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艰苦转战,一直没有找到一个落脚点。主力在广东东江受挫后,朱德提出了转向农村寻找立足点的问题。湘南起义创造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局面,但维持的时间不长。在强敌进攻之下,急需寻找一个可靠的立足点。上井冈山去,和毛泽东率领的部队会合,这是朱德、陈毅撤离湘南时的决定。这一历史性的决定,不仅为打响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军余部找到了可靠的立足之地,建立了巩固的革命根据地,而且为加强人民军队的建设和推进革命战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第一节历史性的握手
1927年9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工农革命武装近1000人,到江西永新县的三湾,进行了有名的“三湾改编”,建立了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1团。10月,高举红旗,登上了井冈山。
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介于湘、赣边界的宁冈、酃县、遂川、永新四县之交。北麓是宁冈的茅坪,南麓是遂川的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方圆约275公里,面积约4000多平方公里。这里远离中心城市,是国民党统治力量比较薄弱的地区,政治上的一举一动可以影响湘、赣两省,便于利用两省敌人之间的矛盾,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里建立过地方组织,开展了革命斗争,广大群众经受过革命风暴的锻炼,有较好的群众基础。这里物产丰富,有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盛产稻米、茶、油、木材等农林产品,附近有几个较富裕的县城,便于军队筹粮筹款,解决给养问题。此外,这里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能打能藏,历代都有绿林好汉在这里聚义反抗统治阶级,是一个进行游击战争的理想根据地。
秋收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进入井冈山地区后,大力创建罗霄山脉中段的红色政权。自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在毛泽东的领导下,井冈山地区的共产党组织和工农革命军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重建了湘、赣边界各县党的组织,宁冈、永新、茶陵、遂川都有了中共县委,酃县有了特别区委,莲花也开始建立了党的组织。同时,加强了人民军队的建设。将袁文才、王佐两支农民武装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2团,还建立了赤卫队、工农暴动队等地方武装,在农村发动群众,打游击,举行暴动,获得多次胜利。从而使红色区域不断扩大,在茶陵、遂川、宁冈三县建立了苏维埃政府,创立了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现了工农武装割据。
1927年10月底,朱德得知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上井冈山的消息,非常高兴,并及时与毛泽东取得了联系。朱德所部指战员,很多人都得知道毛泽东,有些干部还读过他写的著名论文《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如今知道毛泽东率领部队到了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中段,竖起了革命红旗,大家欢欣鼓舞,信心倍增。
11月,朱德派原在第25师政治部工作的毛泽覃到井冈山和毛泽东取得联系,毛泽覃受领任务后,化名谭泽,从资兴赶到茶陵,见到了毛泽东,详细介绍了朱德所部及其行动情况,并转达了朱德的问候。
毛泽东十分关心南昌起义部队。上山后不久,便派第1团卫生队党代表何长工,找湖南省委及湘南特委,打听南昌起义部队的下落,相机取得联系。1927年10月5日,何长工自井冈山出发,10日到达长沙,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将秋收起义的经过向省委作了报告,而后绕道粤北,于12月中旬辗转到了广州,正巧赶上广州起义。敌人被革命声势吓坏了,马上调江西、湖南的军队到广东进行镇压。从广州到韶关的火车也不通了,局势非常混乱。何长工在旅馆老板的掩护下,躲过反革命的搜捕,10天后,方搭上火车,夜间到达韶关。
何长工经过几个月的奔波,感到又累又脏,下车后一住进旅馆,就忙着去洗澡。韶关驻扎着范石生第16军的部队。恰好有几个第16军部队的军官和何长工在一起洗澡,水汽蒙蒙的,谁也看不清谁,只听见他们在谈论,其中一个军官说:“王楷的队伍到犁铺头了,听说他原来叫朱德,是范军长的老同学。”另一个说:“同学是同学,可是那是一支暴徒集中的部队,我们对他有严密的戒备。”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这个无意中听到的消息,使何长工兴奋极了。南昌起义保留下来的部队,原来在这里!他匆匆洗完澡,算了账,看看钟表,已经是凌晨1时了。他心急如火,顾不得天黑路远,马上离开韶关直奔西北而去。
犁铺头在韶关和乐昌之间,离韶关20多公里。何长工内穿西装、外披黄呢子大衣、脚蹬黄皮靴,装扮的像个小康之家的子弟,手里夹着一包便衣,沿公路急匆匆地走着。虽是兵荒马乱的岁月,但好在时值深更半夜,一路上没有碰到什么麻烦,安全地到达了犁铺头。
南昌起义军的哨兵把他送到司令部,最先接见他的是一个留着长发,一脸大胡子的青年人。
他们一同走进里屋,何长工一眼就看见了曾经同自己一起在洞庭湖一带工作过的蔡协民,不由得大喊一声,扑上去和他握手:“老蔡,想不到在这儿碰见你!”
蔡协民也吃了一惊,嚷道:“老何,你怎么来了?”
经蔡协民介绍,何长工知道那位青年人就是朱德的参谋长王尔琢。何长工开玩笑说:“你这把胡子,简直像马克思。”
蔡协民说:“王尔琢同志立了誓,革命不成功,就不剃头不刮胡子呢!”
