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2400000006

第6章 汉哀帝变态乖张的帝王(1)

身为皇亲,天子堂上,他对答如流,受到汉成帝的赏识。他利用天时和人脉关系,一跃成为皇储;身为帝王,宫中美女如云,而他心目中的佳人却是一代美男董贤;他不好声色犬马,撤乐府,减官员,想要净化礼乐教化。他一心想重振朝纲,再塑大汉雄风,却往往事与愿违;他行事乖张,不循常理,屡屡诛杀大臣。在外交场合上,他名义是尊重匈奴单于,实际是为祛除灾异,反而闹得人心不宁。这就是汉哀帝刘欣,汉代帝王中行为最变态、行事最乖张的帝王。

天子堂上巧应酬

刘欣是汉元帝的侄孙,是刘恭的儿子,母亲是丁太后。刘欣在3岁的时候,被立为定陶王。史书说他少年时期,尤其喜欢文学和法律。

元延四年(前9年),年仅17岁的定陶王刘欣入朝拜见当时皇帝汉成帝,他随身带着自己的太傅、国相和中尉。而汉成帝的幼弟中山王恰好也来朝见汉成帝,可是他只带着他的太傅一个人。此情此景,引起了汉成帝的兴趣,他好奇地问刘欣,“为什么中山王只带太傅,而你却还带来了国相和中尉?”刘欣应对道:“按国家的律令规定,诸侯王前来朝见皇上的时候,可以带着他封国中的二千石官员。太傅、国相、中尉他们都是二千石的官员,所以我就全部带上了。”汉成帝觉得刘欣应对敏捷,对他非常喜欢。汉成帝接着又让他背诵《诗经》,他不仅背诵如流,而且能够大致讲解其中句子的文义。这给成帝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随后,成帝又问中山王:“你只带太傅来朝,这是国家什么律令的规定?”中山王茫然不知所措,支支吾吾。汉成帝又接着考他,让他背诵《尚书》,中山王结结巴巴,背不出来。汉成帝特意为定陶王和中山王他们两人安排了一次隆重的接待宴会,以便进一步观察他们的表现。有一个细节被汉成帝注意到了:中山王最后一个吃饱,当他起身时,还无意中松了一下自己的腰带,这有失一个皇族成员的礼仪;而定陶王刘欣举止大方,进退有度。经过亲自观察和比较,汉成帝认为中山王天赋太低,教养不够。他认为刘欣天资聪慧,具备一个帝王的基本素养。原来,汉成帝多年来没有儿子,他一直在寻觅一个理想的皇位继承人,不经意间,汉成帝在多次场合中对刘欣流露出喜爱之情。不过,虽然他对定陶王比较满意,但是他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并没有说出口。

汉成帝自诩眼光高明,知人善任,平心而论,他在考察中山王和定陶王时,错误地设定了一个背景。即他在考察定陶王时,恰好问到了刘欣的专长。原来,刘欣从小喜好文学和法律,成帝问的《诗经》,是古代文学的代表作,律令的内容又属于法律常识。刘欣对答如流,并不一定说明他临场表现非常突出。我们知道,考察皇位继承人需要全方面、多角度地考察,自恃亲眼所见、亲自考察的汉成帝自己以为遇到了神童,不经意间犯了一叶障目的毛病。

话说回来,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刘欣的祖母傅太后当时也随同前来朝见汉成帝,她阅历深,见识广。她自然知道汉成帝没有儿子,一直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的选定而大伤脑筋,她心里盘算,看来自己的孙子身上有帝王的灵气。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何不趁着汉成帝心里高兴,想办法促进此事。虽不能把这件事情办妥,也要弄个八九不离十,以免日后夜长梦多,帝王花落到他人家。傅太后是何等的聪明,她打起了自己的如意算盘,认为现在正是添火加柴的时候。她没有直接去求汉成帝把她的孙子刘欣立为皇太子,这样极有可能事与愿违。她选择的是一条理想的“间接路线”,因为根据多年的办事经验,她知道以女人特有的方法去办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于是,她私下准备了许多贵重的珠宝和礼品,前去贿赂汉成帝宠爱的妃子赵飞燕,让她在枕席之旁为自己的孙子美言几句。同时,她还没有忘记借助汉成帝的舅舅、曲阳侯王根这位红极一时的权贵的影响,给自己的孙子锦上添花。赵飞燕和曲阳侯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分析了利害得失,觉得应该帮忙,因为刘欣称帝对他们两人今后的生存和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于是,他们也不失时机地在汉成帝面前有意或无意地夸奖定陶王的聪明,并且鼓动汉成帝把刘欣立为皇太子。

