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一定看过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多少年来她的身世、她的微笑以及她身后的背景都构成了人们百思不得其解的艺术之谜。这幅唯一镶着防弹玻璃的作品,就珍藏在世界最著名的艺术博物馆——座落在美丽的塞纳河右岸的卢浮宫。
卢浮宫简介
卢浮宫始建于13世纪,是当时法国王室的城堡,被充当为档案馆及国库。1546年建筑师皮埃尔·莱斯柯在法国国王的委托下对卢浮宫进行改建,从而使这个宫殿具有了文艺复兴时期的风格。后又经历代王室多次授权扩建及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动荡,到拿破仑三世时卢浮宫的整体建设才算彻底完工。
继“贤王查理”建设了重要的图书馆而声名远播之后,16世纪的弗朗索瓦一世又开始大规模地收藏各种艺术品,到路易十三和路易十四时期,卢浮宫的收藏已相当丰富。至路易十四去世前夕,卢浮宫已经成为经常展出各种雕塑和绘画作品的一个艺术场所。
1793年8月10日,卢浮宫艺术馆正式对外开放,成为一个博物馆。从那时起,这里的收藏不断增加。如今博物馆收藏目录上记载的艺术品数量已多达400000件,分为许多的门类品种,从东方各国的艺术品到古代埃及、希腊、埃特鲁里亚、罗马的艺术品;有从中世纪到现代的雕塑作品;还有数量惊人的绘画精品以及王室珍玩等等。现在,卢浮宫已成为世界著名的艺术殿堂。
玻璃金字塔
1981年,法国政府对卢浮宫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修,从此,卢浮宫成为专业的博物馆。值得一提的是,卢浮宫正门入口处有一个透明的金字塔建筑,卢浮宫的入口在大金字塔的下面,进入卢浮宫要先到地下室。它的设计者是著名的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总统密特朗决定改扩建卢浮宫。为此法国政府广泛征求设计方案,应征者都是法国及其它国家著名的建筑师,最后由密特朗总统出面,邀请15位来自世界各国的声誉卓著的博物馆馆长对应征的设计方案进行遴选。结果,有13位馆长选择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他的设计方案是用现代建筑材料在卢浮宫的拿破仑庭院内建造一座玻璃金字塔,不料此事在法国一经公布随即引起轩然大波,人们认为这样会破坏卢浮宫所具有的八百年历史的古建筑风格。但是密特朗总统力排众议,还是采用了贝聿铭的设计方案。
卢浮宫正门入口处的玻璃金字塔高21米,底宽30米,耸立在庭院中央。它的四个侧面,由六百七十三块菱形玻璃拼组而成,总平面面积约有二千平方米,塔身总重量为二百吨,其中玻璃净重一百零五吨,金属支架却只有九十五吨,换言之,支架的负荷超过了它自身的重量,因此建筑专家们认为,这座玻璃金字塔不仅是体现现代艺术风格的佳作,也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独特尝试。另外,在这座大型玻璃金字塔的南北东三面,还有三座五米高的小玻璃金字塔作点缀,并与七个三角形喷水池汇成平面与立体几何图形的奇特美景,人们不再指责贝聿铭建造了这座玻璃金字塔,而是称“卢浮宫院内飞来了一颗巨大的宝石”。
镇宫三宝
卢浮宫目前已经成为世界三大博物馆之一,其艺术藏品种类之丰富、档次之高,堪称世界一流。其中最重要的镇宫三宝是世人皆知的:米洛的雕像《维纳斯》,达·芬奇的油画《蒙娜丽莎》和雕像《萨莫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其他著名作品还有:《狄安娜出浴图》、《丑角演员》、《拿破仑一世加冕礼》、《自由之神引导人民》、《编花带的姑娘》等。
雕像《维纳斯》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她身高2.02米,创作于公元2世纪。她是希腊的美神,不知倾倒了多少崇拜者,她的周围每天挤满了观众。她半裸着身体,极为自然、端庄,被认为是表现女性美的最杰出的作品。
油画《蒙娜丽莎》又称《永恒的微笑》,被认为是西欧画史上首幅侧重心理描写的作品。蒙娜丽莎端庄俊秀,脸上含着温和、深沉的微笑。那微笑有时让你觉得温文尔雅,令人陶醉;有时仿佛又内含哀愁,似显凄楚……更妙的在于,在这幅名画前贮足,不论你从哪个角度看,她那温和的目光总是微笑地注视着你,生动异常,仿佛她就在你身边。
