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人们或因经商求学,或因寻师访友、求仙学佛、或因科举注官,或因从军出征或因为官赴任,亲友分别,多要折柳相送。折柳赠别,柳与留谐音,赠柳有留客之意。“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白居易:《杨柳枝》,《全唐诗》卷四五五。柳树易活,地无南北,插下即生,故赠柳寓有随处而安的祝福意。“依依送君无远近,青春去往随柳条。”刘商:《柳条歌送客》,《全唐诗》卷三0三。此外,长长的柳丝,在微风中摇曳,犹如向远行亲友招手致意,寓有依依惜别难尽之情。雍陶为官雅州,送客至情尽桥,问桥名来历,左右答称送迎亲友止此,雍陶命笔题其柱云折柳桥;《鉴诫录》卷八《改桥名》。并作《题情尽桥》诗曰:“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名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全唐诗》卷五一八。正因为折柳送别内涵丰富,在唐人诗文中才留下大量记载。如卢照邻、沈佺期、乔知之、刘宪、崔湜、韦承庆、欧阳瑾、张祜、张九龄、余延寿、李白、孟郊、贾岛、杜牧、李盖、李商隐、元稹、李端、翁绶、王建、张籍等人的诗作中,均有折柳送别之咏,可见当时社会中此俗之盛行。西陲敦煌莫高窟第217窟,还有一幅盛唐一人折柳赠人壁画。
京师长安,亲友送别皆到东郊灞水上的灞桥,桥边垂柳依依,人们送别亲友,常于此置酒饯行,折柳相赠。刘驾《送友人下第游雁门》曰:“相别灞水湄,夹水柳依依。”《全唐诗》卷五八五。李益《途中寄李二》曰:“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全唐诗》卷二八四。
征人归来,也有以柳相赠习俗。卢肇《杨柳枝》曰:“青鸟泉边草木春,黄云塞上是征人。归来若得长条赠,不惮风霜与苦辛!”《全唐诗》卷五五二。
又有折花赠别者,如张籍《送从第删东归》曰:“春桥欲醉攀花别”《全唐诗》卷三八五。;郑准《江南清明》曰:“延兴门外攀花别”《全唐诗》卷六五九。元稹《忆杨十二》“去时芍药才堪赠”《全唐诗》卷四0九。是折芍药相赠;而元稹《折枝花赠行》“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则是折樱桃花相赠。《全唐诗》卷一七七。
此外,唐人送别还有赠马鞭者,祝愿亲友尽快平安到达。岑参《送杨子》曰:“惜别添壶酒,临歧赠马鞭。”《全唐诗》卷二00。李白《送别》曰:“惜别倾壶醑,临分赠马鞭”。《全唐诗》卷一七七。也有以歌为送的。李白《送韩侍御之广德》曰:“暂就东山赊月色,酣歌一夜送泉明。”《全唐诗》卷一七七。
5.投刺访客
社交中的投刺风俗,起源较早,“汉时未有纸,书姓名于刺,削竹木为之”,至唐时,《续事始》曰:已“用名纸代刺也”。
在唐代,人们社会交往中较普遍地使用名纸,它起着介绍本人身份的作用。每当人们去拜访别人时,必须首先投刺。主人览刺后,始决定是否见客。元稹以明经中第,欲与李贺交,贺见其刺,不容遽入,仆者谓曰:“明经及第何事来见李贺。稹无复致情,惭愤而退”;文章供奉僧鸾,曾受到张濬、柳玭加敬,于是还俗,以图“大用”,“修刺谒柳,柳鄙之,不接;又谒张,张亦拒之。”《太平广记》卷二六五《李贺》,卷二六四《僧鸾》。
官场拜谒必需投刺。咸通中,刘允章“授鄂为观察使”,“皮日休登第,将归勤于苏台,路由江夏,因投刺焉”《太平广记》卷二六五《崔昭符》。太傅天不昭公镇守河中,河中人胡证建节赴振武,“备桑梓礼入谒,持刺称百姓”。《因话录》卷三《商部下》。
