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萌芽于印度历史上的早期吠陀时代。当雅利安人进入印度次大陆时,他们用“雅利安人瓦尔那”和“达萨瓦尔那”把入侵的雅利安人和土著人区分开来。在梵语中,“雅利安人”的意思是“高贵者”、“有信仰者”。随着氏族制度的瓦解和社会分化的加剧,在雅利安人内部逐渐形成了四个不同的等级,即瓦尔那和种姓。第一等级是婆罗门僧侣;第二等级是军事贵族,称作刹帝利;第三等级是吠舍,即雅利安人的一般自由民;第四等级是首陀罗,多为佣工或奴隶,他们由战败的雅利安人和被征服的土著居民所组成。除了四个等级外,还有一种“旃陀罗”种姓,他们是一些被征服的山林部落的居民,或是不同种姓的人通婚所生的子女,被视为“贱民”、“不可接触者”。
在雅利安人国家形成过程中,种姓制度起到了保护氏族贵族利益的作用。前三个等级被认为是“再生族”,他们有权参加各种宗教活动;而首陀罗这一等级被认为是“非再生族”,无权参加宗教仪式,几乎被剥夺了一切政治和经济权利。被视为“贱民”的旃陀罗社会地位更低,受尽欺凌,更无政治和经济权利可言。另外,各种姓之间不得相互通婚。
种姓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职业世袭、内部通婚、宗教界限森严、法律面前不平等。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高低并不取决于他的能力,而仅仅依据其家庭出身,严格按血统世代不变。直到1950年,印度政府才将这种长期存在的不合理的种姓制度予以废除。
与瓦尔那制度发展紧密相连的是婆罗门教的兴起。该教的起源很早,可以追溯到早期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对自然的崇拜。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形成和等级制度的演进,人们的宗教思想有了新的变化。公元前7世纪,专司祭祀的婆罗门种姓与婆罗门教产生了。婆罗门教的教义和理论主要体现在“三神一体”和“轮回业报”两个方面。它的宗旨就是要人们忍受人世间的一切痛苦,逆来顺受,不作反抗,维护种族制度,从而婆罗门教逐渐成为奴隶主统治阶级的工具和精神枷锁。到了公元前7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经过宗教改革后,婆罗门教为印度教所取代。
孔雀与贵霜帝国
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北印度各国互相战争,16个大国从割据争霸逐渐趋向统一,史称列国时代。这一时期,社会的分化和宗教礼仪的束缚也激起强烈的民怨,结果便发生了由贵族人物领导的几次反抗运动,佛教随之兴起。统治阶级利用宗教改革,进一步加强了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孔雀帝国与贵霜帝国的相继强盛,则进一步扩大了佛教的传播。
印度列国时代,以位于恒河中游及其中上游的摩揭陀国、居萨罗国最为强大。摩揭陀国瓶沙王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扩大了领土,传说其治下有8万个村镇,他的儿子阿问世(约公元前493一前462)弑父篡位,继续奉行扩张政策,尤其对拔祗进行了长达16年的侵略战争并最终征服了这个王国,从而使摩揭陀在列国中称霸。约公元前430年,大臣希苏那伽登上了王位,传至难陀王朝统治时,摩揭陀征服了它的最大劲敌居萨罗,逐渐统一印度次大陆北部,为后来孔雀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列国时代频繁的战争、骤烈的社会分化和婆罗门教森严的种姓压迫,激起强烈的民怨,也唤起了贵族人物追求改革的愿望。在这样的背景下,代表着不同的阶级或阶层利益的新思潮和新宗教,像雨后春笋般地产生了。新教派被称为“外道”,据说当时有96种外道,它们各有各的学说,各有各的徒众,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佛教。
佛教的创立者是乔达摩·悉达多(约公元前566一前486),通常称他为释迦牟尼,或佛陀(意即觉悟者),简称佛。传说释迦牟尼是当时迦毗罗卫城(今尼泊尔境内)净饭王的儿子,属刹帝利种姓。他29岁出家,修行7年,自称得道,后来在恒河中游一带传教40多年。早期佛教的教义集中表现为四谛(真理),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佛教不承认婆罗门教的神能主宰人的命运,不承认婆罗门的经典和祭祀有拯救人的作用,从而否定了婆罗门教和婆罗门种姓的权威,所以它的主要支持者是刹帝利和吠舍中的富人。摩揭陀国家的君王信奉佛教,富有的吠舍以大量捐献支持佛教,是佛教能迅速传播的一个重要原因。
