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3400000005

第5章 意气风发(2)

幸好他眼中还有父亲,这毕竟是大事,他要跟父亲商量一下。能想着征求父祖的意见,这就好办了。

王华在快速地扫过几眼之后,便道:“你疏上说自己仰慕班超投笔从戎、西域建功的事迹,那么我且问你,朝廷放着这衮衮诸公,为什么却要用这这样一个嘴上无毛的后生?”

“孩儿疏上已经说得明白,孩儿刻苦学习兵法韬略及骑射功夫,今日正是用武之时……”

“呵呵!亏你还整天读兵书,兵者,凶事也,大事也!你就算不是纸上谈兵的赵括,万一失利,那也不是闹着玩的,白白送了自己的性命不说,还要再搭上别人的性命……”

王华这样说着,守仁知道自己暂时还不能证明自己,所以不好回复父亲了。自己不是霍去病,有那样的建功立业的大好机遇,以及赶上一个破格用人的雄才大略的汉武帝。

“还有你自诩的那些话,你没读过《汉书·东方朔传》吗?东方朔当初向武帝自荐,说什么自己‘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十五学击剑。十六学《诗》《书》,诵二十二万言。十九学孙吴兵法,战阵之具,钲鼓之教,亦诵二十二万言’云云,可是结果呢?”

“结果武帝虽把他拔于风尘,却不过把他当成了俳优一类解闷儿的人物看待……然东方朔毕竟一狂生,虽被后世尊为‘智圣’,究竟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孩儿可没他那般轻狂……”

“还有,你看那终军,虽然勇气可嘉,可到底年轻了些,以至功败垂成,岂是偶然也?”

“这是他运气不好,白白送了性命!”

“你又怎知自己的运气好过终军?”

“孩儿有一颗上为朝廷、下为黎民的心就够了,虽死而无憾!”守仁已经说得有些慷慨激烈。

“那你怎么就不为父祖考虑?你如今要尽忠,为父也并非不让,只是这‘孝’字就可以轻易抛开吗……还有我前面讲的那些要你慎重的话,你怎么就不好好想想……”

最后,王华不得不请出了父亲,这样好说歹说,才让守仁暂时打消了这个冲动的念头。来日方长,机遇总是有的。

自从守仁暂时打消了建功立业的念头之后,他那过剩的精力只得由别处排解,而他的想法也愈加稀奇古怪。

也就在这不久,一向重用宦官、搞得国是日非的明宪宗追随他心爱的万贵妃去了,继位的是后来有“中兴”之美誉的孝宗皇帝,次年改年号为“弘治”。

弘治元年的时候,守仁已经十七岁了,父亲早就为他选定了一门亲事,亲家是王华的好友诸养和。

那还是几年前,诸养和在吏部负责主考事宜,有一天他到王家做客,当时守仁就在一旁玩耍。诸养和一见就喜欢上了守仁,然后便对王华说道:“王公,你的这个儿子,就给我当女婿吧!”

如此美意,王华自然无不欣然从命。

弘治元年,诸养和时任江西布政司参议,这时他从南昌忽然来信召守仁去成亲。王华考虑到应该早早地让儿子把心安定下来,担起家庭的责任,于是便同意了亲家翁的请求。

“既然你岳父有命,你就不要再耽搁了。”王华催促儿子道。

守仁虽然到了血气方刚的年纪,但对于男女之事并不是特别向往,但父命难违,再加传宗接代毕竟是大事,所以他只得带着财礼和几个家仆买舟南下,到南昌去迎娶自己的未来夫人。

其实,守仁看重南昌之行也是因为可以沿途观览风土人情,满足一下自己的好奇心。

他们一行人由大运河南下,经长江过南京,西溯扬子江而进入鄱阳湖,再由赣江至南昌,一路也算顺畅。

南昌确是一处文化胜地,且不说唐初大才子王勃的《腾王阁序》守仁已经背得烂熟,便是那一望无垠的鄱阳湖也足以令他浮想联翩……

想当年,太祖皇帝与伪汉天子陈友谅争雄天下,双方便是在鄱阳湖上进行了一场生死对决。陈氏号称六十万之众,且凭借战船高大的优势,与不过二十万众、且船小仰攻的朱氏一方,在湖上展开了长达三十七天的激烈交锋。最后,借助天时,朱家军以火攻制敌,终于取得了鄱阳湖大战的辉煌胜利。

这场规模空前的水战,不但决定了未来的历史走向,也让鄱阳湖底留下了那一段段的见证血与火的折戟断刃。

一百多年了,守仁寻访故地,不知道还能否有些意外的发现。

“船先停一下,停一下!”当船快接近南昌的时候,正行在鄱阳湖上一处较浅的地方,这时守仁突然对船夫喊道。

“公子,您要做什么?”

