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93700000007

第7章

【原文】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译文】

一场无用富贵,狠狠争来,虽说是得到了最终还是失去;百年大好光阴,匆匆过了,纵然长寿也是夭折。

【赏析】

人生百年,应该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何必为了不必要的事情而浪费精力。

【原文】

高车嫌地僻,不如鱼鸟解亲人;驷马喜门高,怎似莺花能避俗。

【译文】

华贵的高车大马嫌弃住地偏僻,远不如鱼鸟能解亲人之意;驷马之驾喜欢高门巨宅,怎比得莺语花香能避尘世俗气。

【赏析】

繁华散尽一切都是过眼烟云,平淡的生活才是真。每天有虫鱼相伴,有鸟语花香,这才是神仙般超凡脱俗的生活。

【原文】

红烛烧残,万念自然厌冷;黄粱梦破,一身亦似云浮。

【译文】

看到红烛烧尽变成残灰,万般欲念自然就会厌烦冷淡;黄粱美梦一旦惊醒,孤身一人也能似浮云飘散。

【赏析】

感慨于世上人们为了争名夺利勾心斗角,千方百计。殊不知,百年之后这一切又算得了什么!

【原文】

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只在碗茗炉烟。

【译文】

期求千年的奇遇,不如读几本好书交几个良友;要享一生的清福,只在品一碗香茶看一缕炊烟。

【赏析】

最难求的也许就是身边最熟悉的。当我们用尽心机追逐自以为是珍宝的东西时,却忽略了就在眼前的幸福。

【原文】

蓬茅下诵诗读书,日日与圣贤晤语,谁云贫是病?樽垒边幕天席地,时时共同造化氤氲,孰谓醉非禅?兴来醉倒落花前,天地即为衾枕;机息坐忘磐石上,古今尽属蜉蝣。

【译文】

蓬庐茅屋下吟诵诗文研读经书,每日与圣贤会晤交谈,谁说贫穷是病患?石桌土垒边苍天为幕大地当席,时时共同造化雾霭烟云,谁说醉酒不是禅机?兴致来临时醉倒在落花前,天地即为衾被枕头;机缘平息间高坐磐石之上,古今皆是过眼云烟。

【赏析】

酒不醉人人自醉,也许在醉酒时人才是最率真的。卸去平时伪装的面具,用真心来体味人间冷暖真情,最终会发现这一切都会随着时间烟云消散。

【原文】

昂藏老鹤虽饥,饮啄犹闲,肯同鸡鹜之营营而竞食?偃蹇寒松纵老,丰标自在,岂似桃李之灼灼而争妍!

【译文】

气宇不凡的老鹤虽然饥饿,饮啄之时依然悠闲自在,岂肯同鸡鸭之流忙忙碌碌争抢食物?挺拔苍劲的寒松纵然年高,动静之间仍是丰姿俊逸,岂能像桃李一样鲜光明亮争妍媚俗!

【赏析】

君子自有其情操,他们不愿与人同流合污,更不会向世人屈膝献媚。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散发着馨香的气息。

【原文】

吾人适志于花柳烂漫之时,得趣于笙歌腾沸之处,乃是造花之幻境,人心之荡念也。须从木落草枯之后,向声希味淡之中,觅得一些消息,才是乾坤的橐龠,人物的根宗。

【译文】

我们这些人愉悦心志于花前柳下风光烂漫的时节,得趣忘情于笙歌曼舞喧闹纷杂的地方,其实这些都是如花般的虚幻美景,人心的放荡念头。应该从树木衰败小草枯黄之后,从人声稀少食味素淡中觅得些许真谛,这才是沟通天地乾坤的门路途径,领略人生事物的根本宗旨。

