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院原基地为圣德太子班鸠宫遗址,公元739年僧信倌在此建寺,是为现在的法隆寺东院。其中有梦殿、礼堂、绘殿、舍利殿、传法堂、钟楼等。
西园院位于南大门内西侧,1288年建,为寺院的一组服务性建筑,其中有客殿、新堂、地藏院、大浴室等。
此外,尚有普门院、律学院,福生院等大小寺院布置于东西院之间。西院前的镜池及并天池为佛教寺院中常见的放生池,系后世所建。
法隆寺整体布局的特点是:金堂与五重塔并列左右,呈非对称式分布。佛教寺院多为严谨对称式,法隆寺是个例外。舒展的金堂和高耸的五重塔并列寺中,体量形态相距甚远,在空间形态上却取得了和谐统一的效果,构成了一组均衡协调的建筑群,是经过一番苦心琢磨的。
金堂是日本现存最早的木结构建筑。为了能与五重塔在形态上协调,平面近正方形,采用重檐歇山式屋顶。
五重塔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佛塔。塔为木结构,台阶及基座为花岗石。1~4层为三开间,逐层收分,五层为两开间。它是一座典型的中国隋唐时期的木构楼阁式佛塔,只不过它出檐甚为深远,强调了横线条,上面放着约占塔身一米高度的塔刹。五重塔总高32米,共五层,底层很大,也是中国传统做法。
这座佛塔比例和谐,高耸中宁静而平稳,反映着佛教的观念形态。当时的人们却形容它象征着一只巨大的飞鸟,刚刚从中国飞来,双爪已经落在日本的国土,但两只巨大的翅膀还没有收起来。这一刹那的动态为古塔增添了动人的文化色彩。
森林中的石城
柬埔寨是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国家。公元九世纪初,苏利耶跋摩二世统一并重建高棉王国,把都城建在吴哥地区。此后漫长的600年被称为吴哥王朝,高棉王国成为印度支那半岛上的一个强国,经济发达,文化繁荣。吴哥地区风格独特的建筑和雕刻艺术,是柬埔寨古代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是一种可以同当时世界最先进的文明相媲美的历史文化。由于风雨的剥蚀,有的已成为废墟,今天仍然保留下来的大量遗迹被称为吴哥古迹。这个举世闻名的遗迹成为东南亚的一个游览胜地,它同中国的长城、埃及的金字塔、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并列,称为东方古代的四大奇迹。
吴哥古迹是由一组组宏伟的石构建筑和精美的石刻浮雕组成,以吴哥通王城(大吴哥)和吴哥窟(小吴哥)为主,共有大小各式建筑物600余座,散布在45公里的森林中,位于洞里萨湖的西北,距首都金边约240公里。
十二至十三世纪是吴哥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吴哥窟和吴哥通王城便是吴哥盛期文化的代表。吴哥窟又名吴哥寺,建于十二至十三世纪,是保存得最完好的吴哥古迹。它是一座供奉佛教和婆罗门教神像的庙宇。全部用砂岩石重叠砌成,基地广阔,周长约5公里,四周城池环绕,池阔200米,总面积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城池内还有内外两道围墙。吴哥窟的全貌,俨如一座方形石城,层层回廊纵横相连,构成一个套一个的正方形。有东西南北四座门,西门是入口的正门,门前一尊多手观音像。正门的两边有一条230米的圆柱廊,正面立有庄严的纪念坊,坊前一条宽阔的中央大道。大道一边有一条七头那加神蛇的大石刻作为栏杆。寺正中高出的地方耸立着五座石塔组成的寺院。高耸的尖塔是吴哥寺的特征,它建在三层台基之上,最高的尖塔离地面6.2米,另外四座分布在第二层的四角,气象至为雄伟。吴哥窟的圣塔是柬埔寨王国的国徽。塔四面雕刻着婆罗门教和佛教的创造之神婆罗玛的头像,朝向四方。
