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书》的编成 《森林书》又称《阿兰若书》,是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文献中的一类,为《梵书》的附属部分。约公元前700年左右成书,因在森林中传授而得名。书中不仅包括对祭祀的仪式和方法的说明,也涉及到祭祀的意义,宇宙和人生的奥秘,人与自然、神的关系等诸多哲学问题。由于是为隐居森林不参加祭典的隐士或在森林中受业于导师的人诵读而作,又因森林中缺乏祭品,故祭祀仪式的观念衰退,祭祀理论中的神秘主义色彩较浓。
《奥义书》的编成 该书为古代印度婆罗门教文献中的一类,自公元前600年起陆续成书,用散文或韵文写成。《奥义书》的梵文原意是“近坐”、“秘密的相会”,引伸为师生对坐所传的“秘密教义”,也被称为“吠檀多”(意为“吠陀的末尾”或“吠陀的最高意义”),是诠释《吠陀》经典的作品。传世的《奥义书》有200多种,最晚的是16世纪的作品。《奥义书》已在诸多方面摆脱了宗教神话的内容,从哲学角度探讨人的本质,世界的起源,人和精神世界的关系,死后的命运等问题,内容庞大芜杂,相互矛盾。其中最古的部分据考证为13种,最重要的有《广森林奥义》、《唱徒奥义》等。
希洛制的产生 公元前12世纪,多利亚人南下。其中的一支进入拉哥尼亚地区,被称为斯巴达人。他们定居拉哥尼亚之后,将一部分土著居民(阿卡亚人)变为“边区居民”,称为“庇里阿西人”。这些人是自由民,但不是斯巴达公民。大约公元前9世纪末一前8世纪初,斯巴达人剥夺了庇里阿西人的平等地位,并强迫他们纳贡,结果引起居住在南部希洛地方的庇里阿西人的不满,起来同斯巴达人进行斗争。斯巴达人征服了他们,进而把他们置于奴隶地位,受斯巴达人的奴役和剥削。希腊的希洛式奴隶制由此而产生(另说,希洛一词可能源于美塞尼亚的一个城市)。公元前8世纪后期,斯巴达入侵西部美塞尼亚。美塞尼亚人虽然进行了长期的抵抗,但最终还是被斯巴达人征服。当地居民除少数逃往外地,大部分被斯巴达人变为希洛人,希洛制也随之流行起来。希洛人是斯巴达国家的集体奴隶,他们必须穿标志自己地位低下的衣服,每7家依附在一户斯巴达人的份地上,为主人耕种土地。每年要向主人缴纳82麦斗大麦及一定数量油和酒,约占收获量的一半。剩下的一半为7户希洛人所有,以维持他们的最低生活。斯巴达人可以任意打骂杀戳希洛人,但不能转让、买卖。战时希洛人要充当轻装步兵,随斯巴达出征。打起仗来,他们在斯巴达人前面去冲击敌人,用鲜血为斯巴达人铺平通向胜利之路。斯巴达人为防止希洛人起义,常以极为残忍的手段屠杀希洛人。新上任的监察官都要对希洛人做形式上的宣战,以表明他们可以任意杀害希洛人。同时,斯巴达人经常发动他们称之为“克里普提”的恐怖行为,屠杀希洛人中的健壮者和优秀分子。希洛制作为奴隶制度的一种类型,在希腊别的地区也存在过(如狄萨里亚)。也有的史家认为希洛人不是奴隶,而是农奴。
美塞尼亚战争
公元前12世纪,斯巴达人侵入伯罗奔尼撒半岛拉哥尼亚平原。在征服当地土著居民之后,接着西侵肥美的美塞尼亚平原。公元前8世纪后半期,斯巴达向西部扩张领土,于公元前740年出兵侵入美塞尼亚,于是爆发了第一次美塞尼亚战争(公元前740~前720)。斯巴达的进犯,遭到以美塞尼亚统帅阿利斯提马与将士的顽强抵抗,抑制了斯巴达人的进攻。但两年后美塞尼亚已势不力敌。据希腊传统记载;受阿波罗神谕启示,阿利斯提马不惜以爱女作牺牲献祭神灵,暂时扭转战况,并凭借天然屏障伊托木山口抵抗斯巴达人。但阿利斯提马又因杀女后悔而自刎,使美塞尼亚军心大乱。公元前724年,美塞尼亚沦陷。除少数人逃走外,大部分变为斯巴达人奴隶。