大家正谈得热闹,朱德从里间屋里走出来。他精神饱满,和蔼可亲,全身严整的军人打扮。何长工与朱德还不曾相识。蔡协民把何长工介绍给朱德。朱德和何长工紧紧地握手,轻声而谦和的道了自己的姓名:“朱德。”
也就在这时,何长工又见到了早在巴黎就熟悉的陈毅,心里更是格外高兴。
何长工向朱德、陈毅、王尔琢介绍了毛泽东在井冈山地区活动的情况,并汇报了这次下山找朱德联系的经过。
朱德高兴地说:“好极了。从敌人报纸上看到了井冈山的消息。我们跑来跑去,也没有个地方站脚,正要找毛泽东同志呢,前些天刚派毛泽覃同志到井冈山去联系了。”他接着详细询问了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的情况,问井冈山的环境怎么样?能不能屯兵?群众情况怎样?等等
第二天,朱德给了何长工30块毫洋,嘱咐说:“希望你赶快回去,和毛泽东同志联系。”并且告诉他:“我们正在策动湘南暴动。”
在湘南起义爆发后不久的1928年2月,毛泽东又派原来由朱德派往井冈山的毛泽覃,率一个特务连从井冈山到郴州与朱德联系。当毛泽覃得知朱德、陈毅已率部北上耒阳时,便匆匆赶到耒阳。他在耒阳从地方武装负责人谭冠三处得知,朱德已率部东进,遂率部继续追赶,终于在途中与朱德部会合。
在广东、湖南的军阀向湘南大举进攻,湘南因中共湘南特委盲动主义错误造成严重危害,湘南已不宜坚持的时候,朱德、陈毅及所部官兵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上井冈山,找毛泽东同志去!
这时,朱德果断地决定,除留一部分地方武装继续在湘南坚持斗争外,主力部队工农革命军第1师2000余人,以胡少海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3师和邓允庭率领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为主的湘南起义农军约8000人,一起退出湘南,向湘、赣边界的井冈山前进。
毛泽东不仅积极派人与朱德取得联系,而且还亲率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配合和支援朱德所部。
1928年3月上旬,应湘南特委的要求,毛泽东任师长,率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2个团向湘南开进,支援湘南起义。出发前,部队在酃县水口誓师,兵分两路,毛泽东亲率第1团为左翼,楔入桂东、汝城之间,第2团为右翼,直向资兴、郴州方向前进。
3月底,毛泽东率第1团进至桂东沙田一带,发动群众,开展革命斗争。
4月15日,毛泽东率部由沙田向汝城进发,消灭了反动武装何其朗部。然后挥师向北,在资兴龙溪洞,会合了一支在敌人进攻宜章时和大队失去联系的宜章西南地区农军,约500多人。
4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第1团回到酃县,在城郊接龙桥一带阻击敌人,掩护朱德主力部队转移。在这次战斗中师参谋长兼第1团团长张子清身负重伤。
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2团是改编的王佐、袁文才的部队。何长工从犁铺头返回井冈山后不久,即受毛泽东的派遣,上山作改造王佐部队的工作,很快取得了成功。王佐的部队与袁文才的部队一起,被改编为第2团,何长工任团党代表,全团约1000人。第2团,在附近地区打过几次小胜仗,还没有远出作过战。大家知道这次远离井冈山是去支援湘南起义部队,情绪高昂。第2团开到资兴附近时,碰到邓允庭领导的工农革命军第7师。第7师实际兵力约1个营左右,人员都是资兴、永兴、耒阳一带的起义农民,拿的武器都是土枪、梭镖。两支部队会合后,召开干部会议,研究了敌情,判断湘敌何键的部队在衡阳集结不动,可能是因为湘东有工农革命军部队频繁活动,不敢轻易南下。于是决定继续南进,阻挡北犯粤军,不使他们逼近郴州,即使不能把敌人打垮,也可以掩护朱德的暴动总指挥部撤退,并且决定第7师部队归第2团统一指挥。
部队连夜经旧县,渡滁水,在滁口碰上了范石生的第16军一部。滁口离郴州不过100多里,敌人也是刚刚到这里,还没有来得及构筑工事,就被工农革命军包围了。那时的井冈山部队,虽然一式灰军装,还算整齐,但武器比较落后,尤其是没有重武器,第7师的部队连军装也没有。起初,敌人瞧不起这支部队,一边打一边构筑工事。在工农革命军奋力攻打了两天两夜后,敌人终于渐渐支持不住了。当工农革命军发动总攻击时,敌人一下子崩溃了,纷纷向南逃跑。工农革命军跟踪追击,一直向南追到接近文明司的地方。这时,敌人主力突然出现在当面,不仅挡住了追击的道路,而且压迫过来,工农革命军寡不敌众,只好立刻撤退。
第2团在北撤中得知,湘敌何键的部队已经出动,直逼郴州。便发出鸡毛信一封,建议朱德迅速撤出,免遭敌人南北夹击。第2团撤至资兴附近时,与陈毅率领的一部分农军和一些地方党的机关不期相遇。
第2团的领导人急忙打听:“朱德同志呢?”
