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初,荣智健以25亿港元并配售11.68亿的新股,收购了恒昌其余64%的股权,其中,李嘉诚持有的恒昌19%的股权也尽归荣智健所有。业界对荣公子的这一做法颇有微词,甚至有人说他与李嘉诚早有预谋。
恒昌收购战,表面上是李嘉诚与荣智健联手,实则是李嘉诚帮助荣公子。他不仅博得了名声,还得到了2.3亿港元的售股盈利,又是个一箭双雕之策。
成立首长国际
审时度势大胆决策是成功企业家的必备素质,在危急关头,应禁忌那种当断不断犹豫不决的决策心态。
——李嘉诚
自李嘉诚帮助荣智健成功收购泰富后,一大批内地企业纷纷向他抛出媚眼,都想借助李嘉诚在香港的影响力借壳上市,组建更多的合作项目。
在众多内地企业中,首钢首先被李嘉诚一眼相中。首钢是首都钢铁企业总公司的简称,它与鞍钢、武钢、宝钢合称为中国四大钢铁生产基地。首钢涉及的项目有重型加工、汽车工业、建筑航运、电子金融等行业。在国内外拥有200多家联营企业和合作伙伴。
那么,李嘉诚为什么会选择首钢作为合作伙伴呢?香港有一家名叫东荣钢铁的上市公司,每年要进口大量钢铁来满足香港市场的需求。这家公司的最大股东是联合系集团的李明治。李明治在香港股市可以说是呼风唤雨,不可一世,人们习惯把他称为“魔术师”。他经常将上市公司玩弄于股掌之间,来回倒腾,自己获利无数,但那些小股民可惨了,随着他像地震一要到处颠簸。
据说,李明治变“魔术”时,曾多次涉嫌触犯过证券条例。各大1992年,双方在北京达成共识。首钢、长实、怡东三家联手,以每股9.28角,共涉资2.34亿港元收购了东荣钢铁72%的股权。首钢与长实各占51%和21%,怡东占3%。
东荣虽然是一只小小的空壳,但对借壳上市的人来说是价值连城,并完全有可能将其扩展成一个大型的中资企业。
李明治为确保万无一失,不给证监会留下一点蛛丝马迹,1993年,他将旗下上市的三泰实业67.8%的股权,以每股1.69元售与首钢、长实和怡东。其中首钢占46%,长实占19%,怡东占2.7%。
李明治的肆意抛售,也促成了首钢和长实的第二次合作。1993年5月,东荣钢铁从长实、怡东购得三泰的股权后,正式更名为首长国际,首钢、长实、怡东三家为其最大股东。三泰实业则挂在首长国际旗下。随后,首长国际先后收购了开达投资、海成集团和宝佳集团。特别是宝佳集团,首长国际共涉及资金11亿港元,创下了首长国际收购金额的历史之最。
从收购东荣一直到宝佳,首长国际成功完成了5次大规模的收购。同时,它在香港的地位也进一步得到稳固。接下来,首长国际把投资项目转向了广阔的内地市场。
自90年代初中信泰富成功在香港借壳上市后,招股上市曾风靡一时。红筹股成为股民们心中的新生宠儿。据1995年香港证券界中资上市公司排行榜显示:中泰以474.7亿港元遥遥领先,粤海投资以89.4亿港元紧随其后,首长国际则以63.6亿港元排名第三。
中资公司在香港股市的迅速崛起,引起英资财团的不安,认为这是鸠占鹊巢,夺他们的饭碗。对此,国务院驻港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在,也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要求,随着企业的不断扩张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作为公司的一把手,要时刻保持冷静,采取不同建议,总结他人经验,最终才能做出科学有效的决策。
怎么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呢?首先,要学会运用系统论。合理利用系统论是现代商业决策人的必备素质。要正确处理整体与部分间的关系,统筹兼顾,合理布置。强调系统内外各层次、各要素、各项目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各子系统间的平衡配套,并始终坚持子系统服务于整体的大局关。
其次,要学会运用信息论。及时掌握有效的信息是决策者必备的条件。有了信息后,才能从中总结、对比、提炼、选择出那些有用的资料。得到的信息量越多,决策者的成功性就越大。另外,决策者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信息的过时和阻塞现象,加工汇总时更要细致、稳健、准确。
