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博士亦称“煎茶博士”。对卖茶人或茶坊伙计的称谓。典出宋代王谠《唐语体》:“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至临淮。或言常伯熊善茶者,李公请之。伯熊着黄衫、乌纱帽,手执茶器,口诵茶名,区别指点,左右刮目。茶熟,李公为啜两杯。至江外,又召陆鸿渐。渐身衣野服,随茶具而入,即坐,敷摊如伯熊故事。公心鄙之。茶毕,令好子取钱三十文酬煎茶博士。鸿渐久游江介,通狎胜流,至此羞愧,复著《毁茶论》。”原本是达官贵人对茶圣陆羽的蔑称和侮辱。《水浒传》第十八回:“宋江便叫:‘茶博士,将两杯茶来!’没多时,茶到。”
台湾茶馆地方茶馆。17世纪后,广东、福建人大量移居台湾地区,带去了茶叶饮茶习惯,也带去了茶树的种植、加工技术,促进了茶业的兴起。特别是1970年以后,台湾茶馆进入全新发展时期。1971年,台北市设立专业销售乌龙茶及提供品茶的茶馆。1977年,设立了销售茶与艺术品的茶艺馆,及仿古的工夫茶馆。同时,台湾南部的高雄也有数家茶馆开张。到20世纪末,台湾省大大小小的茶艺馆有千余家,经常到茶艺馆品茶的以25岁到35岁的人为多。以喝一般乌龙茶为主,其后依次是冻顶茶、文山茶、清茶、铁观音、红茶、绿茶。云南的普洱茶、四川的沱茶、福建铁观音乌龙茶、武夷岩茶、杭州龙井、祁门红茶和洞庭碧螺春等,均受欢迎。宜兴紫砂壶、景德镇瓷壶瓷杯和潮州茶具最为常见。茶艺馆讲究泡茶技艺,有专职“汇茶师”,除品茗外,还可品尝小吃、欣赏音乐、研讨学术和召开小型会议。
香港茶楼地方茶馆。香港茶楼脱胎于广州茶楼,过去两者无大区别,均以名茶美点招待顾客。20世纪70年代香港经济起飞之后,茶楼趋向高档,装潢、消费竟趋奢华,许多茶楼兼营酒菜,引进欧美、日本、东南亚各国美食,品种繁多;传统点心用料至精至贵,花样款式不断翻新。中低档茶室仍以价廉物美、丰俭由人吸引茶客,尚可见到“一盅两件”的崇俭茶风。
茶艺泡茶与饮茶技艺。中国茶艺常见的种类有文人茶艺、禅师茶艺、富贵茶艺、工夫茶艺、平民茶艺、儿童茶艺、江湖茶艺等。各类茶艺因参与人员、情操观念和客观条件的差异,对茶叶要求、茶具选择、环境布置、茶点选用都各具特色。如文人茶艺,以文人雅士为主,追求“精俭清和”精神。禅师茶艺,以寺庙僧侣为主,特重“静省序净”的禅宗文化思想。富贵茶艺,以帝王权臣为主,宣扬“雍容华贵”,君临天下的茶文化观念。工夫茶艺,以富商巨贾为主,注重“奢豪富裕”,对茶叶品类等级要求严格,而文化要求不高。平民茶艺,以平民百姓为主,偏于“伦序和畅”,以人伦之间秩序井然,和乐畅顺为宗旨。儿童茶艺,以儿童为主,培养儿童“天真纯稚”之天性。江湖茶艺,以江湖豪士为主,倡导“豪侠忠义”之精神。每种茶艺追求的风格和表现形式,均与其代表的社会阶层文化观念相融通。