美塞尼亚人不甘忍受奴役,公元前685年在亚里斯托麦涅斯领导下举行起义,史称第二次美塞尼亚战争(公元前685~前668)。这次战争中,阿哥斯人、阿卡地亚人、西居昂人等支持美塞尼亚,科林斯支持斯巴达。在豕冢大会战中,美塞尼亚方面大获全胜,从而鼓舞了人们的斗志。以后常奇袭斯巴达人,使其损失惨重。在大壕地区一役中,因斯巴达人事先贿赂,阿卡地亚人临阵脱逃,使美塞尼亚人元气大伤。亚里斯托麦涅斯率众抗击10余年,因力量不足,美塞尼亚再度沦陷。公元前464年,美塞尼亚人和希洛人利用斯巴达遭大地震之机,联合起来再度举行起义,史称第三次美塞尼亚战争(公元前464~前455)。这次起义来势迅猛,很快席卷了斯巴达的大部分地区。在斯特尼克勒鲁的战役中,起义军全歼了斯巴达的军队。斯巴达急忙求援于伯罗奔尼撒同盟,在希腊奴隶主联合的进攻下,起义者退守伊托木山。后来,斯巴达因长期不能攻克伊托木起义据点,被迫和起义者议和,允许起义者及其子女作为自由人而永远离开伯罗奔尼撤。三次美塞尼亚战争,是美塞尼亚人反抗斯巴达侵略、奴役的正义斗争,给斯巴达奴隶主以沉重打击。
来库古立法
多利亚人的一支进入拉哥尼亚平原后,在逐步的征服与扩张中建立了斯巴达国家。相传公元前8世纪左右,斯巴达出现了一个王子来库古。其兄继位不久即死去,他放弃王位继承并拒绝其嫂的引诱,开始了对小亚细亚西海岸、埃及、西班牙的巡游,为他以后的政治生涯奠定了基础。后来阿波罗神告诫他,委他以立法治国重任,于是他回国发动政变,推翻其嫂的统治,并开始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在政治上,规定斯巴达实行两王的“双头”统治政治,对外代表国家,对内指挥军队并掌握宗教祭祀大权。国家设立元老院,由28个元老组成。斯巴达5个村落各选一名贤者来担任监察官,掌握内政外交及官吏的任免,并在国王犯法的时候有权弹劾国王。另设立公民大会,由30岁以上的公民参加,职责是为元老院提出议案。教育方面实行全民皆兵式教育,男子自7岁起至60岁在军营过集体生活,培养在艰苦环境里的生存、作战能力。在经济上,实行土地国有政策,把土地均为9000份,分给斯巴达公民。发行笨重的铁币,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禁止生活奢侈。同时不准斯巴达人、希洛人、皮里阿西人任意迁移,也不许外邦人随意进入斯巴达境内。据说来库古为斯巴达国家规定了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立法,以后斯巴达国家一直沿着这方向发展并不断完善。来库古的立法,限制了公民自由,使国家成为一个封闭的堡垒。长期以来,学术界对来库古是否确有其人、其生存年代等问题争论不休,很可能他只是一个法律的修订者和改革者。事实上,一个完整的系统严密的法律完全归于一人所为,似乎也难以服众。
平等人公社的建立
公元前8世纪,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斯巴达国家业已产生。他们统治着希洛人和皮里阿西人,但是希洛人和皮里阿西人的总和已超过了斯巴达人。为了保证斯巴达内部团结,共同对付被压迫阶级,在公元前8世纪一前7世纪产生了斯巴达人的平等人公社。在公社内,每一个斯巴达公民都号称平等者,并能得到国家平均分配的一块份地,此份地由希洛人耕种。斯巴达人自7岁起在公社内过集体生活,他们从小接受身体素质训练,旨在自幼培养在艰苦环境中的坚韧斗志和百折不饶的精神。18岁起参加正规军训并开始执行任务,20岁正式参战,并把为国捐躯作为自己追求的最高思想境界。平等人公社成员实行集体公餐制,财产以维持最低生活水准为限,禁止奢华的生活。