“你别管那么多,先停下再说。”

原来是守仁突然注意到几道来自湖底的反光,于是他猜想那可能正是当年大战时跌落湖底的遗物。于是待船停稳后,他便在一支长竹篙上拴了个钩子,试探着去打捞一下。

可是他捞了半天,除了确实有一些破铜烂铁之外,就没有一件像样的器物。

“呵呵,公子!原来您也是想捞这个啊?这一带小的跑过多次,也还算熟悉,您不是第一个,要是能在这么浅的地方让您捞着宝贝,那就忒显得这湖上的人无能了……”

“也是,便是有什么,那路边的李子也一定是苦的①!”守仁心里嘀咕道。

可是,这话也没消了守仁的兴致,直到他钩上来一副已经满是泥污和青苔的头骨,这才彻底死了心。

其实他并非想找什么宝贝,而是希望有一些“特别”的发现,至于究竟是什么特别的发现,他自己好象也说不清楚。

也许,他就是以这种亲切的方式去缅怀那段峥嵘的往事,以及由衷体味皇明创业的艰难。

① 魏晋时期的王戎,小时候跟一帮小朋友出去玩,路上见一李树结满了果实。小朋友们都跑去摘李子,可王戎却制止他们道:“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否则早被人摘光了!”结果正如他所言。

No.4 妙论书法

诸府上下对于守仁的种种逸事早已有所耳闻,他们确实想见识一下这位状元家的奇男子。而亲家翁主持翰苑,身为帝师,将来入阁拜相,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所以诸府以非同一般的礼遇迎接守仁。

一到诸府,守仁就以自己的聪明好学赢得了诸府上下人等的尊敬,大家都喜欢跟这位没有半点架子的少年公子交谈。

不过守仁也没有闲着,在他岳父的官署中,多有上品的“文房四宝”,弄得他顿时有些手痒。

在王家的家谱上,就赫然写着“书圣”王羲之的大名,守仁对这位先祖自是仰慕不已,故而平素他也特别着意于书法的练习。不过他练习书法的方式与众人不同,他是观摩得多、思考得多,练习得反而少。

此次,自他来到诸府,众人并未见他整日临池,不多天下来,却已见他书法大进。于是众人好奇之余,便跟守仁聊起了书法。

一位清客有心要讨好新姑爷,所以特向守仁请教道:“伯安兄,愚弟见你书法大出我辈之上,敢问兄怎得先祖右军之真传?”

守仁也不客气,于是侃侃而谈:“昔日愚弟学书时,一味对着古帖临摹,只是学得字形,未得其神骨。近日忽有所悟,只待成竹在胸始下笔一挥而就,竟若有神助!”

“人逢喜事精神爽,伯安兄就要有洞房之喜了,所以笔力才如此大出往常!”另有一位打趣道。

众人哄笑一阵,不过守仁却并未觉得有多好笑,他又认真地说道:“通过凝思静虑,拟形于心而尽得其法的,历代书法名家中就有苏东坡如是这般的!东坡先生常道‘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愚弟当日只道是东坡先生天分高,我辈学不得,不想今日也能步先生之后尘!”

“这就说明,伯安兄不但天分高,还能无师自通,更是难得!想当年乃祖右军学书于卫夫人,还弄得夫人大哭一场①,呵呵……”

“何谓无师?东坡先生正是吾师,呵呵!先生写书最是尚意,所以他才专走行书、行草书的路子,愚弟正是师法东坡先生!”

“敢问伯安兄,你怎么看待‘为儿写尽三缸水,只有一点像羲之’这句话?”

“呵呵,人的心性、修为不同,自然写出的字也有不同!但学书固然还当以养气为主,古人学书需临尽三缸之水,其实最紧要的还是在练自己的气力……想先祖大令(王献之)少时学书,乃父乘其不意,常从后猛抽其笔,直待笔抽不动时,也正是大令学成之日!”

“那敢问伯安兄,你觉得东坡先生气从何来?”

