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巴达女孩7岁仍留在家里,但她们不是整天织布做家务,而是从事体育锻炼,学习跑步、竞走、掷铁饼、搏斗等。斯巴达人认为只有身体强健的母亲,才能生下刚强的战士。斯巴达妇女很勇敢和坚强,她们不怕看到儿子在战场上负伤或死亡。一个斯巴达母亲送儿子上战场时,不是祝他平安归来,而是给他一个盾牌,说:“要么拿着,要么躺在上面”。意思是说,要么拿着盾牌光荣胜利归来,要么光荣战死被别人用盾牌抬回来。
斯巴达人轻视文化教育。青少年只要求会写命令和便条就可以了。斯巴达人要求他们的子弟语言简明,直截了当,从小养成沉默寡言的习惯。他们的说话就像军事口令一样。有一次,一个国王威胁斯巴达国王,要斯巴达听从他的命令,否则就把斯巴达夷为平地,斯巴达国王的回答是:“请!”这种简洁的回答后来被称做斯巴达式的回答。同样,斯巴达人轻视文学艺术、自然科学。斯巴达城里,几乎看不到一座宏伟的建筑物,斯巴达人也没有制作出一件精致的艺术品传到后世。
斯巴达人实行“二王制”。两个国王只有在打仗时才拥有无限的权力,一个国王充任统帅,一个国王留守国内。平时,一切重大问题都由30个人组成的“长老会议”决定。有5个执政官协助国王处理政务。一切有关城邦的重大事务,均由长老会议作出决定。然而,名义上还要由公民大会通过,方可有效。
斯巴达在长期的对外战争中,不断加剧对希洛人的压迫和剥削。英勇的希洛人多次举行起义。约公元前640年,希洛人发动长达十几年的武装起义。公元前464年,斯巴达境内的希洛人再次起义。他们英勇顽强,直逼斯巴达城下,坚持了长达10年的斗争。斯巴达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给了起义军自由。斯巴达的统治也因此受到沉重的打击。公元前4世纪中叶以后,斯巴达一天天走向衰亡。
美洲的主人
对于欧洲人来说,在1492年哥伦布航海到达美洲之前,是从来不知道还有这块大陆的。其实,美洲原来就有二三千万人口,他们就是印第安人。其实,印第安人并非是土生土长的美洲人,他们的祖先是亚洲人。在大约四五万年以前,北极的冰川尚未充分融化,太平洋的水位也没有今天这样高,因此在今天亚洲与美洲隔海相望的白令海峡之间在那时还有大陆桥相邻。当时的印第安人就是由这里进入美洲的。
进入美洲的印第安人中,有一小部分留在北方,在严寒地带过着渔猎生活,大部分人则从北部向南迁徙,最后,他们布满整个美洲大陆。在长期的发展中,印第安人在各地形成了许多部落和集团,各有自己的文化和语言,他们在美洲创造了灿烂的农业文明。而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则是美洲古文明这顶皇冠上的三颗璀璨的明珠。
玛雅文化是印第安人中水平最高、最发达的文化,也是印第安人中惟一有文献资料保存至今的古代文明,它诞生于现今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一带。早在公元前1000多年时,玛雅人就开始在这里定居下来,到10世纪时,他们的文化已相当繁荣,到12世纪时,他们已建立起以玛雅为中心的国家。
玛雅人的农业文明很发达,正是他们首先栽培了玉米、番茄、马铃薯等作物,丰富了人类的饮食。但是,他们的建筑技术、绘画和雕刻艺术倒更是令人叹为观止。在今天危地马拉境内的提卡尔古城是由玛雅人留下的。在它的中心广场四周,有四座高大的神庙,其中最高的一座高75米,有20层大厦那样高。建筑的整体像个三角形,坡度很陡,顶上还建了一座小神殿,气势非常雄伟。这四座神庙互相呼应,围绕着中心广场。而在广场的外围则是宫殿、市场等附属设施。玛雅人就在这里进行隆重的宗教祭祀和政治集会。如今,这里已成为中美洲最著名的一个文化古迹了。玛雅人还在神庙和纪念碑上刻上精美的浮雕,在建筑物内绘有壁画,甚至于在日用品上也画上美丽的装饰彩画。坐落在奇陈伊查(今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岛上)的“战士神庙”是玛雅神庙建筑中最壮丽动人的一座。神庙前,有一个战士的座像,造型奇特,形象逼真,气概不凡,使人看了流连忘返。而在墨西哥南部的波南帕克发现的一批保存完好的古代玛雅壁画,则是刻画生动、色彩明快,足以和我国敦煌的壁画媲美。
玛雅人还有很丰富的天文、数学知识。他们不但制订了较为精确的太阳历,而且能够预知日蚀的日期,测算月亮和金星的运行周期。他们的许多天文发现都走在中世纪欧洲人的前面。在数学方面,他们知道使用“0”这个数字也比欧洲人早800年。