列国时代,古印度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东移,西北的印度河流域在政治舞台上也随之失去了重要意义。公元前518年,波斯帝国侵入印度,占领印度河流域,将印度作为一个行省。至公元前326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在灭亡波斯帝国后侵入印度河流域的上游地区,这时,东方的恒河流域基本上由摩揭陀的难陀王朝所统治。公元前325年,亚历山大退守巴比伦,将西北印度交给两个傀儡管辖。此时北印度的政局十分动荡,到处发生人民起义。有一个叫旃陀罗笈多的人在人民起义中崛起于西北印度,自立为王,后来又推翻了千疮百孔的难陀王朝,成为新王朝的统治者。由于他出身于一个为国王饲养孔雀的家族,故称此王朝为孔雀王朝。公元前305年,西亚的塞琉古王国侵入印度。不知何因,塞琉古没有乘机统治印度,却和印度订了和约,塞琉古把大约相当于今天的阿富汗和俾路支一带的大片领土割让给印度,而印度只给塞琉古战象500头。
孔雀王朝传至阿育王时代(约公元前272~前232),对南印度进行了大规模的征讨,征服羯陵伽。南印度除极南端一部分以外,都归人孔雀帝国的版图。至此,孔雀帝国已经成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阿育王不仅用武力扩展了帝国的疆域,而且大力宣传他的达摩正法和佛教。在佛教教义的吸引下,起初他成为一个在俗的信徒,后来便正式盟誓,加入僧尼阶层,但没有放弃王位。他想以自己的立身行事作出恪守佛教信条的榜样,并将这些信条用于帝国的政事,以加强对帝国臣民的精神统治。
古印度至孔雀帝国时代,已形成一个强大的君主专制帝国,是古印度的极盛时代。但是,这个庞大帝国没有统一的基础,各个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上还保留有很大的独立性。因此,这个靠武力统一起来的帝国不能长期维持下去,所以,在阿育王死后不久,帝国即告分裂。约公元前187年,末帝为其将军所杀,孔雀帝国寿终正寝。
孔雀帝国灭亡后,印度次大陆长期陷于四分五裂之中,此后,又经历了巽加王朝(公元前187一前175)、甘婆王朝(公元前175一前30)和安度罗王朝。
公元前2世纪前期,大夏的德米特里二世侵入印度河流域。公元前1世纪下半叶,来自中亚的塞种人又侵入西北印度,并在西部和西北部建立了20多个州长国家,后来,这些州长国家大部分被来自中亚的大月氏人的贵霜帝国所灭,个别的一直到公元4世纪,才为笈多王朝灭掉。
公元1世纪中叶,当罗马和帕提亚两个强国在西亚角逐时,中亚细亚兴起了一个强大的国家——贵霜帝国,它于公元1世纪中叶起到3世纪征服了印度次大陆的北部大部分地区。
贵霜帝国为大月氏人所建。大月氏人最初居住在中国西部的敦煌及祁连山一带,势力强大。到公元前2世纪初,被匈奴人击败,西迁至阿姆河流域,以后又灭巴克特利亚,统治整个阿姆河和锡尔河流域,至公元1世纪中叶,由贵霜翕侯丘就郤建立起贵霜帝国。随后,丘就郤南下攻占喀布尔,并把西北的花剌子模置于其统治之下。后其子阎膏珍又南侵印度,建立于对恒河流域的统治。到迦腻色迦(约公元120—162)时,贵霜战败帕提亚,扩大了在北印度的统治,包括恒河和印度河流域。这时贵霜帝国的疆域西起咸海,东至葱岭,形成中亚细亚一个庞大的帝国,定都富楼沙,就是今天的白沙瓦。公元一、二世纪时,贵霜帝国是与当时罗马帝国、安息帝国和中国的东汉王朝并驾齐驱的四大帝国之一。当时,著名的国际商道——“丝绸之路”经过贵霜帝国境内,中国的丝绸、漆器、铁器,印度的珠宝、香料和象牙,埃及和西亚的玻璃等商品,在东西贸易中都要经过贵霜,贵霜的统治者和商人从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贵霜境内的商品货币经济也相当发达,历代国王都铸有金、银、铜等各类钱币。
贵霜帝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迦腻色迦在位时,一方面利用佛教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以缓和矛盾,另一方面则加强武力的控制。但在帝国内部,阶级斗争和被征服民族的斗争交织在一起,帝国的盛世也不长久。传说迦腻色迦就是在人民起义中被杀死的。此后,帝国日益衰落。到公元3世纪时,它已分裂为若干小国,统一的印度不复存在。
古希腊的宗教崇拜