最后,对决策事件本身。因受环境和主、客观等因素影响,对决策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又不至于冒太大风险。由于不同的决策者在信息资料、个人性格、时间费用等环节上的差别,不能对决策者提出过高的目标,只要能做到比较合理或尽量满意就可以了。
李嘉诚指出,现代企业的成功取决于决策者,而一个成功的决策者应该有快速、高效的思维和行动能力。作为当今企业的老板,除了睿智和头脑和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得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在关键时刻,应禁忌那种当断不断犹豫不决的决策心态。
另外,决策者并非狭义上的企业领导人,它是一个集体概念。作为股市的三种收购风格
绝不同意为了成功而不择手段,刻薄成家,理无久享。
——李嘉诚
人们常说,这个人怎么有个性,那个人怎么有特色。同样,经商也要有自己的个性和风格。不知道这一点,就会步他人后尘。李嘉诚在商海闯荡几十年,南征北战,功勋卓著。在他参与的收购战中有既有失利的痛苦,也有成功的喜悦。不管怎样,“李超人”始终保持着他独到的见解和鲜明的个性。
在香港股市,有三个人的收购风格可谓与众不同,独树一帜。他们分别是:包玉刚、刘蛮雄和李嘉诚。下面逐一分析这三个人的做事风格。
包玉刚的收购方式,是典型的财大气粗型。就凭硬件击败对手,他对“敌人”毫不留情。他打的每一战都很重视速度,往往先靠打快攻让敌人来不及防备,最终轻松获胜。
有人说,包船王像三国时的吕奉先,有勇而无谋。其实这种说法也不完全正确。有些收购战,必须得速战速决,稍有迟缓,就可能一败涂地。若与对手打持久战,不论精力还是时间对包氏来说都不很充足。因此,包氏的收购都显得场面宏大、惊心动魄,同时付出的代价也相当昂常会是一些经营下滑、内部矛盾、控股不牢的公司,等一切后续工作准备充足了,他会突然袭击,夺取最后胜利。如果收购成功,就控得了该公司的股权,如若不然,就迫使对方高价赎回自己所控的股权。
所以,刘氏即使收购失败,也会获得丰厚的利益。他每次成功收购一家公司后,都会进行大刀阔斧的改组、分拆和集资,搞得小股民们个个头晕眼花,不知所措。
刘蛮雄先前是开办电扇厂的小老板,短短几年内,他的资产便达到100多亿港元,很快便在香港商界站稳了脚跟。他收购公司的手段往往很无理,甚至有些残忍,纯属“恶意”收购行为。
但是,客观来讲,刘氏对香港的证券业还算是个有功之人。正是依靠他最先引进的华尔街的先进技术方法,才使得香港股市的运营可与华尔街相媲美,甚至超出华尔街的水平。继刘氏之后,像他这样的股市收购狙击手在香港出来不少,所以人们对他的议论也逐渐少了很多。
刘氏的行为,曾唤醒过很多沉睡中的巨龙。香港许多大亨发现,只要带上一批现金进入股市,无须辛苦劳作,便可颐养天年,万世无忧了。
最后看李嘉诚,他与刘氏的收购方式恰恰相反,李氏的收购方式属温和派。他每打算要收购一个企业时,都要与对方沟通、协商、谈判,并力求以和为贵,尽可能在桌面上解决问题。若对方不同意,他也绝不强人所难。
李嘉诚很有谋略,他往往能以少胜多、以柔克刚、以不变应万变。最经典的战例莫过于收购港灯一战了,他从设想到付诸行动直至控有港灯,历经几年。最后,还是西门?凯撒克主动上门,真正达到了不战而李嘉诚的收购,从不意气用事,没有非达到目的方可罢休的心理。
因为他明白,越是这样,越容易急躁,而犯错率就会越高。即使收购过程中遇到困难,他也能冷静应对,权衡利弊后做出果断决策,如收购九龙仓、置地,他都持这种态度。
李嘉诚收购每一个公司,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连对手都常常叹为观止,连连叫好。即使收购成功,也不像刘氏一样进行一系列的改组、重建之类的举动,他总是尽可能地保留原有的企业建构模式和管理制度,尽可能地照顾一些小股东的利益。对于股权等重大问题,他总要求各股东发表意见,全体通过方可执行。即使收购失败,他也绝不用所持股权来要挟对方高价赎购。
李嘉诚虽然收购了许多公司,但他名声很好。从来没有任何公司担心“超人”会恶意收购。对李嘉诚来说,信誉犹如财富,甚至于生命。生意场上只要信守诺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日后必有回报。如果为做一件事而不择手段,即使成功也毁誉参半,成了过街老鼠人人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