阿兹特克文化是印第安人文明中的后起之秀。阿兹特克人大约在12世纪才进入墨西哥盆地,而那里的文明城市已存在千年之久了。阿兹特克人吸收了前人的文化成果,建立起一个强大的国家。他们的首都铁诺奇第特兰是美洲最大、最美的城市。这个湖上都市有宽阔的广场,高大的神庙,美丽的宫殿和热闹的市场。白石砌成的建筑和彩色缤纷的热带花草相映成趣,景色十分迷人。难怪西班牙殖民者不得不承认,即使是欧洲著名的威尼斯也无法与它相提并论。要知道,当时的铁诺奇第特兰已有二三十万人口,而伦敦才只有几万人。这座铁诺奇第特兰就是今天的墨西哥城。
印加人居住在南美秘鲁境内的南安第斯山脚下。“印加”一词系印第安语,意为“太阳的子孙”。在印加人到来之前,南美洲已经有过一些印第安部落。印加人把这些部落征服了,组成了一个幅员广阔的印加帝国,其疆域包括今天的秘鲁、厄瓜多尔和玻利维亚、智利的部分地区。而坐落于海拔3550米的高原盆地上,四周群山环绕的首都库斯科也是一个人口有一二十万人的大城市。
印加人极其崇拜太阳。不但他们的国王被视为太阳的化身,而且在库斯科的市中心,还有一座非常壮观的太阳神庙。庙内四周的墙壁全部以金板贴面,以纯金做门楣,祭台上放着一个大金球,象征太阳;四周排列出千万支金条,象征着太阳的光辉。而庙内的黄金花园更是堪称一绝,园中的花鸟草木全是金银制品,形象逼真,栩栩如生。
印加人的建筑技术很高超。他们虽然当时没有铁器,但却能开采出最硬的花岗岩,砌成的建筑物结构紧密,其接缝处,连用手摸也察觉不出来。他们建造出来的城墙和宫室异常坚固,直到今天,当地人还在印加的墙垣上盖房子。他们还修建了纵贯南北,长达2500公里的大道。这条大道像万里长城那样蜿蜒曲折,跨越崇山峻岭。路基都用坚硬的大石块铺成,异常牢固,比当时欧洲的公路好得多。
15、16世纪之交的印第安人社会虽已出现了不平等的阶级斗争,但大多数印第安人仍然过着一种平静安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式生活。可是贪婪而残暴的西方殖民者却疯狂地破坏了印第安文明。印第安人的房屋被焚、财产被掠夺,生命被屠戮。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加勒比海,他们的白骨淤塞了墨西哥湾。美洲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条河流都记录着西方早期殖民者的无耻罪行和印第安人的悲惨遭遇。而印第安人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印第安文化则几乎尽遭毁灭,留存至今的少之又少,还不到整个印第安文明宝藏的万分之一。
湮灭地下的古城
在巴基斯坦信德省的拉尔卡纳县南部,滚滚流淌的印度河右岸,有一座半圆形的佛塔废墟。1922年,几名印度勘察队员偶然来到这里,在佛塔的废墟里,找到了几块刻着动物图形和令人费解的文字的石制印章。这一发现及历时十多年的考古发掘,终于向世人证明印度河文明与苏美尔丈明一样古老而灿烂。
印度这一名称来源于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这里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印度是指今天的整个印度次大陆而言,它是古代这块大陆上的各个部落或国家的统称,它是人类起源的故乡之一。已知最早的印度河沿岸居民是来自西部不远处俾路支斯坦山区的游牧人,他们和达罗毗荼人以及其他土著居民一起创造文明。自公元前21世纪中叶,属于印欧语系的印度雅利安人侵入到印度,成为古代印度的主要居民,从公元前11世纪开始到古代的结束,又有波斯人、希腊人、安息人、塞种人、大月氏人等先后入侵,并占据了印度西北部的不少地区。由于外族的不断入侵和定居,古代印度的居民自古就表现出复杂性的特点。
印度河流域的文明是相当古老而久远的,但世事沧桑,时代变迁,它的真实面目或湮没于地下,或毁坏殆尽,所幸存的也已模糊不清。从20世纪20年代初开始,考古学家陆续在印度河流域展开发掘工作,以期发现更多的古文明成果,结果发现了许多城市和村落的遗址,其中最大的城市遗址是今天的信德和旁遮普,学者们称这种文化为哈拉巴文化。印度河流域文化的范围是很广的,从南到北相距约1100公里,从东至西约1550公里;后来,新的发现使这个界限又有所突破。其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50年。
当年的信德(摩亨佐·达罗)和旁遮普(哈拉巴)这两座城市,周长都在4.8公里以上,面积大约各自都有85万平方米,其居民各自都有3.5万人左右。旁遮普的卫城有高而厚的砖墙;信德的城市建筑和规模要比旁遮普壮观,这是印度河文明的典型城市,卫城的四周有防御的塔楼,中心建筑物是一个大浴池,在此东北有一组建筑群,其中有一个很长的大厅;卫城南部另有一组建筑物,其中心是会议厅。下城是居民区,街道整齐,主要大街宽达10米。在富人区还建有完善的排水系统。这两座城市,一个在印度河的上游,一个在印度河的下游,相距644公里,形成两个中心。这显然是两个彼此独立的国家的都城。除此之外,在印度河流域还发现有几十处城镇和村落,这里可能也存在过一些小的城邦。
