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池夏成为村子的名人以后,时不时会有一些人到她家里求助,刚开始她抹不开脸面不好意思拒绝,想着不过一些数目不大的银钱,给了就给了,毕竟池家以前也受过村里人的不少恩惠。没想到后来那些人变的让人无法忍受,甚至一到她家里就顺手牵东西走。池夏在第一次发现的时候,就当面发火把他们赶了出去。可是,他们没人当一回事,等下次再来的时候,看到池夏连门都不给他们开,就开始到处乱说,说她有钱了就看不起人,还有的说她忘恩负义什么的。对此,池夏毫不在乎,比起自己的损失,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有什么关系。而她泼辣的名声倒是从此流传开来。
池夏这边的日子是水深火热,而刘兵那里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家里有刘婆婆坐镇,倒不像池家那样乱。如今有了钱,闻风而来的媒婆媒公倒是不少。刘婆婆每天乐呵呵的,心想着自己大孙子的终身大事终于可以解决了。
虽然他们两家赚钱让人眼红,但是大多人都是羡慕,转头还是要好好操心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池夏不管外面人说什么,她是过起了深居简出的日子。幸好她家的位置比较偏僻,除了最初的几天人们都往这边来,现在倒是清静了不少。
这一天,池夏正在屋里练字,忽然听到外面传来田叔的声音:“小夏,你在家吗?”
她放下笔,快速的走出房门,应声道:“田叔,我在呢,等一等。”
田叔一进到院子,池夏一眼就看到了对方怀里抱着的一对小狗。它们全身黑乎乎的,整个身子只有成年猫咪那样大小,两只眼睛湿漉漉的,看的人整颗心都觉的软软的。
她开心的跑到田叔身边,伸手摸着狗狗的脑袋,抬起头兴奋的说:“田叔,这是给我的吗?”
池夏的眼睛一闪一闪的,明晃晃的显示出主人的好心情,和他怀里的狗狗似的。田叔被她这幅样子逗乐了:“是啊,上次不是答应你了吗!不久之前田叔出了一趟远门,途中偶然帮助了一队游商,对方为表示感谢,让我从他们车队中随便挑选礼物。我看到他们队里正好有小狗,就要了过来。据说,这种狗长大后特别的高大威猛,连狼都不怕呢!我觉得他们肯定是吹牛,哪有狗不怕狼的。你瞧瞧,喜不喜欢?”
“喜欢,太喜欢了,谢谢田叔。”说着,她小心仔细的接过两只狗狗,带着田叔去屋里说话。
见池夏如此喜爱这对小狗,田叔也很开心。不过,想起村子里的传言,他忍不住皱了皱眉,关心的问道:“小夏,最近你还好吧?我刚从外面回来,一进村就听说了你的事情,还有人找你麻烦吗?要是有的话,就告诉田叔,田叔帮你教训教训那帮不识趣的家伙。”
田叔越想越气愤,一把拍在桌上发出很大的声响。池夏怕他气坏了身子,笑着劝慰道:“田叔,您不要生气,当心气坏了身子。现在他们都不敢来了。您放心,就这点小事情,我还是应付过来的。”
说完这件事情,二人又聊了点其他的,田叔就离开了。
池夏此刻对这对狗狗有极大的兴趣,不仅找出自己的旧衣物做了个垫子当做狗狗的床,还特意给他们喂了骨头汤。加上这两只狗狗,她家里如今的动物可不少,有鸡有鸭有鹅。相信不久之后,她就可以吃到新鲜的鸡蛋了,想想就开心。
-----我是分界线-----
在一处官道上,有一辆破旧的马车朝青风镇驶来。车里坐着一对父子。年长的那位是林木生,只见他脸色苍白,身体瘦削,偶尔还会咳嗽几声,明显是一副生病的样子。在他的身边照顾他的是他的儿子,叫林大方。(男主终于露面了,呵呵)
林木生看着自己的儿子,想要说些什么,开口却是一阵咳嗽。林大方见状,轻轻拍了拍的背,等他顺过气来,就倒了水给他喝。
儿子是如此的贴心孝顺,只是在看到他左脸上的伤疤时,林木生心里还是涌起一阵难过:“如果不是因为自己,那么儿子也不会变成现在这样。”一想起过去的事情,他的眼里露出一种恨意,手攥的紧紧的,就连手上的青筋都能看的很清楚。待看见儿子担忧的目光,他的眼神重新变的慈爱温暖。
林大方刚刚看到爹爹那样子,就知道他在想什么。他伸手把滑落的衣服重新给爹爹披到肩上,出言轻轻的安慰:“爹,都已经过去了。从那里出来,我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您只要放宽心养好病就成。”
林木生知道儿子的意思,可是一想起儿子的面容,他的心又怎么能不恨呢?要知道在天凤国,男子对自己的容貌是很在意的。丑俊自是天生的,除了戍边的将士以外,其他人若是不小心脸上留下疤痕,就会被人嫌弃。曼不说考取功名,就连成家都是一个大问题。想到这儿,他的心愈发的安静不下来。于是,他开口问道:“方儿,还有多久到青风镇?”
