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6400000002

第2章 越瓯犀液发茶香

唐代以前,我国茶具艺术的发展无疑还是缓慢的,一直沿着由土陶——硬陶——釉陶这么一条曲线前进。秦汉以后,才有了瓷器的起步,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在浙东一带问世,标志着我国瓷器烧造技术的新突破,但正如上文所述,由于茶具更多时候是混同于食器酒器,因此,要把这一时期出产的大量瓷器与茶具挂钩,未免有点牵强。尽管,我们不断可从出土文物中觅到作为茶具的瓷产品的踪影,但我们还不得不认为,作为茶具瓷器的大量生产,还得从唐代说起。

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造就了茶业的兴盛,同时也带动了制瓷业的发展,出现了窑场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争奇斗妍的喜人局面。当时,全国享有盛名的瓷口至少有越窑、鼎州窑、婺州窑、岳州窑、寿州窑、洪州窑和邢州窑七处,但就产量和质量而言,越窑产品还是其中的佼佼者。

越窑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青瓷窑,分布在今浙江上虞、余姚、宁波、绍兴、鄞县等地在内的曹娥江中下游、甬江流域的宁绍平原的广大地域范围内。从东汉起开始烧造原始瓷器,标志着中国瓷器的真正发源,这一点业已得到中外陶瓷学界的公认。由于烧造技术的不断提高,东汉晚期,成熟的青瓷终于从越窑的原始瓷中脱颖而出了。据专家对上虞小仙坛东汉窑址瓷片的测定,其烧成温度达成1310±30℃,显气孔率和吸水率分别为0.62%和0.28%,抗弯强度达710kg/cm。(引自周燕儿《绍兴出土越窑茶具概述》)不过,当时的青瓷还远未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器型仅有碗、壶、罐、谷仓、托盏等数种,其造型和装饰还带着明显的前期烙印。

两晋时期,茶能破睡驱眠、去烦解渴的功能得到了普遍的认同,达官贵人群起效仿,大大刺激了茶叶和茶具的生产。由此,越窑逐渐步入了兴盛期。这一时期的产品胎色灰白,质地坚实,施釉技术有了明显提高,新兴的施点褐彩工艺普遍流行,釉色青中带灰,色调沉静,成为一大特色。装饰图样相对繁复,各种刻划、压印而成的斜方格网纹、连珠纹、花蕊纹等在瓷器上常有出现,有的还与花鸟虫兽组合在一起,展现出一种深层次的艺术效果。这一时期,越窑产品在全国声名渐响,以至杜育在他的《苑赋》中自豪地宣称:“器择陶拣,出自东瓯。”进入唐代,饮茶之风风靡全国,为了满足各阶层人士对茶具的需求,南北各地窑场开始大量烧造茶具,越窑更是步入了其烧造的巅峰期。无论其品种、数量还是质量,都突飞猛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和提高,产品胎质坚致,坯体光洁,器形更为规整,釉色青葱,晶莹润泽,因此而赢得了陆羽“类冰”、“类玉”的赞誉。诸多文人学士也多有吟咏诗文,陆龟蒙夸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诗人韩则赞美越窑茶具“越瓯犀液发茶香”,由此可见,越窑产品自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一后,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多么神圣的地位!

唐时越窑茶具主要有碗、瓯、执壶、杯、釜、罐、盏托、茶碾等数种。

碗作为唐时最流行的茶具,造型主要有花瓣式、直腹式、弧腹式等种类,多为侈口收颈或敞口腹内收。到了晚唐,制瓷工匠创造性地把自然界的花叶瓜果等物经过概括,保留其最动人、最形象的特征,运用到制瓷业中,从而设计出葵花碗、荷叶碗等精美茶具,深受广大茶人的喜爱。

瓯是中唐以后出现并迅即风靡一时的越窑茶具新品种,是一种体积较小的茶盏。陆羽告诉我们:“瓯,越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这种撇口斜腹的茶具,深得诗人皮日休的喜爱,他的《茶瓯》诗可说极尽了溢美之辞:“邢客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如月魂堕,轻如云魄起。枣在势旋眼,苹沫香沾齿。松下时一看,支公亦如此。”

