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手套和抱枕全部完成以后,距离年关就剩下七八天的日子。在此期间,池夏两次出入如意坊,给对方送去50个花样荷包。她做的荷包花样多以菊花梅花为主,针法虽然普通,但是色泽搭配新颖,再加上绣工扎实,看起来简单又大方。这让她的荷包在如意坊比较畅销,为此李掌柜特意在原来收的价钱上赠加了一文。这三次除去成本,她足足赚了近半两银子。为了不耽误新计划的实施,她特意向李掌柜告了假,表示自己年前不会再接绣活。虽然对方感到可惜,但是依然对她的决定表示支持。毕竟她年纪小,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错了。
她做了两双手套和四个抱枕。手套是两种样式,一种是独指的,一种是分指的;抱枕则做成一系列的。由于临近年关,她挑选的布料的颜色都比较鲜艳,一眼看上去很是喜庆。尤其是抱枕,正方形设计,每个抱枕上绣的花样不同,分别是牡丹、喜鹊、石榴和松柏,寓意都十分的好,并且四边装饰着金色的穗子,让人一看就喜欢的不得了。这些东西,不仅倾注了她全部的心血,而且几乎耗尽了她目前所有的家底。
如果有人知道她的做法,一定会认为她很败家,要知道在这里普通人家一年的用度也就五六两银子。而她的计划就是把几样东西卖到大户人家去。为了这个计划,她准备了很久,其中就包括打听大户人家的消息。
据她所知,王、孟、张、陈这四户是整个镇上乃至县城里最富有的人家。这几户人家在山阳县代表着金钱与权力。特别是其中的孟家,更是山阳县的一县之首。
孟家作为地方父母官,自然是住在县城里的。它距此大约有六七十里地。出发那一天,池夏天还没亮就离开家。为了省几个铜板,她徒步走向县城。(实际情况是她几乎没钱了,呵呵!!!)刚出门的时候感觉很冷,好在她穿的比较厚实,还带着一副有点怪异的手套。(第一双手套试验品,外观比较差但是比较暖和,正印证了那句‘虽然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
“等我有了钱,我一定得买辆马车”,这是她一路走来唯一的心得。
天渐渐的亮了,路上行人越来越多,远远望到城门楼的时候,池夏才停在路边歇了歇。在距离城门五十米的范围内,道路两旁各种商贩集结,有茶楼、饭摊等等,看的人眼花缭乱。要不是自己有任务在身,她恨不得好好的逛一逛。(女人的天性,大家都明白的。)
到达城门口的时候,她看见那里有官兵把守。它的前方放着两座石狮子,威风凛凛好不神气。池夏没有停留,交了钱径直走进城门。
进入县城,她第一个感觉就是干净整洁。街道鳞次栉比,道路宽阔,不同于小镇上的拥挤。顾不得细看这里的景致,她走到一个卖饰品的小摊子前,准备打听孟府的方向。摊主是个老婆婆,看见来人,她热情的招呼着:“小姑娘,想买什么?我们这里有簪子,耳环,头花,价格都比较实惠。”
池夏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开口问道:“婆婆,我是来问路的,不是来买东西的。”
婆婆脸色不变,笑盈盈的回答:“小姑娘是外地来的吧。你要去哪儿,告诉我,这城里可没有水婆婆我不熟悉的地方。”
听到这话,池夏的眼睛都亮了,连忙说道:“婆婆,我想问问孟府怎么走?”
“孟府?哪个孟府?是县令府上吗?”
“是的,婆婆,您知道怎么去县令府上吗?”
水婆婆上下打量了池夏一番,视线在她背上的包裹多停留了几秒,然后不紧不慢的说:“你是给孟府送礼的吧。这些天去孟府的人真多。不过,估计你要白跑一趟了,孟大人是不会收的。”
见水婆婆误会,池夏没有解释,笑着攀谈:“水婆婆,我知道县令大人是个好官,可这是我家里一点心意,要是不送,家里人可饶不了我。请您看在我走了几十里山路的份上,告诉我孟府怎么走吧。”
“好好好,婆婆告诉你。你从这里一直往东走就能看到福满居,然后再向北走,过三条街,找到一个青墨斋,左拐进青石大街就能找到了。”
“多谢婆婆。”池夏道谢后,按照婆婆的指示,七拐八拐,转了一大圈,终于找到了青石大街。这条街上相对比较安静,只是偶尔能听到一些走卒商贩挑着东西叫卖的声音。既然孟家在这里,那么这条街上住的人家应该都是非富即贵的,无论谁买到她的东西,相信价钱都不会少。这才是她要找孟府的原因所在。
她随意选了一条路,开始大声叫卖:“卖手套喽!新奇小巧暖和的手套,仅此一家,快来买啊!”
