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400000009

第9章 初出茅庐(1)

No.1 观政工部

弘治十二年(1499),守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顺利过关,而且还考了个第二名。

据说本来守仁名次是第一,但徐穆力争,守仁只得屈居第二;尽管如此,守仁的名声也渐渐得以传开,果然是“老子英雄儿好汉”。不过也正是这科,因为“程敏政科场案”而闹得沸沸扬扬。

此次会试,由已升任大学士的李东阳与翰林学士程敏政主考。在此期间,户科给事中华昶捕风捉影,竟上疏指责程事前将考题出卖给了江阴举人徐经(徐霞客的先祖)和苏州举人唐寅(唐伯虎),由此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结果是双方各被打了五十大板:程敏政被勒令致仕还家,华昶则被降调南京太仆寺任主簿;最倒霉的是徐、唐二人,他们在赎免徒刑后,又黜充吏役,最后被禁终生科考。

新科进士在三月十五日还要参加“殿试”,目的是排定进士的名次,以及表示所有进士皆是由皇帝钦赐,皆为天子门生。

殿试的地点在紫禁城奉天殿①前的场地上,它名义上由皇帝亲自命题并进行录取,但后来实际上都交由内阁代办。

“回老爷,少爷在殿试中名列第十,赐二甲第七名进士。”在看过榜后,守仁连忙命人回家向父亲报喜。

“嗯,不错,这个名次倒也不算辱没了家门,没有辜负先父对他的厚望。”王华捋着胡须笑道。

在旁的友人于是附和道:“自我大明开国以来,还没有过父子都中状元的先例呢!龙山公,你是不是还有什么不满意啊?”

“呵呵,哪里话,我哪里是望他中什么状元,只要登科,我才好跟列祖列宗交代啊!”

① 今故宫太和殿。

当时,新科进士们大致有四个去向:一甲进士,即状元、榜眼、探花,可以直接留在翰林院为史官;

二是从二三甲进士中选出二三十人充任“庶吉士”,三年后根据学业的优劣或人事关系等情况,或留翰林院为史官,或分到科道为言官,或分到六部为主事。

三是分到六部“观政”,为“观政进士”,属于实习性质,一年后再授予实职;

四是直接被分到地方出任知县、州同知、府推官等。

按照守仁的条件,他理应被分到第二类“储相”中,因为他既年轻又抱负非凡,将来足可做国家的柱石。可是他最后不但被分到了第三类,而且还是被分到六部中排位最次的工部观政。

“伯安兄,这回你该相信了吧,有人就是想压得你抬不起头来!以你的殿试名次和基本条件,这种分配明显是不公!”一位好友站出来道。

“呵呵,我没家父那般修为,翰林院那冷板凳我恐怕坐不了,不如做点实事的好。”

“便是要你观政,也应该到上三部的吏、户、兵三部,弄个工部算怎么回事?难道他们就晓得你对工程之事有兴致?”

“不打紧,我王守仁天生对凡事都好奇,处处留心,可以应付得来!”

“呵呵,伯安兄,你也太柔弱了,这不像你的个性嘛!你现在不争,将来后悔就晚了,这一步可是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仕途啊……”

别人关心自己是好意,守仁当然不好说什么;但是别人都不理解,其实自己对于做官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尽自己的本分,也会在不如意的时候考虑隐退。

“夫惟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守仁现在最服膺的是老子之言。

工部主管都邑建设、治漕总河、铁厂织造、屯田铸钱、植树造林等事务,因为总是可以和财政拨款打交道,有油水可捞,所以对于那些想发财的人倒是便利。

观政就是见习,但往往也要承担具体的事务,这样一方面可以锻炼办事能力,一方面也是考察,以为一年后的正式授职提供依据。而冥冥之中似有天定——守仁入仕后被分配做的第一桩事,竟是督造位于河间府的威宁伯王越的坟墓。

对于一个有志者而言,这可是一次难得的学习和锻炼的机会。

王越本大名府浚县人,景泰二年中进士。令人称奇的是,就在他参加殿试的当日,试卷突然不慎被一阵旋风刮走;多日后才晓得,那试卷竟一直被刮到了汉城,结果被朝鲜国王送还。

王越虽是一介文人,但他身材高大,多力善射;又博涉书史,富有大略。

天顺七年,王越受名臣李贤推荐,出任大同巡抚都御史一职,主持山西一带的边塞防务。他修缮器甲,精简卒伍,加固堡寨,减课劝商,以为经久之计。成化五年,蒙古毛里孩部入寇河套地区,延绥巡抚王锐请求王越率部增援,结果应援的王越部屡破敌人,毛里孩部被迫退出河套。

