出头呢?
能忍人所不能忍者,必能成人所不能成。麦克为这句话做了最好的注脚。
鱼和熊掌可以兼得
王利平
马来西亚一名资本不怎么充足的商人,在市中心租下了一整栋楼,准备开设一个大型商场。由于钱是贷款来的,他很谨慎,一直在考虑怎么在这寸土寸金的地方,使一平方米的面积,能当成两平方米用。
当时,除了大型综合商场正热门外,许多年轻人还正热衷于旅游、攀岩活动。
事实上,每一种热门活动爱好的人中,有钱的毕竟都是少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让爱好攀岩的人既能得到活动的乐趣,又不能浪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这位商人想,何不在市内建一处人工悬崖峭壁呢!
他在自己这栋准备装修为大型商场的楼房四周巡视了好久,发现大楼除正面外,其他三面的地面都留有一条绿化带,这绿化带一直闲置着,没有人去关注和打理,实在很浪费。
他想,如果把这栋楼的外墙修建三面人工岩石墙壁,楼内做商场,楼外做攀岩活动场地,这样,每平方米面积就可当两平方米用,不是很划算吗?
他把这一想法告诉了物业管理公司。物业公司的人不同意这种做法,理由是,一不小心他们这栋楼将成为市中心的怪物。
商人多次做物业公司人员的思想工作,最后与物业公司签下协议:待租约期满后,必须对整栋楼的外墙进行复原。
4个月后,三面远看很天然的悬崖,便出现在市中心内。而此举,使整个商场看起来像在山洞里,显得更加富有诗意和神秘莫测。
这种创意一下子成了当地的热门话题。媒体们不惜版面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市民们纷纷跑来一饱眼福。
商场和攀岩场地开业后,果然生意异常火暴。
谁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真正地去动脑,并付诸实践,完全可以把两种毫无关系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使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要真正地去动脑,并付诸实践完全可以把两种毫无关系的事情结合在一起,使事情做得尽善尽美。
林璎的越战纪念碑
杨牧之
关于越南战争,美国人一直争议不断,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是在帮助越南人,另一部分人认为美国无权干预其他国家的事务。所以战后许多年都在为此争论不休。这样,参与越战或战死在战场上的人的亲属,便感到受到了冷落。有人提出修一座纪念碑,以抹平人们心中的伤痕。1982年,美国国会同意越战老兵的要求,决定建一座越战阵亡者纪念碑,在全国范围内征集设计方案。
21岁的华裔女大学生林璎设计的方案在1441件应征作品中被选中。她当时还是耶鲁大学建筑系四年级学生。她设计的方案是:黑色的,像两面镜子一样的花岗岩墙体,像打开的书向两面延伸。两墙相交处从下面到地平面,约有3米高,底线逐渐向两端升起,直到与地面相交。墙面上刻满阵亡者的名字。林璎说:“当你沿着斜坡而下,望着两面黑得发光的墙体,犹如在阅读一本叙述越南战争历史的书。”
林璎的设计引起了广泛争议。那么多身价不菲的建筑大师的作品都被淘汰了,一个尚未大学毕业的女孩子的作品,怎么会好?有人说,它像澳洲土着民用的回飞镖,而回飞镖意味着灾难必将重演。有人说,这是地面上的一个黑洞,是麻烦的象征。有人说,纪念碑应该拔地而起,雄伟壮观,而不应陷入地下。
接下来,批评逐步升级到人身攻击。什么“丢脸的破墙”“令人羞辱的阴沟”“黑色伤疤”等等。有人嘲讽林璎,你可真幸运,只在纸上画一道黑线,就拿了冠军。最后,人身攻击又升格为政治攻击。说什么:“怎么能让一个亚洲人设计在亚洲发生的战争的纪念碑,那对我们美国人岂不是太讽刺了吗?”一个美国大富翁看到纪念碑是一位亚洲人设计的,大怒。他自己掏钱给那些气愤的越战老兵买机票,鼓励他们去华盛顿抗议。他还纠集了一批人提出由政府拨款,请一位白人雕塑家,再设计一个包括三个美国军人和一面美国国旗的雕塑,建在林璎纪念碑的正前方。闹到最后,连美国内政部长沃特也出来干预,他说:如果不能和反对者达成妥协,就取消建纪念碑的计划。
林璎坚持自己的主张。她尖锐地指出:那些附加的东西对于原作无异于一种造成缺陷的入侵行为。她不同意野蛮地将两种风格的纪念碑放在一起的做法。她说:“这项设计的主体肯定是‘人’,而不是政治。只有当你接受了这种痛苦,接受了这种死亡的现实之后,才能走出它们的阴影,从而超越它们。我的确希望人们为之哭泣,并从此主宰着自己回归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