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湖陆风现象。湖陆风是湖区特有的一种地方性气候现象。由于水域上的气温白天比陆地上低,因而气压转高;夜间气温比陆地上高,因而气压较低,因此产生了类似于海陆风的局地环流,故把它称为“湖陆风”。白天风从水域吹向陆地,称作“湖风”;晚上风从陆地吹向水域称作“陆风”。以鄱阳湖北岸都昌、南岸康山1984年8月风向来看,都昌、康山白天盛行湖风,晚上盛行陆风。鄱阳湖冬夏湖面变化大,因此,温度场、风场也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夏季湖面宽阔,湖水较深,当大气环流稳定时,湖陆风较明显。冬季湖水一线似河相,基本上以陆风为主,风场内大尺度大气流控制。现以都昌5年平均的四季风向频率说明湖陆风在季节上的变化。四季中,8月份,中午前后南风较强,南风多于北风,即湖风从水域吹向陆地,这说明都昌盛行湖风。同时说明都昌先是鄱阳湖中心地带。1月、4月、10月北风多于南风,基本上以陆风为主。湖陆风季节变化与日变化时间基本上相应,在一年之内各月变化差异较大。
鄱阳湖最大浪高为2m(风速14.6m/s)。在45℃斜坡上波浪最大爬高为4.81m(风速为13.2m/s)。
(三)植物资源
鄱阳湖畔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足,空气湿润,湖区大部分是丘陵,为各种植物的生长造就了独特的气候条件和有利的地理环境,因此鄱阳湖畔的植物生长茂盛,品种繁多。
1.乔木类:属国家I级重点保护的有银杏、水杉;属国家II级重点保护的有金钱松、福建柏、鹅掌楸、樟、杜仲、喜树;属国家III级重点保护的有针松、原朴、青檀;属省II级重点保护的有罗汉松、大叶冬青、玉兰、桔花;属省III级重点保护的有三尖杉、竹柏、柳杉、鸡爪槭、黄连木、重阳木、黄檀、深山含笑、豹皮樟、紫荆。另外还有铁树、雪松、糙叶树、棕枣、黄花石榴、红花石榴、果石榴、马尾松、黑松、湿地松、火炬松、杉、灰枝杉、南洋杉、池杉、落羽杉、柏木、刺柏、圆柏、龙柏、花柏、侧柏、扁柏、塔柏、翠柏、红桧、枫杨、响叶杨、欧美杨、意大利二一四杨、钻天杨、毛白杨、旱柳、垂柳、柳树、龙爪柳、梅青桐、悬铃木(法国梧桐树)、油桐、千年桐、泡桐、桤木、尖栗、板栗、苦楮、青棡栎、麻栎、小叶栎、栓皮栎、朴树、榔、枸树、桑、檫树、枫香、红枫、刺槐、槐、梓树、栾树、银荆、赤安、细叶安、桔、橙、柚、桃、李、杏、梨、柿、枣、枇杷、杜梨、麻梨、毛桃、山樱花、合欢、皂角、肥皂夹、香椿、臭椿、乌桕、南酸枣、野漆树、三角槭、木荷、柞木、兰果树、山柿、油柿、粗糠树、樱花、棕榈、杜鹃花等。
2.灌木类:属省级Ⅰ级重点保护的有紫薇、山茶;属省Ⅲ级重点保护的有构骨、黄杨、肉桂、紫玉兰、含笑花、赤楠、连翘、无患子、五味子、单叶、蔓荆子。另有白栎、柘树、木、苦莲子、夜槐树、铃铛树、老虎刺树、橄榄树、樱桃、木芙蓉、山楂、金桔等70余种杂树。
3.藤木类:属Ⅲ级重点保护有紫藤。
另有猕猴桃、山葡萄、爬山虎、凌雷、鸡血藤、葛、鱼藤、大血藤、铁钱莲、威灵仙、山木通、野木瓜、千金藤、辟荔、清风藤、络石、木防己、青藤、天膏药、苦参、穿山龙、南蛇藤、扶芳藤、破骨风、钩藤、牵牛藤等。
