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向秦二世讲出了早已深思熟虑的罪恶计划:“灭大臣,远骨肉”,“除尽先帝故臣”,“依赖自己亲信”。赵高信誓旦旦地保证,让秦二世高枕无忧,永享人间快乐。赵高的毒辣手段表面是帮助秦二世铲除近臣,灭绝宗室,消除潜在威胁。其实何尝不是为了消灭自己的政治对手?心怀鬼胎的胡亥和赵高一拍即合,重新制定法律,挥舞大棒开始杀人了。
沙丘喋血,扶苏自杀。既定的接班人命归黄泉,秦二世本有心放蒙恬一马。毕竟蒙氏家族三代为秦将,蒙恬又是父皇的爱将,功勋显赫,这一点面子是应给的。所以,秦二世曾准备派遣使者释放蒙恬,却遭到了赵高的坚决反对。这件事也说明秦二世本质并不坏,坏就坏在赵高身上。赵高指示亲近的人,鸡蛋里挑骨头,没罪也要找出罪来,诋毁蒙氏家族。赵高本人也时不时地提醒秦二世,他的皇位时时刻刻受到威胁。最终,秦二世就完全改变了主意。最后,蒙恬吞药自尽、蒙毅被使者逼杀。某种程度上说,蒙氏家族的衰亡昭示着秦王朝的衰亡。
秦宗室也在劫难逃。在秦二世、赵高等人的精心策划下,秦帝国公子十二人,“戮死咸阳”,十位公主“磔死于杜”。他们全部的财产收归官府,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公子将闾兄弟三人,被秦二世囚禁在内宫。秦二世派遣使者强迫将闾亲口说:“公子不忠于皇上,公子罪该当死。”将闾坚决拒绝使者的这种无理要求,他反驳使者说:“宫廷之礼,我不敢不从。朝内之位,我从未丧失礼节,我愿知罪而死!”秦二世派来的使者却说:“在下只是奉命行事。”将闾仰天大喊三声:“我无罪啊。”兄弟三人,痛哭流涕,最后,拔剑自杀。正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公子高有心想要逃走,却又担心被诛灭九族。所以,公子高上书秦二世,他实际内心存有一线幻想,想要借昔日的亲情,唤起秦二世的良知,顾及手足情义。历史上,皇族兄弟相煎,史不绝书,幸存者却是凤毛麟角。三国时期,曹植的七步诗曾唤醒曹丕的良知,最终兄弟二人握手言欢。公子高却没有那么幸运,主要原因是秦二世的愚顽,他不具备曹丕的睿智。六亲不认的秦二世还得意洋洋,他召唤赵高,让赵高看公子高的上书,问赵高说,“这事着急吧?”赵高却大言不惭,说人臣当忧死而来不及,怎么能够随便地变卦呢?于是秦二世答应了公子高的请求,赐钱十万,陪葬骊山,可怜的公子高就成为秦始皇的殉葬品。
秦始皇陵兵马俑
昔日,秦二世是秦始皇的爱子,如今,他摇身一变成为秦始皇料想不到的食人逆子。“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秦始皇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初,方士卢生曾奏录图谶,说“亡秦者,胡也”,内心恐慌不安的秦始皇,便让蒙恬发兵30万人,扫除“北胡”匈奴,甚至想杀尽天下姓“胡”之人,做出另类荒唐的事情,最终亡秦之“胡”却是自己的儿子“胡亥”。秦始皇的荒唐举止加速了秦的灭亡。西汉时,淮南王刘安认为,秦始皇“祸患在于防备北胡和贪图越族之利”,想要修筑长城防备灭亡,却不知道因为修筑长城而灭亡。西汉人贾捐之也批评秦始皇:“兴兵向远方进攻,贪图外利,却使内部空虚,一心想要扩充疆域,却没有考虑到它的害处。”当时,广为流传的长城歌说:“生男慎无举,生女哺用。不见长城下,尸骸相支柱。”东汉人郑玄也说:“秦王见图书,不知这是人名,反而防备北胡。”
秦二世为什么会成为秦始皇的食人逆子,性格变得如此残暴?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秦代社会的大环境对秦二世影响深刻,秦代崇尚武勇之风,推重治狱。正所谓:“秦之时,羞文学,好武勇,贼仁义之士,贵治狱之吏。”第二,胡亥所学习的律法对胡亥的行为和心理有很大的影响。对此,贾谊有深刻的认识,他说,秦二世“学习的内容不是杀人,就是割人耳鼻,要么就是灭人九族”。第三,诚如汉人扬雄所说的:“人的禀性,善恶相混融。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秦二世从小虽不是什么恶人,但胡亥毕竟也是愚顽之人,长期和赵高这样阴险毒辣的人相处,慢慢也会变得心如铁石。
