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67300000005

第5章 上帝·安拉·释迦牟尼——神庙·教堂·寺庙·塔(4)

山门后是一座三层六角空心塔,第一层墙呈正方形,地基用石条砌成,外围有十二根巨柱。墙壁用水磨青砖砌成,正中留有东西两门。

该寺院设计特殊,建筑结构复杂,工艺高超,显示出我国古代建筑师们的卓越才能。

清水清真寺

位于循化县清水乡清水河东侧。始建年代不详,为院落式布局,坐西朝东、由照壁、唤醒楼、大殿等组成。大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大凛卷棚式屋顶,檐下拖双下昂斗拱。唤醒楼平面六角形三重檐六角攒尖顶,通柱造。大殿左侧有一小庭院。东、北、南面各有厢房五间,面宽及进深二间,前带廊,平顶屋架,檐柱雀替,额枋均施木雕。

世界上最大的坟包

印度是佛教盛行的国度。佛教起源很早,相传是在公元前五世纪,由始祖释迦牟尼创立而兴起的。到了公元前三世纪的阿育王时期,就已经广为传播了。有了佛教,就有了佛教文化,也就有了佛教建筑。印度最早的佛教建筑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塔,二是石窟。石窟是用来举行宗教仪式和修道讲经的。塔是用于供奉和安置舍利、经文及各种佛教法物的,基本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佛祖塔,形象瘦而高,塔身满是浮雕,四周围又有许多小塔伴围。另一种是半球形的,称窣堵波,象坟包一样,而实际上也有坟墓的意思。中国古代的佛塔也是从印度传来的。象北京的北海白塔、妙应寺白塔、扬州瘦西湖边上的小白塔等等,是由窣堵波形态发展和演变过来的;而象上海的龙华塔,杭州的保俶塔、河北定县的开元寺料敌塔等等,则是从佛祖塔形态发展和演变过来的。

古代印度最大的窣堵波,是建造在桑契的窣堵波。桑契从公元前三世纪始建,直到十一世纪,先后建了三个窣堵波及若干石窟庙,并留下大量的名铭文石刻,其中以1号窣堵波最负盛名。它建于公元前三世纪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时期,屡经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1号窣堵波高约16.5米,基座直经36.5米,有为举行仪式准备的阶梯,用砖砌成,表面贴有一层红色砂石板。主体呈半球状,形似倒扣的碗,象征着地载天覆。上面置方形祭坛,代表宇宙中心。顶部冠以三重华盖,则是极乐天国。窣堵波的四周有一圈石栏杆,它是在立柱之间横排着三根石料,立柱顶上用条石连成一环,这是印度建筑中所特有的。每面石栏正中各设一座石门,门高10米,柱头上满是动植物雕刻,上面三层横杆上刻满了深浮雕,描绘着佛祖的生平故事,比例匀称,生动精致,为印度早期佛教雕刻的珍品。

窣堵波的半球形体,象征天宇。这种构思的单一形体宏伟、浑朴、稳定,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颇具纪念性建筑特征。

佛祖悟道的地方

据说印度的菩提迦耶是释迦牟尼悟道的地方。公元前二世纪在此建造了摩呵婆罗地佛塔和寺庙,十四世纪又重建。

佛祖塔的外形是一组高耸的方锥体,中央有一高大的塔锥,高55米,在其四周有紧贴着的四个小方锥体塔,五个方锥塔的形式基本相同,塔身布满雕刻装饰。塔身和塔刹之间突然收缩,然后逐次变瘦形成塔刹,富有节奏感。由于四个小塔与中央大塔在尺度上比例悬殊,衬托出中央大塔异常高大并带有向上的动感,势如腾空入云。

全塔的造型挺拔有力,几何形状的轮廓明确。这种具有高大宝座式的塔被称为“金刚宝座塔”。其形式影响到东南亚和中国,如缅甸巴根佛祖塔和北京大正觉寺金刚宝座塔均受这种形式的影响。

印尼的金字塔

印度尼西亚中部的爪哇岛是一个佛教艺术的历史宝库,其中尤以惹市西北三十公里的佛教建筑婆罗浮屠闻名于世。婆罗浮屠被誉为“印尼的金字塔”,同中国的长城、柬埔寨的吴哥窟、埃及的金字塔合称为东方四大奇迹。

