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人的生态位现象,说起来就像是打高尔夫球一样,这是一个很玄奥的东西。下面是学者曹康林研究出来的成果,读来对人获益不浅。
1.各人有各人的“生态位”
在未解释“生态位”之前,先讲个小故事。
一天,在俄罗斯的某座城市里,有位中年人,走进一间实验室,将一种叫双小核草履虫和一种叫大草履虫的生物,分别放在两个相同浓度的细菌培养基中,几天后,这位中年人发现这两种生物和它们所呈现的各种数据的增长都呈S型曲线。接着,他把这两种生物又放入同一环境中培养,并控制一定的食物,16天后,培养基中只有双小核草履虫自由地活着,而大草履虫却消逝得无影无踪。在其培养中,中年人对现场进行过仔细观察,他没有发现有一种虫子攻击另一种虫子的现象,也未见两种虫子分泌出什么有害物质,只发现双小核草履虫在与大草履虫竞争同一食物时增长比较快,将大草履虫赶出了培养基。于是,中年人又做了相反的一种试验,他把大草履虫与另一种袋状草履虫放在同一个环境中进行培养,结果两者都能存活下来,并且达到一个稳定的平衡水平。这两种虫子虽然也竞争同一食物,但袋状草履虫占据食物中不被大草履虫竞争的那一部分。
做这个试验的中年人叫格乌司,人们把他的这种发现称为格乌司原理,也叫“生态现象”。
如果把“生态位”作进~步的解释,那就是大自然中,亲缘关系接近的,真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如果它们在同一区域内出现,大自然将会用空间把它们各自隔开,如虎在山上行,鱼在水中游,猴在树上跳,鸟在天上飞;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蛙吃虫;如果它们需要的是同一种食物,那么,它们的寻食时间必定要相互错开,如狮子是白天出来寻食,老虎是傍晚出来寻食,猿是深夜出来寻食……在动物世界里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有些物种亲缘关系接近或相似而使生态位部分重叠,这时就会出现严酷的竞争,如一山不能容二虎。如果强者进入弱者的生态领域就会出现“龙陷浅滩受虾戏,虎落平川遭犬欺”的状况;如果弱者进入强者的生态领域中就会出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状况。因此,强者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是强者,弱者也只能在自己的生态位上才能自由生存。
2.企业老板与“生态位”
生态位现象对所有生命现象而言是具有普遍性的一般原理,它不仅适用于生物界,同样也适用于人类。因为人首先是生物,生物所具有的各种属性人类都具有。因此,格乌司对“生态位”的重大发现,对我们今天研究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竞争谋略起着很大的作用。老板们在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时,往往喜欢从资金、产品、市场来寻找原因,很少有老板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寻找原因。这里所说的“生态位”,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老板所处的生态环境,二是老板所需要的生态环境。所谓“生态环境”,即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为气候、食物、土壤和地形;社会环境为文化、观念、道德、政策等。生态环境影响着一个老板的性格,性格又对老板的创业有直接影响。我们先谈谈食物对人的性格的影响。在动物中,凡食肉的哺乳动物肠子都短,如虎、狮、狼,它们的性情几乎都凶残暴戾,而食素的牛、羊、兔等肠子都长,并且它们的性情也都温和驯良。人类也是这样,以素食为主的典型亚洲人种,肠子较长,而以肉食为主的西方人肠子较短。肠子长的民族,一般性格温和、不易发怒、胆小保守、中庸,而肠子短的民族性格暴躁、易怒、好斗、勇敢、进取心强、创新意识强、忍耐克制力差、容易走极端等。因为肉食民族所食肉食在肠中能分解较多的甲肾上腺素,它可升高血压,使大脑皮层缺少控制情感区域的能力,又可使肠蠕动加快,肠子变得粗短。素食民族所食素食中的大量纤维素能促进肠中毒素排泄,且没有过多的甲肾上腺素分解,因此血压不高,精神舒畅。
另外,地理对人的性格也有影响,生活在寒带的民族躯体魁伟,性格执着;生活在热带的民族体格矮小,热情而多智。生活在不同生态位上的人群创办不同的企业。沿海的经济发达,是因为沿海的商人多;沿海的商人多,又是因为大海孕育了一批冒险者,经商的第一条就是敢于冒险。四川是一个“宽边厚,微微倾斜的大澡盆”。盆边由大巴山、巫山,乌蒙山、大娄山、五指山、邛崃山、峨眉山、龙门山和九顶山组成一个严严实实的盆地边缘区。环境的封闭,逼出了四川人的自强精神,因此“川军特别能战斗”。如产生于四川的中国饲料王(希望集团)、中国彩霸(长虹集团),前者的老总为农民出身,后者的老总为军人出身。军人企业家与农民企业家都有“战斗力强”的共同特点。武汉九省通衙,四通八达,为外省提供了一个经商的舞台而自己却很少有在全国打得响的企业和产品,2001年(福布斯)公布的“中国100名首富排行榜”,武汉是空白。这种现象的产生,并不是某地的企业家会经营,某地的企业家不会经营,我们应该从“生态位”的角度来寻找原因。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四川的火锅城多,北京的高科技企业多,广东的服装厂多,武汉的商场多。这都与生态位有密切联系。
