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虽不是生在钟鸣鼎食之家,却深谙攀龙附凤、沽名钓誉之术,终聚成王者之气,摇身一变,成为真龙天子;他聪明过人,却妄自尊大,欲壑难填,无事生非,种下内忧外患祸根。他仰慕先贤周公,崇拜古代圣制,却喜好空言,食古不化,全盘进行复古,致使帝国秩序大乱;他喜好占卜,事奉鬼神,想建华盖以登仙,穷途末路,不忘犹抱符命。他就是新朝皇帝王莽,可以说是篡位帝王中最虚伪、最虚荣、最爱尊古、最迷信鬼神的帝王。
风云际会
西汉哀、平年间,外戚把持朝政,王氏宗族强盛,以至出现“一日封五侯”,“一门有十侯”的奇特现象。当时,奴婢买卖盛行,土地兼并之风愈演愈烈,贫富差距严重。王公贵族竞相浮华,养尊处优,傲视天下,奢侈之风盛行。呼吁变革的声音,此起彼伏。正值西汉皇室权威江河日下之际,在政治的大舞台和社会舆论的中间,却有一颗政治“新星”冉冉升起,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这就是大名鼎鼎、声名鹊起的王莽。
王莽何许人也?汉室外戚!在如日中天的王氏家族中,王莽只是一个并不十分起眼的皇亲国戚。他早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个人的发展没有什么强有力的支撑。王莽能够在王氏家族中崭露头角,脱颖而出,个人因素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史籍中的王莽是一个怪人,一个奇人,一个引人注目的人。他的“怪异”的长相便为史家津津乐道,也耐人寻味。班固在《汉书》中说,王莽嘴巴大大的,下巴短短的,眼睛向外鼓鼓的,眼珠红红的,嗓门高高的,声音哑哑的。在班固眼里,王莽仿佛怪兽一般。这显然是史家对王莽“妖化”的结果。
王充在《论衡》一书中提到王莽长相“非同一般”,是“重瞳子”,就是人们习惯中常说的“双眼睛仁”。古代大圣人虞舜是重瞳子,“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是重瞳子,都是个性和聪慧的象征。不过,王充认为:王莽生有“重瞳子”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举例说,人的长相虽然类似,但是资质却有天壤之别。鲁国有一个人,相貌酷似孔子。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十分怀念先师的尊容和风采,便一起去拜访这位酷似孔子的人。坐而论道时,此人结结巴巴,前言不搭后语,令人大失所望。王充的意思是说,虽然同样有重瞳子,王莽是根本无法与大圣人虞舜相提并论的。班固、王充两人记述的手法虽不一样,但都从长相上否定了王莽。
又,东汉末年的蔡邕在《独断》一文中说,王莽没头发,常带帻巾。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王莽“无发乃施巾”,说他是个大秃头。可是,与之大相径庭的是,班固在《汉书》中却提到王莽重新聘选皇后的时候,为了掩饰年岁的苍迈,进行染发美容。假如王莽真是所说的秃子,如何又能染发呢?
读了这些史家妙趣横生的记述,自然可以明白两个道理,一是史书是不可尽信的;二是汉代的所谓史家极力丑化王莽个人形象者并不是个别现象。其实,王莽是一个时代呼唤的风云人物。
青年时的王莽,先拜名儒陈参为师,学习《周礼》。后又向一代大儒陈钦学习《左传》。一介儒生的王莽,博闻强记,满腹经纶。人也聪明,很快就成为当时儒生眼中一个光彩夺目的“偶像”。在求学的生涯中,王莽知书达礼,很快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儒生。王莽深受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教义浸染。在王莽的帝王生涯中,这些儒生一直是王莽政治有力的支持者,儒家经典也一直是王莽治国的唯一蓝本。