“这个嘛,东坡先生的儿子苏过说得明白:吾父之书,乃是其人的至大至刚之气,成于胸而发于手罢了;是其超然物外、意欲乘风归去之思的天然流露而已,呵呵……东坡先生的气不得自平素的习书练习,而当得自他处,如孟子未必知书,却仍谓‘吾善养吾之浩然之气’……”

“伯安兄高论,小弟佩服佩服!观兄之气如此沛然,想必亦有所自来,非我等愚下之辈所敢望其项背……”众人委实折服于守仁的见识和才学。

诸养和在得闻女婿这番高论后,也喜不自禁,更是对守仁刮目相看。

不过守仁话是如此说,但他由于常常技痒,官署中本来有好几大箱子的纸,结果等到守仁于次年离开时,箱子都已空空如也!而守仁的书法技艺更是如突飞猛进。

① 相传王羲之少年时曾就学于当时的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一天夫人见羲之技艺大进,于是哭着向人说道:“这个孩子的声名将来要盖过我了。”

眼看婚期就要到了,诸府上下张灯结彩,笙歌悠悠,不多日已宾客盈门,好一派洋洋喜气。

就是在新婚的当天,守仁忽而觉得有些百无聊赖,他不太喜欢这种喧嚣的热闹,所以忙里偷闲去到了当地著名的宫观铁柱宫一游。

铁柱宫又称万寿宫,是为纪念道教“许真君”许逊而建。许逊是晋朝人,生于南昌,“鸡犬升天”一词就源出于他。许真君名气很大,所以自两宋以来,铁柱宫都香火极盛。

想当年,明太祖朱元璋为征讨陈友谅而到了南昌,接受了南昌留守胡廷瑞等人的投降。在拜谒过孔子庙之后,朱元璋又行经铁柱宫,在此盘桓许久。最后,他才出城开宴,在滕王阁与当地诸儒赋诗为乐。

守仁天生对道士、道教充满好感,这还要从他的出生讲起。

守仁生于成化八年九月,据说其母怀了他十四个月。他本名叫王云,在他出生的时候,其祖母岑老夫人梦见有一神人降祥云而至,将一婴儿送与老夫人,他由此便得了“云”字之名——这个故事被亲朋好友们广为流传并传布乡里,从此诞生守仁的那座楼放便被命名为“瑞云楼”。

可是王云到五岁时还不会说话,急坏了家人。有一天王云与一帮孩子在街上玩,路遇一个道人,这道人突然停下来端详了王云半天,最后丢下一句:“好个孩儿,可惜道破!”

王伦听说了此事,才顿悟到原来是自己道破了天机的缘故,这才为孙子改名为“守仁”。果然,守仁很快就可以开口说话了。

由于是长孙,以后守仁的胞弟、从弟们取名字便都是按照仁、义、礼、智、信、文、章、恭、俭等排列的。

No.5 新郎无觅

那一天,守仁在观里游逛了半天,天黑的时候,香客们已经散尽了,他却还意犹未尽。

他一个人又来到了后殿,凭着熹微的光线,他便猛然看到一个神采迥乎常人的道士独坐在一张塌上,那神情非常安详,守仁一下子就对他来了兴致。他惟恐打搅了人家的清修,在那里呆呆地站立了半天,才总算等到那道士睁开眼睛跟他搭话。

道士点上了灯,他眼见一位举止文雅的十七八岁的少年,又见其眉宇之间透着一股英挺的豪气,于是连忙给守仁让坐。两个人就这样交谈起来,原来这位师傅并不是铁柱宫的,而是由四川游方至此的。

一经交谈,守仁便发现老师傅学识渊博、谈锋机敏,不由得兴味大增。

二人由琐事谈及古今,又由古今谈及养生,因为守仁马上就要过上一种夫妻生活了,所以他对于这个话题特别感兴趣,也有意要向高人请教。

“道长,学生当日读书,见汉留侯(张良)学辟谷、从赤松子游,想来以留侯绝人之资性,当成正果才对,何以花甲而没呢?”

“呵呵,这留侯纤细若妇人,本就先天不足,再加他整日家病病歪歪的,能享甲子之寿已是秉志修道之故……”

“道长所言甚是啊,太史公就说他因长期患病而不能独自领军在外,只好为高祖赞画于帷幄之中,其实也是无奈之举!不然功盖淮阴侯(韩信),也未可知……”

“是了,以贫道观之,养生之道不但因人而异,尤其也并非什么长生不死之法;世人但求长生,不加择取地服食各种丹药,反而要了性命!”

