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
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译文”
衣服的好看主要看是不是整洁干净,而不是看衣服面料是不是名牌、华丽。穿着应考虑自己的身份和场合,更要看家里的经济条件。日常吃的东西要注意营养均衡,不挑食、偏食,一日三餐要吃得适量,不能太少,也不能过量,以免损害身体。
“经典故事”
廷机教弟
明朝时期,李廷机做了朝中的大学士。他的弟弟原来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百姓。但自打听说哥哥做了大官,就从家里来到了京城。而且,还换掉了以前的土布衣裳,穿了一身崭新的衣服,头上又戴了一顶新帽子。
当他去拜见哥哥时,李廷机十分亲热,问这问那,把他家里的一些情况问个遍。问完了以后。李廷机忽然看见了弟弟的方巾和衣服。他觉得很奇怪。就问弟弟说:“你是不是已经进了学、中了秀才啦?”他的弟弟回答道:“没有。”李廷机又接着问:“你是不是交了钱粮,换来了官做?”弟弟又如实回答道:“不是的。”李廷机便又直截了当地问:“你原来的方巾和衣服呢?”弟弟又如实答道:“在袖子里。”李廷机笑着对弟弟说:“你还是该穿戴原来的衣物吧,不要学别人的样子。”弟弟听了他的话立刻把帽子换了下来。丝毫没有为难的情绪。
“原文”
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译文”
饮酒有害健康,青少年还在生长发育阶段,因此,未成年人不可以饮酒。成年人饮酒也不要过量,如果喝过量就有可能胡言乱语,与别人发生口角,惹出是非,甚至干出一些违法的事情。
“经典故事”
杀婿逐主
东周时期,郑国大夫祭足被宋国逼迫,只好立公子突为君,史称郑厉公。还逼迫祭足将他的女儿嫁给了宋国人雍纠。因为当时是迫不得已,所以祭足每时每刻都想赶走厉公,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借口。
后来,郑厉公对祭足也产生了不满,便伙同祭足的女婿雍纠密谋,策划趁祭足出城安抚百姓时,由雍纠在祭足经过的城门敬酒饯行,并在酒中下毒。谁知雍纠的妻子看到雍纠好像有心事,便在家中假意劝酒而把他灌醉,然后问出了他们要害父亲的阴谋,她赶紧把实情告诉了父亲。第二天,正当雍纠向祭足敬酒时,祭足故意将酒弄洒,因毒酒落地后会产生气泡,守在城门的兵士见此情景,抓住雍纠便把他杀了。雍纠因为贪酒不仅自己丧了命,连郑厉公也因此被祭足赶出了郑国。
“原文”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
“译文”
走路时步伐应当从容稳重,不慌不忙;站立时要端正,须抬头挺胸,精神饱满,不可以弯腰驼背,垂头丧气。问候他人时,不论鞠躬或拱手都要真诚恭敬,不能敷衍了事。
“经典故事”
从容赴死
抗日将领吉鸿昌遭到国民党的逮捕后,******想方设法收买他,都被他严辞拒绝。于是******便要将他秘密处决。
行刑那天,吉鸿昌穿着一身笔挺的军装,腰扎武装带,就象当年在战场的装束一样。他踏着积雪,迈着军人特有的稳健的步伐,来到一座山坡上。然后,又特意整理了一下军帽、军装,这才对刽子手厉声喊道:“拿把椅子来,我要看看自己是怎样被自己的同胞打死的。”刽子手搬来一把椅子,吉鸿昌端端正正地坐在上面,抬头、挺胸,那神情好像他根本不是在刑场,而是在检阅他的抗日部队一样。他那种从容赴死,视死如归的精神,感染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原文”
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
“译文”
进门时脚不要踩在门槛上,也不能斜倚着墙、树等东西站立。坐的时候不可以伸出两腿,腿更不可以上下抖动。进入房间时,开门和掀门帘的动作都要轻一点,不要发出声响。在室内行走或转弯时,应小心不要撞到物品的棱角。
“经典故事”
荆轲刺秦王
战国时期,秦国想吞掉燕国,燕王因为兵少,怕打不过秦国,就想派人刺杀秦王。有人给燕王推荐了荆轲和秦舞阳两人。
为了能使秦王相信燕国真的归顺他,燕王让荆轲捧着秦王的仇人樊於期的人头和一张燕国督亢的地图。但在荆轲藏着匕首凑近秦王准备刺杀他时,因为秦舞阳脸色变白,浑身发抖,引起了秦国武士的警觉。荆轲赶忙掏出匕首,刺向秦王,可被秦王轻松躲过,并在荆轲追杀中,拔剑砍断了荆轲的大腿。荆轲随手甩出匕首,却未刺中秦王,于是他坐在铜柱下,张开两腿,一边上下颠动一边破口大骂秦王。看着荆轲这种神态,秦王又气又羞,他没等审问荆轲和秦舞阳二人,就命武士把他们两人都剁成了肉泥。
“原文”
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
“译文”