然而,王莽并不是一个“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平平儒生,他更愿作一个宦海沉浮的弄潮儿。王莽十分注意“把握机遇,开创未来”,他尝试利用各种机会登上政治舞台,实现自己的宏大抱负。大将军王凤是西汉成帝时期实力派的领袖,在他病重期间,王莽衣不解带,蓬头垢面,亲口尝药,精心侍奉。王莽这一番非同寻常的表现,从内心打动和感化了王凤,他在临终之际,授意皇帝赐封王莽一个重要的职位。这为日后的走红创造了权力根基和良好的口碑。
欲成大器,必先磨砺,从点点滴滴,从一言一行。王莽善于把自己塑造成为新闻“焦点人物”,善于创造“轰动效应”。有一次,王莽的母亲生病了,许多公卿列侯都到王莽家里问候。王莽的夫人远远出来迎接,来客却误以为她是王家的一个普通侍女,因为她穿着十分朴素,下面的裙子刚刚遮到膝盖处。后来一问才知,原来竟然是尊贵的大司马夫人,来客大吃一惊。此事经过好事者一番大肆渲染,在竞相奢侈的贵族圈子里,朝臣们都对大司马王莽的节俭之风,刮目相看。
王莽很善于“包装”,不断给自己增加美丽、炫人的光环。在政治场上,王莽把自己塑造成为一个守清廉、识大体的正人君子。王莽曾上书,并率先垂范,拿出百万钱财、三十公顷田地,用以赈济贫民。在王莽的激情感召下,朝廷官员纷纷仿效王莽的行动。每每遇到水旱天灾时,王莽就带头吃素食。有人就跑去向元后报告,王莽的这些行为不断博取元老级人物元后的感动,元后劝王莽:“按时吃肉,以身爱国。”当时的三公九卿也一致赞颂王莽的功德,认为王莽可以和圣人周公相媲美,应该给予王莽“安汉公”的尊号。当然,王莽受封时,又是再三推让,最后才肯接受。
王莽有意把自己的女儿配给皇帝为皇后,却故意在众多王氏家族女儿的角逐中表示甘愿让贤,愿意主动退出竞选。臣民们却不依不饶,纷纷上书,认为王莽女儿最贤惠,最有资格选配帝后,经过一番故弄玄虚的表演之后,王莽才接受。天子以古代之礼赐封皇后之父王莽,王莽却表示只要原有的封地,加封的两万顷田地全部退回。皇后的聘礼是黄金两万,钱两亿。王莽反复推让,只收4000万,其中的3300万,又分送别人。群臣一致认为如此数目的聘礼,不足以显示皇后的高贵,一致要求增加聘礼的规格。王莽又把增加后的3000万中的1000万,接济了王氏家族中贫寒的人。以退为进,以利分人,是王莽博取声名、迅速崛起的两大绝招。
王莽能够不断地提升自己的政治地位,一方面是靠他善于展示他家庭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所谓的“亮点”,另一方面是凭借他人的大力吹捧,尤其重要的是,王莽的身边早已培植起一支训练有素的高级“吹鼓手”,不停地为王莽喝彩。一位高级官员陈崇竟然向当时主政的元后,上奏了一篇长达2500字的颂德文章,引述儒家典籍《论语》、《诗经》中的语句,十分露骨地称颂王莽个人的功德,以此证明王莽可以与古代圣人相媲美。最蔚为壮观的是,有一次,诸侯、王公、列侯、宗室、儒生、百姓联名为王莽上书,居然多达487572人,而建议给王莽加九赐的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也有902人。这在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超级大型喝彩场面。
在当时人看起,王莽个人行动似乎深得人心,但如果从王莽登上帝王宝座前后的个人行为综合判断看,王莽却是一个个性极其虚伪的人。王莽在登上帝位之前,不惜杀害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王获和王宇。唐人皮日休在《原亲》中说,“古代奸佞之臣,爱慕别人的高贵,超过亲情,必然舍弃亲情而事贵人,公子开就是这样的人。爱慕别人的权力超过自己的儿子,必然为权力而杀自己的儿子,易牙就是这样的人。从此以后,权臣将要夺取人家位子,必然杀自己的儿子,王莽杀儿子王宇就是这样的。”王莽登上帝王宝座之后,又杀害儿子王临、孙子王宗、侄子王光。清人赵翼认为,王莽前后杀亲行为虽然自诩大义灭亲,却在本质上有一定的差别,王莽登上帝王宝座之前杀子,是为了博取名誉;王莽登上帝王宝座之后杀亲,是为了保住帝王之位,两者不能相提并论。王莽一直以儒家微言大义自相标榜,为什么王莽却不能齐家、教子呢?这难道不是王莽虚伪个性的极端张扬吗?