在士大夫的交往中,少不了刺。贞元年间,牛僧孺初至长安,持刺谒名望很高的韩愈、皇甫湜,二人与谈,大为赏识。后署其门曰:“韩愈、皇甫湜同访几官先辈不遇。”翌日,自拾遗、补阙而下,“观者如堵,咸投刺先谒之,由是僧孺之名,大振天下。”《唐摭言》卷六《公荐》。
在科举中,考中进士的儒生欲谒见考官,也须先通名纸据《唐摭言》载,当进士谒见考官时,先通名纸。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辍行而立,“敛名纸通呈”《唐摭言》卷三《谢恩》。
隋唐时期的名刺、名纸大多由使用者自制。较讲究的名纸,选用彩色笺纸。裴思谦状元及第后,“作红笺名纸十数”《唐摭言》卷三《兹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纪》。唐时名纸上所列的官街、姓名等是使用时临时题写的,所以难免因仓促而出错。如则天朝上林令侯敏出为涪州武隆令。至涪州投刺参谒州将,错题一张尾后有字的纸,州将大怒说:修名不了何以为县令,不放上任。有的名纸规格较大,皮日休往谒归仁绍,多次不得见,遂吟诗一首,发泄不满。仁昭之子“乃于刺字皮姓之下,题诗授之曰:八片尖裁浪作球,火中爆了水中揉。一包闲气如长在,惹踢招拳卒未休。”《太平广记》卷二五七《皮日休》。刺上能写28字的七言诗,可见此刺规格较大。
6.乡饮酒礼
在隋唐时期,乡饮酒礼和朝会一样,都被列为嘉礼。唐代在《开元礼》中规定的乡饮酒者礼省去了洗濯的程序,音乐也比原来少了十二个乐曲。与魏晋南北朝相比,唐代的乡饮酒礼已演变成朝廷显示文治武功的象征。太宗贞观六年(632年)诏曰:“由于近年天下太平,连年丰收,赋役稀少,民间游手好闲,不务生业的人很多,大都聚众游乐,酣宴无度,风俗弊坏。为了正本清源,革除弊俗,现在规定天下州县每年举行乡饮酒礼,届时由州县长官亲自主持,以让百姓识廉耻,知敬让”《通典》卷七三《礼》。即要求各地州县每年都应举行乡饮酒礼。太宗把乡饮酒礼看作政治教化,救治时弊,移风易俗的最好方法,要求在全国普遍举行。由于先秦儒家所重视提倡的乡饮酒礼早已不流行,故裴耀卿请求朝廷在每州选拔若干乐工到京城太常寺学习雅乐,以便回到各地为乡饮酒时演奏,以免礼仪失传。《通典》卷七三《礼》。
唐代的乡饮酒敬老礼分为州县两级。州的乡饮酒,以剌史为主人,邀请本州获得乡贡资格,准备赴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士人,以及致仕的官员参加,选择其中有德有行者为主宾,其余作为众宾。县乡饮酒,以县令为主人,本县民间六十岁以上老人参加,选择其中德高望重者二人为主宾,其余为众宾。正式入席时,除主人与主宾外,其他人都按照年龄的高低决定席次和享用菜肴的数目。在主人与宾客按照事先安排好的礼仪周旋揖让,执爵答释之时,堂下的乐队笙瑟齐鸣,奏起了古雅的乐曲,并且高歌《诗经》中的《关雎》、《鹿鸣》、《鹊巢》和《嘉鱼》等诗篇谱写的歌曲,表示对与会老人们的祝福和称颂,并为酒宴助兴。繁复的礼仪至酒宴散席,主人送众宾出门,再拜再退,才结束了这一次古老的仪式。《通典》卷七三《礼·开元礼·乡饮酒》。唐代的乡饮酒礼,实际上已逐渐演变为地方州县长官设宴招待应科举的乡贡士大夫的酒宴礼仪,先秦时期乡饮酒礼的敬老色彩已逐渐淡化。
7.见面礼种种
