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小塔克文忽然穿着只有国王才能穿的高筒红靴子和宽大的红斗篷,率领着一批手持武器的军队,冲到罗马城的中心广场,又大摇大摆地走进元老院,坐在国王的宝座上。就在塞维阿还没有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的时候,小塔克文已一声令下,那些打手们便立刻一拥而上,当场将塞维阿活活打死,并把尸体抛到大街上。而第一个来祝贺塔克文成功的,就是他的妻子,塞维阿的女儿。
以阴谋手段篡权夺位的塔克文深恐有一天自己也会死得不明不白,因此,他完全实行个人独裁,凡事都由他说了算。要是谁对他不满,塔克文就会给他扣上一顶反国王、卖国的帽子,轻则被罚重金、流放,重则被抄家、处死。此外,他还崇尚军功,到处作战:又大兴土木,修建自己的城市,连年的战争、沉重的劳役和血腥的杀戮,使罗马人的不满情绪越积越深。
有一天,塔克文的儿子依仗权势,竟然当众侮辱了一位被罗马人公认为最美丽、最贤惠的妇女。他的暴行使燃烧在人们心间的怒火立刻汇成一座喷发的火山。人们手持各种武器,涌向罗马城内的王宫。塔克文眼见自己大势已去,只得仓皇出逃。
在这群义愤填膺的罗马人中,有一位名叫布鲁图的人。他的父亲本是罗马最富有的一个贵族,却被塔克文处死了。布鲁图为了留住自己的一条命,以待将来报仇,在很多年里一直伪装成愚笨不灵的人,塔克文也从不把他放在眼里。然而,就在这紧急关头,布鲁图不仅派人反塔克文的洪流之中,而且成为众多罗马人的首领。在他的倡议之下,罗马元老院决定永远废除君主制,如果个人企图确立独裁统治,则要被处以死刑。他们拟定的新的政治体制是:由元老院提名,公民大会批准,产生两名最高行政军事长官——执政官,由他们来行使国王的权力。
罗马的执政官没有薪俸,但享有很高的荣誉。他们享有类似原国王的徽记,身穿象征权威的紫红袍;他们还有十二名侍卫官,每名侍卫官的肩上都扛着一捆打人用的荆条,荆条中间通常插着一把斧头。这种装备被称为“法西斯”,象征着国家最高长官的权力。荆条是用来惩戒那些违抗在任执政官命令的人;斧头则在战时或非常时期,被侍卫官用来砍掉严重违纪者的头。罗马人也十分尊重执政官的权威,他们甚至用执政官的名字来做每年的纪年。
罗马执政官的权力并非是无限的。他们的执政期只有一年,到期之后就变成罗马的普通公民。另外,两位执政官的权力均等,其中的一名随时可以撤销另一名的命令。
在新确立的政治体制中,元老院的权限也扩大了。元老院负责管理国家财政、外交和占领区的事务,批准所有法律,选举公职人员等。由于执政官和元老院的成员都来自罗马贵族,罗马实际亡也就变成了贵族专政的共和国。罗马共和国的第一任执政官之一,就是为推翻塔克文作出重大贡献的布鲁图。
执政官制度确立以后,罗马人都对两位执政官敬畏有加,每个个都在揣测侍卫官肩上的法西斯将会在准的身上一展统治者的雄风,但谁都没有想到执政官的儿子竟然会成为法西斯的受刑者。
被放逐之后的塔克文并不甘心失败。为了夺回已经丧失的权力,他阴谋煽动罗马的一些贵族青年反对共和国。然而,塔克文的阴谋并没有得逞,参加叛乱的贵族青年都被抓了起来。不幸的是,布鲁图的两个儿子和另一位执政官的两个外甥也参加了叛乱。罗马人都在严肃地注视着,看这两位执政官将如何处理他们亲人中的叛国贼。
审判的日子到了,罗马人齐集在中心广场上,群情激奋、绰号“残忍者”的布鲁图生性严厉,嫉恶如仇,铁面无私。他强压住心中的舐犊之情,率先对自己的两个儿子做了宣判。侍卫官们听今后,立刻抓住布鲁图的两个儿子,扒去他们的长袍。再用荆条将他们打得皮开肉绽,鲜血淋漓;最后,四个侍从把他们掀翻在地,当场拔出斧头砍下两颗人头示众,这时,一直注视着行刑过程的布鲁图才示意另一位执政官继续宣判。
然而,另一位执政官却没有布鲁图那样坚定的意志和大义灭亲的勇气。无论如何,他也下不了决心,让自己的外甥也身受法西斯之刑。最后,他提议将他们放逐出罗马来代替他们应受的死刑。他的命令刚下,会场立刻沸腾起来。罗马人不想原谅那些卖国贼,也不想原谅那位徇私护亲的执政官。于是,在布鲁图的提议下,罗马人投票表决,一致赞成用法西斯处决所有阴谋分子,同时放逐那位不称职的执政官。
罗马中心广场上的审判与公民表决表明了罗马人对君主的憎恨,标志着罗马人与国王的彻底决裂,以致后来五百年里再也没有人胆敢称王。在创立和巩固共和制中立下卓越功勋的市鲁图也就因此成为罗马人推崇备至的先驱。而“法西斯”一词,作为统治权力的象征,也被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
佛教始祖释迦牟尼
在公元前6世纪,在喜马拉雅山山麓和恒河之间有一个小国,国王叫做净饭王。有一天,皇后为他生了一个王子。这位王子就是佛教的创始人佛祖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的母亲在生他之后的第七天就死了,他是由他姨母抚养长大的。从小释迦牟尼就特别的聪明,无论什么事情一学就会,而且对任何事情都愿意问一个为什么,非要得出答案不可。
净饭王非常喜欢小王子,希望有一天小王子能成为一个统一天下的国王。但是老国王总为这个小王子担心,因为他总愿意思考一些在老国王看来十分荒唐的事情。
悉达多十九岁(一说十六岁)的时候,同表妹结了婚,家庭生活也十分美满。
有一天,悉达多出城游玩,看见一位老人拄着木棍,艰难地移动着脚步;走出不远又看见一个病人倒卧在污泥中;再往前走,又遇到一群鸟啄食一具尸体,他问一个过路人,这是怎么回事,过路人说:“真是少见多怪,这种事经常发生,又不是第一次。”回宫后,他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十分烦闷和苦恼。他在想:难道人的一生就不能免除生、老、病、死的痛苦吗?
