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得到刘敏的认可,这是池夏没想不到的。至于原主娘亲的绣法,她只有零星的记忆。原主这一手还是当年娘亲在的时候手把手交的。若非后来的变故,估计她也同娘亲一样了。想起这些,池夏心里多少有点可惜。不过,她对于继承原主的一切已经很满意,余下的就是看自己能够学到几分。
第二天一早,池夏按照约定的时间到达刘家门口的时候,恰巧碰到刘兵兄妹与刘婆婆在道别。
“婆婆,兵子哥哥,敏姐姐,早!”,看到他们,池夏站在一旁脆生生的问候。
“早,小夏。”
刘婆婆正在嘱咐刘敏,只有刘兵回复了一声,同时给了她一个歉意的眼神。池夏回了一个笑容,表示理解。看到他们的样子就好像自己上大学第一次离开家的情景,同样是那么的不舍,同样是那么的难过。不过一瞬间的功夫,她又恢复了平静,似乎什么也没发生。离她最近的刘兵有点疑惑,刚刚不经意间似乎感觉到小夏身上传来的一股哀伤的气息,可等他看过去的时候,又没什么。他想大概是感觉错了。
眼看着婆婆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刘兵不得不上前打断她们:“祖母,时间也不早了,再晚的话,敏子就赶不上了。”
听到孙子的话,刘婆婆面带不舍,忍不住叹了口气:“敏子,记住婆婆刚刚跟你说的,好好照顾自己。我就不送你们了。”
“祖母,”刘敏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您老也要好好的,不要总是担心哥哥和我。小敏很快会回来看您的。”
“嗯嗯,快走吧!别让小夏等久了。”说完,刘婆婆转身就回家里去了,似乎是无法忍受这种伤感的气氛,婆婆很是干脆的关上门。
刘兵走到妹妹身边,抬手给她擦了擦眼泪,安慰道:“妹妹,你放心,祖母我会照顾好的,我们走吧。”刘敏点点头,大家就一起上路了。一路上,刘家兄妹俩的情绪都不是很好,池夏则静静的跟在他们的身边。直到快到镇上的时候,气氛才算好一点。刘兵把她俩送到如意坊附近,嘱咐了几句就离开了。
她们到的比较早,这个时候如意坊刚开门,里面没有什么客人,刘敏他们进来的时候里面只有一男一女正在摆放货品。听到动静,那位女子回头一看,笑着就迎上来:“我当是谁这么早到我这家小店,没想到是敏妹妹。”
说话的是一个年约二十左右的年轻妇人,她亲昵的语气让池夏知道刘敏与她关系匪浅。刘敏的脸上带着几分诚挚与怀念,热络的上前拉着对方的手说:“意姐姐,多日不见,不知近来可好?”
“托妹子的福,过的还不错。妹妹,你呢?”
“承蒙姐姐惦记,我还是老样子。百绣阁的定例摆在那里,哪能亏待我们呢?”
“那倒是,是姐姐想岔了。不知妹妹今天怎么有空到我这里来?”
“妹妹我可是无事不登三宝殿的。今儿来是给你介绍个人。喏,就是跟我一起来的那个小姑娘,她叫池夏,是和我一个村子的。别看这丫头只有八岁,一手绣活倒是不错。只是她如今孤苦无依,又没有亲戚照料,所以想接点绣活来维持生计。这不,第一次来绣坊,不懂得里面的规矩,我就把她带到你这里来了。”
“我还当什么大事儿。就这点小事儿,没问题。再说你觉得不错的人,肯定错不了。”
刘敏得到意姐姐同意,就向池夏招招手,示意她到身边来。
“意姐姐,这是小夏。小夏,这是如意坊的李掌柜。”
“李掌柜好。”池夏冲对方微微一笑。
李掌柜笑着应道:“真是个水灵的丫头!池姑娘,刚刚敏妹妹把你的情况都告诉我。绣功,我就不看了,敏妹妹推荐来的人我自是相信的。不过,我们如意坊还从未有过像你年纪这般小的人来接活,我照例还是要说一说的。”
“掌柜的请说。”
“如意坊收的东西比较多,包括荷包、佛经、帐子等等。所有绣品一律按绣工的精细、绣布的等级和大小来决定收购价格。比如一个普通针法的屏风与一个双面绣的荷包,自然无法相比。除此之外,我们这里是不提供绣布和针线的。所有的成品拿来后,经查验合格才会回收,明白吗?”