隋唐社会,讲究贵贱有等,如相遇于道,唐制规定:“凡百官拜礼各有差,文武官三品以下,拜正一品,中书门则不拜,东宫拜三师,四品以下拜三少,自余属官于本司隔品者皆拜焉,其准品应致敬而非相统摄则不拜。诸官人在路上相遇者,四品以下遇正一品、东宫四品以下遇三师、诸司郎中遇丞相,皆下马”《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并须行使相应的礼节,以示敬意。如谒见尊者,得说“谨祗候起居”《唐语林》卷八《补遗》。;出门旅行,“凡行路之间,贱避责,少避老,轻避重,去避来”《唐六典》卷四《尚书礼部》。如此等等。而拜谒尊者时所行使的具体礼节则有蹈舞礼、趋步礼、跪拜礼、顿首礼、鞠躬礼、叉手礼等
蹈舞礼,又名拜舞礼、舞蹈礼,系臣谒君之礼,始兴于隋。每逢正旦、冬至等朝廷重大庆典,臣下对天子都行此礼:“皇帝举酒,上下舞蹈,三称万岁”。唐时,据封演《封氏闻见记》记载蹈舞礼“因循至今不改”,其流传范围比隋代更广,许多平民百姓也会行此礼。德宗时太上皇李隆基在兴庆宫“每置酒长庆楼,南俯大道,因裴回观览,或父老过之,皆拜舞乃去”《新唐书·宦者传下》。如果官员忘拜蹈舞礼,则要受到弹劾、处罚。上元年间,唐高宗召见韩思彦。“思彦久去朝,仪矩梗野,拜忘蹈舞,又诋外戚擅权,后恶之。中书令李敬玄劾思彦见天子不蹈舞,负气鞅鞅,不可用。时已拜乾封丞,故徙朱鸢丞”《新唐书·韩思彦传》。
趋步礼,即小步快走,以示敬礼。是卑者对尊者所行的一种拜谒礼,春秋时期已有流行,隋唐时仍有因袭。唐中宗封武攸绪巢国公,入朝,“攸绪趋就常班,再拜”《新唐书·武攸绪》。这是臣对君。景云元年(710年)六月,临淄王李隆基发动诛韦后宫廷政变,当他潜入西京苑时,苑总监钟绍京“乃趋出拜谒”《资治通鉴》卷二0九,景云元年六月。此为卑对尊。
隋唐时期流行最为广泛的谒见之礼要数跪拜礼。拜时,双腿跪下,身子下拜,双手至地。上至朝臣,下至百姓均通用此礼。天宝时,安禄山请为杨贵妃养儿,“入对皆先拜太真”《旧唐书·安禄山传》。;杨国忠“谒林甫,拜于床下”《旧唐书·李林甫传》。武则天后,妇人见客待行跪拜礼的记载很多:如李白《宿五松山荀媪家》诗曰:“邻女夜春寒,跪进雕胡饭”《全唐诗》卷一八一。;元结《贫妇词》诗曰:“谁知苦贫夫,家有愁怨妻”,“何时见府主,长跪向之啼”;《全唐诗》卷二四0。徐凝《郑女出参丈人罚》诗曰:“出见丈人梳洗晚,掣曳罗绡跪拜时”《全唐诗》卷四七四。
跪拜礼有一拜、再拜、三拜和罗拜之分。一拜又称奇拜。再拜又称褒拜,表示极其尊敬。开皇九年(589年)隋平陈,陈主陈叔宝见隋将贺若弼,“股栗再拜”《隋书·贺若弼传》。唐仪凤中,儒生柳毅应举下第,途遇女子求其传书。柳毅答应,女“遂于襦间解书,再拜以进”李朝咸:《柳毅传》。三拜为连续跪拜三次,系最为尊敬的礼节。唐末时,方干谒见王大夫,“连跪三拜,因号方三拜”《唐摭言》卷十《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罗拜则是向在场众人行跪拜礼,又名列拜、环拜或遍拜。大历十年(775年)陕州军乱,观察使李国清不能禁,卑辞“遍拜将士”《资治通鉴》卷二二五,大历十年三月。
另有顿首礼,隋时王世充杀太府卿元文都后,入谒隋越王侗,“顿首流涕而言”《隋书·王世充传》。唐贞观三年(629)太宗批评中书门下对诏敕唯事顺从,不提意见,房玄龄等“皆顿首谢”《资治通鉴》卷一九七,贞观十七年四月。
又有鞠躬礼,唐代上朝,谏官“每就列位,屏气鞠躬,不敢仰视”《资治通鉴》卷二三下,元和元年四月。唐大中初年,令狐公从皇宫回学士院,院使已下误以为天子驾临,“皆鞠躬阶下”《唐摭言》卷一五《杂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