成化六年,朝廷见于边境将权不一,无法协同指挥,乃拜武靖侯赵辅为平虏将军,敕陕西、宁夏、延绥三镇兵皆受节制,王越则受命总督军务。赵辅因病去职后,宁晋伯刘聚代其职。次年,王越与刘聚败寇于温天岭,王越遂升任左都御史。

当年九月,蒙古满都鲁及孛罗忽、癿加思兰部再次大举深入,直抵秦州、安定诸州县。王越针对敌人主力在西而东面防守薄弱的情势,乃率骑兵万人,出榆林,逾红儿山,涉白盐滩,两昼夜行八百里。结果出其不意大破敌军,令其自此远徙北去,不敢复居河套;只此一役,就使得西北边陲为此安定了数年。

以往,文臣用兵不过是跟在大军后面,出号令、行赏罚而已。而自王越便开始亲自上阵杀敌,还使用间谍为自己刺探情报,因此他才能屡立奇功。

成化十年,廷议设总制府于固原,以王越总制延绥、宁夏、甘肃三边;又论其功加太子少保,增俸一级。

就在这时,有人弹劾王越等人滥杀冒功,为此他颇为不快,以至于称疾还朝。由于王越平素以才自喜,不修小节,所以不能见容于士大夫之流。

当时宦官汪直掌西厂用事,急于功名的王越竟主动结交之,后来内阁论罢西厂,王越乃站出来说道:“汪直行事亦甚公。”以此更受非议。但毕竟由于他功大,后来乃得晋升为兵部尚书,仍掌院事,寻加太子太保。

以后,受汪直牵累,王越被夺爵除名;失意之余,他本想自裁,但见到敕文中有从轻之语,这才改了主意。

王越既为礼法之士所疾,然平生自负豪杰,骜然自如。其饮食供奉拟王者,射猎声乐自恣,虽谪徙不少衰。所以等到他遭殃被谪的时候,竟没有一个人肯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

弘治皇帝当政后,王越被赦还,其后他又结交中官李广(宦官)。弘治七年,致仕。十年冬,寇犯甘肃,朝廷又不得不起用王越总制甘、凉边务兼巡抚,而他宝刀未老,再次为朝廷献上捷报。

然而就在此时,李广得罪死,王越再次被株连,结果年迈的他竟忧恨而死。赠太傅,谥襄敏。

王越无疑是守仁少年时代的一位偶像,他姿表奇伟,议论飙举,胆智过绝于人;又久历边陲,身经十余战,知敌情伪及将士勇怯,出奇制胜,动有成算,可谓是大明王朝的一道万里长城。

与此同时,王越又不断奖拔士类,笼罩豪俊,其用财若流水,以故人乐为用。睦族敦旧,振穷恤贫,如恐不及。尽管小节有亏,性故豪纵,但等到他死后,将馁卒惰,冒功糜饷滋甚,边臣中再没有一个能如王越般杰出的了。

除了开国时的汪广洋、刘基二人外,王越是大明开国以后第二个以军功封伯爵的文臣(前面一个是正统时的王骥,以平麓川为靖远伯)。

守仁的少年时代,正是王越建立边功的时代,所以他从小就对王越充满着了崇敬和向往……

No.2 受赠宝剑

“你说奇不奇怪,我年少之时,曾梦到威宁伯将自己指挥奇袭威宁子海时所用的宝剑及其宝弓赠送于我。今日时隔十数载,我竟得监督修造其陵寝,岂非天大的缘分!”守仁不禁这样对友人说道。

“怪道伯安兄当日敢单枪匹马出塞,原来是受威宁伯神灵之召唤啊!如今你入仕之后的第一桩差事,便是这般,想来你与这威宁伯果是缘分不浅!”

“呵呵,缘分深浅我不晓得,但志向是相同的,那就是留心兵事,以期保我大明边境安宁。书生抱国无长物,只有这一颗赤胆忠心!”

“我见伯安兄近日甚用心于兵法,可见其志不小,他年功劳在威宁伯之上,或未可知!呵呵,兄还当善自勉励啊!”