4.竹类:属省Ⅲ级重点保护的有实心竹,吴嶂山下龙泉寺旁,天下少有的方形竹。另有普通毛竹、水竹、白眼竹、孝竹、罗汉竹、桂竹、丛竹、刚竹、雷竹、苦竹、甜竹、青皮竹、筷子竹、阔叶箬竹等。
5.草本类:属省Ⅰ级重点保护的有春兰、夏兰。属省Ⅱ级重点保护的有八角莲;属省Ⅲ级保护的有天们冬、七叶一枝花。此外,还有艾蒿、青蒿、茵陈蒿、蓟、野菊、香娘草、野燕麦、芒草、狗芽根、牛鞭草、王节芒、河八王、糠稷、芦苇、菰、虎杖、水蓼、刺蓼、荞麦、肉根毛茛、石龙芮、猫爪草、石龙尾、母草、蚊虫草、通泉草、眼子菜、菹草、虎掌、半夏、大漂、浮萍、紫萍、无根萍、谷精草、野跖草、凤眼莲、鸭舌草、石蒜、射干、芡实、莲、蛇莓、紫云英、野生椒、绿水花、节节菜、菱、水芹、过路宣、小叶珍珠菜、打碗花、菟丝子、附地菜、茶菱、车前、羊乳、半边莲、兰花参、丝茅、白茅、含羞草、水仙、凤仙、石竹、薄荷、茵陈、剪春罗、牡丹、芍药、百合、豹尾草、龙胆草、何首乌、白头翁、贝母、麦冬、破铜钱、金钱草、野古草、鱼腥草、甘蔗、向日葵、唐菖蒲、半支莲、鸡冠、千日红、百日红、万年春、乌萝、蜀葵、雏菊、金盏菊、万寿菊、沙参、桔梗、大白花、玉簪、郁金香、朱顶红、美人蕉、文竹、吊兰、马蹄莲等。
6.蕨类:铁盲其、海金沙、灯笼草、细叶卷柏、还魂草、蓝地柏、节节草瘤足蕨、黑白乌蕨、冯伟蕨、金星蕨、铁角蕨、脊蕨、贯众、石韦、蕨等。
7.菌类:白木耳、黑木耳、石耳、香菇、草菇、野生蘑菇、食用菌及白僵菌等其他菌类。
8.古树王
⑴古松群:据清代《星子县志》记载:“宋代白鹿书院,有古松数百株”,密集成林,环西一二里,遮天蔽日。其中有“引路松”、“华盖松”、“沈流松”、“百丈松”。除去1943年日冠入侵砍伐掠夺,损失30余棵,现存千年以上古松93棵,树围3米以上10棵,最大的沈流松树围4.2米,高31米,距今已有1100余年,是鄱阳湖畔的寿星松群之一。白鹿镇占家岩晋代雀舌松,种植于山坡小庙前,树围5.6米,树高20米,树龄1500余年,是鄱阳湖畔造型奇特的雀舌古松。树形苍古雅致,冠如华盖,蔽荫过亩,貌似罗汉端坐,蔚为奇观。历来周边村民为它披红褂彩,敬奉为“长寿树神”进行重点保护。
距庐山万杉寺百步之遥,生长在一个名叫詹家崖的小村背后,被当地人称作“罗汉松王”的古松树,树冠遮荫面积400多平方米,树龄1500多年,几人合抱的树干上纹络盘旋,青筋扭结,布满疤痕,经历了多少风雨和劫难,依然苍翠茂盛,形如华盖,成为詹家崖村遮风挡雨的保护伞。
⑵双桂王:星子县秀峰唐代双桂,种植于庐山南麓,原秀峰寺双桂堂前,树围分别为2米和2.15米,树高11米,两棵桂树并立于寺前,双桂堂原名“源桂”,建于南唐,此树龄距今有1000多白马寺古树王年。庐山南面,还有不少野生桂花树群都昌张家湾分布,中秋时节,遍行山南观桂景,满山丹桂又飘香。世上难寻千年树,今朝唯见双桂王。