拿东西时,即使是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进入没有人的房间时,要像有人在一样,不能随随便便。做事不要急急忙忙,因为忙中容易出错,遇事不要有畏难情绪,也不可以草率或应付了事。
“原文”
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
“译文”
凡是容易发生争吵打斗的不良场所,如赌博、色情等是非之地,绝不靠近。对一些邪恶下流、荒诞不经的事要做到不问、不听、不看。
“经典故事”
孟母三迁
孟子很小的时候家住在墓地附近。因为经常有死者的亲属去上坟啼哭,孟子就和小伙伴儿们一起学着大人的样子,堆一堆土,然后跪拜、哭嚎,就像真的办丧事一样。孟子的母亲看到后,心里非常苦恼,她怕孟子迷上这种游戏,便马上把家搬到了集市的旁边。可是每天早上屠户都要杀猪卖肉,孟子到了那里后,又迷上了和邻居的小孩儿学大人杀猪的样子。孟母知道后,又开始直皱眉头,她狠狠心,又把家搬到了一个学堂附近。这回孟子开始模仿学童守秩序、懂礼貌了,而且还迷上了读书写字。孟母看到孟子有了新的变化,这才放心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后来,大家就用“孟母三迁”来表示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习到好的习惯。
“原文”
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
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
“译文”
将要进门之前,应先问:“有人吗?”不要冒冒失失就跑进去。进入客厅之前,应先提高声音,让屋内的人知道有人来了。如果屋里的人问:“是谁呀?”应该回答自己的名字,而不是:“我!我!”让人无法分辨“我”究竟是谁?
“原文”
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
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
“译文”
借用别人的物品,一定要事先讲明,请求允许。如果没有事先征求同意就拿来使用,就等于偷窃行为。借来的物品,要爱惜使用,并准时归还,以后要是再有急用,再借也就不难了。
“原文”
信
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
“译文”
凡是开口说话,诚信要占第一位,答应他人的事情,一定要想法做到;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花言巧语的方法和欺骗的手段,就更不能使用。话说得多不如说得少,凡事要实实在在,不要说些不着边际的没有事实根据的话。
“经典故事”
宰相理发
古时候有个宰相,一天,他请理发师给他理发、刮脸。理发师在给他刮脸时不小心把宰相的眉毛刮掉了一半。理发师一时慌了手脚,两只眼睛直直地盯着宰相的肚皮。宰相不解地问道:“肚皮有什么好看呢?这里又不长胡子。”理发师听了宰相的问话,他灵机一动,回答说:“都说‘宰相肚里能行船’。我看大人的肚皮并不大,怎么能行船呢?”宰相听了哈哈大笑说:“这句话是说宰相气量大,对多大的事儿都能包容。”理发师听了,连忙跪倒在地,说:“大人!小的该死,刚才给您刮脸的时候,把一边的眉毛给刮掉了。”宰相一听,十分气愤。可转念一想:刚才还夸宰相的度量大,怎么能为这点小事治他的罪呢?想到这儿,宰相温和地说道:“起来吧!眉毛掉了还能长,先找支笔画上不就行了。”
“原文”
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
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译文”
奸诈取巧的语言,下流肮脏的话,以及街头无赖粗俗的语气,都要避免不去沾染。任何事情在没有看到真相之前,不要轻易发表意见,对事情了解得不够清楚明白时,不可以任意传播,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经典故事”
奸言巧辩
古时候有个叫薛敷的人,他专门替别人打官司告状,而且他的状词都是捏造和虚构的。为了能捞到钱财,他最愿意替有钱的人家找官司,想法把无理说成有理,把有罪说成无罪,让那些仗势欺人,横行霸道的人逍遥法外。
有些官司打完后,薛敷心里也不踏实,怕那些因受到冤屈而死去的人找他的麻烦。他就建起一处法坛,请来道士作法消灾,驱凶避邪。谁知道士作完法后,起身说道:“薛敷奸言巧辩,陷害无辜。玉皇大帝降旨:‘薛敷的家宅交给火神处置,薛敷本人交给水神处置。’”没过多长时间,薛敷的家宅便被一场大火烧光了,而薛敷也掉到河里淹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