信德的手工业比较发达,在这里发掘出的金属有金、银、铜、铅和锡,还发现不少金属制的和石制的斧、矛、箭镞、短刀、投石器,玻璃制成的装饰品,陶制品,其中陶器上还绘有动植物图案。还出土了大量的造型艺术品,如小雕像、骨刻、绘画及2000多个护身符印章。
哈拉巴文化是已进入青铜时代的文化。这一时期居民的主要生产活动是农业,但在农业上还很少使用金属工具:当时耕地使用锄头,木犁和带有燧石头的轻犁也已开始使用,也有水牛和犎牛帮助犁田。种植的作物有大麦、小麦、稻、胡麻、瓜、枣和棉花等。除了农业外,居民还从事畜牧业,驯养水牛、犎牛、山羊、绵羊、猪、狗、象、骆驼和驴等牲畜。手工业也很发达,对金属的热加工和冷加工已有较高的水平,并能用焊接法制造金属器。制陶业和纺织业的水平较高。商业贸易有所发展,与西亚有了经常贸易联系。在当时,已有了二进法和十进法等度量衡制度。
印度河文明的文字主要保存在石、陶、象牙等制成的印章上,迄今所知道的符号约有500个。印章上文字与图画并见,多为单行的,而且很短,至多不超过20个符号;这些符号是发音符号,也有些是表意字。
但是,印度河文明大约从公元前18世纪开始就莫名其妙地衰落了。有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认为印度河文明的毁坏是由外族入侵造成的。大约在公元前1750年,印度河流域的一些城市遭到了入侵者的严重破坏,特别是信德城市被彻底摧毁,那里不少被杀戮的男女老幼的遗骨就足以证明入侵者的残忍。已经出土的特殊类型的陶器和其他物质文化,也能证明新的入侵者已经占领了印度河流域的中心地区。
种姓制度
从印度河文明的衰落,到吠陀时代雅利安人入侵这几百年间,古印度的历史几乎是一片空白。其主要原因,是因为雅利安人迁入印度之后大约过了1000年才有文字体系。在这之前,即如《吠陀》那样被雅利安人视为史诗一般的圣书,也仅仅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并经口头复诵而代代相传。
雅利安人是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一支,最初生活在外高加索一带,以游牧为主。公元前3000年代,他们开始向中亚迁徙,公元前2000年代中叶又向南迁徙,越过兴都库什山进入恒河流域,征服了孟达人。土著居民惨遭劫难,或被赶走,或被杀戮,或被奴役。他们称土著居民为“达萨”,意即敌人,称自己为“雅利安人”,是“出身高贵的人”。他们作为征服者占据了原先土著居民的土地,逐渐定居下来,由游牧生活转为定居的农业生活。
公元前1500年至公元前600年,是印度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在印度河和恒河流域出现了几十个小国家。这些小国家之间经常进行战争,互相掠夺土地、财富和人口,兼并的结果出现了16个较大的国家。在这个时期,雅利安人中已经形成婆罗门教,这个教的经典称《吠陀》。吠陀原意为知识和学问。《吠陀》共有四部,其中《梨俱吠陀》是最古老最重要的一部,反映了公元前15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期间印度河上游人们的社会生活情况,史称“早期吠陀时代”或“梨俱吠陀时代”(公元前1500一前900)。这是雅利安人的氏族部落解体的时代,是军事民主时代。另三部编纂时间较晚,史称“后期吠陀时代”(公元前900一前600),这是雅利安人国家产生的时代。
雅利安人从部落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一种组织形式叫“瓦尔那制度”,这是区分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的一条严格界限,后来又演变为古代印度的一种严格的等级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是汉译佛经对古代印度瓦尔那制度的称呼。“瓦尔那”是梵语Varna的音译,意为“颜色”,葡萄牙语称为,casta,来自拉丁文cas-tus,意为“纯洁无瑕”。根据重要的印度历史资料《摩奴法典》的记述,自在神梵天“为了世界的繁荣,用自己的口、双手、双腿和双脚相应地创造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种姓,并规定了他们各自的义务和职业。这就是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