30岁可以结婚,但白天必须在军营里操练,晚上方可回家。至60岁离开军营。平等人公社貌似平等,但斯巴达贵族聚敛财富事件仍层出不穷,因而导致斯巴达人内部不可避免地产生分化。公元前7世纪时,平等人公社有成员约1万人。到公元前5世纪时,不少斯巴达公民失去了公民权,平等人公社人数锐减至6000人。到公元前4世纪,斯巴达国势每况愈下,土地兼并风行一时,平等人公社成员仅有700人,公社随即瓦解。平等人公社这种带有军事性质的组织,巩固了斯巴达国家的统治,以其独特的方式来保证斯巴达人顽强的战斗力。
利比亚·舍易斯王朝的建立
新王国衰落后,古代埃及陷于南北纷争、外族入侵的动荡局面。早在第十九王朝统治时期(公元前1320~前1200),利比亚人就有定居三角州的野心。第二十王朝时期(公元前1200~前1085),法老的卫队、朝臣以及驻军中多为利比亚人,并且势力越来越大。第二十一王朝时(公元前1085~前945),法老的统治中心在北方的塔尼斯城,而南方的底比斯则由僧侣势力所控制,实际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利比亚雇佣兵首领沙桑克趁分裂之机,在布拢斯梯斯建立了第二十二王朝(公元前945~前817),并进军底比斯,占领了该城。随后任命其子为阿蒙神庙的最高祭司,迫使众多的阿蒙僧侣逃亡国外,埃及暂时统一起来。大约在沙桑克三世统治时期,阿蒙神庙僧侣势力又在底比斯建立了第二十三王朝(公元前817~前730),统一了一个世纪之久的埃及又分为两个王国。第二十三王朝后期,北方舍易斯的统治者特夫那赫特(利比亚人)据地自立,建立第二十四王朝(公元前730~前715)。此时,三角州和中埃及各地纷纷称王,一片混乱。而自古王国以来一直为埃及掠夺、奴役的努比亚人也乘势独立。他们以那帕特为中心建立二十五王朝(公元前730~前656),并向北方扩展势力。第二十五王朝晚期,亚述人侵入埃及,与努比亚人反复争夺于孟斐斯、底比斯之间,第二十五王朝的势力因此而削弱。特夫那赫特的后裔普萨姆提克借机在舍易斯建立起第二十六王朝(公元前664~前525),史称舍易斯王朝。至此,埃及经几个世纪之久的内部纷争、外族侵扰之后,又重新统一起来,并且在各方面均呈现出繁荣的景象。因此,这个时明被称为埃及的“复兴时代”。
古罗马居民
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发祥地。意大利的地理和自然条件对于古代罗马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过很大作用。尽管罗马国家的疆域后来远远超出意大利的范围,但在西罗马衰落以前,它始终是罗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
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部一个半岛,阿平宁山脉纵贯其境,所以也称阿平宁半岛。半岛三面临海,东为亚得利亚海、南为爱奥尼亚海、西为第勒尼安海;欧洲最高的阿尔卑斯山屏障于其北。
意大利土地面积比希腊大五倍,人口比希腊多出四倍。境内山地多,愈往北愈平坦。境内水系稠密,有波河和台伯河等。因之内部联系比较方便,也便于统一。
罗马在这里建国,很容易和地中海沿岸各族人民交往,吸收各地的先进文明;当其强大以后,也易于向四周扩张。
意大利沿岸岛屿较少,海岸平直,缺乏良港,在航海、贸易方面的条件逊于希腊。
阿平宁山脉把意大利劈为两半,北部有些山峰超过2500米,较难通行。愈往南愈见平坦。境内水系稠密,北部有波河、台伯河及其支流,中部和南部也有许多河流。因之内部联系比较方便,不象希腊半岛分割为许多闭塞的地区。
