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陈毅率领南昌起义军余部,在退出广东之后的艰苦的转战过程中,深刻总结了南昌起义军失败的教训,认识到:应当到农村去,不应当去打大城市;应当与敌人打小仗即游击战,不应当打大仗即正规战。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在推行打正规战、夺取中心城市的军事战略。在这种情况下,朱德和陈毅等,依靠自己在战争实践中对战争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独立自主地得出了必须摒弃错误的军事战略,实行军事战略转变的正确结论。这与毛泽东在秋收起义受挫后,带领部队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井冈山进军的主张不谋而合,是对中国共产党军事战略思想的重大贡献,是中国共产党开创军事工作新局面不可缺少的理论准备。
在得出正确的认识之后,朱德和陈毅重整旗鼓,率领部队转战湘南,把这种理论运用于革命战争的实践,在湘南创造了一个轰轰烈烈的革命局面。
§§§第一节智取宜章进军农村首战告捷
南昌起义军余部获悉范石生的密信,迅速从犁铺头出发。1928年元旦后不久的一天,天正下着大雨,朱德率领部队在韶关到仁化的公路上,砍倒了电线杆,割断了电线,并派人袭击了国民党军设在汝城的弹药库,缴获了10多担子弹,然后迅速向仁化前进。但到达仁化鸡笼附近江边时,发现蒋系第13军军长方鼎英部正乘船沿着浈水开往南雄,去路被截住。起义军便折回北进,经长来圩渡过武水,向湘南宜章地区开进。准备去湘南创建革命根据地。
起义军渡过武水时,马日事变的刽子手,当时任国民党军独立第2师师长的许克祥的5个团在这里驻防,并企图凭河阻击。许克祥部参谋杨子江,是秘密共产党员,他向许克祥建议说:这支部队是南昌暴动的精华,战斗力很强,不好打,不如放过江去,让他们同湘南军队作战,那样我们还可伺机行动,进入湖南。许克祥认为这个主意好,对他有利,便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样,南昌起义军便顺利的渡过了武水。
湘南各地,在大革命初期就建立了共产党的组织。1924年,中共湘南特委在衡阳成立,加强了对湘南各地党组织和人民革命斗争的领导。“马日事变”后,党的各级组织受到严重破坏,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湘南有一些县和地区的党组织迅速转入地下坚持斗争。湘南特委在衡阳转入地下后,继续指挥和领导各地的党组织开展斗争,他们还派出了一批党的骨干,分赴各地恢复和重建党的组织。党的“八·七”会议决定在鄂、湘、粤、赣四省发动秋收暴动。湖南的起义,中央原计划是在湘南举行。由于种种原因,在湘南发动秋收起义的计划未能实现,毛泽东在湘东领导发动了著名的秋收起义。但是,“八·七”会议精神和在湘南发动秋收暴动的计划,已经湖南省委和湘南特委传达了湘南各地党的组织和人民群众中,零星的暴动,此落彼起。整个湘南,斗争没有止息。
1927年11月26日至28日,朱德在汝城召开了衡阳所属各县县委书记会议,决定发动湘南暴动。湘南的郴县、耒阳、宜章、资兴,粤北的乐昌、仁化、始兴等县派出代表参加会议。与会代表有夏明震、毛科文、杨子达、任卓宣(后叛变)、钟古、龚楚(后叛变)、彭晒等10多人。会议研究了当时的形势,制定了由革命军打先锋的农民起义计划。
中共郴县县委书记夏眀震从汝城返回后,于12月上旬在郴县外卸货坪(今官压坪)共产党员万伦家里召开了有10多人参加的党的会议,传达汝城会议精神。与会人员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并决定分头到各地开展活动,组织暴动队伍。