“呵呵,将来之事不好言说,太多变数!况且出师未捷先身死者,也不在少数嘛……如今我先只管修好着陵寝,让威宁伯地下安息,不负于他,才是我一番敬重的心意!”

就是在守仁备考于京师期间,正值“套虏”频频深入,边境不宁。朝廷既无解决边患的成熟谋划,也无优秀的将才可供差遣,每每陷于被动,以至沿边百姓遭殃。

见于朝廷推举将才,莫不惶遽;而武举之设,仅得骑射搏击之士,却不能收韬略统驭之才。守仁深以为忧,国事的艰难使得他又开始关注兵事。

不过,以他目前的身份,又不好措一词、出一策,少年时的冲动自然是可笑的;如今焦虑之余,他便又苦读兵书、研究阵法,以待来日有英雄用武之地。

通过系统的研读,守仁就发现,原来先秦兵家本是“诸子百家”之一,它既是军事学,也是一个包罗万象的思想学术流派;及至西汉以后,才渐渐只以军事技术为研究对象。

为了能更好地把握兵学精髓,守仁开始认真地批注起“武经七书”①。其实不但作为军事家的曹操批注过《孙子兵法》,连作为文士的杜牧、梅尧臣等人都曾批注过,而且还颇享声名——对于守仁这样一个毫无实战经验的人而言,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除了《孙子兵法》之外,守仁比较看重的就是《司马法》,因为它几乎就是儒家用兵的一种系统总结。

他对《唐李问对》不以为意,论道:“李靖之书,总之祖孙、吴而未尽其妙,然以当孙、吴注脚亦可。”

又批注《尉缭子》道:“通卷论形势而已。”其余如《六韬》、《三略》,措辞也只有聊聊数语。

对于《吴子》,他倒颇为推崇:“彼孙子兵法较吴岂不深远,而实用则难矣。想孙子特有意著书成名,而吴子第就行事言之,故其效如此。”

他认为《孙子兵法》具备战略高度,实用性不及《吴子》;不过他话是这样说,他对于孙子兵法的批注却仍旧是最为精细的,乃至自以为已洞悉了其中奥妙。

如在“始计第一”篇中他批注道:

“谈兵皆曰:‘兵,诡道也,全以阴谋取胜。’不知阴非我能谋,人不见,人目不能窥见我谋也,盖有握算于未战者矣。孙子开口便说‘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此中校量计划,有多少神明妙用在,所谓‘因理制权’,‘不可先传’者也。”

守仁兴之所至,每当有宾客临门的时候,他通常都要用果核摆列阵法以为游戏。

有一次,他当着众人的面,忽然似有所得,一面继续沉浸于游戏之中,一面竟不禁自语道:“兵法上说列阵应该右背山陵,前左水泽,以为佐助,大家来看,应该是这样子的……”

不过在场的人根本没有一个搭理守仁的,而且大家也都没注意到他的言语举动,只见他丝毫不以为意,又继续侃侃道:“然而淮阴侯当日破赵时,却令部下背水列阵,反其道而行之,乃自蹈死地,大致情形,又该是这样子的……然他一战即斩杀成安君,其神鬼难测,不拘泥于兵法,诚用兵之真法!”

众人见守仁言罢,只是面面相觑,那些理解的人自然晓得他是胸怀大志,不理解的则一概斥其为不学无术。

更有的,居然怀疑守仁因两科未中而导致神志失常的:“看他在那里自己嘀咕了半天,又是沾沾自喜,又是神色惶惑,说到高兴处,还手舞足蹈……不知道他究竟在说些什么,才两科未中就这副德性了,可怜哪……”

然而对于这些,守仁全不在意,“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① 《孙膑兵法》在当时已经失传。

此次负责督造威宁伯墓,在守仁看来,其实也不失为一次演练阵法的极佳机会。

于是他便将民夫们便按人数及身体状况等编成什伍,以合理分配劳役,且起居饮食皆有定时,临了,工程质量也概经验收。而待到工余的时候,他更指挥着民夫们演练那传说中诸葛亮的“八阵图”。

八阵图就是关于练兵、行军、作战、宿营,以及各个兵种(步兵、骑兵、弓弩手)之间因地制宜密切配合的阵法。因为其基本阵形,纵横各为八行,故称“八阵”。只是由于其因机变化,又生出很多阵法,后世的随意附会才由此而起。

