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需要邵村人提供的帮助,是拍摄电影所必须具备的——片场。
邵村人豪爽地说:“咱们原有两个片场,卖了一个,另一个你只管用。”
邵逸夫笑着摇摇头:“二哥,我要你清水湾那块地皮。”
邵村人目瞪口呆。他半晌才说:“老六,你知道那块地皮多大面积么?那可是80万平方英尺啊。”
邵逸夫正色道:“80万平尺我还嫌小呢。二哥,你知道美国好莱坞影城有多大么?坐汽车要走好几个小时,所以人家能拍出好电影。国产片的水平之所以不高,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先进的拍摄基地,小作坊式的作业怎么可能拍出大手笔的片子?拍电影没有好的摄影棚,就好像工厂没有厂房。”
习惯低成本、小制作的邵村人,被邵逸夫的宏伟计划惊呆了。但他由衷佩服六弟的气魄,当即点头:“好,明天我就陪你去清水湾,你觉得合适就给你。”
当时香港当局规定,片场不能建在市内。邵村人位于清水湾220号地段的一块空地,远离闹市区,依山傍水,空气宜人。但那80万平方英尺,当时只是一块荒地,空旷荒芜。邵逸夫初次去察看地皮时,根本没有路,汽车都开不进去,只得徒步。
在一块荒地上建造一个高标准的影城,是要花费大力气的。但邵逸夫却认为这正是他造梦的好地方,广阔的荒地正好任梦想驰骋。他按照当时的市价,以每平方英尺0.45港元的价格,从邵村人手里买下了这块地皮。然后更不迟疑,说干就干,他实施的第一个工程项目,便是修了一条通往清水湾的路。之后开始大兴土木,兴建摄影棚及其附属设施。在这个庞大的建设计划中,包括摄影棚、各印片厂、行政大楼、制片大楼、暗房、冲印、服装库、道具库、放映室、生活区等等。难怪邵逸夫说80万平尺仍然不够,他是要建设一座名副其实的电影城。
施工期间,邵逸夫不辞劳苦地日夜奔波在市区和清水湾之间。他在施工过程中反复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追加了配音部,为来自埃及、印度、菲律宾等地的影片配音。50多岁的邵逸夫仍像年轻小伙子一样富有激情,在这片荒地上打造自己的电影王国。
真正完全建成的邵氏影城,实际面积最终追加到100万平方英尺。
邵逸夫一边建设,一边拍片。起初,他们所拍的彩色胶片都要送到日本东洋视像所去冲印,于是邵逸夫在影城东南角建了四层楼的“彩色中心”,设有冲片、印片、检定及药水调配等多个部门。如此,彩色胶片的冲印、海报的印刷,都可在影城内部完成。制作一部电影,除了底片为柯达进口底片,其他无须出影城大门便可完成。
影城内有四座员工宿舍,共有256套单元房。影城1500多名员工,有相当部分可以住在宿舍里。香港汇丰银行专门在城内开了个迷你银行,为员工提供方便。影城内停满了各式名车,乃是演员、导演等人的交通工具。公司设有班车,每天接送员工上下班。另有数十辆九座巴士,每天在清水湾和市区之间穿梭,方便员工外出办事。
邵逸夫还特别在宿舍区建造了一座“敦厚楼”,其实就是明星大厦,别致新颖,专供演员居住。住在这里的人们,水、电、房租全免。
邵氏公司还有些特殊演员,它们是香港赛马场上退役的赛马。这都是些名种马,矫健俊朗,经常出镜。邵逸夫没有忘了它们,给它们建了马房,并聘请了专业的驯马师。
邵逸夫自己的别墅位于影城最高点,或以此寓示他在影城无可动摇的权威。别墅下面是仿颐和园而建的微型园景。但他很少在别墅内住,更多时候住在影城附近的普通公寓内。
在100万港币就能买下一栋洋楼的行市下,邵逸夫来香港时带来的500万港元,很快就用完了。他一边拍片回收款项,一边亲飞新加坡,逼着三哥借他200万港元,换成钢筋、水泥,源源不断地运往清水湾。
他从1957年开始,历时七年,到1965年才全面竣工,建成了这座“邵氏造梦工厂”。这座座落在香港清水湾海边的影城,被称做“东方好莱坞”,一直以来都是亚洲最大的影城。它的建立,为日后邵逸夫雄霸影坛奠定了根基。
邵氏影城的建立,意味着高度精细的内部分工,彻底打破了以前作坊式生产的模式。例如导演,分为主要导演和专门负责各种类型场面的助理导演;演员被分为许多类型,专门扮演各种人物。其他如摄影、录音、道具、服装部门也都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完全是工业生产流水式作业。可以说,邵逸夫很大程度地模仿了好莱坞的工业体制和管理方式。这种大制片厂的经营模式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依靠这种模式,邵氏公司很快发展为国语电影的主导力量。及至后来,又开创国、粤语并行的局面,仍然无人能及。一直到“嘉禾电影公司”成立,才算遇到对手。这是后话。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邵氏兄弟(香港)公司已经成立,邵氏影城在香港清水湾巍然矗立,只待邵逸夫一展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