汝城联席会议后,当朱德、陈毅率起义部队经资兴南下,于12月初到达广东仁化时,接到参加广州起义的通知,遂暂时放弃发动湘南暴动计划,日夜兼程奔向广州。12月中旬,行至韶关,获悉广州起义失败的消息后,便转至犁铺头休整。休整期间,毛泽东从井冈山派出寻找南昌起义部队的何长工到达犁铺头找到了起义军。经过交谈,朱德、陈毅受到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很大启发,更加坚定了从夺取城市转向占领农村,从打正规战转向打游击战的决心,从而也更加坚定了发动湘南暴动的决心。
为了发动湘南暴动,朱德和陈毅等在犁铺头做了大量的组织准备工作,不断地找地方党组织和群众武装组织的负责人谈话,了解情况,部署暴动的准备工作。在与地方党组织的联系中,获悉有一个名叫胡少海的宜章人,出身于一个有权势的大地主家庭,排行第五,人称“五少爷”,闻名全县。胡少海从小在学校读书,受进步思想影响,毅然背叛了地主家庭,参加了革命,成为一个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这时,他还没有暴露身份。他曾在东征军程潜部李国柱旅任过营长,以后进广州“建国攻鄂军讲武堂”第二期学习,毕业后躲在广东乳源梅花乡大坪杨家以贩马和鸦片为名,率领一支农民武装,在粤北一带进行秘密的革命活动。
朱德通过接见胡少海,又获悉中共宜章县县委委员、县农协委员长杨子达隐蔽在杨家寨秘密活动。朱德、陈毅率部北上,由胡少海做向导,经黄坪、大洞、小洞,到达杨家寨。当晚,朱德、陈毅、王尔琢、蔡协民、胡少海、杨子达等在杨家寨文奎楼开会,通过分析形势,决定首先组织宜章暴动,作为整个湖南暴动的开端。
1928年1月11日,南昌起义军余部由杨子达引路,来到了蟒山洞。蟒山是大庾岭山脉向西延伸的一座山,“洞”,是当地人对山中平原的称谓。这里,在大革命失败后,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一些参加过农民协会、妇女协会、学生会、儿童团的人,大批被捕入狱,惨遭杀害。所以,贫苦农民对国民党反动派恨之入骨,终日盼望自己的队伍早日到来。当他们知道来了朱德、陈毅的部队,个个欣喜若狂,人人奔走相告。瑶族兄弟打着长鼓,瑶族阿妹唱着山歌,表示最热烈的欢迎。烈士家属,三五成群前来控诉国民党反动派的罪行,请求起义军替他们报仇雪恨。群众纷纷表示,如果起义军攻打宜章县城,他们愿当向导,愿打先锋,愿意参加敢死队,愿捐献粮草,愿组成运输队、担架队······。总之,为了消灭国民党反动派,蟒山人民愿意献出自己的一切。
部队到达这里后,继续进行休整。在这里,朱德提出了“官兵平等”问题,发饷,官兵同等数目;伙食,官兵同样饭菜。还提出了官长不准打骂士兵,但士兵要服从官长等原则。朱德还召开了党的活动分子会议,召集大家讲了一次话。他说:现在,我们得到了休整补充,又和湘南党组织取得了联系。这里敌人统治薄弱,有我们的地方党,有经过大革命锻炼的革命群众,我们可以打起我们的红旗大干一下了。
湘南特委和宜章县委获悉起义军到蟒山洞,立即派特委委员、宜章县委书记胡世俭前往联系。胡世俭向朱德、陈毅报告了宜章县城的情况,他说,宜章县城没有国民党的正规军防守,只有四五百人的反动民团。根据宜章县城守敌力量薄弱并且无电讯联络,信息闭塞等情况,朱德、陈毅拟定了智取宜章的作战方案:暂时卷起起义军的红旗,打出第16军第140团的旗号,赚进县城;让近年来从未在家乡公开露面的胡少海,扮演“五少爷衣锦还乡”,迷惑敌人,在敌人来不及做出有效反应时,便以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解决敌民团武装;用胡家“五少爷”回乡的名义,宴请“父母官”和“桑梓父老”欢饮叙旧,在酒席宴旁,四面埋伏,一网打尽。