婆罗浮屠译成中文的意思是千佛塔。相传萨兰德拉国王崇拜佛祖释迦牟尼,为埋葬佛祖骨灰,役使了几十万民工,经十余年建成。它建于公元八世纪,后来被火山灰和丛林湮没,直到1814年,英国副总督莱弗士从民间传说得知在普米舍哥罗村里埋藏着一座古庙,才任命一位荷兰工程师前去寻找。工程人雇佣了当地民工二百人,砍林伐树,终于把这座沉睡了千年的古塔挖掘出来。

婆罗浮屠位于美丽富饶的克杜盆地中央的小土丘上,从这里向远处眺望,四周群山环抱,脚下是一片片碧绿的稻田和高大的椰子林,宽阔的普罗果河宛如一条彩带从旁流过,无怪乎虔诚的佛教徒选择这个山丘作为供奉佛舍利的圣地。

婆罗浮屠在结构上并无佛堂祭室,而是一座巨大的塔。塔分九层,外形呈阶梯状。下部六层呈正方形,共有432个神龛,神龛内有一莲座与佛像。在第一层到第五层回廊的左右壁面,布满了精美的浮雕。其中描述佛教故事的共1460幅,另外装饰性浮雕1212幅,总共2500平方米,堪称世界上最大的“石头画卷”。上部三层呈圆形平面,共有72个钟形小塔,围绕在顶部有一巨型伞盖的钟形大塔周围,每个塔内有个成人大小的佛像。婆罗浮屠的504尊佛像的头部大部分被殖民主义者砍掉,但佛像率领容智睿的神态和丰满健壮的身躯的轮廓仍清晰可辨。最上层是一座钟形大塔,塔高7米,直径10米,四周密封,里面却无佛陀坐禅。为什么空无一物呢?这是长期以来令人困惑不解的。整个建筑高度原为42米,后因塔顶伞盖毁落,现在塔顶高出地面31.5米。全部建筑约用三十万块大长石砌成,底层石头,每块重约一吨。这些岩石来自普罗果河上游的山里,然后用木筏运过来。

从婆罗浮屠重见天日以来,它历经沧桑。

大自然的侵蚀和人为的破坏,使这座雄伟建筑已显霹出一副凄凉破败的景象。到了本世纪六十年代,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瑰宝已面临着倒塌的危险。为了挽救这一古迹,1967年印尼政府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请求给予经济上和技术上的支援,最后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下,于1973年8月开始了彻底修缮婆罗浮屠的工程。

这座建筑破坏十分严重,经各国专家的考察,认为地基已经松动,只得全部折除,重新绕住钢筋混凝土地基。另外,为了防止今后雨水的渗透,在建筑物内部铺放了排水管道,在回廊壁内增设防水层、过滤层,并要修复断裂的浮雕,因此工程十分浩大。

在这次修复工程中,现代科学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第一步拆除工程看起来轻而易举,实际上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设想一下几十万块石头如果象小孩玩积木似地推倒撤满一地,再要一一恢复原位,简直比登天还难。为此,在施工之前,必须对整个建筑进行外观和结构的测量,然后将几十万块石头逐一编号,以便复原时能够顺利地对号入座。即使这样,如果没有计算机的帮助,光靠人力来记忆这几十万块石头的位置是不可能的。

其次,为了今后长期保存,对砌成建筑外表的24万块石头,其中包括33100块浮雕在内,——加以清洗,最后喷射除草剂。以后一旦遇到雷雨,除草剂顺着雨水流下,将使建筑物周围的草木枯死,有利于婆罗浮屠的长期保存。

这项历时十年的浩大工程,已于1983年全部峻工,耗资二千多万美元。

修复工程是令人满意的,整容后的婆罗浮屠焕发出青春的光彩,显得更加雄伟壮丽。

八根佛发

缅甸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其文化受到印度佛教文化的影响,大约在公元九世纪起,就陆续兴建佛教寺院了。十一世纪缅甸全境统一,并建都于巴根,曾建造大量佛塔和寺庙。如明迦拉赛底塔,塔身构图成鼓形,渐次向上收缩为尖顶,下部则依次放大构成稳定的台基,而台基又有小塔拱卫着大塔,改变了传统佛塔半球状窣堵波的形式。