她一边走一边喊,在她准备拐进另一条巷子的时候,突然听到后面有人叫她:“卖手套的,等一等。”池夏停下脚步回头一看,原来是一个十四五岁,穿着光鲜的姑娘。
池夏转过身上前,笑着说:“这位姑娘,要买手套吗?”
“是我家主子听到你的吆喝,觉得好奇,就让我过来带你进去。”
“敢问姑娘你家主子姓什么?”池夏还在想对方会不会回答她的问题的时候,对方悄然一笑,答道:“我家主子姓孟。我是芍药,由我带你进去,跟我来吧!”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池夏心下一喜,客气的说:““有劳芍药姐姐了!”
在芍药的带领下,二人一同由后门进入,穿过数条走廊和几个亭台,到了一个花园里。虽是隆冬时节,但园里的梅花朵朵绽放,淡香浮绕,煞是好看。直到出了花园,到达一处庭院里的厢房门外,对方才停下来。芍药转过身对她说:“你在此等候,我先进去通报一声。”
过了一会儿,芍药回来带她进入屋里。一进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热气。她乖巧的跟在芍药的身后,眼神没有四处乱瞟。这让屋里的人对她的印象好了一些。
走了十几步,芍药站定,行了礼,恭敬的回禀:“夫人,人到了。”说完,芍药就站到一边,就剩下池夏一个人站在屋子中央。她感觉到屋里人的视线全都集中在她身上。一时之间,到让她有了一种面试的错觉。
她学者芍药的样子,福了福身子,笑着说:“夫人好”。
“倒是个礼数周全的。不知你说的手套是何物?”从里屋传来一阵声音。
池夏没有抬头,回答道:“启禀夫人,手套是用来手部保暖的,有独指和分指两种样式。小人卖的正是此物,请夫人查看。”
芍药从她手里接过两副手套,走进里间递给自家主子。孟夫人拿起来仔细看了看,形状有点怪异,接着试戴了一下,没多久,就感觉到手里出了些汗。尤其是那副分指样式的,用起来更是方便。
“手套这东西确实不错,我很喜欢。”
池夏的眼睛弯了弯,高兴的说:“能够得到夫人的赏识是小人的荣幸。小人这里还有一样新奇的东西叫抱枕,您坐着或躺着时可用放在腰后或胸前,会很舒服的。”
“哦,那抱枕在哪里?”
“请夫人恕小的无礼,小人背在背后,请您稍等片刻。”
说着,池夏从背上拿下包裹,由芍药呈上其中一个。
抱枕不大不小,孟夫人摸了一下,比手套还松软,又在腰间试了试,果然很舒服,再看到池夏那里还有三个,她不解的问:“这个叫抱枕的东西,为什么有四个?”
“回禀夫人,这是一套的。抱枕可以单独做成一个,也可以四个组合成一套。而且,就算外面脏了也不要紧,只要拆开封口的那一边,就可以把枕芯拿出来。”
“你想的倒是周到”,孟夫人赞赏的说,“不知这两样东西是怎么卖的?”
等了这么久终于到重头戏了,池夏稳了稳心神,回答道:“夫人说笑了。这些东西也就是新奇,趁着年节提前给夫人拜个年。这不值几个钱,您看着给就行。”
池夏的话,让孟夫人觉得她是个聪明懂礼的,于是开口说:“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的叫池夏,八岁了。”
“这些东西是你做的?”
“是的,夫人。”
“难为你小小年纪有这份灵巧的心思,针法虽然普通,但是绣功还算扎实。吴妈,看赏。”
因着孟夫人的吩咐,吴妈递给池夏一个荷包,她接过来立马道谢:“多谢夫人。”
接着孟夫人摆摆手,芍药会意带着她下去了。从屋里出来,池夏吐出一口气,用手擦了擦头上的汗,紧紧的跟在芍药身边。芍药见状,边走边说:“小丫头,刚刚不是挺勇敢的,这会儿怎么成这幅模样了?”
池夏苦笑着解释道:“芍药姐姐,你可再笑我了。我刚刚那是硬撑的,你不知道我全身都冒汗了。”
芍药听了,哈哈大笑。等她们二人到了后门,池夏开口说:“芍药姐姐,今天多谢你了。这是我的一点心意。”说着,她从吴妈给的荷包中摸出一个东西,递到芍药的手里。芍药没有推辞,就收下了。
在回去的路上,池夏打开荷包一看,原来里面一张百两的银票,除此之外,还有金花生金瓜子数十颗。这下子,真是发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