同时,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朱德请县委抓紧办好几件事:一是赶制起义军的旗帜,写好突出土地革命运动内容的标语口号;二是胡少海以“团副”的名义回乡保护“桑梓父老”,贴出安民告示;三是立即命令在乡下隐蔽活动的农民武装,星夜赶到县城配合起义军举行暴动。
宜章县城的国民党县政府的官员和县城里的土豪劣绅,正担心共产党发动年关暴动,急切盼望国民党正规军开进县城保护他们。突然听说有正规军开来,一个个都乐不可支。1928年1月21日,胡少海率领打着国民党第16军第140团先遣队旗号的起义军先头部队2个连,乔装入城。一群县政府官员和土豪劣绅早已麇集恭候。胡少海翻身下马,县长杨孝斌忙迎上前去恭维说:“团座回乡,功在宜章。本县守土无能,还望多多指教。”土豪劣绅们也都围上去捧场:“共匪猖獗,我等盼五少爷回乡,真如大旱之望云霓也。”
胡少海故作姿态,不卑不亢:“敬恭桑梓,古有名训,保卫乡园,乃晚生应尽之责。我今日奉范军长之命,率先头部队进城,明日还有大军随后。”官绅们大喜过望,弹冠相庆。
21日晚上,朱德、陈毅率领大部队浩浩荡荡往宜章开来,在城郊杨家岱下宿营。宿营后,朱德进行战斗动员,他说:“智取宜章是一个完整的战斗方案,我们一定要沉着、机智,与地下党密切配合,夺取这次战斗的胜利。这是我们进入湘南的第一仗,这一仗胜利了,对湘南人民的革命斗争将产生巨大影响。”朱德的讲话,大大鼓舞了指战员。
22日中午,朱德、陈毅率大部队顺利进入宜章城。中共宜章县委的胡世俭、高静山、杨子达、陈东日、毛科文都化装隐蔽在大部队里。司令部设在宜章县女子职业学校。部队在布防设营的名义下,按预定部署悄悄地包围了敌人的县政府、警察局和团防局所在地——养正书院,在通向各条要道上布置了岗哨,作好了战斗前的一切准备。
傍晚,敌县长杨孝斌在县参议会宴请新换防的驻军长官,当权的地主豪绅20多人作陪。酒过半巡,胡少海厉声说道:“我们就是共产党领导的工农革命军,宜章城已被解放!”县农协委员长杨子达、县委委员高静山带人闯进宴会厅,逮捕了这批反动官吏和土豪劣绅,其中包括县长杨孝斌和卸任县长黄得珍。宜章县的反动头目,除狡猾阴险的县保安队长邝镜明借故未参加宴会,得以漏网逃脱外,其余全部落网就擒。
几乎在同一时刻,起义军包围了敌团防局所在地养正书院,干净利落的缴了团防局的枪。接着,打开监狱,释放了被捕的共产党员和无辜的群众;打开地主的粮仓,把粮食分给了穷苦人民。
1月23日上午,在宜章县城西门广场,召开了群众大会,到会群众有五六千人。朱德与群众见了面,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在大会上宣布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革命第1师的成立以及第1师负责干部的名单:师长朱德,党代表陈毅,参谋长王尔琢,政治部主任蔡协民。然后,他说:“我们工农革命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帮助穷人打天下的军队。我们已经推翻了伪县政府,逮捕了一批贪官污吏、土豪劣绅。我们支持大家起来闹革命,彻底打倒反动派,实行耕者有其田。”群众欢声雷动。大会接受群众的意见,处决了在宴会上逮捕的罪大恶极的杨孝斌、黄得珍,挨户团长刘秉钧等人。
南昌起义军余部实行军事战略转变,走向农村的一次伟大实践——湘南起义首战告捷。
智取宜章胜利之后,根据朱德和宜章县委的指示,彭晒领导了以碕石村为中心的黄沙区暴动。碕石位于宜章西南,是一个三四百户的大村,是中共宜章县黄沙区支部的中心点,有党团员二三十人,有一定数量的革命骨干力量。彭晒以品学兼优闻名乡里,他打进敌人内部当了民团团长,掌握了30多支枪。暴动后,成立了农民协会和苏维埃政府,还成立了红军独立营,彭晒为营长,肖克当时和彭晒一起率领该营。黄沙区暴动的成功,进一部扩大了智取宜章的胜利成果。
