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的邵氏电影公司和无线电视台,拍摄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片。而他自己的爱情故事,也充满了传奇和浪漫。
邵逸夫30岁的时候,结识了新加坡有名的富豪余东璇。在余东璇家里做客认识了黄美珍。这位清新脱俗、气质高贵的女孩子引起了邵逸夫的爱慕,但是,黄美珍是余东璇的女友,而余东璇又对邵氏兄弟有恩,就连邵逸夫的三哥邵山客得知此事后,都劝他放弃。
邵逸夫却不肯回避。他相信,当一件事情来临时,只有直面它,才能争取到最佳结果。邵逸夫没有听从邵山客的劝阻,而是鼓起勇气找到余东璇,说明了自己和黄美珍的恋情。
当你着手去解决一件事情的时候,往往并不像预想中艰难。余东璇得闻此事,沉默片刻,便哈哈大笑,表示成人之美。他们举行婚礼时,余东璇还送来50万大礼。邵逸夫一生都对这位宽厚仁慈的前辈心怀感激。
邵逸夫与黄美珍结婚后,夫妻恩爱,育有4个子女。
邵逸夫一生与美女打交道,他与黄美珍的婚姻,整整维持了50年,一直到黄美珍85岁,在美国病逝。
应该说,邵逸夫看女人的眼光,和他看电影一样准确。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伟大的女人。邵逸夫从一开始,就给自己选择了一个优秀的女人。黄美珍去世之后,香港一家杂志发表了一篇纪念性的文字,如此写道:
她早在二三十年前就已经是亿万富婆,但一直自奉自俭,也不闹特殊,这是当前女人们最缺乏的优点。
六婶从不过问邵氏公司行政工作,这也是罕见的美德。也不会介绍自己的好友在公司里做事。她在几年前常到台北旅行,从来不要台北分公司的人招待或接送飞机。住在台北大饭店,也不需要大套房。
六婶虽然不干涉邵氏行政,但在邵氏公司却获得员工的尊敬。与方逸华相处,亦客客气气,十分难得。
六婶对邵氏制片没有参与,也就等于放手让六叔去做,因此,邵氏电影王国有过辉煌的一页。如果换上了心眼小、嫉妒心重的“邵太太”,每天见老公身处众香国中,前来吵吵闹闹或是一拍两散,那么邵氏王国也建不起来了。
从中可以看出,黄美珍的为妇之道,可以归结为两个字:分寸。她从不恃贵而骄,对丈夫、对员工不提任何要求,才使他们的婚姻平坦顺利地走过了五十年,也使邵逸夫得以在事业上纵横捭阖,左右逢源。
方逸华的出现,再一次证明了邵逸夫看待女人的独特眼光。
邵逸夫认识方逸华,是在新加坡的时候。当时,邵逸夫与邵山客在南洋的事业已经越做越大,拥有新加坡最大的娱乐场所,同时已经有了发妻黄美珍。但每天在衣香鬓影中出入的邵逸夫,偏偏看中了相貌并不如何出众的方逸华。
当时方逸华只有17岁。在一次长谈中,邵逸夫发现方逸华年纪轻轻,却不是一个只会唱歌的“花瓶”,而是懂得许多管理上的事情。这大约是邵逸夫一开始就对方逸华另眼相看的原因之一。
后来方逸华来到邵氏工作。邵氏旗下美女如云,可以说,全香港最漂亮的女人都集中在邵氏公司。但众多佳丽中,邵逸夫唯独对方逸华信任有加,对她委以重任。究其原因,仍然是两个字:分寸。
方逸华也非常懂得分寸。她初到邵氏之时,仅仅做一些掌管服装道具之类的工作,她从不因为自己与老板的特殊关系而搞特殊化,只是安心做自己的保管。正是这种分寸感,让邵逸夫更加信任她,慢慢地,方逸华在邵氏的地位,取邹文怀而代之,成为邵氏公司的大总管。
尽管如此,方逸华仍然不搞特权,也不飞扬跋扈。她身在其位,以女人特有的细密心思,替邵逸夫分忧解难。邵逸夫阅人无数,他对方逸华的人品和能力认识得十分清楚,所以逐渐地,邵逸夫不仅把她作为一名得力部下,同时还把她当做一位红颜知己。除了公司的事,连家庭的事情也拜托她,方逸华也总是不负所望。她眼光独到,办事能力强。比如邵氏影业全盛之时,正是方逸华独具慧眼,看出了电视对电影业的冲击,建议邵逸夫花大价钱竞投无线电视的经营权,一举成功,为邵氏事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而对邵逸夫,漫长的岁月里,她从不提任何要求,与黄美珍的相处也客客气气。她一直把邵逸夫当做自己的老师、前辈、老板、朋友、知己,无怨无悔地伴随在他身边,为他出谋划策,照顾他的生活,却从来不提“名分”二字。