又有一天,悉达多看见一个人穿着破烂的衣服,捧着一个瓦钵,现出一副悠然自得、富足快乐的样子。王子问随从这是什么人,随从说:“这是出家修道的人。”悉达多赶忙向修道者行礼,并问他为什么会这样的快乐。修道者对他说:“世事无常,只有出家人可以得到解脱。”
回宫后,王子又在想那个修道者的话,他很激动,并产生了出家的念头。第二天早晨,他的妻子为他生下一个儿子。消息传出后,全城都在庆祝净饭王得了孙子,悉达多有了儿子。但悉达多在思考了一夜之后,决定出家修道,他悄悄走过妻子的房间,看见她怀抱着儿子,便想走进去看上一眼。但是,他终于停住了脚步,叹息说:“要修道是多难啊!”终于,他下定决心,抛开妻儿,毅然离开了家。
第二天,悉达多走出了国境,在一条河边拔剑剃掉了自己的头发,做了一个修道者。
老国王不见了儿子,急得要命,派了几个人出去寻找,终于在森林里找到了悉达多,但他坚决不肯回家。此后,悉达多四处周游,寻访有名的学者学习哲学,而且又跟随苦行僧学道。
当时印度流行所谓“苦行”,就是要用各种自找苦吃的办法来求道,比如不吃不睡。悉达多也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仍然一无所得。后来他意识到,只有身体强壮,才能找到真理。于是,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
一天,他来到一条小河边,想洗个澡,把出家六年来积在身上的污垢统统洗净,河边放牛的小姑娘看到悉达多心力交瘁的样子,很是担心,便给他喝了许多牛奶。悉达多终于恢复了元气。他走到一棵菩提树下,盘膝而坐,在那里闭目沉思,静修了六年。
在他三十五岁那年,他终于想通了解脱人间痛苦的道理,创立了佛教、后来,悉达多就到各地去传教,招收信徒,希望大家相信他说的一切并且照着去做,佛教就这样产生了。作为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他的弟子称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的学说和精神感动了许多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释迦牟尼的教诲。
释迦牟尼把佛教解释为“四谛”,“谛”的意思是真理,四谛也就是四个“真理”:苦谛、集谛、灭蹄、道谛:“苦谛”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苦,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苦;“集谛”指人受苦的原因,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愿望,将愿望付诸行动,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那么在来世就要为今世的行为付出代价,即所谓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灭谛”是说如何消灭致苦的原因——要摆脱苦就要消灭欲望;“道谛”是说如何消灭苦因——消灭苦因就得修道。
释迦牟尼还为教徒制定了“戒律”——在家的和出家的教徒都必须遵守“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出家的教徒男的叫僧(和尚),女的叫尼(尼姑)。他们必须剃光头,穿僧袍,完全脱离家庭生活;另外他们还要遵守一些出家人的戒律,
佛教主张人人生而平等,同情不幸的受苦人,宣扬只要今世做了善事,来世就有好报;今生做了坏事,来世就有恶报。释迦牟尼的这些主张,逃避严酷的现实,有消极的一面。他还主张用自我解脱的办法来消除烦恼,否定斗争,所以历代统治阶级往往都利用它来维护统治。
公元前485年2月15日,释迦牟尼来到一条河边给几个弟子讲道,然后就到河里洗了个澡。洗完澡后,弟子们在几棵树之间架起了一张绳床,释迦牟尼侧身而卧,枕着右手,对弟子们说:“我老了,马上就要死了。我死之后你们不要因为失去导师而自暴自弃,而要大力弘扬佛法,拯救世人。”说完,他就逝世了。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对弟子的苦心教导,就在寺庙里塑了释迦牟尼的卧像,并把释迦牟尼诞生的那天(农历4月8日)称做“浴佛节”,把他修道的那天(农历12月8日)称为“腊八节”。
释迦牟尼的遗体火化以后,骨灰结成许多五光十色的颗粒,佛教把这种颗粒叫做“舍利”。后来,有八个国王分取舍利,把它们珍藏在特地建造起来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对释迦牟尼的敬仰,这种塔用金、银、玛瑙、珍珠等七种宝物装饰,人称“宝塔”。在北京西山灵光寺的“佛牙塔”里,据说就藏着释迦牟尼的一颗牙齿。
公元1世纪时,佛教传播到中国汉族地区,以后再从中国传播到朝鲜和日本。今天,全世界有两亿多人还在信奉着佛教。