§§§第二节巧战坪石游击战初露锋芒
工农革命军第1师智取宜章的胜利,震惊了湘南粤北的国民党反动派。蒋介石慌了手脚,急令驻粤北的许克祥率6个团的兵力,由广东韶关经坪石直奔宜章而来,妄图扑灭宜章刚刚燃起的革命烈火。
许克祥是“马日事变”中双手沾满共产党人和湖南人民鲜血的刽子手,广大军民无不切齿痛恨,义愤填膺。现在他又来进攻革命的军民,真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在兵力对比上,许克祥部占有明显的优势。由南昌起义军余部改编的工农革命军第1师,虽经补充,仍不足1000人,约1个团的兵力。许克祥部不仅在兵力数量上拥有6倍的优势,而且武器装备精良,后方实力雄厚。
面对强大的敌军,朱德、陈毅铭记南昌起义以来作战的经验教训,决定不再死打硬拼,同敌拼消耗了。而要打游击战,先退让一步,然后寻找有利时机破敌。
于是,朱德、陈毅指挥工农革命军第1师和宜章农民,于1月下旬的一个深夜主动撤离县城,向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宜章县城西南的碕石、黄沙、长村、观音寺、笆篱、山门方向转移,在转移途中,部队不失时机地又“游”又“击”。在黄沙堡,与农民武装一起消灭了反动团防武装;在观音寺,与许克祥部先遣队遭遇,工农革命军奋勇作战,毙敌营长1名;在笆篱,挫败了蟒山一带的反动团防武装。在地方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支援、配合下,部队于1月26日转移到距宜章城约40公里的黄沙堡、笆篱堡、圣公坛一带山区,这里地处湘、粤边界,地势险要,进可以攻,退可以守。
圣公坛有一支以王光佑为首的农民自卫军,起初,在不法豪绅操纵下阻挡工农革命军进驻。朱德通过宜章县委毛科文以及胡少海,向王光佑做了耐心的争取工作,揭露了当地土豪劣绅恶毒攻击工农革命军,破坏工农革命军进驻的阴谋,使王光佑转变了态度,由阻拦革命军,到欢迎革命军进驻。接着,朱德又与宜章县委一道,对王光佑的农民武装进行团结、教育、改编工作,建立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圣公坛革命军后方营部。为工农革命军在圣公坛山区安全地隐蔽集结创造了条件。
许克祥率领6个团,从韶关到坪石,一路未遇抵抗,进入宜章县城,不禁大喜。认为革命军不是对手,不敢与他交战。便留教导团和补充团于坪石,亲率2个主力团闯到岩泉,另2个团则分布在坪石、长岗岭、武阳司、栗源、岩泉一线,摆成一字长蛇阵。由于工农革命军迅速转移,许克祥到处追寻。从坪石到岩泉30多公里,沿线设防,长途行军,忙于“追剿”,许部士兵,已疲惫不堪。而且,由于战线太长,首尾无法照应,已出现便于各个击破的有利时机。
工农革命军隐蔽在圣公坛山区,成立了革命军的后方医院,伤病员得到了医治,部队进行了休整,体质增强,士气高涨,形成了以逸待劳的有利态势。
为了确有把握地战胜强敌,朱德率领工农革命军在中共宜章各级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和支援下,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是发动群众,武装群众。朱德与中共宜章县委共同组织了宜章农军,包括县农民赤卫队、碕石独立营、圣公坛革命军后方营营部等部,还在梅田、浆水、碕石、黄沙、长村、观音寺、笆篱、山门、圣公坛等地发动群众,动员了2000多名赤卫队员和农民群众参战和支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