刘欣是幸运的,她有一个好祖母,这是他成为汉代帝王的一个重要的外在因素。当然刘欣本人也有一定的才学,这是他能成为皇太子的基本条件。

汉哀帝母亲丁太后墓出土的玉器

刘欣出色的表现当时也触动了汉成帝的心弦,虽然当时汉成帝没有马上决定立刘欣为皇太子,但是赐元服给刘欣,这在汉代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刘欣高高兴兴地回到封地。第二年,汉成帝经过一番考量,正式册立刘欣为皇太子。汉成帝派遣大鸿胪任宏,前去征召刘欣入宫做皇太子。刘欣显得非常谦逊,他说:“微臣继承父亲的诸侯王位,已属非常幸运。臣下资质浅薄,没有能力充当皇太子。微臣愿意暂且留在东宫充任太子,早晚服侍陛下。今后陛下的皇子一旦出生,我愿即刻回到封国,永远守卫藩国。”汉成帝听了任宏的汇报后,更是深为刘欣的谦让所感动,立即决定立楚孝王的孙子刘景为定陶王延续封国,刘欣入住东宫。刘欣就这样凭借着自己的巧妙应对和得体行动,打动了汉成帝的心。

此后,有了赵飞燕、王根等人帮助,刘欣在朝中的根基日趋巩固。聪明而幸运的刘欣巧妙地借助天时、地利、人和,轻而易举地登上汉代帝王的宝座,他就是汉哀帝。

整饬朝政再受命

汉哀帝执政之初,大汉王室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再受命”的理论甚嚣尘上。为了挽救颓势的汉朝政治局面,汉哀帝决心整饬政局,革新政治。然而,由于能力有限,他不能切合实际,不合时宜地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如拆撤乐府,多次诛杀朝内重臣,甚至听信夏贺良的言论,居然荒唐地举行“再受命”的仪式,结果把局势弄得更加糟糕。

“乐”作为儒家“六礼”之一,是重要的国家教化形式,受到诸多帝王的重视。早在汉武帝时期,以司马相如为首的一批著名文人,收集赵、代、秦、楚等地的歌谣,重视文辞,注重教化。汉武帝还扩建乐府规模,促进了汉乐府的发展。然而,到了汉哀帝时代,他却拆撤了乐府机构。汉哀帝拆减乐府的外在原因是,西汉末年,一些世家大族,达官贵人,僭制越礼,把高雅的祭祀之乐和靡靡之音相搭配,用作家庭宴会的音乐,整个社会弥漫着奢靡之气,其内在的因素却是汉哀帝本人不好音乐。

其实,早在汉宣帝和汉元帝时期,就有一些朝臣上书要求拆撤乐府。公元前8年(成帝绥和二年),汉哀帝刘欣发布诏令,正式拆撤乐府。汉哀帝在诏书中说:“世俗奢侈风气漫延,郑、卫之乐流行。奢侈则国家贫穷,趋末则背离根本。正本清源,难道不应该吗?郑声淫荡,使国乐混乱,因而圣王要放弃它。郊祭音乐和古代军乐可以留存。”汉哀帝改革,主要是撤免了朝会和宴会的音乐,把用于祭祀的音乐、军乐和部分地方音乐保留下来。汉哀帝拆撤乐府的本意似乎不应指责,也体现了他务实致用的态度。

汉哀帝时,鲍宣任谏议大夫,他向汉哀帝提出轰动一时的“民有七亡七死”说,以反映当时存在的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民有七亡七死”是指:一亡是阴阳不和,水旱为灾;二亡是政府不断加重徭役和赋税;三亡是官吏贪污,受贿不已;四亡是豪强世族,蚕食鲸吞;五亡是徭役繁重,农业不能正常进行;六亡是边防不安,人民逃亡;七亡是盗贼横行,抢劫民财。一死是酷吏折磨;二死是司法严厉;三死是冤枉无辜;四死是盗贼横行;五死是冤冤相报;六死是年岁灾荒;七死是疾疫流行。一言以蔽之,一代名儒鲍宣对当时吏治腐败提出了猛烈的抨击,对民生的艰难抱以深深的忧虑。