十六世纪和十七世纪,在新都仰光建造了大金塔。它位于仰光市北部的茵亚湖畔的一座小山上,这里地势高耸,风景秀丽。塔的造型是巴根的明迦拉赛底塔形式的发展。形如窣堵波的塔身上部逐渐收缩,形成纤细的塔尖,高度为113米,用砖砌筑,表面刷一层坚硬的灰浆,贴上金箔,灿烂夺目。塔顶装有精致的宝伞和贵重的钻石珠宝。塔座是一个很复杂的多角形平面,在许多角上托有众多的小型塔。基座上布满雕刻,镀金和涂漆。由于有64个式样同它相仿的小塔围绕着,愈发突出了主体塔身的高大威严。大金塔的整个轮廓线柔和优美,给人以安稳与崇高的感觉。

相传古时候缅甸人科加达普陀兄弟俩到印度去取经,并带回八根释迦牟尼的头发。为了珍藏这八根佛发,于是就在丁固达拉山上(即现在的塔基下)修起了一座8.3米高的佛塔。因为有这个重要的宗教意义,所以到了十一世纪的蒲甘王朝时期,终于成了整个东南亚的佛教圣地之一。后来历代均有修造,或把塔继续修高,或在旁边建造小塔。相传在十五世纪时,德彬瑞皇帝用相当于皇后体重四倍的金子为塔身贴金。

这座大金塔的宝伞上,还系有数百颗用金银制成的小铃,微风吹来,叮当作响,十分悦耳。塔下有门,门前一对狮子,形状与中国的石狮子相似。入门可到塔内,里面有用玉石刻成的坐卧佛像,形象生动逼真。

仰光大金塔的外形十分端庄,挺直向上的外轮廓曲线给人一股向上的力,正反映了这座塔的形式原意。金色的塔身,在阳光下十分耀眼,显示着古代建筑艺术的光辉永不衰竭。

世界上最斜的塔

比萨斜塔知道的人很多。的确,它被称为中世纪“七大奇迹”之一。但它的出名,也许正是由于它的缺陷所造成的,即由于在建造时并没有估计到地基的沉降,导致塔产生严重倾斜,从而因祸得福,反而使它在建筑文化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成为世界上最斜的塔。

提起比萨斜塔,我们还得从比萨大教堂谈起。比萨大教堂原是为纪念意大利人在公元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并攻占了巴勒摩市而建的。大教堂建筑群包括主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建筑大都仿照古罗马的圆拱形柱廊的建筑风格,为意大利罗马风建筑的主要代表,也是意大利中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比萨斜塔位于主教堂的背后,圣坛东南二十多米处,平面圆形,直径16米,高55米,共有八层。队了底层和顶层外,中间的六层都做成围廊,人们可以从塔中间的楼梯上去,到任何一层出来,站在廊子里俯瞰佛罗伦萨市的景色和周围古色古香的建筑。这倒有些象中国的佛塔了,但它的形式采用的是圆拱柱廊,所以也属“罗马风”。金塔表面材料均使用白、红两色的大理石,但其中几根支柱是用花岗石装饰的。

比萨斜塔兴建于公元1173年,前后共经历了整整200年,直到1370年才全面竣工,可以说是历史上建筑时间最长的建筑之一了。斜塔最初的倾斜是在塔建到第三层时,地基开始沉降,塔身开始向南稍稍倾斜。第一位建筑师波列诺发现塔的地基是在松软的河谷冲积层后,立即停止施工,想等到地基沉降稳定后再继续施工。这一等就等了100年,这也是比萨斜塔建造历史长久的原因。1275年,建筑师西蒙勇敢地承担了复建工程。当时斜塔第三层已倾斜了近90厘米。为了减轻塔身的重量,止它的倾塌,西蒙减薄了墙壁的厚度,并采用了轻质材料,在内外壁之间留有空腔,越往上空腔越大,想方设法减弱塔身对地基的压力。最后一个建筑师皮列诺为了矫正斜塔的倾斜程度,将斜塔的第八层建造得向北倾斜,并且没有加盖楼顶。