按格乌司原理,一个物种只有一个生态位,但并不排斥其他物种的侵占,如一山不容二虎,并不是说A山的老虎不能到B山,老虎饿了哪里都能去,不过去了就会发生一场生死搏斗,这种现象在商界叫市场竞争。竞争是大自然的生存方式,正如一个童话故事所说的:非洲大草原的动物,太阳出来,它们就开始奔跑。狮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得饿死。”在另一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还要快,你就要被它们吃掉。”企业的产品在刚开始进入某个特定市场时,往往没有竞争对手,形成原始生态位或竞争前生态位或虚生态位。但是,只要市场是开放的、均衡的,很快就会有其他竞争者大举进入该市场,形成生态位的部分重叠。如果市场容量极大,大家尚能暂时相安无事,但随着市场份额的相对缩小,竞争就会日趋激烈。企业无论大小强弱,都要像狮子与羚羊一样训练快速奔跑,否则就会被吃掉。
3.认识同行是毒的“生态位”
古话说:“同行是毒。”前面已经讲了,动物界,凶猛的动物之间,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它们寻找食物的时间都是错开的。市场竞争也是如此,如果两个企业同时去争夺同一个市场,必定会造成“两败俱伤”,这种“两败俱伤”的结果,是任何企业都不愿意接受的。虽然市场竞争是客观存在的,然而,无论什么时候,竞争策略总是要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只要有可能,就得避开竞争对手的制约,避免双方无谓的争夺,这对任何一方都是有利的。现实生活中往往有这种现象:你越是以自我企业为中心,想拼命挤垮竞争对手,企业的业绩反而平平,反之,企业与竞争对手共同谋求发展,实现真诚合作,却能成倍地提高双方效率。美国商界有句名言:“如果你不能战胜对手,就加入到他们中间去。”现代竞争,不再是“你死我活”,而是更高层次的竞争与合作,现代企业追求的不再是“单赢”,而是“双赢”和“多赢”。
惠普与康柏合并,共同打造“新惠普”,这是企业竞争的更高境界,也是现代企业竞争的主流。因为竞争对手也是相对的,当企业抱着良好的愿望去发展同对手的友好关系时,对手也会变成该企业经营必不可少的“朋友”,共事双方的优势。因此,竞争的各方都乐意把尚未有对手竞争的资源转移到不与其他物种发生重叠的生态位去,或尽量在少重叠的生态中生存发展。
错开生态位的主要途径是利用自身的优势形成自己的特点。如武汉一条不足1000米的大街上,排列着几十家酒店,这些酒店生意都不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彼此之间错开生态位。如“艳阳天”以气势宏大为特色,“醉江月”以物美价廉为特色,“大中华”以瓦罐汤为特色,“谢先生”以富丽堂皇为特色,“重庆陶然居”以川味火锅为特色,“世外桃源”以休闲娱乐为特色……在同一条街上,由于他们各自形成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的生态位不与同行重叠,由此使这条街上的餐饮市场得到最大利用。
4.人的定位与对“生态位”的选择
有这么一个童话,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外面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亲切的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的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位置吧。”另一只老虎同意了。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里。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里的老虎也十分快乐,它不再为食物而发愁。但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原因是从笼子中走出去的老虎虽然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饥饿而死;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忧郁而死。
大自然给每一个人或每一群人都提供了一个适应其生长的特殊环境——生态位,且每一个生态位都具备一定的优势,对办企业的老总来说,就是要发现这种优势,也就是说要发现自己的生态位,这也是哲学探究的最高目标——认识自我。认识自我,是实现自我的第一条件。
一个没有能力与大企业抗衡的中小企业,你就不要去充当老虎的角色,而要甘心当一个猴子,猴子的优势是灵活。如温州、宁波等地的中小企业,他们的经营思维是“船小不到大海中去同大船相争捕小鱼,而是在小河里捕大鱼”。因为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它有反应快、应变能力强的特点。这正如美国着名管理学家德鲁克所说:“小企业的成功依赖于它在一个小的生态领域中的优先地位。”
5.人的“生态位”能否改变
生态位是可以改变的,一只生活在大自然的老虎,如果放在动物园里饲养,那么,这只老虎的生态位就改变了。生态位的改变会带来能力与性格的改变。公安作家出身的吴志剑,1985年辞职下海,下海后,用自己写稿赚来的2000元钱,在湖南常德办了一个养鸡场,还未等鸡上市,就遇到一场鸡瘟,使鸡场“全军覆没”。接着,他又与一家县广播局合作开办广播开发公司,不久,对方中途退出,公司半途而废。此后,他又办过水泥制板厂、歌舞厅,都没有成功。这一连串的“不成功”都不是因为他的经营水平造成的,而是因为常德的“水土”不适应他的成长。后来,他带着800元人民币与七名“知青”闯入深圳。进入深圳后的吴志剑,如鱼得水,他首先承包了负债累累的华东商场,仅半年时间,不仅还清了债务,还获得纯利17万元。然后,又贷款500万元,一次性买下了深圳一家彩印厂,4个月后,以1000万元的价格转手卖出,净赚500万元。接着,他又以300万元买下了深圳国贸大厦第三层的一套写字间做大买卖,同时向实业发展,办起政大食品厂、常德真皮加工厂、国润小汽车服务公司……目前,吴志剑在香港地区、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美国、澳大利亚等地拥有数十家实业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