鲍宣的“民有七亡七死”的言论对汉哀帝触动很大。他下决心整顿吏治。汉哀帝采取的措施主要包括:一是明确三公职分,更改他们的名号。建平二年(前5年),汉哀帝罢免大司空,恢复御史大夫。同一年,汉哀帝罢免州牧,恢复刺史。元寿二年(前1年),汉哀帝重新确立三公——大司马、大司空、大司徒的职责权力,并准备进一步明确司直、司隶的职责权力,重新创设司寇官职,但是由于汉哀帝的去世,最终不了了之。二是诛杀不听话的朝臣;代表性的事例是汉哀帝时的丞相多死于非命。建平二年(前2年),丞相朱博有罪,自杀。元寿元年(前2年),丞相王嘉有罪,被逮捕处死。其他朝廷重要官员也有许多死于非命。三是汉哀帝变革官员选拔方式。汉哀帝执政之初,决定废除任子令。按当时规定,凡二千石以上的官员任职满3年,就可以推举自己同姓一子担任郎官。汉哀帝认为这个制度不以才德标准遴选官员,故加以废除。建平元年(前6年),汉哀帝下令让大司马、列侯、将军、中二千石、州牧、守、相等,推荐忠厚正直而且通晓政事和亲民者各一人;建平四年(前3年),汉哀帝又下诏书,令将军、中二千石推举明习兵法和深谋远虑的军事人才。这些措施的想法是好的,但由于汉哀帝用人不当及其在施政方面的短期行为,收效并不大。

汉哀帝在许多举措都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后,心里开始变成非常急躁,甚至有点儿疑神疑鬼了。后来,他干脆相信夏贺良等人的有关“赤精子”的谶语,认为汉朝国运中途发生衰落,应当“再受命”。一时糊涂的汉哀帝,竟然听信了夏贺良的荒唐言论,试图通过变易年号和重定继位元年的方式来达到治乱兴衰的目的。汉哀帝在他所下发的诏书中说:“汉代立国二百多年,历代皆有开元。而我个人缺乏才能,多赖皇天保佑,使汉朝再次获得执掌天下的符命,我个人德义不具备,怎敢不听从上天的安排呢?现在就从更改国家的基本制度开始,以重现大汉政治的新气象。我将要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年,更改皇帝名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

后来有人散布言论说,汉哀帝所改的名号当中的“陈”,实际是以舜的后代自居。王莽,正是陈的后代,夏贺良的谶语正是用来隐喻王莽将取代汉朝的皇位,而汉哀帝却受到蒙蔽,竟然上演了一个“再受命”的闹剧。不过,汉哀帝很快发现“再受命”不过是个无聊的政治骗局,无济于事,就以妖言惑众罪之名,下令处死了夏贺良等人。汉哀帝在他最后的统治岁月里,深知自己回天无力,他在诏书中沉痛地说:“过失不远,在我一人。”

绝代佳人是董贤

班固说:“倾心妖媚主上,不是单独有女色,也有男宠。”汉哀帝执政期间,对他的“男宠”董贤格外地眷顾和宠幸,这成为世人谈史和写史当中猎奇的一笔。

董贤,字圣卿。他的父亲董恭,在朝中任御史一职,他也担任太子舍人。汉哀帝登基以后,董贤所属的东宫官员也随着一起升格。董贤也自然有份,他升为郎官。有一次,恰好轮到董贤在宫殿奏事,董贤相貌英俊,如《登徒子好色赋》所描写的一样,“增之一分则太赤,减之一分则太白”。董贤身段长得修长,体态优美,又宛若曹植在《洛神赋》中描绘的神女一般。汉哀帝远远看见董贤,怦然心动,真是人间少有貌美的男子呵!如此风度,这般相貌,真是如同美神仙下凡一样,汉哀帝已有些心神荡漾。汉哀帝仿佛中了魔,他主动和董贤打招呼:“是舍人董贤吗?”并且立即让董贤到他面前和他说话,随后就封董贤为黄门郎,黄门郎是负责宫省的传报工作。从此董贤就可以在宫省侍奉汉哀帝了。随后,汉哀帝加封董贤的父亲为霸陵令、光禄大夫。

汉哀帝对董贤的喜爱已经到了形影不离的地步。不久,汉哀帝又封董贤为驸马都尉侍中,这样可以名正言顺地和汉哀帝在一起了。每次外出,他们一起乘坐皇辇,回来以后,董贤仍然在汉哀帝的左右服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汉哀帝就赏赐董贤万贯钱财,让董贤变成名副其实的大富翁。董贤的地位煊赫一时,在朝廷之上,他是一颗耀眼夺目的政治“新秀”。

同类推荐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革命史家胡华

    革命史家胡华

    本书是作者刘涓迅通过整理传主的生前日记、书信、工作笔记、著作和遗稿,搜集传主工作过的地方和报刊、网络等方面的有关资料,采访与传主生前有过接触的知情人。并从撰写“年谱”开始而逐步完成的。该传以胡华的革命者和史学家双重身份的人生经历作为脉络,具体梳理了胡华半个世纪以来从事党史教学与研究的历史背和思想轨迹、学术成果、教学成绩,客观总结了他在教学与研究中的学术得失。热情颂扬了胡华等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崇高思想风范和精神追求。
  •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名人传记丛书)

