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春天,香港清水湾。这块多年沉寂的土地被喧天的锣鼓、齐鸣的鞭炮声惊醒了。一块“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的招牌,挂在了尚在建设中的清水湾影城。邵逸夫亲手揭开牌子上的红绸布,一时闪光灯频闪,第二天,香港各大报纸都登出这样一条新闻: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
邵逸夫不敢松懈。公司成立,仅仅是第一步。百业待兴,前边的路还长呢,需要翻沟越坎。
邵逸夫当初到香港,暂且栖身于旺角邵氏大厦七楼的一间斗室。这座大厦是邵村人在香港的产业之一。看着这座雄伟的大厦,邵逸夫对二哥的不满重又强烈起来。他不明白,二哥为什么放着电影事业不做,去搞什么房地产。须知电影,不仅是邵氏兄弟的事业所在,更是他们的梦想所在啊。
像是听到了他内心的诘问,邵村人推门走进来。邵村人头发已经花白,邵逸夫看着,感慨万端。他想,二哥是个老人了,难怪他没有了当年的勇气与魄力。
而自己,果然就能挽狂澜于既倒,重振邵氏旧业吗?邵逸夫心潮翻滚,思绪万千。
邵村人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开门见山说道:“老六,我知道你怨我,看不起我,嫌我不思进取。但是,如今的香港,已经不是当年的香港了,现在的香港影坛比过去任何时候都复杂,这些你都知道吗?”
邵逸夫收回翻滚的思绪,凝神看着二哥,等他说下去。
邵村人见此,坐下来,细细地对邵逸夫讲了这些年香港影坛的形势和变化。
1956年,老演员王元龙牵头,成立了“港九电影从业人员自由总会”,简称“自由总会”,标志着香港电影业正式分为左派、右派。很快,台湾当局就宣布,不是“自由总会”的会员机构拍摄的影片,不准进入台湾市场。如此一来,香港的中立电影机构,即“左派”以外的电影机构,全部加入了“自由总会”。邵氏父子公司也是其中之一。因为当时香港只有250万人口,南洋约有500万,台湾却有1000万,是中国大陆以外最大的华语片市场。
但是,“右派”虽占有市场优势,与之对立的“左派”,却有官方的强大支持。邵村人认为,邵氏父子公司树大招风,在“自由总会”里很是醒目,难免会惹来麻烦。
邵逸夫不以为然,对邵村人说:“左派和右派并非势不两立。我在南洋的时候,左派的凤凰影业曾多次找到我,要求利用我们在南洋的院线放映他们的影片。无论摄制机构是左派还是右派,大家争的都是票房,而不是彼此间争斗。”
而且,邵逸夫认为,左派的内部机制、运作模式弊端很多。首先,他们缺乏完备的院线体系,而没有自己的院线,自然就缺乏自由市场竞争力。另外,左派大多实行平均分配的低工资制,大牌编导、明星的待遇和普通员工相差无几,不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从而将人才留住。再则,左派关于剧本的好坏评判标准,不以票房为依据,而让“思想性”占主导,很容易丧失市场。他们一个剧本往往要反复讨论,虽然杜绝了粗制滥造,却效率低下,占不到市场先机。
邵逸夫不像邵村人那样顾虑重重,他认为左派完全不具备和他们抗衡的力量,真正的对手不是左派,而是和他们一样的右派。
邵村人点头,对邵逸夫说:“你说得对。你若想在香港发展,最强大的对手,正是右派中的‘电懋’公司。”
对“电懋”的大名,邵逸夫自然早有所闻。电懋公司董事长陆运涛出身豪门,父亲是马来西亚的“锡业大王”,只有他这一个儿子。从小就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然后回新加坡接管父业,产业包括锡业、银行、橡胶园、地产、酒店和娱乐业等。陆运涛是在英国剑桥大学修的文学和历史,所以一生醉心文艺、历史、摄影、电影等,还是知名的鸟类学家,有很浓的文人气。相比打理商业,他承认自己更喜欢观察鸟类和摄影,但这并不说明他缺乏实干精神和经营商业的能力,相反,他干得十分出色。至于电影,只是他商业帝国中的一部分。
陆运涛的母亲就曾经开办过戏院,但不过是贵妇的一时兴起。1948年,陆运涛在新加坡成立了国际戏院有限公司,短短数年,就发展成为拥有40余家戏院的大院线商,仅逊于邵氏兄弟。
不久,陆运涛又在新加坡成立了“国际影片发行公司”,同时开设克里斯电影制片厂,拍摄马来语片。紧接着,国际影片发行公司的子公司登陆香港,负责在香港购片发往南洋。
陆运涛这一系列动作,让一开始没有在意的邵山客和邵逸夫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都以为他是巨商之子,玩玩而已,不料他行事有板有眼,加上有雄厚的财力支持,不仅对邵氏兄弟南洋的院线构成了威胁,在香港的作为,更令邵氏影业没了喘息余地。
面对强大的对手,邵逸夫没有丝毫退缩。他充满豪情地说:“二哥,‘电懋’不算什么。我到欧洲、美国走了一趟,才知道咱们的电影制作水平太落后了,影片制作过于低劣。我要引进技术,发掘人才,让中国影片达到国际水平。我准备把香港作为根据地,进军国际市场,重振邵氏雄风。”
邵村人见六弟对香港电影业的复杂形势全无惧怕,豪情满怀,年已半百之人,尚有如此雄心,不由叹服。他除了叮嘱邵逸夫要一切小心,还告诉六弟,倘需要帮忙,二哥愿意全力以赴。
邵逸夫笑了:“二哥,眼下确实有件事需要你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