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星期天,刚进入初中的列宁(1870年—1924年)和几个同学相约去郊外游玩。
春天的阳光把绿色的田野照得暖洋洋的,这群少年兴奋极了,欢声笑语撒了一路。有的比赛跑步、有的追赶野兔、有的抓蟋蟀、有的上树掏鸟巢。和同学们一起欢闹的列宁忽然发现地下有个小圆洞,洞口周围堆满了松土。
“什么样的虫有这么大的耐力,竟然从这小洞里挖出这么多土?”列宁想。
他独自停下来,找来一根粗树枝,拨开松土掘开那个洞。他发现洞口下的通道很宽,洞约有半米深。洞里分几个格子,在一个格子里有一堆粪,而在另一些格子里摆着圆圆的粪球。原来,这是屎克郎营造的洞。
“喂,同学们,快来看呀!屎克郎的家有多漂亮!”列宁向同学们叫喊着。
同学们围拢来,指着整齐的格子和圆圆的粪球议论开了:“嘿,想不到这肮脏的小东西还挺爱美的呢!”
“造这么大的窝,得费这小家伙多大力气啊,真了不起!”
在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一番准备离开时,列宁忽然问道:“有谁知道,屎克郎弄这些粪球干什么呢?”
同学们沉默了,谁也不能回答,列宁也不能回答。
列宁是个遇事都要寻根究底的孩子,有了疑问不寻出个答案,他吃饭不香,睡觉不宁。回家后,他找来家里有关生物的书,一本本翻、一本本查。终于,他在一本书上找到了答案。原来屎克郎滚这些粪球,是要把它们运到所谓的“儿童宝”(即洞中的格子)里去,然后在上面产卵,幼虫从卵里出来就从这些粪球上吸收养料。
第二天上学时,列宁把这答案告诉同学们,同学们都称赞列宁是“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