执壶又名注子,是中唐以后才出现的,由前期的鸡头壶改良发展而来。这种壶多为侈口,高颈,椭圆腹,浅圈足,长流圆嘴,与流相对称的一端还有泥条粘合的把手,壶身一般刻有花纹或花卉动物图案,有的还留有铭文,标明主人或烧造日期。这类茶器在越窑遗址均曾出土。

至于茶杯、盏托、茶碾等物,在越窑中也常有发现,这类瓷器在釉色、温度、形状和彩饰上均较好地体现了当时越窑的制作工艺和烧造水准。

越窑茶具在唐代独领风骚,深受国人喜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高水准的烧造技术和清新雅致的艺术欣赏情趣外,与当时崇尚的饮茶习惯也是分不开的。众所周知,唐人所饮之茶为饼茶,碾碎煎煮后茶汤呈淡红色,如果用白色、黄色、褐色茶具盛汤,茶汤就分别呈现出红色、紫色、黑色,保持不了茶汤的本色,而只有青瓷才能较好地体现茶汤本色,所以,陆羽认为:“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见《茶经·四之器》)可见,越窑茶具深得陆羽之心,并被其评为天下第一的主要原因就是“宜茶”,试想想,清香扑鼻的茶汤在青葱碧翠的茶具的映衬下,“半瓯青泛绿”,怎不令人心旌摇动,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呢?然而,这种讲究怡情怡趣的茶人眼光当然也有失之偏颇之处,特别是对后代正确认识中国陶瓷发展史存在一定的负面影响,故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就明确指出:“陆羽以瓷色为主要标准(来判别瓷质优劣),只能是饮茶人的一种偏见。”(见《中国通史简编》第三编第一册)专家也认为,分析瓷器的品位,应从胎质、火候、釉色和制作工艺等诸多因素去作主面性的分析定论,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见余家栋著《江西陶瓷史》)。这一点,是我们所必须了解的。

以素面为主的越窑发展至五代,地位日益显赫,钱氏王朝垄断了越窑的部分产区,使之成为中国最早的官窑,烧造的贡品较多,最佳者称为“秘色瓷”,其胎体薄,胎质细腻,造型规整,釉色青黄如湖绿色。北宋中期,江南人口猛增,农业生产得到进一步发展,大量的山林、土地被歼发利用,加剧了制瓷原料和燃料的紧张状况,同时,品饮情趣的改变,斗茶讲究汤白盏黑,致使越窑茶具生产日渐衰落,至南宋时已完全停烧,一代名窑就这样寿终正寝了。但是,越窑茶具对后世茶具生产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南方的诸多名窑和北方的一些窑口,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越窑的影响,如著名瓷都景德镇,宋初烧造的青白瓷碗盏等茶具多为花瓣口,瓜棱腹的仿越器;陕西铜川耀州窑烧造的青瓷碗、盏、瓯杯等茶具,就被世人直呼为“越器”。不仅如此,越窑产品还曾飘洋过海,远销至印度、伊朗、埃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地,成为联系各国茶人友谊的一条纽带。

除越窑外,唐代尚有六大著名窑口,它们分别是:

邢窑,窑址在今河北内丘,以烧白瓷著名,其瓷器胎薄,玉璧底,色泽纯洁,造型轻巧精美,有“圆如月,薄如纸,洁如玉”的美誉,陆羽夸其“类银”、“类雪”。

岳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湖南湘阴的窑头山、白骨塔和窑滑里一带,东晋时称湘阴窑。产品釉色青黄,胎骨灰白。因为“青则益茶”的缘故,荣幸地被陆羽评为第二。

鼎州窑,窑址在今陕西铜川市黄堡镇,是宋代名窑耀州窑的前身。以生产青瓷为主,兼烧黑釉瓷器。

婺州窑,窑址在今浙江金华、兰溪、义乌、东阳、永康、武义、衢县、江山一带。创烧于三国,初期产品胎釉结合技术较差,容易剥落。其品种和造型受越窑影响较大,只是胎色呈深灰或紫色,釉色青黄或泛紫,釉中有奶白色星点。