待到工期结束时,任务出色完成:不仅坟墓修造得雄伟气派,守仁自己也得到了一次难得的排兵布阵的实践锻炼。

“这个王伯安,以他这般行事,可以看出其人颇有远志,将来其才可堪大用啊!”有识者如此道,这话后来不胫而走。

确实,看起来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两次志趣的流露,却对于守仁未来的人生命运发生了重大影响。尽管此时的守仁对于此事也毫无察觉,但一切似乎已经就此注定。

自明朝中期以后,政治已全面趋于腐败,官场贪污成风。类似这些修造坟墓的大小工程,正是主管官员们中饱私囊的好机会,况且京官榨油水的机会本就不多,不狠捞一笔实在是亏得慌。

“伯安兄,修造坟墓之类,听闻说多有向墓主亲属敲诈勒索的,不知你老兄所得几何啊?”守仁回京复命后,友人玩笑道。

其实即便是守仁真的贪污、勒索了,只要做得谨慎小心,不留下什么证据,就不会有什么问题;整个官场皆是如此,清白者形同异类,反倒不易立足。

“呵呵,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生平为人,不义之财,于我如浮云!”

“呵呵,那是!不过这王家非常有钱,义或不义,只有天知道!便是你老兄不屑索求,你又拿什么打发你手底下那班人呢?”

“说的是,我听到那班同僚都在背后议论我傻,只知道将朝廷那拮据的划拨经费精打细算,一分一毫均投入工程之中,又对家属秋毫无犯,实在是白白担了这趟差事!”

“呵呵,不见得吧,听闻说你老兄此行得了宝贝,哪里就是白辛苦这一遭呢!”

原来就在守仁启程返京的时候,王越的家属前来送行,他们送上了一干财物作为酬谢,然守仁只是不收。后来,王家人便又取出一个布囊,郑重地交到守仁手上——他打开布囊一看,原来正是威宁伯生前所钟爱的一把配剑。

“宝剑赠英雄,我们听说王观政爱好武事,将来或恐有用得到它的地方,就请收下吧!”

守仁激动之余,盛情难却,便收下了这把“威宁剑”。

十几年过去了,那梦终于应验于今日,这真的只是一种巧合吗?又或者,上天真的要自己去担当大任吗?

No.3 上陈边务

从河间已经回来了好些日子了,但守仁却仍然不免沉浸在激动之中。每晚公务之余,他总要将那把威宁剑取出细细地把玩一遍,这在他已经近乎成了一个习惯。

此时的守仁是多么渴望有一天,自己能像威宁伯那样领军杀敌,立功疆场。也正是受着这把剑的激励,守仁有了平生第一次向皇帝上书的经历。

当时有彗星显现,这被视作上天的警示;更有靼虏猖獗,为患边庭,朝廷为此下诏求言。

守仁再也按捺不住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他便挥毫疾书,为朝廷呈上了一份洋洋数千言的奏疏——其实,这份奏疏他早就该上了。

在这份《陈言边务疏》中,守仁首先写道:“迩者窃见皇上以彗星之变,警戒修省,又以虏寇猖獗,命将出师,宵旰忧勤,不遑宁处。此诚圣主遇灾能警,临事而惧之盛心也。当兹多故,主忧臣辱,孰敢爱其死!况有一二之见而忍不以上闻耶?”

接着,他便对国家的当政者及边务政策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臣愚以为今之大患,在于为大臣者外托慎重老成之名,而内为固禄希宠之计;为左右者内挟交蟠蔽壅之资,而外肆招权纳贿之恶。习以成俗,互相为奸。忧世者,谓之迂狂;进言者,目以浮躁;沮抑正大刚直之气,而养成怯懦因循之风。故其衰耗颓塌,将至于不可支持而不自觉……”

同类推荐
  • 萧统与《文选》

    萧统与《文选》

    萧统是南朝梁武帝萧衍太子,卒谥昭明,故世称昭明太子。萧统一生无甚重大政治成绩可言,但他却在做太子时主持编纂了许多诗文集,对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其中尤以《萧统与文选》最为著名。《萧统与文选》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诗文总集,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文献价值,是学习和研究秦汉魏晋六朝文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经院哲学的集大成者阿奎那