吴哥窟的另一个特征是它的浮雕回廊,驿塔的三层台基,每层都有回廊环绕。最低一层的加廊壁高2米,周长800米,壁面布满浮雕,共约90幅,刻2精致,最长的达60米。题材大多取自印度史涛《罗摩衍那》和《摩柯罗多》中的神话故事。如“乳海翻腾”,讲的是神与魔为取得乳海中的长生不老药订下盟约,当他们潜入海底的马达拉山时,只有一条巨蟒盘踞在山上,于是两相争斗,翻江倒海。当马达拉山摇摇欲坠时,神变成一只大龟,顶住了山崩,而山下翻出了许多宝贝。就在这时,他未来的妻子克希米也从中诞生了,长生不老药也出现了。但当神正在高兴之时,魔企图偷取长生不老药,于是神摩相争。最后,虽然魔敌不过神,但却把长生不老药偷走,逃回茂璐山了。故事情节生动而曲折,而浮雕更是栩栩如生,姿态万千。其雕刻技法之娴熟,构思之精巧,寓意之深远,令人叹为观止。
十五世纪以后高棉王国开始衰落,常受外族侵略,内部纷争不断,加之水利失修,国都被迫南迁至金边,吴哥古城也随着首府的迁移而衰落了,淹埋在浩瀚的林海中,无人问津在达百余年。1954年,柬埔寨才成为独立的国家,吴哥古迹重新放射出绚丽的光彩,目前,修复吴哥古迹的计划已重新提上了议事日程,吴哥这一人类稀世之宝将抹去掩盖在它身上的尘埃重放光芒。
瞿昙寺
瞿昙寺被国内建筑界誉为“小故宫”,它坐落在青海省乐都县瞿昙乡新联村,距西宁88公里。”瞿昙”一词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姓氏。瞿昙寺是明朝朱元璋皇帝为在当时的罕东藏族部落中享有很高威望并忠顺朝廷、协助朝廷平乱的三罗喇嘛所建。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又扩建瞿昙寺,派太监、指挥使等到瞿昙寺建成宝光殿、金刚殿、两厢廊、前山门,这之后又先后下达敕谕七道,诰命二道。该寺是我国西北地区保存最完整的明代初期的建筑群。瞿昙寺系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寺院,完全采用汉族官式建筑形制。历经六百余年至今仍保存完整,尤其难能可贵。
远望去,瞿昙寺飞檐翘壁古色古香,像是正诉说着一段美丽而神秘的故事。瞿昙寺背靠浑圆高大的罗汉山,面前有瞿昙河如玉带缠绕,不远的前方有振翅高飞的凤凰山和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南山,一片绿水青山的风水宝地!
瞿昙寺占地41.36亩,坐西向东。寺院沿中轴线左右对称布局,主要的建筑都坐落在中轴线上,周围低矮平缓的厢廊更衬托出建筑群的雄浑和生动活泼,设计独具匠心。整个瞿昙寺由山门、御碑亭、香趣塔、金刚殿、瞿昙殿、宝光殿、隆国殿、大小钟鼓楼、配殿组成。前区呈汉地佛寺“枷蓝七堂”格局,后区则明显仿北京紫禁城的布局。
瞿昙寺院内最宏伟的建筑是隆国殿和两侧的抄手斜廊,它们是依照故宫太千口殿之前身即明朝的奉天殿为蓝本而建,隆国殿前面左右对称的大钟楼、大鼓楼则模仿奉天殿两边的文楼和武楼(弘义阁)而建。其建筑无论从大木结构、斗拱形制,还是细部隔扇“簇六雪花纹”、枋头”霸王拳”,垂脊截兽小跑、平座滴珠板、鼓镜柱础,均与故宫建筑别无二致。抄手斜廊本为唐宋时期宫殿寺庙建筑遗规,屡见于文献中,而隆国殿两侧的抄手斜廊是国内现存惟一实物,所以极为珍贵。抄手斜廊以烘云托月之势把主体建筑隆国殿衬托得格外雄伟壮丽,使之呈现一派皇家殿宇风范。
宝光殿为重檐庑殿顶,面阔7间,进深5间,四面出廊。殿前东西相对的大鼓楼和大钟楼阔3间、深3间,二层楼,亦为庑殿结顶。宝光殿前檐外明间、次间各安装四扇五抹隔扇,隔心做“菱花绣球纹”。廊内围砌厚墙,下肩做清水,内墙面均有大幅精美佛教壁画,是难得的永乐佳品。