“道长真一语中的,想那唐太宗何等英明之主,却是妄求长生,临了几副胡僧药要了性命,实在可笑可叹,亦复可悲……”

“以贫道拙见,所谓养生长法,但能寡欲清心,谨慎服药……”

“呵呵,您这番高论与我孔圣人所言正相契合,所谓‘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想来若留侯不是那清心寡欲之辈,恐怕他那般年纪也是活不到的。”

“正是,但世人哪管得了这些,非得亲自试过了,吃了苦头,费了钱财,才知道回头!更甚者,至死都不知回头……就如这病,防重于治,等到得了病才想到去治,而不想早早预防,这正是世人的短识!”

“就如那汉武帝,一辈子妄求长生,花费无数,临了才明白‘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而已’的道理,也算知道回头,这正是其过人之处……不过学生还要请教,所谓‘药食同源’,是否正是不宜狭隘看待所谓‘药’的道理?”

“呵呵,正是此意!你看那所谓‘魏晋名士’,乱吃药的不少,最后吃成个什么样子!倒是那嵇中散,虽也常服药,但能寡欲清心,独他精神与天地相往来……”

“山里人遇着他,还疑为神仙,哈哈!”

……

很多天以后,守仁便打发一位跟随着自己同来娶亲的仆人回京向父祖报平安。

“就是新婚的那天,合府上下都找不到少爷的踪影,亲家翁领着家里的老老小小找了一宿,愣是连个人影儿也没看到!”

“那后来呢?后来怎么样了?”王华听得有些着急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少爷自己兴冲冲地从外面跑回来了,大伙问他缘故,他只说在当地的一个宫观与一奇道人谈得尽兴,不觉耽误了时辰……”

“不像话,太不像话了!”状元爷气得不轻。

“呵呵,这个云儿!洞房之日竟要了新娘子好看,这往后新娘子还有好脸子给他看啊,呵呵……”王伦倒看得开。

“我来的时候少爷说了,他要在诸府住到明年,然后再携着新少奶奶回浙江老家拜望老太夫人……”

“你觉得这个新少奶奶如何?”

“小的不敢说人品,但郎才女貌,人人称羡,和少爷倒真是天生一对呢!”

“看来亲家翁倒没白赚咱们老王家,呵呵!”王伦最后捋着胡子说道。

发生了新婚缺席这样不愉快、不吉利的事,守仁内心也并不是毫无愧疚。

七年后,岳父死在了山东布政使司左参政任上,守仁于是在致岳父大人的祭文中说:“我实负公,生有余愧;天长地久,其恨曷既。”

又传闻说守仁“惧内”,妻子不生育,他却连个小妾都不敢讨,友人们为此还常拿苏东坡描画陈季常的诗跟守仁开玩笑:

“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

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陈季常佛学造诣很深,平素喜欢“谈空说有”;而守仁后来聚众谈讲心学,二人实在有得一比。

同类推荐
  •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国大企业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勾践雄才大略,阴鸷沉笃,杀伐果断,计谋通变。他以卧薪尝胆的精神,历经“十年生聚,十年教训”,使一个被斥之为“越之不重浊而汩,故其民愚极而垢”的弱小国家,成为一个国富民强的泱泱大国。这个曾在春秋时代尝人胆、卧蓼薪、灭吴国、成霸业的君主,其艰难的一生足以泣鬼神,动山河,撼人心!杨小白以勾践的一生传奇为蓝本,以当时的历史环境为背景,纵横交织,将勾践刻画得淋漓尺致、入木三分。
  • 郑成功(名人传记丛书)

    郑成功(名人传记丛书)

    郑成功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军事家,也是为后人称颂的民族英雄。他从荷兰侵略者手中收复了沦陷三十八年的宝岛台湾,维护了祖国领土的完整。这里从他的父亲开始讲述郑成功的一生。
  • 明朝一哥王阳明

    明朝一哥王阳明

    在汲取中外王学研究的基础上,用通俗幽默的语言将王阳明几起几落的人生历程娓娓道来,力图全景式地展现阳明先生荡气回肠的一生。作者不止步于写一本通俗历史人物传记,而是举重若轻地将阳明心学的三大命题“心即理”、“知行合一”以及“致良知”的形成、发展贯穿其中,使心学思想的脉络有迹可循。
  •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养生鼻祖彭祖全传