池夏点点头。
“那池姑娘,现在请你告诉我,你会做什么?”
“不瞒掌柜的,如今我只会做一些简单的荷包、香囊和帕子。打络子也是可以的。”
“临近年节,我们这里络子、荷包和帕子的需求比较大。其中络子一文钱三根,空白荷包一文钱一个,带花样的价格在两文到十文之间,帕子的价格在三文左右。这只是大概的价格,具体的得你拿出成品以后再决定。”
“多谢掌柜的提点。那给我来一些针线和绣布吧。各种都少来一点,我试试看。”来之前,池夏足足带了一两银子,倒也不担心银钱不够。她只是不知道自己做那个比较好,所以这几种都想尝试一下。李掌柜见状,唤出一个伙计带她去选针线和布料。
从如意坊出来,刘敏特意嘱咐了她几句:“小夏,李掌柜交代的都要记好了。刺绣比较费眼睛,记得在晚上和光线暗的时候不要做针线。你年纪比较小,做的时间久一点也没关系,可不要熬坏了身体,明白吗?”
“敏姐姐,你放心。我知道怎么做的。”
见池夏都记在心里,刘敏不再多说什么,和她道别后,匆忙的赶往百绣阁。
接下来的日子,池夏一直忙着绣活,都有点走火入魔。说起来,她在现代的时候就比较喜欢缝缝补补等手工,尤其是毛衣,她打的都可以拿出去卖了,只是在这里她没发现毛线。对于刺绣,她早已眼馋的不得了,可惜过去没地方学。到了这里,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怎么能不让她开心?
用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她打了50根络子,绣了15个空白荷包,5个花样荷包,20条帕子。要不是没了材料,她非得继续下去不可。通过这些日子的磨练,她的绣活比以前更加的扎实。最重要的是,她的脑海里蹦出一个赚钱的计划。如今是隆冬时节,手套和抱枕的市场会很不错。这回去镇上卖绣品的同时,她也要多买一些布料和棉花来做那些。
进入如意坊,李掌柜看到池夏笑着招呼:“池姑娘,这么快就做完了?”
“是的,掌柜的。这些是我做的成品,请您过目。”说着,池夏把手里的包裹交给对方。
李掌柜打开包裹,一样一样查看。对于这些成品,她都很满意,尤其是那5个花样荷包。
“池姑娘,你带来到的东西都很不错。络子50根,17文;空白荷包15个,15文;花样荷包最好,每个五文钱;帕子20条,每条四文钱,共计137文。诺,这里是137文钱,你数数对不对?”
池夏接过钱,笑着说:“不用数了,自是对的。李掌柜,不知道你们这里目前最缺什么,我想只接其中一样。”
听到这话,李掌柜眼里闪过一丝欣赏,面上不显的回答:“这几样中,你的荷包做的最好。这段时间,荷包缺的厉害。要是你能保证以后的荷包的质量和你这次送来的一样,你有多少我收多少。”
池夏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也觉得做荷包最划算。于是,她开口说道:“多谢掌柜的赏识。那我再去选一些针线和布料,就不打扰您了。”李掌柜点点头,转身招呼别的客人去了。
池夏带回的布料和丝线都是有好有次。荷包的事情倒是不急,如今她做的比较顺手,想着准备先做抱枕。为了看看效果怎么样,她第一次做用的是下等布料。布料裁剪好以后,她在正反面绣上了富贵牡丹。考虑到棉絮可能会漏出来,她用棉布做了一个里罩。等缝好以后,效果还是不错的,就是不知道能用多久。毕竟棉花用久了,弹性就不太好了。最重要的是,这个玩意儿成本真的很高。好在她打算卖给大户人家。要是让她自己用,她可舍不得。
做了抱枕,手套就简单多了。依样画葫芦,一双无指手套很快就成型了。有了这两样模子,她对于后面要做的成品的信心就更足了。这让她心里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