⑶最老的古樟群:据《庐山志》载:王羲之东晋咸康六年(340年)任江州刺史时,在金轮峰下玉帘泉附近建造归宗寺。在建寺的同时,他亲自带人栽种了一片樟树林,绿化庭园,高山流水,幽静环境,为他练习书法相得益彰,“羲之樟”由此得名。古樟群历尽沦桑,经兵火摧残,至今幸存6棵,其中最大的樟树王6.6米粗围,高20米,树冠幅为24米×22米,为鄱湖湖畔保存最好的寺院古樟群。东林寺院门口,有晋代的古樟树,距今1500多年,进庙拜佛者首先要围绕这古樟转3圈,意为沾染古樟益寿延年,健康长寿之灵气,寺庙众僧对此树已作重点保护。
⑷紫薇树王:唐咸通年间,都昌县令陈杲建清隐禅院于南山西南山麓,其下有谢灵运幡经台遗址和野老泉,松竹繁茂,山石嶙峋,清幽奇绝,当时在清隐禅院东北角上,即观音殿旁有一株四五尺高的双叉紫薇树,其树皮细质硬,生长在岩石裂缝之中,至今1000多年,树胸围两叉分别为70公分和60公分,总围1.3米,高5.6米,此树生长极其缓慢,生命力强。从幼苗时就是双叉并长,游人有诗赞曰:寺旁紫薇树,出生两股叉。风雨千百年,依旧开红花。
⑸森林公园之冠: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庐山山南星子县境内。公园范围自秀峰至汉阳峰,从庐山仰天坪到含鄱口及庐山栖贤寺一带,以谷地森林山石自然景观为主体,包括含鄱口、太亿村、豆叶烹、栖贤寺、观音桥、万杉寺、秀峰等名胜景点,总面积5万多亩。1993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为首批公布的国家级公园之一,又是九江市3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中面积最大,人文景观、名胜景点最多的,平均树龄最高的森林公园,其自然生态景观集中体现了“庐山之美在山南”的真实描绘。其中最为珍贵、树龄最长的是“三宝树”的古银杏,晋朝至今,风采依然。
(四)动物资源
鄱阳湖畔地域宽广,土地肥沃,气候适宜,有高山、丘陵和大片的湿地,生长着广阔的森林、群丛和草地,适应各种飞禽走兽的栖息和生存繁衍,大面积的水域、陆地为各种水产类和水陆两栖动物提供了优良的生存环境。
1.动物类
鄱阳湖畔生长着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梅花鹿、豹(又称红毛狗)、云豹、鹿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苏门羚、穿山甲两种;属省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狼、黄鼠狼、野猪、果子狸、野猫、黄鹿、华南兔、刺猬、豪猪、獾鼬、獾等11种,另有水獭、灵猫、田鼠、松鼠、蝙蝠等。
2.爬行动物类
属国家Ⅰ级保护动物有大蟒蛇、红冠蟒蛇;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的有虎纹蛙;省级重点保护类有眼镜蛇、银环蛇、蝮蛇、玉锦蛇、灰鼠蛇、滑水蛇、乌梢蛇、本胸龟、大蟾蜍、黑斑青蛙、棘胸蛙(石鸡),另有靳蛇、育蛇、赤链蛇、青蛇、甲鱼、龟、蜥蜴、水蛭、五龙子、山鸡、蟾蜍、蜈蚣、百节虫、壁虎、蚯蚓、蜘蛛等30余种。
3.鸟类
