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茶茶与佛教的关系。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到魏晋南北朝时,至少在江淮以南寺庙中的僧侣,已有尚茶之风。唐时北方禅教大兴,促进了饮茶的普及,进而推动了茶叶生产。佛教禅宗的饮茶风尚受到佛教各宗各派的重视。在名寺大庙中,均设有专门茶寮、茶室,一些法器亦用茶命名。中唐后,南方许多寺庙都种茶,出现无僧不茶的嗜茶风尚。唐代刘禹锡《西山兰若试茶歌》,记载山僧种茶、采茶、炒制及沏饮香茶的情景。中国寺庙饮用茶叶、崇尚茶叶,且生产、研究、宣传茶叶,故有“自古名寺出名茶”之说。唐时的福州方由露芽、剑南蒙顶石花、岳州湖含膏、洪州西北白露、蕲州蕲门团黄等,北宋苏州西山水月茶、杭州於潜(今临安)天目山茶、扬州蜀冈茶、会稽日铸茶、洪州双井白芽等,近代安徽的黄山毛峰、六安瓜片、霍山黄芽、休宁松萝等,多为僧侣创制并成为珍品。佛教的茶叶文化促进了中国茶业的发展。
道教与茶道教为中国汉民族的宗教,自东汉汉安元年(公元142年)张道陵倡导于四川鹤鸣山之后,名山胜境,道观林立。道观四周凡可种茶之处,无不种植茶树。宫观道士以茶作为祭献、祈祷、斋戒之品,道教门徒宣扬茶对人体的营养和药理功能,提倡以茶会友。中国一些古老名茶系由道教徒最先种植和制作。道教对茶的传播起到推动作用。
伊斯兰教与茶伊斯兰教在中国西北边陲的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塔尔、塔吉克、柯尔克孜、东乡、撒拉、保安等民族地区传播最广。从教义上讲,他们“禁酒倡茶”,认为茶能给人以道德的修炼,使人宁静清心。西北地区气候高寒,蔬菜缺乏,人们以食牛羊肉及奶制品为主,茶有生津止渴、去腻消食作用,成为穆斯林生活中与粮食一样重要的必需品。“以茶待客”为穆斯林之风尚。
基督教与茶基督教与茶关系密切的是三大教派之一的天主教,于元代传入中国。公元1556年葡萄牙神父克鲁士(Cruz)来华传播天主教,1560年回国,向欧洲介绍中国饮茶及茶的知识:“凡上等人家习以献茶敬客,此物味略苦,呈红色,可以治病,作为一种药草煎成液汁。”以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Matteo Ricci)、威尼斯牧师勃脱洛(Botero)、意大利牧师利赛(Ricci)等相继来华,回国后都曾介绍中国饮茶习俗。勃脱洛《都市繁盛原因考》:“中国人用一种药草煎汁,用以代酒,可以保健防疾病,并可免饮酒之害。”葡萄牙神父派托亚(Pantoia)介绍中国茶:“主客见面,互通寒暄,即敬献一种沸水冲泡之草汁,名之曰茶,颇为名贵,必须喝二三口。”天主教对中国饮茶风习在欧洲的传播起到宣传和促进作用。
大茶会藏传佛教寺院中的一种集会方式。聚会饮茶并讲论佛理,不定期举行,少则几十人,多则数千人参加。据二百多年前到西藏的葡萄牙传教上忽克在《鞑靼·西藏中国旅行记》中记载:“(喀温巴穆大喇嘛庙)聚集四方之学生及甚多之巡礼者,开大茶会。笃诚信仰之巡礼者,用茶款待全体喇嘛。事虽简单,然而为非常之大举动,费用浩大。四千喇嘛,各饮两杯,须费银五十六两。行礼仪式亦足惊人。无数排列之喇嘛,披庄严之法衣面静坐,年轻人端出热腾腾之茶釜,施主拜伏在地,就分施给大众,施主大唱赞美歌。如巡礼富裕者,茶中加添面粉之点心,或牛酪等物。”
熬广茶藏、蒙等少数民族对藏传佛教寺院礼佛布施的俗称。流传于西藏、青海、内蒙古等地区。藏传佛教僧侣习惯在吃饭前,先熬制一锅酥油茶,以便在开饭时与食物一起吃。故到寺院礼佛的人,都必须熬广茶,并于僧侣喝茶时布施。
寺院茶寺院产的茶。佛教僧众,茶禅结缘,饮茶成风,故寺院普辟茶园,焙制“寺院茶”,以供佛、待客和自用。各名山宝刹创制出多种名茶,如:杭州法境寺香林茶、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天台国清寺华顶茶,景宁惠明寺惠明茶,临安禅源寺天目青顶、普陀寺佛茶,四川甘露寺蒙山茶,江苏洞庭水月院碧螺春,云南感通寺感通茶,福建武夷山武夷寺岩茶等均为寺院茶。