“爹,我刚问过了,今儿下午就到了。您在忍耐一下。”
得到答案,林木生就闭着眼睛,没有再开口说话,也不知道是睡着了没有。林大方忧心的看着爹爹。自从生病以来,爹爹的身子愈发的不好了,尽管现在已经是春天,但是爹爹畏寒的毛病依旧没有好转多少。再加上接连几日的奔波,让爹爹的脸色更加的不好。要不是爹爹不同意,他都想停下来找个大夫给他看看。现在也只能期盼赶快到青风镇。
坐马车坐的久了,浑身都感觉不舒服。等到了青风镇,付了车钱,林木生先带着儿子吃了一顿,才开始打听山里风村。他们父子此番前去是投奔亲戚。
问清方向,父子二人就一路走着去村里。原本,考虑到爹爹的身体不好,林大方想去雇佣一辆车。可是,被对方拒绝了。知道爹爹的性子执拗,他决定的事情没人能改变,林大方也不再多说什么,只得小心的搀扶着爹爹一步一步的走。
林木生身子不好,只能走一段歇一段。在半路上歇息的时候,一辆牛车停在他们面前。赶车的老人热心的问道:“大兄弟,你们要去哪里?要是不嫌弃,就坐着老汉的牛车一起走吧。再这样耽搁下去,天就要黑了。”
林木生笑着说:“多谢老人家。我们父子要去山里风村,不知道您老方不方便?”
“那赶巧了,我正要回村子呢。快,上车吧。”
“那就麻烦您老了。”说着,林氏父子拿上包裹就上了牛车。
“对了,老汉我姓王,村里人都叫我老王头。你们要去找谁?村里的人没我不认识的。”老王头一边驾车,一边聊道。
“王伯,在下是林木生,这位是我的儿子林大方。我们父子二人来这里找于婆婆。”
“哦,是那个老太婆啊!我熟悉的很,正好我们两家住的比较近,待会儿我送你们过去。”
“多谢王伯。”
“你们年轻人就是客气……”
老王头和林木生一路上两人聊的特别的投机,很快就进了村子。碰到其它村民,看见生面孔,老王头还会特意介绍一番。很快,大家都知道于婆婆家里来了亲戚。而林大方看到爹爹不同于往日的沉默,第一次觉得到这里来的决定是正确的。
于婆婆听到消息,一见林家父子的面,忍不住留下了眼泪。谢过老王头后,于婆婆就带着他们进了屋。
几人回到屋里,于婆婆招呼着让他们坐下,笑着说:“木生,你们父子俩这一路走来,想必也累了。咱先吃饭。晚上你们就好好休息,有什么话,等明天再说。”
林木生父子对此没有异议。一夜无话,第二天,于婆婆一早起来就想张罗早饭。没想到,刚出厨房不久,就见林大方慌慌张张的跑来说:“姨婆,爹爹发热了。不知道村里有没有大夫?”
于婆婆放下手中的活计,利落的吩咐:“大方,你先别急。你刚来村子还不熟悉,就留在家里照顾你爹。我去找大夫,很快会回来的。”
于婆婆说完,就匆忙离开了。无法,林大方只能焦急在屋里等待。好在,没过多久,大夫就来了。号完脉,抓了药,煎好之后,就喂进了林木生的嘴里。林大方寸步不离的守候在床边,等爹爹身上的温度降了下来以后,他心里的石头才落了地。
关于林木生的病,于婆婆悄悄问过大夫。大夫说林木生过去身子亏空的厉害,在再加上最近风寒如体,要是无法退热,就要准备后事了。要是好了,以后也只能好生养着,干不得一点重活。好在这次是有惊无险的过去了。
知道林大方担心他爹,此刻不会离开房间。所以,于婆婆煮好饭,给他端进屋里。原以为要费些口舌劝那孩子吃饭,没想到对方竟主动吃了饭。看着林大方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于婆婆的心里觉得堵的慌。真不知道他们这对父子这些年是怎么过来的。
又过了几日,林木生的病情渐渐稳定下来。随之,林大方的情绪也平静下来。说实话,那天看到林大方的样子,于婆婆真的担心,要是林木生没挺过来,这孩子会变成什么样。
于婆婆家里发生的事情,很快就传到村子里。等池夏知道的时候,林氏父子已经开始在村里走动。命运的安排就是这么奇妙,谁也没想到,这两人的缘分从这一刻开始紧紧相连。
PS:三子家刚刚来电,很抱歉,这一章晚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