王莽的母亲去世时,王莽尚未谋得皇位,这在王莽看来,母亲死的真不是时候,给他这个外人眼里的“大孝子”制造了十足的麻烦。不去服丧,世人以此讥笑自己;如果服丧,势必远离权力中心。王莽最不愿意的就是放弃一生中拼命追求的无限权力。孰轻孰重,王莽自然心知肚明,他洋洋洒洒、引经据典,自认为是刘家的血脉,刘家的子孙,便牺牲了礼仪,斩断了亲情,模糊了血缘,权力的魔杖完全使王莽抛弃一切。母孝可以不服,儿子可以杀掉,王莽为了追逐权力,甘愿牺牲一切。王莽的虚伪由此暴露无遗。
王莽的个人性格和行为,论者见仁见智。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外篇》中认为:“王莽最初行为端正,以后变得邪恶。初期可与贤臣伊尹和霍光相媲美,晚期比赵高还暴虐。”唐代诗人白居易说王莽这种人做事,“外表恢宏博大,中间却无实用者。最初有动人之才,足以迷惑众人,妖媚主上,善于始而败于终”,他还用诗句对王莽作了形象化的描述:“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务图虚名
王莽梦想开万世太平,他心目中的太平盛世图是:“市场无二价,官府无官司,村邑无盗贼,田野无饥民,道不拾遗,男女异路。”
为了缔造遥不可及的太平盛世,王莽运用了他一贯的造势手法。他派遣八位“风俗使者”到全国各地巡行。各地官民投其所好,争相进献各种符瑞,编撰各种歌谣,为王莽歌功颂德。据说,“风俗使者”一共收集了3万多首类似的歌谣,歌谣描绘了国内政治安定,民族和睦团结。北到匈奴,东到海外,南到交趾,西到羌族,对王莽控制下的中央政府,唯命是听。就连一向桀骜不驯的羌族也主动献土地给政府,全国上下仿佛一片盛世景象。
为了打造四方听命、民族和睦的气氛,王莽派遣使团前去游说匈奴单于,用厚重的赏赐引诱单于,让他派遣王昭君的女儿前来侍奉当时握有朝政大权的元后,讨元后的欢心。他派遣使团劝说匈奴单于,希望匈奴更名为“恭奴”,单于更名为“善于”。王莽用金银财宝换取虚名,然后以此炫耀天下,粉饰太平。匈奴单于见有利可图,于是给了王莽面子。王莽喜出望外,自我感觉良好,竟然以为匈奴易于控制,可以轻易制服。实际上,匈奴并没有停止侵扰的步伐。
王莽又下诏天下,不拘一格,搜罗天下奇异人才,求破匈奴之策。毛遂自荐者不下万余人,哗众取宠者比比皆是。有人说渡水不用船,有人说不用粮食,只要服灵丹就可以使三军不饥。最为可笑的是,居然有人说自己可以日飞千里,临空侦察匈奴军情。王莽让他试验,这人用大鸟羽毛作两个翅膀,身上披毛,企图飞起来。王莽心明如镜,顾及面子和名声,依然赏给这些人将军职位,给予公家车马的待遇。求其名不求其用,明知是骗局却不揭穿,王莽的虚荣昭昭然。
为了打造人文盛世,王莽提出扩建明堂、灵台、辟雍,大搞“文化形象工程”。明堂是皇帝选拔人才、奖掖文人的场所,位于长安城西南的7里之外,是汉武帝时修建的。王莽认为汉代的明堂建筑规格小,不够气派。王莽下令扩建、整修,重修后的明堂光彩夺目,豪华无比。王莽又扩建太学校舍,建筑宿舍10000多间。先前天下文人所见习的儒家5种经典如今增加为6种,每经增加5名博士,以此希望网罗天下英才,以虚名获取盛名。王兴本是一个管理城门的小吏,王盛本是一个卖饼的伙计,都是当时最普通的百姓。然而,吉人自有天相,王莽从内心和骨子里渴盼太平盛世,只因两人的名字中有“兴”字和“盛”二字。王兴、王盛在王莽眼中,简直就是绝代双骄,预示着王姓皇朝永远昌盛,王莽根本不问两人是否真有治国安邦的才学,只因他们名字吉祥就给予高官厚禄。可以说,王兴、王盛两人是平上青云,一步登天。
王莽在登上皇帝宝座后,在拟定有推戴之功的大臣封爵的封号时,费尽心机。受封公爵11人的封号分别是安新公、就新公、嘉新公、美新公、承新公、章新公、隆新公、广新公、奉新公、成新公、崇新公。这些拥戴功臣分别冠以安、就、嘉、美、承、章、隆、广、奉、成、崇等吉祥如意之字。王莽希望新朝从此永远繁荣昌盛,辅弼成前所未有的太平盛世。王莽不断更改宫名、地名,如长安城改名为常安城,纯粹是图吉祥如意,虚拟太平盛世。故晋人葛洪在《抱朴子·外篇》当中品评王莽说他:“过于仰慕往古虚名,不顾祸患已经降临。”
崇慕古制
执政之后的王莽,雄心勃勃,他傲视历代帝王,自诩黄帝、舜的后裔,希望消除西汉王朝多年来形成的社会顽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实现太平盛世。治国方面,王莽崇慕古制,以儒家经典为政治蓝本,对汉代制度进行了全方位的变革。王莽希望在他臣民的心目中,建树“唐虞再世、周公复生”的贤明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