属国家重点保护Ⅰ级珍禽有东方白鹳、白鹤、白头鹤、大鸨、白肩雕、遗鸥、金雕共7种;II级重点保护的有斑嘴鹈鹕、卷羽鹈鹕、黄嘴白鹭、白琵鹭、黑脸琵鹭、白颈雁、小天鹅、鸳鸯、黑冠鹃、黑鸢、雀鹰、大隼、普通白尾鹞、草原鹞、鹊鹞、白头鹞、鄂、游隼、燕隼、灰背隼、红脚隼、红隼、灰鹤、白枕鹤、沙坵鹤、小杓、草鸮、领角鸮、斑头、鹰鸮、花头鸺鹠、长耳鸮、短耳鸮、斑背大尾、莺苍鹰、凤头鹰、鸮(猫头鹰)、鸢等。省级保护重点的有小鹭、凤头鹰、鸬鹚草鹭、绿鹭、池鹭、牛背鹭、大白鹭、白鹭、鸿雁、豆雁、小白额雁、斑头雁、灰雁、赤麻鸭、赤颈鸭、翘鼻麻鸭、针尾鸭、绿翅鸭、花脸鸭、绿头鸭、斑嘴鸭、赤膀鸭、白眉鸭、红头潜鸭、青头潜鸭、凤头潜鸭、斑背潜鸭、棉凫、普动秋沙鸭、凤头麦鸡、灰头麦鸡、银鸥、灰背鸥、黑嘴鸥、红嘴鸥、山斑鸠、珠颈斑鸠、火斑鸠、红翅凤头鹃、鹰鹃、四声杜鹃、大杜鹃、中杜鹃、小杜鹃、寿带鸟、大山雀、麻雀、八哥、乌鸦、喜鹊、布谷鸟、老鹰、斑鸠、竹鸡、斑咀、白眉、杜鹃等130多种。
4.水产类
属国家重点保护的有中华鲟、白鲟、鳍豚、江豚4种。另有白鹤大雁反嘴鹬银鱼、石鱼、鲥鱼、青、草、鲢、鳙、鲤、鲫、鳊、鲂、鳜、鲶、鳤、鲴、鲌、鳗、鳝、鲚、凤尾、针鲙、乌鱼、黄颡鱼、黄丫头等12目、25科、118种。另有虾、贝、螺类、珍珠母、河蚌、褶纹冠蚌、楔型丽蚌、三角帆蚌、青虾、长臂虾、沼虾、米虾、龙虾、田螺、港螺等约70多种。
5.珍珠养殖
鄱阳湖通过综合治理,现已远离污染环境,最适宜养殖珍珠。都昌县是全国著名的淡水珍珠养殖和加工基地,鄱阳湖珍珠名扬中外,乃享誉古今的奇珍异宝,文化艺术品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如珠贝造型的动物、人物等,常用于高档的首饰和昂贵的装饰品,上品珍珠是价值连城的无价之宝。
世界上有三大名珠:产自西欧的为西珠,产自日本的为东珠,产自中国的为南珠。西珠和东珠最易褪色,故世界推崇中国的南珠,而中国的南珠以鄱阳湖淡水珍珠为最佳饰品,鄱阳湖珍珠纯净,粒大、圆润、光彩夺目。美轮美奂的珍珠,畅销海内外,2005年,都昌荣获“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桂冠。
珍珠有养生的功效。中医认为:珍珠可静心安神,爽汗去燥,养颜,养性。珍珠是女士在夏季最适宜佩戴的首饰,夏季阳气达到高峰时,而心脏属阳,如果戴上珍珠项链、珍珠耳环和吊坠,会觉丝丝清凉,头脑感觉清醒,神态自然安详,同时可提高睡眠质量,这是人们四季养生的珍珠饰品。
都昌以中国鄱阳湖国际珠贝城为发展龙头,全力打造珠贝产业,创意“母亲湖珠贝”文化产业园,发展绿色生态经济。以下有三方面优势:
一是都昌拥有鄱阳湖三分之一的水域面积,湖中41座岛屿就有37座是都昌权属,鄱阳湖中最宽、最窄、最险、最中心的水域均在都昌,都昌有得天独厚的水域环境和水内资源。
二是都昌自古以来偏僻、闭塞,交通不便,从开发建设鄱阳湖后东、西、北旱路交通便捷,水路航运通江达海,带动了商贸流动,引进了四海客商。