雕像《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创作于公元前3世纪,高3.28米,是座无头无手的雕像,1863年从萨姆特拉斯岛的神庙废墟中发掘出来。该雕像尽管已失去了手和头,但看得出她正迎风展翅,昂首挺胸,向世人宣告一场战争的胜利。根据研究,这是雕塑家为纪念希腊罗地岛的一场胜利海战而雕刻的。现在,胜利女神每天受到成千上万人的瞻仰,成为已知雕像中表现热情奔放与动态的最完美的作品。
六大展馆
法国人将馆藏的所有艺术珍品根据其来源地和种类分别放在六大展馆中展出,即东方艺术馆、古希腊及古罗马艺术馆、古埃及艺术馆、珍宝馆、绘画馆及雕塑馆。
东方艺术馆建于1881年,共有24个展厅,3500件展品。这些展品主要来自北非和西亚地区,包括叙利亚、巴基斯坦、黎巴嫩、伊朗等国。其中带翅膀的牛身人面雕像最为有名,曾在杜尔·沙鲁金(现为伊拉克赫尔沙巴德)守卫过亚述国王萨尔贡二世的宫殿大门。在“东方古文博物馆”第四厅,有一件我们比较熟悉的文物:《汉谟拉比法典》,该法典出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巴比伦,共282条,以锲形文字刻在一块黑色玄武岩上。玄武岩高2.5米,中部为282条法令全文,上部的人物像是坐着的司法之神向站着的汉谟拉比国王亲授法典,国王则右手致礼答谢,以示对神授的法典表示尊敬。
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建成的时间更早,大约在1800年向公众开放,其藏品更多,大约有7000余件。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馆的藏品以法国王室的收藏品为基础。拿破仑率领的法军在意大利获胜后,劫获了许多意大利的古代艺术品,并将它们带回法国充实卢浮宫。后来,法国又从各方面不断丰富里面的收藏品。在该馆中有两件备受世人赞美的最瞩目的不朽作品,一个是《萨姆特拉斯的胜利女神》,另一个是爱神《维纳斯》。
古埃及艺术馆建立于1826年,早于东方艺术馆,共有23个展厅,所收藏的珍贵文物达350件。这些文物包括古代尼罗河西岸居民使用的服饰、玩具、装饰物、乐器等。这里还有古埃及神庙的断墙、基门、木乃伊和公元前2600年的人头塑像等。
珍宝馆原来是雕像馆的一部分,后来由于收藏品的增多,1893年便独立组成展馆。最初,珍宝馆的展品主要是大革命时代从王室没收来的珍宝。后来,博物馆组织人马到处收购,加之有人捐赠,展品随即大大丰富,现在馆内有展品约6000多件。其中有镶满宝石的王冠,有重达137克拉的大钻石,还有镀金的圣母像、历代王朝王室的装饰用具、家具等。
卢浮宫绘画馆所收藏的绘画之全、之珍贵是世界各艺术馆不能比拟的。绘画馆共有35个展厅,2200多件展品,其中三分之二是法国画家的作品,三分之一是国外画家的作品,14~19世纪各种画派的作品均有展出。比较杰出的作品有:富凯的《查理七世像》(15世纪)、拉斐尔的《美丽的园丁》(16世纪)、达·芬奇的《岩间圣母》(16世纪)、勒南的《农家》(17世纪)、里戈的《国王路易十四像》(18世纪)、德拉克鲁瓦的《肖邦像》(19世纪)、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19世纪)、路易·达维德的《拿破仑一世在巴黎圣母院加冕大典》(19世纪)等。在所有绘画作品中,最为杰出、最受人瞩目的自然是达·芬奇在1503年完成的不朽杰作《蒙娜丽莎》。《蒙娜丽莎》被置放在卢浮宫二楼中间的一个大厅内,外面用防弹玻璃罩着。玻璃罩周围射出的柔和灯光,足以使观众看清画面的各个细节。
雕像馆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厅27个,展品1000多件,多为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部分为表现动物和人体的作品。在这里可以看到着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难头像》、《圣母与天使》、《十字架上的耶稣》、意大利的雕塑《圣母与孩童》、17世纪的《童年时期的路易十四》,18世纪的名人像《伏尔泰》,19世纪的群塑《舞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