1586年,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伽利略在比萨斜塔证明了他著名的自由落体定律。他手持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从塔顶同时丢下,两个球同时落地,从而证明了任何物何下落时的重力加速度都是相同的,一举推翻了统治人们头脑达几千年之久的亚里士多德的错误论断。伽利略的实验使比萨斜塔声誉更盛,为斜塔增添了文化价值。

为了制止斜塔的倾斜,意大利政府采取了许多措施。1934年,900吨水泥被喷注进塔的地基,没有效果;1970年,禁止取用斜塔方圆3公里内的地下水,也只是大大减缓了塔身的倾斜速度。1974年,意大利政府向国际上寻求加固方案,虽然有的建议用水泥或硅酸钠等硬化剂向塔基喷注,有的建议造一巨象用象鼻顶住塔身,但这些方案本身存在缺陷,加之意大利政府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决心采用本国建筑师的加固方案。到1982年为止,斜塔北缘高55.22米,南缘高50.32米,塔身已倾斜了近5米。1982年意大利政府拨出1200万元的特别经费,并制定了《比斜塔保护法》。现在斜塔以每年1.2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而人们尚没有可行方案消除斜塔倒塌的危险。

巴黎市的象征

埃菲尔铁塔雄踞于法国首都巴黎市中心的战神校场上。它是1884年法国政府为庆祝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一百周年、举办世界博览会而建造的纪念物。当时参加设计竞赛的有700多个方案,法国著名钢结构大王居斯塔夫·埃菲尔设计的铁塔被评委会最后选定。于是,该塔落成后,就以埃菲尔本人的名字命名了。

铁塔占地12.5公顷,高320.7米。塔身分为三层,每层均有平台和高栏,第一层距地面50米,第二层距地面115米,第三层距地面174米,再往上就是顶端的塔楼了。埃菲尔在指挥建造铁塔的过程,曾遇到过一个难题。根据工程构造,必须在第一层平台安装一道钢梁,用以圈定四根巨型钢柱。这道钢梁必须承受整个上层结构的全部重量。因此,要求钢梁安装必须绝对水平,否则将会有倾斜的危险。埃菲尔先在塔基中安装了若干个顶泵,再用移动式起重机起吊1500根小梁和250万个铆钉,然后把钢梁用顶泵送到第一层平台的位置,用铆钉与小梁进行铆合,从而确保了平台圈梁的绝水平。所有构件都是在巴黎郊区的埃菲尔工场预制,按照误差不超过十分之一的标准严格验收的。整个安装工程仅用250名工人,费时25个月,工程造价经预计的800万古法郎少用了3%。铁塔的总重量虽然达9700吨之多,但是落到地基上的压力每平方厘米却只有4.5公斤,这一伟大奇迹令所有世间高人折服。由于塔身结构轻便且镂空透风,最大限度地避免了风力作用,因而能巍然屹立,百年无异。

埃菲尔铁塔建设初始就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不少知名人士包括作曲家夏尔·古诺、小说家莫泊桑、小仲马等四十多人联名写信,抗议在首都的心脏部位竖起“这根由螺栓固定铁板而铆接的可恶的冲天立柱。”一位退休军官甚至向法庭提出控告,质问“铁塔要是塌下来压了我的房子怎么办?”一个支持埃菲尔的记者嘲讽地回答说:“先把你压在下面。”

同类推荐
  •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陶器、陶俑鉴赏与收藏(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包括古代陶器概述、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先秦时期的陶器、秦汉时期的陶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的陶器、陶俑之谜等内容。
  •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石刻:奇特石刻神工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石刻与文化艺术。包括大足石刻、白鹤梁古水文题刻、娲皇宫石刻、桂林石刻、佛沟摩崖石刻、鹭峰寨摩崖石刻、子房山摩崖石刻、泰山摩崖石刻、武夷山中摩崖石刻、九日山摩崖石刻、七星岩摩崖石刻、南明山摩崖石刻、云峰山摩崖石刻、天柱山摩崖石刻、黄山摩崖石刻、晋城摩崖石刻等。
  • 大戏剧论坛(第4辑)