文人茶艺文人品艺术。流行于江南文人雅士云集地区。始于唐代陆羽、卢仝、皎然等,后经宋代梅尧臣、苏轼、黄庭坚,明代朱权、文徵明、唐伯虎及清代周高起、李渔、张潮等文人倡导,日臻完善。文人茶艺对茶叶、茶具、用水、火候、品茗环境及参与人员都有严格要求。一般选用汤味淡雅、制工精良之阳羡茶、顾渚茶,并喜用宜兴紫砂壶(泡茶)、景德镇瓯(饮茶)、惠山竹炉(生火烧茶与佛教水)和汴梁(开封)锡铫(煮水)等茶器,用无锡惠山泉煮茶。饮茶讲究汤候,要控制好茶量与温度。在室内品,以书、花、香、石、文具为摆设。在室外品也备同样器物,并多选清雅场所。与会茶友,须人品高雅,有较好修养。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清言对话,是文人茶艺的主要活动内容。
禅师茶艺佛门品艺术,在寺院僧侣中流行。始于六朝释法瑶,后经唐代降魔师、皎然、百丈、赵州等禅师推崇发展,禅师茶艺自成一体。茶有提神效果,泰山降魔师首先倡导“以茶禅定”。皎然深通禅礼,精于文墨,又兼掌寺院事务,认为禅与茶十分相宜,主张寺院栽茶制茶,并以茶代酒,使茶渐入禅宗精神领域。后经唐代中叶百丈怀海撰写“百丈清规”,将茶融入禅宗礼法。代宗年间高僧赵州从谂,倡导“以茶悟道”。前后200年间,经几代禅师努力,神师茶艺才趋完善,得以在寺院广泛流行。神师茶艺一般选用寺字自制茗茶和泉水,按照佛教教理选用茶具,安排茶室摆设,赋予象征意义。如茶勺五寸,表示点茶供养五方圣凡;茶扇十骨,以表十界茶。茶器不求豪华贵重,只讲圆虚清净,因此要底部鼓起,重心平稳,以求安定。即使大茶会,也强调平等如一,将茶汤一次点好,再用小勺分盛小碗,分送宾客,共享用一茶汤。茶室如禅堂,力求简朴,有祖师真容、茶、花、香、画即可。禅师茶艺讲究僧侣们身体力行,自己种茶、制茶、煮茶,以茶供佛,以茶待客,以茶修行,即物求道,不离物言道。
富贵茶艺亦称“宫廷茶艺”。宫廷品艺术。为君王、权臣享用。“富贵茶”一词脱胎于“富贵汤”。五代苏洵撰写《仙芽传》有“十六汤品”,称“富贵汤”,“以金银为器,惟富贵者具焉”。富贵茶重排场,讲气势,选用高价绝品茶叶,金银精制茶器,珍傲天下名泉,捏拿得宜汤候,雄豪富丽茶室,显示豪奢气派。1987年陕西省扶风县法门寺出土的茶具,包括银质金花茶碾子、银质金花茶罗子、银质龟形茶粉盒、银茶则银茶匙、银涂金盐台、银质鎏金坛子、银香炉、琉璃茶碗、茶托等,即为唐代宫廷茶具代表。富贵茶常用于朝廷各种礼仪,如清明节敬如是盖杯、盖碗可取盖闻香,作深吸气状以辨别香型和高低。然后观茶汤的色泽,欣赏绿茶的翠绿清澈或红茶的红艳明亮等。最后,小口喝茶,使茶汤从舌尖到两侧再到舌根,以辨别其滋味和香气。如是杯、碗泡茶,还可欣赏一下叶底的色泽和形态。
呷茶品茶方法。小口吸饮茶汤细细品味。如闽南工夫茶茶汤极浓,汤量很少,倒人杯中仅有一两口,须细细品啜才能真正领略工夫茶的韵味。
品茶饮茶方式之一。以品尝茶味,体验茶韵为特色。不同于一般喝茶,不限于满足人体生理需要,而着眼于鉴赏。品茶所用多为名茶,主要在于欣赏、品味茶的色、香、味、形,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在幽雅的氛围中,将少量茶汤慢慢饮入,通过舌尖、舌缘、舌根最敏锐的味蕾,仔细品尝,悟出好茶味感,进而体验轻松、高雅、舒畅、愉快的情趣。