陈毅说:“他和总指挥部还在郴州,不久可能带着主力部队,向东北撤到安仁、茶陵一带去。”
这时,毛泽东指挥第1团在汝城以西的马桥一带和敌人周旋。他命令第2团立即撤回井冈山,他亲自带领第1团部队在后面掩护,由汝城向酃县撤退。
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第1师及耒阳农军,在井冈山的工农革命军2个团的有力掩护下,边打边撤,安全转移。朱德率一部兵力先于何长工、王佐率领的第2团及陈毅率领的农军到达酃县的沔都。
当第2团等部接近沔都时,便衣侦察员回来报告:“朱德同志带领的队伍已经到达了沔都了!”
大家听到这一消息,都很高兴,不由得加快脚步,飞速赶去。进街后,陈毅、邓允庭、何长工及几个县委书记,一齐前往朱德住处。朱德穿着一身灰军装,绑腿却还是打得那么结实。虽然脸色比前些时候黑多了,但精神仍然很好。他笑呵呵的和大家一一握手。
何长工等人问他:“这次没有受损失吧?”
他说:“很好,没有受损失。就是忙得没有理发,胡子长得很盛了。家务还是很大的,缴了武器,队伍也扩大了,干部也充实了。”
何长工说:“我们拼命向南打,想不到你撤得这么利索。”
朱德笑眯眯地说:“你们的行动,直接掩护了我们的撤退。”接着他又问:“毛泽东同志在哪里?”
何长工报告说:“他担任后卫,大约还得三四天才到。”
几名领导干部陪同朱德吃了饭后,何长工告辞说:“我先回宁冈,准备一下房子和给养,还要动员群众热烈的欢迎你们呢!你还有什么指示?”
朱德和蔼地说:“你们是主人,你们咋个料理都行。”
4月24日,何长工、王佐率领第2团回到宁冈县砻市,将部队部署在东边,向江西方面警戒,然后动员宁冈附近的后方机关及广大群众,为欢迎兄弟部队准备房子和给养。
4月26日,朱德和陈毅带着一部分直属部队也进了山,分驻在砻市附近的几个小村庄里。
1928年4月28日,这是人民军队历史上值得永远纪念的一个光辉的日子。
这一天,宁冈的天气十分晴朗,巍峨的井冈山像被水洗过一样,显得特别清新;漫野葱绿的稻田,散发着阵阵清香,太阳喜洋洋地挂在高空,照得溪水盈盈闪光。毛泽东率领第1团回到宁冈,朱德所部主力也从安仁、茶陵一带开到。
两支革命武装,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期高举义旗,以革命的武装英勇地反抗反革命的武装,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探索之路,终于要胜利会师了!宁静的山中平原顿时热闹起来。
毛泽东和朱德会见的地点是在宁冈砻市的龙江书院。朱德、陈毅提前到达龙江书院,当毛泽东带领着井冈山部队的领导干部到来时,朱德赶忙偕同陈毅等到门外迎接。曾担任井冈山使者的何长工远远地看见他们,就向毛泽东报告说:“站在最前面的那位,就是朱德同志,左边是陈毅同志。”毛泽东点点头,微笑着向他们招手。
龙江书院
毛泽东快要走近时,朱德抢前几步,毛泽东也加快了脚步,早早地把手伸出来。刹时,两个伟人的巨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他们相互使劲地摇着对方的手臂,是那么热烈而又深情。
进了龙江书院,毛泽东和朱德首先互相介绍了各自周围的干部。然后,毛泽东带着祝贺的口吻说:“这次湘、粤两省的敌人竟没有能整到你!”
朱德说:“我们转移得快,也全靠你们的掩护。”
谈了一阵军情以后,毛泽东热情地说:“趁‘五四’纪念日,兄弟部队和附近群众开个热闹的联欢会,两方面的负责同志和大家见见面。”说着,转过身叫何长工负责大会筹备工作,并详细地指示了该准备些什么,最后特别强调说:“要多发动些群众来参加!”
龙江书院内,两位领导人在亲切交谈,经天纬地,运筹帷幄。书院之外,到处是欢声笑语,一片热闹景象。
田野山坡,村庄周围,到处是一簇一簇的人群。井冈山的战士和群众已经和朱德率领的战士们相处得很熟了。他们相互倾吐盼望之情,介绍情况,谈论革命经历,展望未来前途,表示今后决心。
5月4日,山明水秀的砻市,更加美丽可爱。山茶花更红,油菜花更黄,溪水更清,秧田更绿。在砻市南边的一个草坪上,有一个用门板和竹竿搭起来的主席台,被云霞似的红旗簇拥着。主席台两旁插满了“庆祝两支革命部队胜利会师”、“打到国民党反动派”等标语板。
一清早,人们就川流不息地向会场涌来。不到10时,10公里以外的部队也赶到了。会场挤满了人。部队和湘南农军约1万人,到会的群众也很多。人山、旗海、歌声、笑语,汇成了欢腾的浪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