【赏析】

美景固然令人心旷神怡,但是只有褪尽浮华才能更深刻地领悟到人世间的真谛。而那些虚虚幻幻的美景总能令一些人心迷。

【原文】

静处观人事,即伊、吕之勋庸、夷、齐之节义,无非大海浮沤;闲中玩物情,虽木石之偏枯、鹿豕之顽蠢,总是吾性真如。

【译文】

平静时观瞧人事变幻,即使有伊尹、吕尚一般的卓越功勋,伯夷、叔齐一般的亮节高义,也无非像大海浮沫容易消逝;闲暇中品玩万物的性情,虽说是树木石头有枯有荣、有方有圆,野鹿家豕有的顽皮有的愚蠢,但总是性情纯真。

【赏析】

纯真的性情是没有美丑之分愚巧之别的,只要有一颗质朴纯真的心,就能看透人世间的功名利禄不值一文。

【原文】

花开花谢春不管,拂意事休对人言;水暖水寒鱼自知,会心处还期独赏。

【译文】

花开花落春天并不在意,失意落魄之事不要向别人诉说;水暖水寒游鱼自然知晓,心领神会处还应独自欣赏。

【赏析】

个人的事就要个人承担,不要学一些人总牢骚满腹,喋喋不休。这样对人对己没有丝毫的益处。

【原文】

闲观扑纸蝇,笑痴人自生障碍;静觇竞巢鹊,叹杰士空逞英雄。

【译文】

闲看扑向窗纸的苍蝇,笑想痴愚之人自己设置障碍。静瞧抢占鸠巢的喜鹊,感叹豪杰之士白白强逞英雄。

【赏析】

人生道路上的障碍大部分都是自己给自己设置的。我们只要能够静心平气地处理问题,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

【原文】

看破有尽身躯,万境之尘缘自息;悟入无坏境界,一轮之心月独明。

【译文】

看破了生命有限的躯体毁灭,世间万种尘缘自然消失;领悟到佛法无边的境界,心中一轮皓月之心独放光明。

【赏析】

万事都会化作一缕烟气而随风飘散,想到这些,心中的所有奢望都会消失,剩下一颗明了纯真的心。

【原文】

木床石枕冷家风,拥衾时魂梦亦爽;麦饭豆羹淡滋味,放箸处齿颊犹香。

【译文】

家中木床石枕虽说是风寒气冷,但拥被睡觉时神魂梦境也是清爽无比;麦饭豆汤虽说是清淡滋味,但下箸饮食时牙齿面颊都感香甜。

【赏析】

虽然家徒四壁,只要心中有一股正气仍然能够享受到生活的乐趣;虽然粗茶淡饭,只要胸怀一片真诚仍然能够品尝到人间的美味。

【原文】

谈纷华而厌者,或见纷华而喜;语淡泊而欣者,或处淡泊而厌。须扫除浓淡之见,灭却欣厌之情,才可以忘纷华而甘淡泊也。

【译文】

谈到尘世间纷扰繁华而自称厌恶的人,也许一接触纷扰繁华就欣喜不已;说到清心淡泊而自称喜欢的人,也许一身处清心淡泊就产生厌恶之情。必须扫除情浓意淡的偏见,消灭欣喜厌恶的情感,才可以忘却纷扰繁华而甘心淡泊冷清。

【赏析】

不要纠缠于纷扰,不要厌恶淡泊,正是在淡泊中我们更能忘却纷扰繁华,寻找到心灵的净土。

【原文】

“鸟惊心”,“花溅泪”,怀此热肝肠,如何领取得冷风月;“山写照”,“水传神”,识吾真面目,方可摆脱得幻乾坤。富贵得一世宠荣,到死时反增了一个恋字,如负重担;贫贱得一世清苦,到死时反脱了一个厌字,如释重枷。人诚想念到此,当急回贪恋之首而猛舒愁苦之眉矣。

【译文】

“鸟惊心”、“花溅泪”,怀着这样的热血心肠,如何领略到清风冷月之情;“山写照”、“水传神”,认识到我真正的面目,方可摆脱了虚幻的乾坤。富贵时得一世恩宠荣华,临到死亡时反而增添了一个“恋”字,犹如肩负重担;贫贱时得一世清贫困苦,临到死亡时反而解脱了一个“厌”字,仿佛释去重枷。人们诚然想到这些,应当赶快回头不再贪恋,舒展紧锁的眉梢不要忧愁了。

【赏析】

人生一世实则不易,富贵不要贪恋,贫穷不要抱怨。生活本来是美好的,不要因为一些困难而让它变成一种负担。

【原文】

人之有生也,如太仓之粒米,如灼目之电光,如悬崖之朽木,如逝海之一波。知此者如何不悲?如何不乐?如何看他不破而怀贪生之虑?如何看他不重而贻虚生之羞?