寿州窑,窑址分布在今安徽淮南市的上窑镇、徐家圩、费郢子和李嘴子一带。主要产品有碗、盏、杯、注子等。胎体厚重,胎质粗松,釉色以黄为主,著名产品为“鳝鱼黄”。

洪州窑,窑址分布在今江西丰城市曲江、石滩、郭桥、同田乡一带。主要产品有碗、杯、盏托、碾轮等;尤以生产茶碾轮和盘心圈状凸起的茶盏托著称。釉色可分为青绿、黄褐和酱褐,其压印、刻剔、镂孔和堆贴等烧造技法很高。产品曾作贡品上贡。所产青瓷茶具由于瓷褐,茶色黑,被陆羽排在六大名窑的最后一位。

同类推荐
  •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观赏石鉴赏与收藏

    中国的赏石文化,有着极为深邃的文化传承。观赏石缺少了文化内涵,将失去收藏价值;赏石收藏的精致理念,也是收藏价值的保证。《观赏石鉴赏与收藏》一书系统地介绍了赏石文化的渊源、传承与内涵,中国古今名石图谱、观赏石的意韵与鉴赏、观赏石的命题与配座、观赏石的收藏价值与投资等方面的内容。作者将以收藏鉴赏家的丰富经验、文化学者的深厚修养,带你踏上访石的旅途,体验惊鸿的心悸,获取文化的滋养和享受收获的喜悦。
  • 三只耳朵听音乐

    三只耳朵听音乐

    本书是小提琴曲《梁祝》作者——陈钢的散文集,收录《三只耳朵听音乐》、《关于“耳朵”的补白》、《三个“洋”老头》、《命运在敲窗》等作品。
  •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

    《受益终生的精粹:受益终生的电影精粹》讲述了电影、诗歌、国学、西学、美术、文学、音乐、处世。从浩如烟海的这些人文艺术作品中,作者用精炼、经典的标准,以青少年的角度,拣选出一篇篇美文、一幅幅名画、一部部佳作、一首首名曲。集成使人终生受益的5个单册,另以代表中华智慧的诸子百家与充满哲理的西方先贤大师名言名篇编辑成《国学精粹》、《西学精粹》,这既是了解学习人类人文艺术的上佳之作,也是必不可少的家藏书籍。
  • 生命的舞蹈

    生命的舞蹈

    艺术是一种心灵的舞蹈,是对生命与生活的一种阐释。懂艺术的人,人生不寂寞;会欣赏艺术的人,生活无处不诗意。林丹环编著的这本《生命的舞蹈》精选了中外艺术家谈论绘画、建筑、雕塑、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的文章,让您跟随他们一起走进艺术殿堂,领悟艺术之美。
  • 遗憾的聆听

    遗憾的聆听

    杨燕迪音乐文丛《遗憾的聆听》一辑,主要收入杨燕迪教授近年来针对当下音乐生活现况的评论,大都可谓“应景”或“应时”之作——如重要作曲家的诞辰或逝世纪念,观看现场演出之后的有感而发以及相关演出的节目单说明。杨燕迪教授在写作时希望这些文字不仅“就事论事”,而且牵涉更宽、更远的议题和关怀。关于音乐评论,他一直遵循着一个原则——评论家面对音乐作品、音乐表演和音乐现象,不但要以内行眼光和表述涉入音乐本身,同时也应该让音乐与更广泛的人文性议题发生尽可能丰富的关联。
热门推荐
  • 山河奇侠录

    山河奇侠录

    江湖恩怨,朝廷阴谋,看主角如何抽丝剥茧,力挽狂澜。
  • 异类契约

    异类契约

    异类江湖,千年争斗,百年制衡,一纸明文,异类契约!本故事讲得是一群在异类江湖之中捍卫着“异类契约”的威严,惩戒着那些触及到以及企图以阴谋触及“契约”的异类家伙!何为异族,定义太多比如:非人类的都是异族!何为异类,非人类的都是异类。错~人族之中类于人,而拥有普通人没有的能力称之为“异族!”而这些人又被统称为“异类!”
  • 异世圣君路