吃茶①即喝茶。《儒林外史》第九回:“(老妪)说罢,也不晓得请进去请安吃茶,竟自关了门回去了。”②喝完茶汤之后,连茶叶一起咀嚼吞下。湖南长沙一带茶饮方法。徐珂《清稗类钞·长沙人食茶》:“湘人于茶,不惟饮其汁,辄并茶叶而咀嚼之。家里来客人,必烹茶,若就荧斟之以奉客,为不敬;客去,启茶碗之盖,中无所有,盖茶叶已入腹矣。”江西萍乡亦有“吃茶”之俗,近代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载:“萍(乡)人饮茶,与他地不同。其敬客皆进以新泡之茶,饮毕,复并茶叶嚼食。”江西武宁县也“俗喜嚼茶叶,啜其****,又食其渣滓”(清代乾隆间《武宁县志》)。
反盏茶道最后一道程序。即献、受、闻香、观色、赏味程序之后,饮茶者将空杯反扣于碟中,并向主人致谢。
品茶佳境品饮名茶的优良环境。品饮佳茗为美的享受,茶室往往选在游览胜地的幽静之处。闹市的茶馆,通常也闹中取静,创造幽雅环境。如室内设人工小溪、小池塘、小瀑布等。壁上挂有字画,桌上插四时鲜花或置放盆景,整体协调美观,简朴雅观,整洁舒适。重视品茶环境古已有之,明代许次纾《茶疏》提出品茶佳境的四项要求:清风照月,纸帐褚衾,竹床石枕,名花棋树。人称之“品茶四友”。《茶疏》还提出茶饮不宜近者有七点:一曰阴室;二曰小儿啼;三曰酷热斋舍;四曰厨房;王曰野性人;六曰市喧;七曰童奴相哄。
兰膏茶古代茶饮。始见于元代忽思慧撰《饮膳正要》:“兰膏,玉磨末茶三匙头,面酥油同搅成膏,沸汤点之。”即用上档红茶磨成,按1∶15的比例加入溶解的精制牦牛油,不断搅拌至充分融合。夏季气温偏高,为防止蒸发过快,可适当添加清水和少量食盐;冬天气温偏低,则加入热水,务必搅拌均匀,色呈乳白,贮以备用。其加工方法与近代藏族酥油茶制法大体一致。
末子茶古代茶饮。亦称“末茶”。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载,古时茶饮有三:茶、末子茶、蜡茶。以末子茶饮法最妙:将茶芽采下,洗涤去尘,焙干。干茶入茶磨细研,至末色泛白为佳。泡饮时,取一茶匙末子,置炙热的盏中,先注和入少许沸水,用力调匀成浓膏状,此时茶香骤然迸发,闻之极为舒适。然后边注水边用茶筅回旋击拂,使产生大量泡沫(称汤花),汤花鲜白,自汤面涌起并覆盖汤面,汤花附着盏壁,击拂良好者,汤花可高耸盏缘,称“著盏无水痕”。品饮时,汤花、茶汤和茶末一饮而尽,滋鼓甘滑,汤花茸绵,白中泛绿,别具风格。
茶古代茶饮。饮用时,采摘茶芽,用温水泡洗尘污,煮饮时加入香茱萸干煨汁与茶芽一起烹煮,茶汤呈红色。也有将茱萸切碎与茶汁一起烹煮者,称“无酒茶”。
泡茶师专司泡茶技艺的人员。起于中国台湾省。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一家茶业企业首次举办泡茶员培训班,结业后给每位学员颁发资格证书。后来,台湾陆羽茶艺中心把这种培训班固定在每年5月举办,并进行严格的“泡茶师检定考试”,内容分学科和术科两大类。学科为一般茶学常识,术科则要进行泡三种茶的技术考核,两项科目均通过后发给“泡茶师证书”。
调茶师专职调制茶品人员。流行于中国台湾省。系由酒店业“调酒师”衍生而来。20世纪80年代台湾地区出现“泡沫红茶”饮茶方式,突破过去茶加水的单纯泡饮方式,茶中掺入了果汁、牛奶、蜂蜜、果酱等调料调味。喜香味者加香,喜酒味者加酒,诸多调料排列组合变化无穷。调茶师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