    亚历山大是世界古代史上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是一位改变了世界历史的人物,他被世人称为“军事征服者”。他足智多谋,雄才大略。
  •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植物之诗:植物学家吴征镒

    为了实现中国植物学本土化,他的脚印几乎印在了中国的每一片土地,他对中国植物学的研究,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国植物学界。着作等身,成果累累,这样的评价对吴征镒来说,是毫不过分的。他用科学的语言抒写着一首植物之诗,科学之诗,也用诗的语言写下他对祖国,对人民,对真理,对科学的追求和热爱:我愿意默默地深深地崇拜。
  • 兵家鼻祖:孙武

    兵家鼻祖:孙武

    孙武[挟三万兵,纵横天下无敌],他靠的是什么?靠的是《孙子兵法》。此书早已被广泛流传到了世界各个国家,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并运用到军事、政治、经济等多个领域。这部传奇的兵法是如何完成的,我们不妨看一看孙武的传奇人生。读《兵家鼻祖:孙武》,不但可以感受到孙武生活中的曲折、离奇,又能够被战争中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紧张形势所牵掣,也能够了解到孙武、伍子胥、吴王阖间、伯韵等人物的性格、脾气,以及品质的不同。
热门推荐
  • 小妖两三只

    小妖两三只

    某一天,云灵儿被忽悠入学。只是上学就上学吧,可为什么这里遍地都是妖怪?!她是驱魔人,更是人类!被吃是不可能的,捉妖也不大可能……好吧,到头来还是得斩妖除魔……“别打开潘多拉之盒……不要!玦,快离开……”潘多拉的盒子里装的是……
  • 全面释放

    全面释放

    技能还是道具,这是一个问题。正所谓无形装哔,最为致命。
  • 重生之相濡以沫

    重生之相濡以沫

    一朝重生,却成五岁女娃。天赐父母疼宠,便誓言不求轰轰烈烈只求与父母平淡幸福过完这一世。“没有无双美貌,没有至高智慧,不能运筹帷幄帮你扫平坎坷助你扬名百世,但是我会守在你身边,陪你一同被辱,被捧,被伤,被赏。这样平凡的我,你可要?”“要!”我自会运筹帷幄,自会策鞭马上,自会扫平一切。只是,丫头,我不为扬名,只为你。为你不离不弃,相濡以沫的真心。只为你,为你打下一世安稳。
  • 嚣张宝宝财迷妈咪

    嚣张宝宝财迷妈咪

    六年前她是无所不能的黑暗圣手,他是狠辣无情的商界霸主。一夜迷情,她狼狈逃亡。六年后,她是身份多变的天才设计师,身边还带着一个无所不能的嚣张宝宝,而他则是即将与她合作的公司首席。“老头,敢跟我抢女人,你确定你这把老骨头还能经得起折腾?”某男一脸的嫌弃:“毛都没长齐还想跟我抢女人?”某娃彻底不淡定了:“老头,想跟我抢女人,你问过那边的几位叔叔了吗?”
  • 红颜情殇

    红颜情殇

    雨也萧萧,情也潇潇。多少场痴情迷恋,多少场生离死别。红颜伤,情也殇...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问道无声

    问道无声

    道不可道,可道非道。道之永存,只在内心。一个道的故事,一个人的传奇。
  • 异界之魔兽商店

    异界之魔兽商店

    海族首领:“人类,来我们海洋,我们这里有大量海洋魔兽。”兽族首领:“来我们这,我们用烤肉招待你。”天使:“神说您的商店不错,邀请您来我们天空之城。”恶魔:“喂,我们老大让你来我们深渊一趟。”魔兽:“他是个魔鬼,魔鬼啊。”叶凡:“你说啥,帝国想让我帮助他们打仗。不行,不行,我只想当个商人。”叶凡误入异界,得到了一个专门卖魔兽的商店。在这个混乱危险的异界中,且看叶凡是如何开创最大最全的魔兽商店。
  • 五洲伐天

    五洲伐天

    鬼斧之威,惊天地!神弓之芒,耀五洲!雷锤一现,山河裂!龟甲盾防,万古摧!这是个存在神灵的世界,更有着神灵武器。命运之手的出现,往往令人猝不及防。弱小的人,被命运捉弄。强大的人,命运由自己掌控。这是一段逆天改命的故事。这是一名普通少年崛起于动荡时代,威慑五洲的故事。
  • 泽俗

    泽俗

    若这是命运,那就沉沦若这是宿命,那就反抗什么是对错,有心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