自然资源并不丰足,仅伊达拉里亚有铜、锡、铅、锌,厄尔巴岛有铁,沿海地区有盐场、渔场。但是境内富于火山灰,土壤肥沃,宜于农业。
波河流域最富,西部伊达拉里亚、拉丁姆和坎佩尼亚也是肥沃的地区,坎佩尼亚一年三熟。
意大利气候良好,雨水充足,不仅栽种橄榄和葡萄,且培植大麦、双粒小麦、小麦,西西里岛尤以盛产谷物著称。山地有各种经济林木,干鲜果树如栗、杏、扁桃等。东、北部山区是良好牧场;南部河口沼泽地区草木茂盛,也适合畜牧业的发展。
阿平宁半岛最古居民是利古里亚人,西西里岛上的西库利人和西卡尼人一般也认为是土著。
公元前2000年代初,意大利人的祖先印欧人由东北移人,深入拉丁姆、坎佩尼亚和布鲁提亚,拉丁人即其一支。其中先进部落创造了特拉马尔文化。
几世纪以后,约公元前1200—前1000年,第二批印欧部落也进人阿平宁半岛,即翁布里亚一萨比利部落和奥斯克部落。微兰诺瓦文化大概就是翁布里亚人所创造。这些部落的南支是萨宾人、萨莫奈人等。原有的本土居民部分和新来者融合,部分被迫迁至边远地区。
又过了约1个世纪,伊利里亚人越海来到意大利。伊达拉里亚人大概也在这时从小亚细亚越海而来。到公元前400年左右,高卢人又南人波河平原。所以意大利人种繁多,从南往北形成许多部落区域,如阿普利亚、萨莫奈、坎佩尼亚、拉丁姆、翁布里亚、伊达拉里亚和山南高卢。西西里东部和意大利南岸有希腊移民;西西里西部、撒丁尼亚、科西嘉则有迦太基移民。
他们就是古罗马早先的居民群了。
上古意大利居民
据传统说法,意大利最古居民是利古里亚人。考古学家对原始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发现意大利早期人类居住址的痕迹存在于亚平宁山麓和利古里亚的史前穴居里,粗糙的石器成为岩石掩避所的家俱,它表明有原始人的存在。
他们大约在公元前10000年前进入这块土地。在较后的年代,非常清晰的遗址群在意大利到处皆是,这表明有发达的新石器时代居民存在。
意大利新石器时代居民,有些可能是从旧石器时代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新移来者。他们不仅使用磨光的石器工具,同时学会了制造粗制的陶器和编织外衣。
新石器时代的人不久就抛弃了他们的洞穴住处,以便成群地集中在村落里。在村落里他们建造圆形茅舍,这是为了适应中央盆地多雨的天气。
意大利新石器时代居民短肢、长头,属地中海类型,与北非和西班牙体型相似。
公元前2000年代初,意大利人的祖先印度欧罗巴语部落从东北方多瑙河沿岸和喀尔巴阡山地区,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
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意大利阿尔卑斯山以南,波河以北的海面区发现在湖面立木桩修建茅屋村舍的居民文化遗址,称为巴拉非特湖上居民文化,他们同中欧的瑞士和多瑙河金石并用时期居民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显然他们是从北方穿过阿尔卑斯山新移来的,属于最早一批移人意大利的印欧语系居民。
后来,在波河流域及其支流地区,发现有一种仿湖上居住形式,而在干燥土地上垫起土台和木桩修筑居所的村落。
这种文化遗址称为特拉马尔文化,据说它是由进入意大利的印欧语系部落中最先进的一支创造的,拉丁人也是这些部落中的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