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让我体会到了痛苦,但我也因此学会将它转化为上天交付给我的经验、智慧与财富并且服务于社会。
我成长在战乱中,回想过往,与贫穷及命运进行角力的滋味是何等深刻,一切实在是毫不容易的历程。从12岁开始,一瞬间已工作66载,我的一生充满了挑战,蒙上天的眷顾和凭仗努力,我得到很多,亦体会很多。在这全球竞争日益激烈的商业环境中,时刻被要求要有智慧,要有远见,要求创新,确实令人身心劳累。然而尽管如此,我还是能很高兴地说,我始终是个快乐的人,这快乐并非来自成就和受赞赏的超然感觉,对我来说最大的幸运是能顿识内心的富贵才是真的富贵,它促使我作为一个人、一个企业家,尽一切所能将上天交付给我的经验、智慧和财富服务于社会。
我常常想知道,如能把人类历史中兴衰递变的一切得失细列在资产负债表上,最真实和公平的观点会是什么?今日,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的种种机会会引向何方?对贫富悬殊加剧的担忧,价值观的冲突带来的无奈,谁能安然无虑、处之泰然?人类能否凭仗自己的力量克服及超越自然环境的困局和疾病的痛楚?在充满分歧的世界中,个人的善意、力量和主观愿望是否足够建造一个公平公正的社会及为每一个人的明天带来同样的希望?
——李嘉诚在新加坡接受“马康福布斯终身成就奖”致辞
背景分析
1957年,刚刚走出困境的长江塑胶厂正在如火如荼地生产塑胶花。一天,正当李嘉诚和几个技术人员在寻找新配方配置调色时,一个工人神色慌张地走进来,说道:“不好啦,有人在外面拍照,扬言要搞垮我们厂!”
李嘉诚一惊,随即走出车间,看见有几个人正在对着厂房拍照。工人们义愤填膺,要去抢下相机。李嘉诚却平静地说:“大家干活去吧,现在拿下他们的照相机,明天他们还是回来的,他们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然而,当时尚年轻的李嘉诚只不过是强按自己的情绪,他知道树大招风,长江塑胶厂最近出了不少风头,当然也发生了些危机,不过幸好他的及时挽救使得长江塑胶厂转危为安。此刻他很清楚这次事件若处理不好,将是长江的一个大灾难。果然很快,报纸刊登出《且看李嘉诚破旧的塑胶厂》的负面新闻。兵临绝境,李嘉诚突然灵光一闪,找到了破解之法。
李嘉诚背上一袋自己厂生产的塑胶花,拿着这张报纸走访了香港上百家代理商,他要用事实来说话。李嘉诚的坦诚打动了许多人。诚然在创业阶段,李嘉诚的厂子是破旧的,李嘉诚本人也似乎是穿着不讲究甚至不修边幅的,但是就是有着这样简陋生产条件的工厂制造出如此精美的塑胶花,不少代理商因此对李嘉诚及他的厂刮目相看,还到厂里参观订货。这样一来,长江塑胶厂不仅没有因此受到影响,反而业绩更好了。
李嘉诚用他的精明妥善地处理了这个棘手的问题,见招拆招,把一场危机化为生机。在1996年的《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中,李嘉诚以106亿美元的身家位居香港富豪第三位,排名前两的位是李兆基家族和新鸿基郭氏兄弟。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来势汹汹,致使很多富豪的财富蒸发。李嘉诚则以其敏锐的判断、冷静的分析,身价反倒逆市上升,财富在两年内迅速暴涨,在1999年首次登上了香港富豪的榜首。
2007年,《福布斯》杂志公布了该年度的全球亿万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以23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香港首富,居全球第九位,相比2006年提升一位。他此时的财富相比位居第二的李兆基的170亿美元多出50亿美元。此后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但是令人刮目相看的是,李嘉诚在2008年《福布斯》香港富豪榜仍然位居首富,个人财产高达320亿美元,相比较2007年增加100亿美元,成为排行榜中个人财产增幅最大的富豪。《福布斯》在2010年年初公布了2009年的香港富豪排行榜,李嘉诚仍以162亿美元的身家位居榜首。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受其影响香港经济也陷入困境,股市大跌,市场低迷。向来备受关注的香港富豪们也在劫难逃,身价大幅缩水。从排行榜来看,由于受到金融危机的冲击,香港排行前40名的富豪平均身价缩水过半,甚至李嘉诚也不例外,身家缩水1200亿,但是仍然蝉联首富之位。