利令智昏以鹿为马
秦二世自幼对父皇崇拜不已,如今成为帝国的二代国君,更是对秦始皇顶礼膜拜。执政之初,颁布诏书,增加秦始皇寝庙之礼的规格。他雄心勃勃,效法秦始皇,巡行天下,刻石著名,彰显先帝秦始皇的盛德。秦二世把秦始皇奉为神明,父亲的所作所为都是他效法的对象。他不顾时势变迁,一意孤行,顽固坚持秦始皇既定的治国政策和方针。秦二世说:“先帝因为咸阳宫殿小,所以营造阿房宫。没有完成,先帝驾崩,只好调发民众去修骊山陵,现在骊山陵已建成,如果不修先帝主建的阿房宫,就是彰显先帝的过失。”
阿房宫赋图
秦二世常常大言不惭地用自创理论为自己的享乐进行辩解,他说:“贤人有天下,专用天下来满足自己。”秦二世甚至异想天开,要把偌大的咸阳城墙刷上漆,搞一个前所未有的伟大“形象工程”。只是由于当时条件所限,才不了了之。秦二世这一想法自然也被后人传为笑谈。秦二世不懂治国理政之术,却想建不世之功,真是痴心妄想。他既不懂政治游戏规则,也不懂如何使用帝王应有的权术驾驭群臣。在这一方面,秦二世与秦始皇相差甚远。秦始皇在位,赵高、李斯断不敢为非作歹;在秦二世面前,他们个个都敢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也揭示了他无力控遏臣下的事实。
在权力的角逐场上,赵高是绝对的行家里手,这一点远在秦二世和李斯之上。赵高善用计谋,长于借刀杀人之术。在除灭李斯时,赵高就上演了“三计”:一是借刀杀人,二是上屋抽梯,三是无中生有。赵高借秦二世之刀除掉李斯。如果让李斯成为秦二世的刀下之鬼,就必须唆使李斯就范。于是赵高先使用上屋抽梯之计。他唆使李斯进谏,偏偏让他选在秦二世“拥爱妃怀中”时进谏。李斯先后三次到宫门,让秦二世大怒:“我闲在多日,丞相不来。我刚燕居,丞相就来请事。丞相难道欺我年幼不成!”赵高于是乘秦二世怒在心头,趁机进谗言,说李斯在“沙丘之谋”后,居功自傲,期望裂地封王。而且,李斯之子还有“通盗”行为。
秦二世本来心情不好,经赵高一说,觉得不大对头,就派人暗调查李斯及其父子违法之事。此时,李斯因为见不上秦二世,心急如火,就上书揭赵高的短处,劝秦二世一定防范赵高新的政变。这里,李斯犯了宫廷进谏的大忌,疏远者不能离间亲近者。秦二世果然不相信李斯的那一套。糊涂的秦二世私下里又把李斯的话全盘告诉赵高。城府不深的秦二世内心里藏不住任何秘密,这是帝王心理的大忌。秦二世也不懂帝王制衡之术,利用李斯和赵高相互牵制,为己所用,反而被奸臣愚弄。
赵高乘机反咬李斯一口说:“赵高一死,丞相李斯必然效法齐国田常的作为,谋取皇位。”李斯、赵高互相攻击。秦二世当然最相信的还是赵高,因为没有赵高,他没有如今的皇位。赵高遣使者伪称是皇帝派来的使者,反复审李斯。当秦二世的使者真正审李斯时,李斯没有放在心上,不敢说真话。李斯,师从儒家大儒荀子学习帝王之术,曾以“仓中鼠”与“厕中鼠”,比喻人的命运,以卑贱穷困为耻辱。这种个性最终使他和他的家族一起血洒云阳。
秦二世虽然最初不大相信李斯会谋反,但是,当他得到李斯自诬的供词时,也就相信了。他甚至还暗自庆幸地说:“没有赵高的帮助,几乎被丞相欺骗。”秦二世当然不明其中的蹊跷,这一切都是他偏听偏信造成的。李斯死后,秦二世听信赵高的话,担心自己和朝臣讨论政事,说出不合时宜的言语,做出不合情理的决策,不能示神明于天下,便隐居深宫,把政务完全交给近臣全权处理,赵高得以趁机弄权。
权欲熏天的赵高开始玩耍皇帝、党同伐异,他导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闹剧。有一天,他向秦二世进献了一头鹿,故意说成是马。秦二世问左右朝臣,“这是鹿吧?”左右朝臣中说马者多,说鹿者少。秦二世一脸的迷惘,最后连自己也有点相信了。这当然是赵高设计的圈套了。赵高“指鹿为马”究竟是用的哪种鹿?宋人罗愿一语道破天机,他在所著的《尔雅翼》一书中说:“现今荆楚地区,有一种鹿,当它解角时,远望不加辨别,十分像马,当地人称呼这种鹿叫马鹿。因此可以认为赵高指鹿为马,大概就是这种鹿。”许多朝臣说鹿是马,让秦二世胡亥困惑不已,这使他对自己的判断力和自信心产生根本的怀疑,认为自己的脑子出了问题。赵高“指鹿为马”真是一箭双雕,既迷惑了皇上,也测试了朝臣们。事后赵高暗地里罗织罪名,陷害那些说出真相的大臣。群臣于是更加害怕赵高,唯赵高的马首是瞻。事后,秦二世召来太卜,让他测算自己究竟怎么了?太卜说秦二世“斋戒不明,以至于此”。于是,秦二世进入上林苑斋戒,天天游猎,不理朝政,对自己的权力旁落一点也不知晓。显然,太卜之言出自赵高的授意,秦二世竟然轻信了太卜的话。