【译文】

人的生命,如太仓中的一粒小米,如刺目耀眼的一道闪电,如悬崖边上的一棵朽木,如远逝海水中的一朵浪花。醒悟了这一点,怎么不教人悲伤?又怎么不让人心生快乐?怎么看不破他而怀有贪生怕死的忧虑?又怎么看不重他产生虚度一生的羞愧?

【赏析】

人如沧海一粟,相对于无穷无尽的宇宙来说简直微不足道,看透了这一点也就无所谓生死之别。

【原文】

鹬蚌相持,兔犬共毙,冷觑来令人猛气全消;鸥凫共浴,鹿豕同眠,闲观去使我机心顿息。

【译文】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狡兔死亡,走狗遭烹。冷静地想到这些,令人勇猛之气全部消失。海鸥野鸭,水中共浴;灵鹿蠢猪,圈中同眠。闲坐时看到这些,使我争强好胜之心顿时平息。

【赏析】

世间万物都是宇宙中渺小的一员。没有必要整天明争暗斗,争得你死我活。

【原文】

迷则乐境成苦海,如水凝为冰;悟则苦海为乐境,犹冰涣作水。可见苦乐无二境,迷悟非两心,只在一转念间耳。

【译文】

迷失则乐境成为苦海,犹如水凝结为冰;醒悟则苦海成为乐境,犹如冰融化为水。可见苦乐并无两般境界,迷悟并非两种心思,只是一转念间的想法罢了。

【赏析】

一念间就可能是天壤之别。一些人总是爱偏执,迷失在自己为自己设置的陷阱里而不能自拔。也许转一个念头,一切都皆大欢喜。

【原文】

遍阅人情,始识疏狂之足贵;备尝世味,方知淡泊之为真。

【译文】

遍阅人情世故,才开始认识疏淡狂放的可贵;备尝世味冷暖,方可知道清心淡泊的纯真。

【赏析】

人只有在不断地经历世间冷暖中才能更加体味人间的真谛。经历过风雨的人最终会猛然发现淡泊才是人生价值之所在。

同类推荐
  • 中华家训4

    中华家训4

    “家训”是中国古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深厚的内涵、独特的艺术形式真实地反映了各个时代的风貌和社会生活。它怡悦着人们的情志、陶冶着人们的情操、感化着人们的心灵。正是这些优秀的文化因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人格理想、心理结构、风尚习俗与精神素质。这都将是陪伴我们一生的精神财富。所谓“家训”就是中国古人进行家教的各种文字记录,包括诗歌、散文、格言、书信等。家训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大笔宝贵的文化遗产。学习研究并利用这些知识,对提高我们每个人的文化素质,品德修养,一定会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
  •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精华(第二卷)

    《四库全书》是我国现存最大的一部官修丛书,是清乾隆皇帝诏谕编修的我国乃至世界最大的文化工程。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水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该书选取四库全书中的精彩篇章,对其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解读。
  •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中国传统文化选编(随园诗话)

    长期以来,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滋养浸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陶冶了人们的情操,孕育了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增长了人们的智慧,也不断推动着人们对自己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今天,我们少年儿童一代能对民族文化的精粹部分有所了解,将有利于他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促进健康人格的养成,也是使他们能受益终身的最基本的启蒙教育和素质教育。
  •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大智慧全集

    庄子需要理解,但又有几个人能写到庄子心里去泥。我们只能去近似地理解庄子,以求更多地走近庄子的内心。天下滔滔,人为名利所趋,为世事而求索奔忙,从来不问何处有净土可退。生活有时一叶障目,耽于眼前物欲,我们便不知道也不相信有“至德之世”的美妙意境。而即使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也需要庄子的浓墨重彩、美仑美奂的理想王国。
  • 忠孝勇烈奇女传