击鼓饮茶寺院按时击鼓通知饮茶之习俗。鼓多置于法堂西北角。宋代林逋《西湖春日》诗:“春烟寺院敲茶鼓,夕照楼台卓洒旗。”陈造《县西》诗:“茶鼓适敲灵鹫院,夕阳欲压赭圻城。”
寺院茶会佛教寺院茶俗。逢教门盛事、特大祈祷、新任住持升座等庆典,寺院常举办盛大茶会以示庆贺。后范围逐渐扩大,也用于檀越信众,与众僧结缘。
收茶三等寺院茶俗。唐代冯贽《云仙杂记》:“觉林寺志崇,收茶三等。待客以惊雷荚,自奉以萱草带,供佛以紫茸香。盖最上等以供佛,而最下以自奉。”指当时寺院中僧徒将收藏之茶叶分三等,供不同对象饮用。
施茶江浙民间施舍茶水的慈善活动。旧时多流行于江浙两省城镇及乡村的夏收季节。酷暑之际,正值夏收,村口、庙前、埠头、凉亭等处都摆出大茶壶,烧水泡茶。行人路经此处或农民劳动口渴,均可自行倒茶饮用,不必付钱,直至秋凉为止。该社会慈善活动由施茶会负责,施茶会由地方有名望、热心公益的人士组成。经费由募捐集资解决,收支账目张榜公布,有公众监督。此习俗现今在部分乡镇仍保留。
饮茶宜忌品注意事项。徐珂《清稗类钞》:“冯正卿名可宾,益都人。明湖州司里,入国朝,隐居不仕,嗜茶。”强调“饮茶之所宜者,一无事,二佳客,三幽坐,四吟诗,五挥翰,六倘佯,七睡起,八宿酲,九清供,十精舍,十一会心,十二赏鉴,十三文僮。”“饮茶亦多禁忌,一不如法,二恶具,三主客不韵,四冠堂苛礼,五荤肴杂陈,六忙冗,七壁间案头多恶趣。”冯氏“饮茶七忌十三宜”提出饮茶应注意时间、场所、器具、茶友、意境等,以确保品茶情趣之高雅。
茶道以吃茶为契机的综合文化活动。起自中国,传至海外,并在域外形成日本茶道、韩国茶礼等。茶道之“道”,有多种含义:一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二指事理的规律和准则;三指技艺与技术。茶道强调环境、气氛和情调,以品茶、置茶、烹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以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茶道在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排场中体现个人修养。因此,它是有关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茶道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涉及艺术、道德、哲学、宗教以及文化的各个方面。中唐诗僧皎然的《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即出现“茶道”二字:“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敦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唐代封演约于8世纪末撰写的《封氏闻见记》亦载,“开元中”(公元713~741年)“茶道大行,王公朝上无不饮者。”中国茶道成熟于唐代陆羽,其“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副。”陆羽茶道强调“精行俭德”的人文精神,注重烹沦条件和方法,追求恬静舒适的雅趣。唐代茶道以文人为主体,至宋代文人茶道更加系统化,有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熁盏、点茶等基本程序,追求借茶盛志的操守,淡泊清尚的规度。宫廷茶道突出茶叶精美,茶艺精湛,礼仪繁缛,等级鲜明,以教化民风为目的,致清导和为宗旨。民间还有以争香斗味为特色的斗茶,“使汤纹水脉成物象者”的分茶。