    异世圣君路

    他,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孤儿,却因一颗珠子,魂穿到一片未知的大陆。本以为可以享受家庭的温暖,自己的亲生父母却下落不明。为了找寻自己的父母家人,他走上了一条通往未知巅峰的强者之路……
  • 养只小鬼当宝贝

    养只小鬼当宝贝

    只是在大明星家当了个生活助理后,她的运气便开始不好了……父母相继住院,而她经常发现有恐怖的事情在她身边发生,一个一个的迷团让她心方,她耳边常常听到恐怖的笑声......原来竟然来自一只小鬼!
  • 男生减肥日记

    男生减肥日记

    2016年2月16日开始记录注定艰辛的减肥年,不知未来是怎么样的,只能记录过去喽。纯属日记
  • 凶灵缠身

    凶灵缠身

    一个江湖武者在隐退之后被人所杀,不得不加入到冥府之中,在一个又一个平行世界之中杀戮、赎罪。且看一个罪孽深重之人的成就冥府正神的故事。ps:平行世界不是完全根据电影、电视剧、小说、动漫写的。
  • 古老战纪之群雄

    古老战纪之群雄

    在那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时代,黄帝炎帝大败蚩尤,可那些残余部族可甘心?黄帝炎帝内战,炎帝虽败,可部下可认?传说中的凶兽,闻之不寒而栗的魑魅魍魉,各自在谋划着什么?而以五行能量为修为的黄帝部落又该怎样应对?
  • 苍溟

    苍溟

    坠落山崖,意外的偶遇,自此她的生命不再普通,为了报答苍冥,陆琦把他带出了森林,想要他过的向人一样。可事实并不简单,因为一些迫不得已,苍冥显露出了自己非凡的力气,可能,事情并不简单,遭到了人们的排挤,被人丢出了陆府,本以为可以安静的度过这生。却因为要就陆琦,彻底暴露了他的身份,贪婪的人类,编织牢笼准备追杀,为了护他周全,舍身,打开了妖界之门。
  • 相思谋:妃常难娶

    相思谋:妃常难娶

    某日某王府张灯结彩,婚礼进行时,突然不知从哪冒出来一个小孩,对着新郎道:“爹爹,今天您的大婚之喜,娘亲让我来还一样东西。”说完提着手中的玉佩在新郎面前晃悠。此话一出,一府宾客哗然,然当大家看清这小孩与新郎如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面容时,顿时石化。此时某屋顶,一个绝色女子不耐烦的声音响起:“儿子,事情办完了我们走,别在那磨矶,耽误时间。”新郎一看屋顶上的女子,当下怒火攻心,扔下新娘就往女子所在的方向扑去,吼道:“女人,你给本王站住。”一场爱与被爱的追逐正式开始、、、、、、、
  • 荒古遗尘

    荒古遗尘

    染血天路,登者无数。荒古大世,万法并盛。遁劫飞升,夺得道身,万千法门以抗天。三枚玉简以示人,无名始帝初悟真。大世轮回王道狱破空惊众人,只身入险大道堪悟挽红颜;魔魂铸就碎裂仙门霸上九霄,大唱古今谁分正邪乎?六壬天机致极变动乾坤,右手天机玩弄鼓掌道尽百般玄妙。四子遗着天地苍生血;七星隐没仙踪自此绝。荒古遗尘世,飞灰凡中逝。古崖旁,三足乌鼎祭荒天;荒原上,仙遗大镇古往今来成道狱。荒古一粟,苍天难助;尘中飞灰,仙踪难追。一曲终声了,经天纬地牢。诸天万物,尽为晨露。可怜叹,一抷黄土掩尽当年风流士。等级:淬体后天先天凝源惊尘问鼎通玄灭天神行者封神尊者圣者【未完待续】异兽:野兽蛮兽凶兽荒兽灵兽变体凝神灭天神行者封神尊者圣者【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