三是都昌以纯净、粒大、圆润、光彩夺目的珍珠而荣获“中国淡水珍珠之乡”的桂冠,通过精深加工后便可抢战国内外市场。中国鄱阳湖国际珠贝城董事长詹良生看准了上述三个优势,乃天、地、人和集一体,所以投资3.2亿元人民币,征地100亩,建筑车间、厂房、办公楼、陈列厅等总面积8万余平方米。还承包了水域面积多处,集养殖、加工、贸易、文化旅游生产、服务一条龙。不但如此,而且还要带活带富全湖的珠贝产业,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湖都”。
把珠贝产业文化做大、做强,依靠智慧和胆识还不够,还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拼搏精神,要时刻意识到在风险中前进,前进中必有风险,一个自强不息的鄱阳湖骄子牢记“母亲湖的养育,陶母的贤慈、岳母的激励”。中国鄱阳湖国际珠贝城,一定会成为鄱阳湖珍珠孔雀区,乃至全球遥遥领先的珠贝龙头企业。
(五)历代航运工程及当代12大港口
鄱阳湖是江西赣江、抚河、信河、饶河、修河等河流总汇,北接长江,既为本省谷粮货物木竹等水运聚集所在,又为运输出省谷粮木竹及输入百物之总枢纽。在古代陆运困难,无现代机车设备时期,经由水道运输谷粮木竹百物乃是唯一途径。不独本省货物交流、谷粮等外运,鄱阳湖仍是唯一水道,且广东进出货品亦须转经鄱阳湖运销。据宋史载“广南金银香药犀象百货,陆运至虔州(今赣州)而后水运”,其水程当是沿赣江经南昌,以江西谷粮外调一项而论,清代便达200万担左右,即3亿斤之多。自唐以来,年年漕运,未曾中断,更有木竹及其他百货之进出,为数尤多。鄱阳湖航运繁重,自古已然。为使船只行驶安全巨量运输,如期完成,前代贤哲,早就鄱阳湖航道,设置有港口防浪堤、过船口门、行船航标以及疏浚机械等项设备,现略述如下:
●防浪堤及过船口门:星子县城西南一里之星湾,为船舶进出即大江集中之良好码头,自宋代元祐(1087年至1094年)以前,便开辟为港口,筑有防浪堤横跨星湾。《江西通志》载:“南康府(今星子县)紫阳堤,又名星湾石堤,在府城西南一里。宋元祜中,知军吴审礼以郡治滨湖,风涛险恶,舟泊无所,设栅栏为障:宋崇甯间(1102年至1110年),知军孙乔子以石,长150丈,内浚二澳,可容千艘。年久堤坏,淳熙七年(1180年)朱子(熹)来知军小乞支钱粮,修筑石堤,凡五月而成,计吊工17200有余,用工料等钱5307吊,米456担。”
又据陈政敏撰《南康星湾石堤记》云:“紫阳堤在府城西南一里之西湾。湾狭浅,内无委曲之港,外无捍浪之堤,南风卷浪,往往毁民垣壁。宋元祜间,始于港口构木为障。崇甯四年(1105年),改为苎堤,长1500丈,宽20丈,截横流之冲,中辟为门,以通舟出入。内浚二澳,可容千艘,人以为便,淳熙七年朱熹募民修筑。景泰五年(1454年)又用谷700石,银2000两重修。次年工毕,长广如甲,加高3尺,屹立于巨湖之滨,以扼洪涛而障巨浪,居舟行楫,咸得其所。”此文中“内浚二澳”指挖浚深水停泊二处;“中辟为门,以通舟出入”即防浪堤间过船口门,以利航船进出港口者。
●航道疏浚:“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知县尚崇震开浚通济河,长百丈有余,既深且宽,洋洋乎巨浸哉。河之外筑堤,河成,水运畅通,众人称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