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把握升浪起点。
随时留意身边有无生意可做,才会抓住时机,把握升浪起点。着手越快越好。遇到不寻常的事发生时,立即想到赚钱,这是生意人应该具备的素质。时机不会从天而降,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摘自《李嘉诚的人生哲理》
背景分析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有诗云:“高髻云鬓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惯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司空见惯”这一成语就是从刘禹锡这首诗中得来的。我们对于很多东西司空见惯,熟视无睹,然而,有些人正是利用这些司空见惯的事物,开创了事业的新纪元。一旦司空见惯的东西出现了新用途,定会身价大增。打破惯性思维,跳出自己的思维怪圈,发现商机不在话下。
李嘉诚就是一个善于发现和把握机会的成功商人。从发现塑胶花到建立跨国跨行业的企业王国,李嘉诚每一次似乎都能在司空见惯之中发掘出机会,然后排除障碍,把一个个在许多人看来大胆的构想变成现实。这里,我们不妨套用本杰明·狄斯瑞利的一句话,他说虽然行动不一定能带来令人满意的结果,但不采取行动就绝无满意的结果可言。
李嘉诚的成功,正是源自其敏锐的嗅觉和投资天赋。20世纪50年代后期,产品外销,在很多商家流连于香港这片弹丸之地时,他从司空见惯中敏锐地发现欧美市场兴起了塑料花热潮,便迅速转产塑料花,结果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经过数年发展,在司空见惯的塑胶热中,李嘉诚发现塑胶业将会在经济杠杆作用下失宠,而地产业将前途无量,于是毅然扭转经营方向,开始从事房地产,并最终获得了成功。
拓展透析
李嘉诚卖塑料花其实就是一件很小的事情,而像这种通过身边小事而发现投资机会的案例,在很多商家的投资生涯中并不鲜见。
2012年是龙年,和众多的年份一样,这一年可能平平淡淡,没有什么普通。的确,从表面上看,2012年与2011年、2013年、2014年等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但就是在这种异常普通的“年”的背后,一些国外的商家嗅到来自中国的独有商机。
2012年,很多年轻爸爸妈妈早就做好准备,希望能够生个龙宝宝,讨个吉祥。一些国外婴幼儿用品生产企业敏锐地捕捉到这个“十二年一遇的商机”,纷纷加大此类产品原料的采购量。据说一家加拿大公司就决定加大进口中国的木材,然后加工生产出更多的婴儿用品,以更多地占领“龙宝宝”这块消费市场的份额。国内商家更是早早地就瞄准了这块大蛋糕,淘宝、凡客、京东商城、亚马逊等网上商城均推出母婴专场,从孕妇装、纸尿裤到童装、童鞋、婴儿车等商品,都在进行系列促销活动。正因为有着敏锐的目光,他们才能在看似平凡的事情中发现难得的机遇。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除了要掌握过硬的行业技术本领之外,还得对行业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的预判,这项能力外化出来便是对机遇的把握。能否准确把握机遇,一般取决于三个因素:
第一,能否做到见微而知著。这其实很好理解,越浅显的商机,越容易被人发现,因而很容易效仿,时间优势并不大。隐藏得越深的商机,自然就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等其他人反应过来时,只要你事先把握住了,你就拥有了别人难以企及的时间优势。
第二,对机遇是否敏感。正如标题所阐述的,机遇司空见惯,关键是你能否识破机遇的本质,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对于生活中的一切琐事漠不关心的人,一般都难以发现这些潜藏的商机。
第三,直觉是否准确。机遇往往是转瞬即逝的,很多时候,可能来不及进行市场调研分析,来不及对某个项目的前景进行细致的可行性研究,做不做就是当即拍板的事情。虽然这是一件带有极大“碰运气”成分的事情,但通过长期的培养,直觉往往能与好运沾边。
1980年,深圳经济特区成立。一时间,这个曾经的南国小渔村变身成为发展机遇的聚集宝地。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和创业者如潮水般涌向这里,带着对未来的渴望与期盼,在这片土地上挥洒汗水。
众多“南飞”的求职者中,有一个叫做郝连玉的人。他当时是北京市计算机三厂劳动服务公司经理,为了帮助厂里职工子女解决就业的问题,带着18名待业青年,在1982年来到了当时改革开放的先锋区——深圳蛇口工业区。
当时,深圳这座南方城市聚集了很多北方人,工业区中的一些管理人员、干部也是北方的。郝连玉随即带着随行的青年们到了工业区的食堂,专门为北方人包饺子。结果到窗口排队买饺子的人络绎不绝,第一天包的几千个饺子根本供不应求。
特区成立两年,郝连玉从中发现了商机,并成功把握住了。他与蛇口工业区生活服务公司签订了合作合同,在蛇口工业区里开了一家“北京餐厅”,餐厅主营油条、大饼、饺子等北方食物,生意十分红火。
在经营的过程中,郝连玉发现,部分南方人也爱上了“北京餐厅”的口味,但由于北方饮食的特点,一份饺子的分量很足,超过了一些南方人的食量,还有很多顾客是抱着尝鲜的心理过来的,看到一大份的饺子往往望而却步,不敢轻易购买。为此,郝连玉做出了一个在当时非常创新的举动——饺子论个卖。当时工业区内的企业大多处于创业期,很多公司需要加班,职工下班的时候大部分餐厅都打烊了,郝连玉立即在餐厅醒目的位置打出了一块牌子——晚上十点不打烊。这一改革性的举措为“北京餐厅”赢得了很多顾客,餐厅的营业额在一年内翻了一番。在20世纪80年代的巅峰期,郝连玉的餐厅年赢利可以高达60万元,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了。能取得这样的成就,郝连玉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举措,他只是在司空见惯的生活中发现了商机,并且牢牢地将其把握在手中。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1932年,在父母及亲戚的支持下,16岁的王永庆带着家里凑的一点钱和两个弟弟到嘉义开米店。那时,小小的嘉义已有近30家米店,竞争非常激烈。当时仅有200元资金的王永庆,只能在一条偏僻的巷子里租下一个很小的铺面。他的店开办最晚,规模最小,更谈不上有知名度,米店开张后,任凭王永庆喊破嗓子,也没卖出去多少,过了几天,生意更加冷清。王永庆开始用心寻求突破。
那时候的台湾,稻谷收割与加工的技术还很落后,稻谷收割后都是铺放在马路上晒干,然后脱粒,沙子、小石子之类的杂物很容易掺杂在里面。用户在做米饭之前都要经过一道淘米的程序,用起来很不方便,但大家都已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王永庆却从司空见惯中找到了切入点。他和两个弟弟一齐动手,一点一点地将夹杂在米里的秕糠、砂石之类的杂物拣出来,然后再卖。一时间,小镇上的主妇们都说,王永庆卖的米质量好,省去了淘米的麻烦。这样,一传十十传百,米店的生意日渐红火起来。
很多企业管理者误以为创新就是要标新立异,与全新的生活和模式打交道。但事实上,从郝连玉、王永庆的例子中不难发现,司空见惯的生活常态,才是企业管理者应该下大力气发掘的增值点,不管在哪个时代,不管在什么样的市场背景之下,这一点都是通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