隆国殿台基为红岩石雕须弥座形制,高2.3米,殿前明次之间出大月台,月台两侧设九级抄手踏跺,月台及台基四围以红砂岩望柱栏板。须弥座圭角部分雕三幅云,下枭尺寸大于上枭,皮条线相同,束腰玛瑙柱子雕金刚杵图案,与佛教相属。栏板下部做海棠池子,寻杖部分作净瓶荷叶,望柱头作宝珠。殿前方砖铺地用桐油钻生,近似金砖做法。柱础作鼓镜,抄手斜廊地面走道作礓礤,均为官式作法。
该寺抄手斜廊保存下来的400平方余米的壁画,工笔重彩描绘佛经故事,构图严谨,用笔细腻,亭台楼阁、山水人物等形象生动,均为明代和清代作品,具有高超的艺术水平,其艺术欣赏价值甚高。
现存文物有篆文“真修无碍”象牙图章一方,七星擢花宝刀一把,内加金银造铜钹一副,象牙和檀香木制佛珠各一串,明宣德二年制青铜巨钟一口。在隆国殿内有一座象背云鼓,红砂石雕凿,高2米,长1.3米。莲花座上卧一象,鞍、镫、笼、缰俱全,并饰缨络,背负一香炉,缭绕烟云之中托一直径1米的皮鼓。大象鼻衔一枝莲花,作回视状,神态生动活泼,刻工精细。这是瞿昙寺众多石雕作品的代表作。寺藏文物都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距瞿昙寺十华里的南山脚下有药草台寺,历史上曾是瞿昙寺的下院。药草台寺建于明万历年间,那里以风景秀丽著称,乐都县十二景之一的”药台清泉”和“南山积雪”都在该寺附近。
能仁寺
该寺位于民和县城西面约20公里处的东沟乡麻地沟村西一小山巅,又因寺处麻地沟地界,也称麻地沟寺。据传,该寺供佛原在金陵(今江苏南京)碧峰寺,明洪武年间,随南京竹子巷居民的谪徙而将神佛西迁至此并建寺供奉。寺之主持为青衣僧,据考证其派别与金陵碧峰寺突空智极皆出一宗,其排行也完全相同。以上,可作为“能仁寺”始建于明初之佐证。清同治年间,“大雄宝殿”部分被火烧毁,后又重新加固维修。现有前殿和正殿各一座,廊房,钟楼各数间,前殿名为“幽冥教主地藏菩萨殿”,殿内供奉地藏菩萨和韦驮天神;正殿名为“大雄宝殿”,殿内供奉释迦佛,弥勒佛,提和谒罗佛。
值得一提的是该寺中有一部源于唐朝《目莲救母变文》的大型戏剧剧本《目莲宝卷》,系手抄本,目前国内已无二存。中央戏剧学院一位教授看了这部《目莲宝卷》后说:”这是中国古老戏剧的活化石!”他要高价收购,带回北京,藏于国家图书馆。可是,麻地沟能仁寺的僧人和当地农民视镇寺之宝《目莲宝卷》比自己的生命还宝贵,给再高的价也不出让,至今还保存在寺中。
“能仁寺”每隔20~30年举办一次”刀山会”,规模与盛况闻名于西北,主要活动汇演“目莲救母”戏及上刀山。
西来寺
该寺位于青海省乐都县碾伯镇东关,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由佛教徒杨蕃等募捐兴建,竣工于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距今已有三百七十余年的历史。
该寺以古朴的木构建筑,精美的雕塑和具有很高艺术水平的工笔佛像画著称,是一处典型的佛教寺院建筑,虽经历代修葺,但基本上保持了原来的布局和面貌。建筑面积为2184平方米,由山门、中殿、东西两厢和大殿组成两进院落,庭院内绿树成荫,陪衬着朱红色檐柱和绿色的斗拱,环境十分幽雅。山门面宽3间,进深1间,中为门廊,东西为泥塑四大金刚。中殿和东西两厢,均为硬山式建筑,是供佛像的所在。大殿面宽5间,进深3间,单檐歇山顶,伫立在高大的台基上,十分雄伟壮观,周围以高廊相衬,更显得空旷肃穆,周檐斗拱繁缛,昂嘴下突,是明代佛寺的典型风格。
寺内佛像神态安详,表情各异;墙面上用半立体手法浮雕山水、人物、建筑、树木、珍禽、异兽等,小巧玲珑,独具匠心,不愧为古代劳动人民和艺术大师智慧创作的结晶。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
西宁东关清真大寺位于西宁市城东区东关大街,是青海保存最为完整的清真寺,也是我国西北最大的******教寺院之一,是西宁市******教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该寺坐西朝东,总面积为11940平方米,其中大殿面积为1120平方米,可容纳三千多信教群众进行宗教仪式。