特尔斐神托所的修建
据希腊神话讲,天神宙斯曾向两个相反方向放飞两只鹰,它们却在特尔斐相遇。于是特尔斐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点,又有“大地的肚脐”之称。特尔斐以前被巨莽皮托盘距,后来太阳神阿波罗杀死皮托,成为特尔斐的主宰。在特尔斐附近的帕尔那索山(在弗西斯境内)旁有一条裂缝(或山洞),升起一种神秘气体,它能使人在陶醉中与阿波罗神相通,体会阿波罗神的预言。一个牧羊人偶然发现了这个秘密,以后当地居民选出一个50岁以上的妇女佩提亚为女祭司,专司传达神谕之职。大约在公元前8世纪,人们在弗西斯境内神密气体附近修建了特尔斐神托所,即阿波罗神殿。主殿长60米,宽23米,用石灰石作殿基,上面用大理石叠砌而成。整个建筑分为三个部分。前部大厅上刻有古代贤哲尊神的箴言。中部竖立着阿波罗、赫拉等众神塑像,并有始终燃着月桂枝的火炉。后部是密室部分,存神秘气体(可能是硫磺气体)中,佩提亚坐在三足鼎上,口中念念有词,以传达阿波罗神的旨意,旁边的祭司记下来作为征求神谕者的回答。公元前548年,特尔斐神庙遭大火焚毁,公元前508年重修。公元前372年因山石滑落再度受损,公元前329年又修耸一新。此期间为特尔斐神庙的财产,弗西斯与其他希腊城邦发生多次圣战,使神庙的控制权几易其主,后又遭马其顿掠夺。罗马时代被并人罗马管辖。到罗马皇帝狄奥多西在铲除异教的冲动中,特尔斐逐渐消声匿迹了。直到1881年,才被考古学家发现。在整个希腊时代,特尔斐一直是希腊宗教中心。在古风时代、古典时代,它常常左右希腊各邦的政治,经济的发展,甚至对人们思想意识起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它在当时希腊人心中的地位,正如伊斯兰教徒心中的耶路撒冷一样神圣。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
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原是亚述帝国非王室血统的一名军事将领。在亚述帝国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下,受到奴隶主阶级的拥戴,于公元前744年登上子帝国皇帝的宝座。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的改革,是使亚述帝国由弱到强的一个历史转折点。他统治的时期(公元前744~前727),乃是亚述帝国最强盛、最辉煌的时代。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的主要内容,大体为两个方面:一是政治改革,加强中央皇权,限制并削弱地方权力。采取缩小总督辖区的办法,削弱总督的实际权力,防止总督据土割据,以下骗上,以下反上。对征服地区和国家,划为行省,置于总督的控制管理之下,废弃过去保留当地王公辖土治民的办法。把反抗情绪大的被征服地区人民,迁移到离亚述城附近的地区或其它远隔地区,防止地方人民起义的发生。借以达到地方稳定、全国稳定的政治目的。二是军事改革,加强国防力量,发挥军队职能。废除部落兵推行募兵制,建立一支完全由王室供应的常备军。军队包括各种兵种,有由原来贵族组成的战车兵、骑兵,又建有重装步兵和轻装步兵、攻城兵、辎重队,甚至还有工兵。军队装备精良,以弓箭、短剑和长枪为武器,攻城时还使用特制的撞城槌,大大提高了战斗力。这支由铁制武器装备起来的军队,成为古代西亚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强大攻击力量,所到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提格拉特帕拉沙尔三世改革的成功,不仅为他个人统治权力的加强奠定了稳固的基础,更重要的是为亚述帝国的发展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即把亚述帝国推向了历史发展的最高峰。
《梵书》的编成 《梵书》又称《净行书》,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文献中的一类,是解释《吠陀》经典中有关的祭祀起源、目的和方法以及赞歌、祭词、咒术的意义的文集,以散文体裁写成,也是语言学上的重要文献。四部《吠陀》本集都有各自的梵书,如《爱达罗氏梵书》是《梨俱吠陀》所属的梵书,《百道梵书》是《耶柔吠陀》所属的梵书,《二十五大梵书》是《沙摩吠陀》所属的梵书等。其形成年代约为公元前10世纪—前8世纪左右,留存至今的有14或15部。《梵书》的内容虽然主要是宗教仪式、神话、巫术,但也涉及当时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印度·雅利安人从南亚次大陆西北五河流域渐次向东南迁移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