赵高对躲进上林苑的胡亥仍然不愿放过。某一天,有人突然闯入上林苑,秦二世惊骇之中将其射死。赵高马上指使咸阳令阎乐追查何人是真凶。然后,赵高故弄玄虚地对秦二世说,“天子无故杀人,上帝禁止,鬼神不享,天将降灾,当远避皇宫,禳除灾难。”此时的秦二世经过赵高的几番折腾和惊吓之后,早已变成了木偶,躲避在望夷宫内,深居简出。
秦二世,成为李斯捉弄的对象,变成赵高操纵的玩物。在权力场上,秦二世胡亥是一个毫无主见、唯唯诺诺的傀儡皇帝。
乱起萧墙祸成二世
秦二世另外一个致命的弱点是忌讳多,尤其不愿意听到“盗贼”二字。他不许地方官员报告“盗多”与“贼情”。当陈胜、吴广举兵反秦的烈火愈烧愈旺,消息传到咸阳城时,秦二世被迫与朝臣商讨对策。朝会上,有的说这是反叛,有的说是盗贼,有人献言:“人臣不反,反而必诛。”秦二世听说后,颇为大怒:“何人敢言天下叛乱?”善于八面玲珑的叔孙通,感觉大事不妙,赶紧一个劲地解释:“儒生们说的不对,现如今天下一家,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不再用兵打仗。现在明天子在上,法令严明,人人敬职,四方尊奉,怎么敢有反者?这些群盗都是鼠窃狗盗之辈,不足挂齿。郡守尉现今正在追捕他们,不值得陛下为这事担忧。”秦二世仍不善罢甘休,严令御史惩治那些胡言乱语的儒生。
秦二世的这种忌病讳医的心理,与秦代的风俗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一定的关系。秦二世迷信上天,不自信,结果造成“忠臣不敢进谏,智士不敢献谋”、“天下已经大乱,奸邪之事却听不到”的危殆局面。一位使者从东方来,他把民众造反的事说给秦二世听,秦二世勃然大怒,便要治他的罪。后来使者再来,秦二世再问,使者却说:“郡守、郡尉正在追捕这些群盗,现在全部已经捕获,不值得陛下为此担忧。”秦二世听说之后,龙颜大悦。赵高也把秦二世蒙在鼓里:“关东盗贼无所作为。”秦二世信以为真,依然沉溺于声色犬马之中,对越来越紧张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一点儿也不知情。
在胡亥的畸形统治下,秦朝出现了几种怪异的现象:一是“杀人多者是忠臣”;二是“收税多者是明吏”;三是“群臣进谏是诽谤”,还有一种现象是“官员在位不谋政”。上自群臣,下至黎民百姓,人人怀有自危之心,生活在恐怖的阴影之下,唯有皇帝在醉生梦死。
终于有一天,刘邦兵逼咸阳。秦二世气急败坏,于是派人责备他最亲近的人赵高,问他为什么一直向他隐瞒不报。赵高害怕了,担心秦二世惩治他,便与女婿阎乐、弟弟赵成等人密谋,杀掉秦二世,由子婴取而代之。
阎乐逼宫的时候,秦二世责备身边的一个宦者:“你为何不早一点告诉我?以至于事情到了如此地步。”那位宦者说:“我不敢说,所以才保全性命。如果我早一点说了,我早被他们杀了,怎么能活到今天呢!”
秦二世天真地以为赵高等人不会向他痛下毒手,还可怜兮兮地向阎乐讨价还价,愿意让出帝位,任万户侯。在遭到拒绝后,秦二世仍抱有幻想,说:“愿与妻子做百姓,和诸公子一样。”阎乐说:“我受命于丞相赵高,替天下人诛杀你,我不敢不从令,你不必多说了。”此时的秦二世才明白,原来是赵高来逼宫,如梦方醒,后悔莫及,自知愧对死去的先皇、大臣和诸位弟兄,拔剑自杀。赵高随后命人以百姓的身份把秦二世埋葬在杜南宜春苑。
“龙虎散,风云灭。”东汉人班固认为秦始皇穷兵黩武酿成国家内乱,帝国大厦最后彻底崩溃在秦二世手中。他评论说,秦始皇在位的39年,在内平定六国,在外抵抗四夷,杀人乱如麻。长城之下,白骨森森,道路上头颅随处可见,没有一天不在打仗。最后终于酿成关东叛乱,海内反秦。将军在外叛变投敌,奸臣在内趁机作乱。唐人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说秦朝统治的失败:“失在于政,不在于制。”柳宗元的意思是说,秦代失误在国家的治理上,而不是失误在国家制度上。秦二世天性顽劣,只知皇权是享乐资本,却无治国理政之术,结果败国亡身,足以警示后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