明代朱权改革传统茶道,“取烹茶之法,末茶之具,崇新改易,自成一家”(《茶谱》)。朱权晚年崇尚道家思想,认为茶发“自然之性”,饮者要“清心神”、“参造化”、“通仙灵”,追求秉于性灵、回归自然的境界。明清时代,紫砂茶具兴起,茶由煮向冲泡发展,茶道程序由复杂转为简单。但茶道仍追求用水、茶具、茶叶俱佳,明代张源《茶录》讲究“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现代茶道虽然衰微,却末失传。据《金陵野史》载,抗日战争之前,中国茶道专家夏自怡曾在金陵举行茶道集会,所用为四川蒙山野茶、野明前、狮峰明前三种名茶,烹茶之水汲自雨花台第二泉,茶道过程有献茗、受茗、闻香、观色、尝味、反盏六项礼序。茶道是产生于特定时代的综合性文化,带有东方农业民族的生活气息和艺术情调,追求清雅,向往和谐;茶道基于儒家的治世机缘,倚于佛家的淡泊节操,洋溢道家的浪漫理想,借品苟倡导清和、俭约、廉洁、求真、求美的高雅精神。
九难茶学技艺。陆羽《茶经·六之饮》:“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未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这里陆羽指出茶学技艺九种,前面指九件茶事难以掌握,后面则着重指出要避免各种不当处理。说明茶叶虽是日常饮品,但要精通其艺也绝非易事。
唐煮宋点古代品茶方式。唐代以煮茶为主,宋代以点茶为主。唐代茶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之分,因而取茶煮饮之法亦有不同。粗茶须击碎,散茶须干煎,末茶须炙焙,饼茶须捣碎,都是把茶叶放入容器中煮煎。故统称“唐煮”。参见“煮茶(1)”。后来,饼茶的加工技术更加精细,其煎饮方式也更为讲究。先将茶饼碾成末,后人鼎中以水煎熬。至宋代,茶叶品评技艺由煎茶发展为点茶。点茶即将茶叶置杯中,用沸水冲泡。宋代蔡襄《茶录》称:“凡欲点茶,先须熁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苏东坡诗有:“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味乎”之句。反映宋时即风行点茶。点茶之法比煎茶更为讲究。宋人品饮虽也有煮茶者,但凡“茶之佳者,皆点啜之”,所以用“宋点”代表宋代品茶方式。
斗茶亦称“战”。贡茶的兴起,使相互评比茶叶品第的斗茶应运而生。宋代范仲淹《和章岷从事斗茶歌》:“北苑将期献天子,林下雄豪先斗美。”揭示了斗茶与贡茶的因果关系。宋代唐庚《斗茶记》记载斗茶场景。斗茶者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所藏珍茗,烹水沏茶,依次品评,定其高下。表明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评比方式,不同于唐代陆羽以精神享受为目的的品茶。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云:“天下之士励志清白,竟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校箧笥之精,争鉴裁之妙,虽否士于此时,不以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南宋斗茶普及民间,不仅帝王将相、达官显贵、骚人墨客斗茶,市井细民、浮浪哥儿均喜爱斗茶。宋代李嵩、史显祖,元代赵孟,明代唐寅均绘有《斗茶图》。这些画卷展现了历代斗茶的风采。明清斗茶风气逐渐衰落,但仍不绝如缕。当今各地的名茶评比会,可谓古代斗茶的延续。各地选送做工精细、品质上乘的茶叶,经专家评定和群众评议排出名次、定出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