    本书人物主要选自历代《新城县志》《黎川县志》《建昌府志》《江西通志》以及历朝国史中所载可考人物,收录了上自唐末,下至1978年(中国史现代史段)的黎川历代本籍名人和客籍名人共667人。
热门推荐
  • 魔之异灵奇旅

    魔之异灵奇旅

    四人无意间发现了学校的密道,却一下子穿越到了异灵世界,她们会有怎样的奇旅呢?
  • 末世英雄造天下

    末世英雄造天下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人类不再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而是成为造物主手中的玩物。这里,不再是一个可以推倒重来、一成不变的游戏历程!这里,是一个全新而变幻莫测、充满未知恐惧的开始!身负血海深仇的异域王子,云游四方的逍遥刀客,身怀绝技的变异杀手,天下无双的战争之神……一个又一个“英雄联盟”中的角色,都是在这末世与末日里粉墨登场,而他,到底能不能成长为他最喜欢的“英雄”,带领着他的团队,走向光明的彼岸?末日危机,会是一个如何有趣有故事?来吧,让我们一起见证这一刻的奇迹!(qq群399653845)
  • 黎明破晓时分

    黎明破晓时分

    去看不一样的生活,去体会不一样的人生。。
  • 衰神达人

    衰神达人

    路人甲:“啊!我简直就是衰神附体了!我不就做做好事追个小偷,竟然被别人用酱油瓶砸了。好不容易回个家,还掉进了下水道摔断了一只手。出门买个零嘴,竟被疯狗咬了!!”蓝子:“就你这还好意思说衰!看看我!>_<!我一单身狗好不容易在情人节前夕脱离了光棍群体,可情人节时却又成了光棍。我那个郁闷啊!去酒吧喝酒还被警察叔叔错当毒贩子,在局子里好好地“教育教育”,一周后终于爬出来。可是衰神的命运还没摆脱,我这潮流绝缘体竟赶上了穿越热,穿就穿可我怎么成了女人!!还在床上,被霸王硬上弓!!啊啊啊!!不要啊!!(饭:菊花残~身满伤~你的笑容已泛黄~)我是直男!!”就让我们为蓝子祈祷吧!
  • 我的学生我做主

    我的学生我做主

    一个班,一群人,从互不相识到团结情深,在别样老师的带领下走出别样的人生!早恋?网虫?二次元?逗逼老师告诉你,那都不是事!
  • 沉默的少数

    沉默的少数

    这个世界并不会变得更好只因人性是永恒的宿命爱拯救不了
  • 穿越清朝之铁血帝国

    穿越清朝之铁血帝国

    一个现代大学生,穿越到千疮百孔的末代晚清时期。面对着岌岌可危的中华乱世,百年未有之变局,他是天降的英才,能挽救清朝的命运,还是一个糊涂的人,只能顺应历史而行。一切尽在《穿越清朝之铁血帝国》
  • 天仙娘子太惑人

    天仙娘子太惑人

    那日,他闲适慵懒,透过时空的光阴看见她。那日,她浴血奋战,踏过敌人的尸体走向他。她说,今生今世,你只我一人。他笑,不离不弃,至上天入地。本是集万千宠爱与一身的大小姐,沉鱼落雁之姿的她却无法展颜一笑,日日痴傻,成了众人笑谈。原是能够君临天下的皇家血脉,两界骄子。而他却无奈隐姓埋名,背负重任,只等磨出利剑。本该是毫无相干的人,却从不信到信任,从毫无感觉到相濡以沫,从各自为营到相扶相持。对待他人的冷漠,战场杀敌的嗜血,却在目光触碰之时烟消云散。是追随彼此,此生不渝,还是放手分离,不闻不问?
  • 血红狐诅咒继承人的命运可否改变

    血红狐诅咒继承人的命运可否改变

    你们好,我是新作者,第一次出书,要是不好,你们可以告诉我,我会在一天之内改,还有我更新时间不定,只要我有时间,就会更,不会让粉丝们心急哦!
  • 萌到深处自然嫁

    萌到深处自然嫁

    一个是老实爱神游的意大利语老师,一个是逆天又腹黑的某知名服装企业的大BOSS,本应该没有交集的两人却接二连三意外的相遇,这就是上天扔下来的猿粪啊……此文乃三无产品,无小白,无虐,无滚滚天雷~这是不可能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