东关清真大寺最早始建于明洪武年间,迄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明朝大将西平侯沐英,在镇守甘、青、宁边境时,与民和:治家沟回族土司;治知明共同商议筹建的。大寺曾毁于清同治年间,到宣统三年,修复大殿5间,东厅5间,厢房3间,唤醒阁三层。
寺内建筑壮观雄伟,具有中式******教教堂建筑的独特风格。该寺由山门、仪门、唤醒楼、礼拜殿及学房、浴室等组成。大门为西式三门,中间为大门,左右为小门,错落有致,和谐统一,门顶嵌有寺名。仪门阿式拱形门(又称重门、中五门),大拱门两侧各有两个小拱门,耸立在十余级花岗岩台阶之上。唤醒楼建在仪门两侧,为三层六角攒尖顶建筑,高达18米,与仪门浑然一体,巍峨壮观。礼拜殿建在高1.3米的台基上,歇山顶灰瓦覆盖,殿顶镂空花卉砖起脊,上置三个藏式鎏金经筒,与唤醒楼上的两个鎏金经筒交相辉映,异彩缤纷。这些鎏金经筒是拉卜楞寺和塔尔寺僧众赠送的。大殿两侧,有雕砖砌的八扇屏,上刻有古图案和各种花草。两侧大楼拔地而起,布局对称协调,为寺院增添了壮观气势。
寺内存有明太祖朱元璋为大寺题书《百字赞》等。
撒拉族清真寺
撒拉族主要聚居于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信仰******教。自元末明初迁居于这一地区后,数百年来创造了自己的民族文化。清真寺是撒拉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撒拉族聚居地区,几乎村村都建有清真寺,但以明清时期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八工所在地修建的清真大寺最具特点。其寺院一般为四合院落式建筑。通常由山门、唤醒楼、礼拜殿、学房、浴室等部分组成,以******宗教活动需要而布局。礼拜殿坐西面东,有歇山顶和硬山顶两种,唤醒楼为六角三层或四层的攒尖顶,均为砖木结构。细部建筑构件及内部装修则糅进了藏式与阿拉伯式的建筑手法。清真寺内部装饰简单朴素,但外观却比较雄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木雕、砖雕艺术十分精巧。在山门前的照壁上,唤醒楼一层砖砌墙壁以及礼拜殿的廊檐下山墙等部位均有精雕细刻的各种图案,内容有花卉、树木、文案、博古阁架及各种水果等。这些图案充分运用浮雕及镂空雕的手法,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平和观赏价值。
洪水泉清真寺
该寺地处青海平安县,建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是青海境内修建最好的清真寺之一。洪水泉清真大寺建筑面积达4200平方米,全寺由照壁、山门、唤醒楼、大殿、净房等五部分组成。寺正南有一座宽11米、高1理0余米、厚86厘米的砖牌坊,在它表面,雕了150多幅形态各异的食品用具和食品图案。大殿采用了宫殿式建筑手法,高大宽敞,雄伟壮观。殿内有二十四根巨柱,殿前有六根巨柱,大殿有3间正房,2间偏房,共五大间,建筑工艺为“三角踩空”,殿内用雕刻的大梁和木墩架成了“人”字形的顶棚。
唤醒楼为三层六角的攒尖顶,第一层四面开廊,檐柱为悬柱,内柱为圆形通天柱。
洪水泉清真寺的九大墙壁,是用手工水磨砖砌成,花叶茂盛,栩栩如生。山门也建于南面,长1都市2米,宽8米,共三大间,这是人们进出的门户。这座山门无大梁,顶棚全由短横木交错摞架,俗称“二鬼挑担”,山门两侧的八扇屏上,刻有”老鼠偷芍药”和“奇兽伴老松”图案,造型生动,形象逼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