在数次经济危机的冲击下,相比那些在经济危机中惨败的人来讲,几乎每次遭遇危机时,李嘉诚都能运筹帷幄,力挽狂澜。人们被李氏的超凡智慧所折服的同时,也不禁心生疑问,李氏在危机中的致富良方到底是什么?实际上李嘉诚危机中实现财富暴涨的秘籍并不深奥。相反,他仅仅采用了看起来极为朴素而简单的策略。而这些策略炉火纯青地运用,总能使得李嘉诚在经济危机袭来时化险为夷,始终屹立不倒。
他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往往在市场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的时候就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回笼资金,尤其是对那些有可能贬值的资产要迅速清仓变为现金。一旦遇到市场行情变坏,就不会为无法套现而陷入窘境。李嘉诚对现金流的高度重视,业内流传甚广。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一家公司即使有赢利,也可能破产,但一家公司的现金流是正数的话,便不容易倒闭。”
李嘉诚在经济危机中一直信奉“现金为王”的信条。这一理念是李嘉诚能够在经济危机时保证资金流动和企业正常运转的有力保障。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否持有现金是经济危机时关乎企业生死的关键因素。李嘉诚非常清楚、明智地意识到了这点,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套现。尽管李嘉诚旗下的企业资产庞大,横跨多个行业,但是他始终遵循“高现金、低负债”的策略,以保有资金来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行情。
李嘉诚对自己的秘诀并不避讳,曾经谈道,“用各种各样的办法创造稳定的现金流是一些企业多年积累的成功经验”。他旗下的公司一般都呈现出稳健的财政状况以及低负债率的特点。李嘉诚在经济危机中密集套现的理由就是信奉“现金为王”的制胜法宝。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个万能的法宝,李嘉诚才能见招拆招,把危机转化为企业的生机。这并不是李嘉诚的专利,每一个商人、企业都可以学习。
拓展透析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受到重创,首当其冲便是西方国家的生产企业,很多大牌企业开始出现资金周转不良、产品滞销造成积压等局面,甚至有个别企业爆出了破产的消息。
一些面向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江苏天工集团是国家机电产品出口基地企业之一,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也给它带来了一定的困扰。2008年,天工集团的美国订单数量较前一年相比有了明显的下降,由于同年德国方面的订单稍有提升,使得天工集团从总体上来看没有受到非常严重的影响。但全球市场的整体低迷,必然给天工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如何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成为天工集团首要考虑的问题。最终,天工集团决定在危机下重整自身的实力,提升产业链,扩大市场占有率。
2008年12月,江苏天工集团成功将肯纳“百事通”收购到自己名下。肯纳“百事通”是英国工业级市场的顶级品牌,也是天工在欧美市场强劲的竞争对手,有着160多年的历史。肯纳“百事通”的加入,无疑提升了天工的竞争力。当时,全球众多企业都处于萧条衰败期,而天工集团却逆势而行,各项指标不降反升,相对于2007年而言,天工集团的指标增幅平均达到了30%。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天工集团以抄底的价格收购海外企业,用相对低廉的成本完成了市场的扩张,成功地将危机变为商机。
危机不过是戴着面具的机遇而已,只要适当调整好自身的企业状况,以正确的心态去面对,不论是大环境的危机还是企业自身出现的危机,都能得到很好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