古希腊宗教属于多神教。由原始社会形成的自然崇拜、英雄崇拜、祖先崇拜及万物有灵观念,构成了古希腊宗教内容的诸形式。古希腊宗教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中晚期是宗教观念萌发,宗教思想逐步形成时期,主要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恐惧和无知。对奥妙的大自然和千变万化的自然现象缺乏正确的认识,作了歪曲的虚幻的反映。进入城邦阶级社会以后,又反映了对社会力量的恐惧和无知,对人事祸福、社会变革以及阶级矛盾作了歪曲的虚幻的反映。在原有宗教崇拜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对社会力量的崇拜,从而使古希腊宗教呈现纷杂多元的局面。古希腊宗教在形成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以下特点:一是神人同性同形,实际是对贵族的拟人化,使神灵也具有了人世间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的性格。众神住在奥林匹斯山,是贵族相对定居在宗教上的反映。神祗各司其职,是社会大分工在宗教上的反映。神祗间的争吵嫉妒恰是人世间矛盾的真实写照。二是由于政治分立,城邦分散,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因而宗教中作为“众神之父”的宙斯权力并不大。众神灵的地位人体平等,宙斯的话许多神是不听的,敢于抗争的。三是宗教尚未形成统一的经典和教义,各地信仰崇拜不一,仪式繁简有别,宗教活动与社会文化活动往往交织在一起。古希腊宗教深深地影响了罗马神灵的产出,在历史上对促进希腊文学艺术的发展,对传播文化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希腊神话》的产生
希腊神话产生于原始社会的口头文学。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的知识有限,对许多自然现象难以理解。因此古希腊人把许多自然现象理解为神力的作用,借助想象赋予各种自然力以人的形象,从而产生了各种自然神(如日、月、海、雷神等)和各种关于神的故事。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神的故事包括开天辟地、诸神诞生、神的谱系和神的生活等。根据希腊神话,宇宙最初为混沌状态,后来从中产生地母神盖娅,盖娅生乌拉诺,他们结合生12个提坦神(6男6女)。提坦诸神彼此结合,生日月星辰、宙斯等神。宙斯、赫拉夫妇率男女众神住在奥林匹斯山,他们共12个:天神宙斯、天后赫拉、战神阿瑞斯、火神赫菲斯托、太阳神阿波罗、爱神阿芙罗蒂、智慧神雅典娜、海神波寒冬、农神狄密特(亦为宙斯妻)、商旅神赫尔墨斯、月神阿尔忒弥斯、火工神赫斯提。英雄传说主要歌颂那些为民除害的英雄、发明工具的能工巧匠,这些人都是神和人结合而生的。因而,希腊神话具有“神人同形同性”的特点。诸神与人一样,有感情(喜、怒、哀、乐),有各种需求(吃、喝、穿、结婚)以及人类具备的正直、勇敢、残忍、妒嫉等品性。但神比人更聪明、更有力量,而且长生不老,这是神与人的不同之处。希腊神话中的神有主宰人类命运的决定力量?有时神可以和神对抗、打仗,体现出希腊神话的进步性和现实性。希腊神话内容丰富,富于想象力和艺术表现力,成为古希腊文学、艺术作品取之不尽的题材。
?种姓制的形成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以后,将被征服的土著居民称为“达萨”,意为敌人。以后越来越多的战俘变为被役使的奴隶,“达萨”一词也就用来表示奴隶了。至公元前1000年左右,伴随着阶级的产生和国家的出现,体现阶级压迫的种姓制度也在逐渐形成。“种姓”一词在梵语中称为“瓦尔那”或“迦提”。“瓦尔那”意为“色”、“种”等,而“迦提”有“族籍”、“出生”等意。最初雅利安人只是将自己与土著居民区分为两个种姓,随着社会分化加剧,雅利安人内部也分裂为三个种姓,于是整个社会便形成界限分明的四个等级,即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为了维护这种等级制度,统治者一方面编造出诸神分割巨神普鲁沙时,其口、双臂、双腿及双脚分别变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的神话,从而使种姓制度披上一层神圣的的外衣;另一方面又制订出许多“达磨”(意为“法”),为各种姓的社会地位、权利、义务和生活方式作出严格规定。婆罗门居种姓之首,是专门的祭司贵族集团,他们不仅垄断宗教、文化大权,还通过充当国王顾问等形式影响国家行政。刹帝利为种姓第二,是军事行政贵族集团,其基本职业是充当武士,国王通常也属于这一种姓。第三个种姓吠舍是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平民,他们必须以纳税和“布施”等形式供养前两个种姓。第四个种姓首陀罗,是被征服的土著居民及雅利安人中失去公社成员身份的贫民,他们或为奴隶,或为雇工,为高级种姓服务是他们的义务。前两个种姓完全以剥削为生,不从事任何生产劳动,而后两个种姓便是他们剥削、奴役的对象。前两个种姓与后两个种姓的对立,是奴隶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对立。种姓制度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统治的工具。
迦太基兴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