这种识得进退、自知身份的女人,大约就是邵逸夫所喜欢的女人。而这种女人,确实也帮助他成就了霸业。难得的是,两个女人之间能够各不相扰,相安无事,不能不说邵逸夫在家庭生活中,也同他在商场中一样,有着超人的智慧,能做到游刃有余,进退自如。
邵逸夫的发妻黄美珍1987年在美国病逝。十年之后,1997年5月6日,邵逸夫与方逸华终于在美国拉斯维加斯登记并举行了婚礼。新郎已经90岁,新娘也已经62岁,至此,他们相识已经整整45年。他们的爱情,经历了半个世纪,总算瓜熟蒂落,有了一个圆满的结局。邵逸夫把一枚5克拉的钻戒郑重地戴到新娘手上,所有来宾都报以热烈掌声。
邵逸夫不让婚姻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他和方逸华依旧住在各自的家里,平日一起在电视城上班,每周日方逸华到邵逸夫的住处与六叔共进午餐,每次逗留3小时。生活起居之外,方逸华在邵氏的地位也没有丝毫改变,依然是邵逸夫的得力助手,依然对邵逸夫保持着下属对老板的尊重。
邵逸夫这一生所从事的事业,使他身边总是美女如云,风流传闻也不在少数。但是,只有他与原配夫人颇具传奇色彩的婚姻,以及与现任夫人方逸华的爱情佳话,才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情感元素,他不让那些传闻伤及婚姻家庭。而无论是当年黄美珍毅然摆脱豪门选择邵逸夫,还是方逸华半生追随痴情不移,都足见邵逸夫的魅力与协调能力。
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邵逸夫也非常明智。
香港的邵氏王国,多年来一直都是由邵逸夫主持大局。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业务机构,虽然具体工作主要是由他的两个儿子邵维明、邵维钟以及邵山客的儿子主持,但也由邵逸夫出任主席。
这份巨大的家业,按照中国的传统习惯,理应传给子女。邵逸夫有四个子女,长子邵维明、次子邵维钟又一直帮他打理业务,似乎顺理成章,应当由子女接替他,将他的影视事业发扬光大。
但邵逸夫虽然出生、成长在中国传统家庭,却没有这种“父传子、家天下”的观念。他认为,对于事业而言,人才比血缘重要。
早在1990年,就有记者问过邵逸夫关于接班人选的考虑。记者开门见山直接问道:“考虑过由你的儿子或家族成员接班吗?”
对此,邵逸夫的回答是:“我在新加坡的业务相当大,有银行、地产等,接班人不一定要是儿子,最主要的是令业务可以继续。我的儿子必须有相当的经验才可以接班。所以要有公众公司(即上市公司),而不单靠家族经营,需要聘任对生意有兴趣而又愿意投入的人士。”
邵逸夫既谈到接班人选不一定是家族中人,而是要寻找对生意有兴趣的人来延续事业,所以记者又问:“你所栽培的人才,不少在羽翼丰满后都蝉曳别枝,这会使你对培育接班人产生戒心吗?”
邵逸夫答得好:任何事业都要继续下去。必须不断栽培人才。试看万世英雄如秦始皇,死去之后什么都空。
可见,邵逸夫并没有把自己的事业交付给儿孙的想法,而是希望有能接替他主持大局的人才,替他将事业继续下去。或者,我们也可以换一个角度理解:他希望儿子能先成为这方面的人才,然后再将事业交付。否则,即使将偌大家业交到儿子手中,最终也会是“万世英雄如秦始皇,死去之后什么都空”。
在邵逸夫这种观念的影响下,他的子女也都表示,无意继承父亲的事业。邵逸夫能摆脱传统的窠臼,从事业的要求出发,安排自己的接班人,实属难能可贵。能够摆脱传统的羁绊,走出固有的思维定式,这也正是他成功的秘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