    大戏剧论坛(第4辑)

    论《长生殿》的整本演出、伎乐:横游于亚洲大陆的艺术之舟、礼仪之属和娱乐之需:宫廷戏剧的两种文化属性、上海新式舞台的出现与海派京剧的确立、明清女性戏曲作品的“拟男”现象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剧神异情节及其渊源、王瑶卿经典剧目《悦来店》解析、定位李玉茹:从京剧表演艺术发展的角度、戏剧意象论、相通的戏剧源流及相似的审美理念——兼论梅兰芳访日公演成功的艺术因素等等。
  • 中国秦腔

    中国秦腔

    秦腔(Qinqiang Opera),中国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核心地区是陕西省宝鸡市的岐山西岐与凤翔雍城。成熟于秦。秦腔又称乱弹,流行于中国西北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
  •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画像石、画像砖(中国民间收藏实用全书)

    本书分为八章,包括了“从戏曲歌舞看画像石、画像砖”,“从神话故事看画像石、画像砖”,“从坟墓艺术看画像石、画像砖”等。
热门推荐
  • 机智男配

    机智男配

    叶政,国内战兵部门高级机击手,才智多谋.在一次和国际悍匪交战中,不料被悍匪一枪集中左腹,又因旧病复发,欠入昏迷。在的渡醒来,竟成《狂妃闹王朝》里一号男配皇甫悠。
  • 血瞳武尊

    血瞳武尊

    灵灵大陆,灵力为尊。天穹之下,上三天,中三天,下三天,势力如云。青阳镇少年,从母亲遗物之中无疑获得血轮眼之力。神秘的血轮眼,精彩的武魂界。看少年如何以一颗血轮眼,透视,寻宝,发动幻术,开启武魂空间,一步步,跨上天穹,成为天穹主宰、绝对的爽文,绝对的热血,尽在《血瞳武尊》
  • 乱壁

    乱壁

    前言:“彦柒,我恨你!”我只是笑笑看着眼前这个嘶声力竭的男子,这个一生的眷念。安然的和自己的生命做最后的告别。对不起,景然!对不起。我只是害怕你对我太好,我怕自己会舍不得离开所以我想尽办法让你恨我。只是你知道吗?原来这一切都是那么的疼!我以为我就此别了我那年轻的生命,只是当我再次睁开眼睛一切早已过去恍如隔世。是的,我穿越了!一个架空的朝代——漠沃尔王朝。我是皇上的第七个小公主——彦柒。深深的宫闱每天都在上演勾心斗角的戏码。如果可以我宁愿同我那疼惜我的娘亲在那荒废的冷宫里偏安一隅!
  • 复苏之剑

    复苏之剑

    世纪之战,一代天骄战天陨落。猩红之月,多少战家子弟流尽鲜血。战天之剑,上古的传承与意志。通天大陆,五大元素国三大联盟,谁主沉浮?李枫背负着复兴战天一族的使命开始了未知的征程。李枫:“我愿意用此生去追寻战天的脚步”。老白:“握紧手中的独魂剑,去感受当年的战天。”“我会带着正义的力量去推翻你所谓的和平。”——李枫《复苏之剑》玄言倾心热血文,且看一人一剑的征过去斩未来之路。(每日更新,催更爆更)
  •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

    天界觉浪盛禅师嘉禾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群龙戏凤:狂野酷媽咪

    群龙戏凤:狂野酷媽咪

    一夜酒醉,竟就这样迷迷糊糊的进了总裁的房,从一个女孩变成女人,从一个女人变成了一个母亲。从此陷入了与十几个男人的爱恨纠葛。男主强,女主更强,群龙戏凤,一女N男。女主不断的在慢慢的成长,刚开始不是很强,到最后成长成一个超级冷冰弹,将所有男人踩在脚底。
  • 谭曲杂札

    谭曲杂札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星陨世

    天星陨世

    魔君重生,世道巨变。世界上各大修仙门派逐步浮现在世人眼前。天星降世,带来的是灾难,又或是拯救?乱世中,家破人亡的兄弟二人,将如何求生?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和你的点点滴滴

    和你的点点滴滴

    用简简单单的故事,朴实的文字,去谱写最温暖的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