    忠孝勇烈奇女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轻世轻国不倾城弃

    轻世轻国不倾城弃

    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神医,被莫名送到这个时空。一场轰轰烈烈的人生,一次真真切切的体验。她抱着“坐看人生”的心态旁观这场戏,自己却慢慢入戏了。每一次的安然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
  • 弃少之地下皇族

    弃少之地下皇族

    青涩的年华,遇到最好的你们,打不走骂不散,同甘苦共患难,兄弟,天生天养的青春,还好有你们作伴!恩怨江湖,我们心存道义,用我们的方式忠守道义——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地下世界,我们抛洒热血,靠我们的拳头成就地下新的贵族,我们定的就是规矩,我们说的话就是王法!天生天养的热血青春,义气风发的叛逆少年,冷面杀手的悲情一生,各色美女的情感纠葛,一切精彩尽在《弃少之地下皇族》!
  • 许我一世静好

    许我一世静好

    爱情本就是一件百折千回的事,寻寻觅觅之际,看尽他人的故事,遇见名字注定的那个人,方知一世静好即是最美的承诺。欧阳缇,将门之后,受伤失忆,眼见姐姐与心上之人灵犀互通,她毅然决定远嫁他国···生命的转折出其不意,遇见承晚,助琼琚了却心愿,帮琼玖终成眷属···朝暮的一生如此凄婉,承晚的痴情让她动容,面对突如其来的怦然心动,她要如何走下去?
  • 幽梦影

    幽梦影

    《幽梦影》是清代文学家张潮所著的随笔体格言小品文集。其内容丰富,文笔优雅洒脱。天上地下、行云雨露、花鸟草木、湖光山色,看似信手拈来,娓娓侃谈,实则深蕴理趣,令人遐思。本书在写作的过程中即得到清初120余位大学者和艺术家的赞赏和评点,影响极大,意义深远!
  • 末世神之殇

    末世神之殇

    “我看到了什么,天使?”天啊,这个世界是怎么了?好像一夕之间世界都换了个样,龙无忌,这是什么鬼,一个航空航天博士得到了一个残破的神魂,然后,轮回开启了!
  • 大学之爱情往事

    大学之爱情往事

    灰蒙蒙的天空下,动荡的人流匆匆穿过站台,又急匆匆的离去,不知道哪里才是尽头。雨下个不停,青春的印记在这朦胧的雨雾中飘飞着。四年前,他就是在这里,遇到了那个女孩。那逝去的、停留过的的记忆碎片像雪花一样从他的脑海中闪过,不知道该如何评价他的大学,只是在心底默默道:别了,我的大学!别了,我的青春!
  • 西风烈

    西风烈

    《西风烈》取材于真实的贵州“四大名捕”追逃故事。全书分为故事卷、纪实卷和艺术卷。故事卷主要讲述四位身怀绝技的西部警察深入戈壁无人区千里缉凶。张宁爱上老板娘孙静时,她曾半开玩笑说:“拿钱来证明你的爱”。张宁真就去了——打黑拳、被骗,作杀手、行凶——像个笨蛋一样爱她。随后,二人成了亡命鸳鸯,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直藏匿到漠北无人区。
  • 秦时明月之夜百合

    秦时明月之夜百合

    夜百合只会在晚上开放,正如星星只会在晚上到来一样,不管百合是否依然香,命运也依旧不会改变。。。。。。沫寂竹挺喜欢这句话的,沫寂蝶也是,有区别的是,沫寂蝶喜欢倒着读,有点奇怪,嗯,至少她不这么认为,好啦!嘘!夜百合要开了。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高效能人的必备习惯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习惯看似微不足道,却是一个人思想与行为的真正领导者,没有什么比习惯的力量更强大。本书从习惯培养入手,围绕提高工作绩效、时间管理、人际关系等与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提出了19个影响我们工作和生活效能的习惯,希望对读者能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