    本书是“千年十大思想家丛书”之一。20世纪末,英国广播公司举行网上千年思想家的评选活动,评出了十大思想家,本书对排名第五的思想神学家阿奎那进行了介绍。托马斯的著作卷帙浩繁,总字数在1500万字以上,其中包含着较多哲学观点的著作有:《箴言书注》、《论存在与本质》、《论自然原理》、《论真理》、《波埃修<论三位一体>注》,代表作为《反异教大全》、《神学大全》。他对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物理学》、《后分析篇》、《解释篇》、《政治学》、以及伪亚里士多德著作《论原因》做过评注。托马斯无疑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托马斯主义不仅是经院哲学的最高成果,也是中世纪神学与哲学的最大、最全面的体系。
  • 开创盛世:康熙

    开创盛世:康熙

    清圣祖仁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开创盛世:康熙》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讲述了康熙的生平事迹。
  •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最具影响力的外交巨擘(上)

    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与社会、政治以及哲学、宗教和道德等社会科学具有密切的关系,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能深刻反映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特定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文学的功能是以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是用具体的、生动感人的细节来反映客观世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 大英雄郑成功

    大英雄郑成功

    反清复明的壮志豪情,一波三折的情人之恋,空前壮观的台海大战……中央电视台将于近期播出同名电视剧,本小说给广大读者述说郑成功颇具传奇的真实人生,奏响爱国主义的主旋律。
热门推荐
  • 人生中的坎坷

    人生中的坎坷

    城市中的父母难免会对于外来的男孩有些偏见,总觉得自己的女儿嫁给他,就要跟着受苦,可这时候,这些外来打工的的男孩,有的在坚持,而有的则选择了放弃,这是为什么,不足够爱那个女孩,要是足够爱的话,会坚持到底,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给其他人看,我并不比别人差
  • 从记者到教练

    从记者到教练

    作为名记者,程狐周游列国,遍访名帅,对足球各流派了如指掌。作为名中国球迷,他对中国足球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他重生了,能否带领中国足球涅槃重生,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呢?
  • 道教之灵宝派后裔

    道教之灵宝派后裔

    中国道教经过几千年的繁衍生息,逐渐分化为五个派别。分别为:全真,茅山,灵宝,正一,净明。而我在这里给大家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我的亲身经历。我出生在九零年中国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山村,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成为了中国传承数千年的道教之灵宝派的后裔。将这些事情讲述出来,目的有两个。一是我不想让中国的道教传承中断,二是也算是让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
  • 唐门浣剑录之唐清峰传奇

    唐门浣剑录之唐清峰传奇

    这个世界,有秩序和混沌两面。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为秩序。而在混沌,却有一个令人闻风丧胆的传奇..........
  • 帝国集团系列之夜恋倾城

    帝国集团系列之夜恋倾城

    一个是玩世不恭的豪门千金,看似玩不经心实则步步为营。一个是温润如玉的豪门太子,外表风流倜傥内心非她不可。“我要这天下”“等着,我给你打下来”青梅竹马,两小无猜。不知竹马是否骑马来,又是否绕床弄青梅。『不太想写简介,将就看吧』本文纯属虚构,切勿当真
  • 我为商人

    我为商人

    学校是个商机步步的钱场,一个个的同学竟然没有发现,看看他如何赚得如何欢喜。校里人称“抄神”“学神”,又看看他长大后怎么使公司进入辉煌时代。
  •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党报集团资本运营研究:现状·问题·路径

    詹新惠从党报集团体制的历史沿革到党报集团经营体制改革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和阐述。自然,书中所论列的观点未见得都准确,有些研究可能还受到实践的制约。便至少这本书引起了我们思考的兴趣,也开启了新的思路。
  • 魔罗神

    魔罗神

    魔罗神被创世元灵分解后,心有不甘,于是便带着记忆进入人界恢复力量,最终附身到一个人类少年身上。“我以魔罗神的身份宣告三界,我要守护的东西谁敢碰一下,我定要你死无全尸。”“神若动我,我便杀神。魔若碰我,我便弑魔!”
  • 诛天之怒

    诛天之怒

    天棺坠,魔王出,人世离,苍天逆!盛载着上界五巨头之一尸体的天棺自星空坠落,降临到辰华大陆,大陆灾劫自此始!《诛天之怒》读者交流群:457757856欢迎大家进群讨论!
  • 客杭日记

    客杭日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