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500000018

第18章 孟子(6)

孟子说:“我听说,有官职的人,不能尽职就得辞职不干;有进言责任的人,他进了言而没采纳,也就得辞职不干。我没有职位在身,我没有进言之责,这样,我的进退岂不是宽宽舒舒的有很大的余地吗?”

§§§第五章

【原文】

孟子自齐葬于鲁①,反于齐,止于赢②。充虞请曰③:“前日不知虞之不肖,使虞敦匠事。严,虞不敢请。今愿窃有请也:木若以美然。”

曰:“古者棺椁无度,中古棺七寸,椁称之。自天子达于庶人,非直为观美也,然后尽于人心。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吾何为独不然?且比化者无使土亲肤④,于人心独无恔乎?⑤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天下俭其亲。”

【注释】

①自齐葬于鲁:孟子在齐国做官,母亲死了,归葬于鲁。事在齐威王执政时期。②赢(yíng):齐国南面的一个都邑,在今山东莱芜西北。③充虞:孟子的弟子。④比(bì):通“庇”庇护。化者:死者。⑤恔:快意。

【译文】

孟子从齐国将母亲归葬到鲁国后,重新返回齐国时,在赢邑停留下来。充虞求教说:“前些天承蒙您不嫌弃我无能,派遣我去监工备办棺木。当时事务繁忙,我不敢打拢你,现在我想请教一下:棺木似乎过于豪华了一点。”

孟子说:“上古时候棺椁没有一定的尺寸,中古以来规定内棺厚七寸,外棺厚度与之相称。上起天子,下至百姓,对棺椁都得讲究,不仅是为了好看,还要尽人子之孝心。达不到标准不能令人称心如意,不具有财力不能做到称心如意。客观能达到标准而又具备财力办到,古代人都会用好棺木,我为什么唯独不能这样做呢?而且,庇护死者不使泥土与死者的体肤相沾着,这样做人子之心难道就不感到欣慰吗?我听说过:一个懂得孝道的君子,决不会在天下人都能做到的事情上,俭省自己父母亲的安葬费。”

§§§第六章

【原文】

沈同①以其私问曰:“燕可伐与?”

孟子曰:“可。子哙不得与人燕②,子之不得受燕于子哙。有仕于此而子悦之,不告于王而私与之吾子之禄爵;夫士也,亦无王命而私受之于子,则可乎?何以异于是?”

齐人伐燕。

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

曰:“未也。沈同问‘燕可伐与’,吾应之曰,‘可’,彼然而伐之也。彼如曰,‘孰可以伐之?’则将应之曰,‘为天吏,则可以伐之。’今有杀人者,或问之曰,‘人可杀与?’则将应之曰,‘可’。彼如曰,‘孰可以杀之?’则将应之曰,‘为师,则可经杀之。’今以燕伐燕,何为劝之哉?”

【注释】

①沈同:齐国的大臣。②子哙:燕国君王,名哙,公元前320——前318年在位。他让位给相国子之,不久爆发内乱,齐国乘机攻占燕国,他与子之均被杀。此处所说“不得与人燕”,即指其让位之事而言。

【译文】

沈同大臣以他个人的身份问道:“燕国可以讨伐吗?”

孟子说:“可以。没有天子的命令,燕国王子哙无权擅自把燕国让给人家,相国子之也不得擅自从子哙手里接受燕国。假如有一位谋求官职的人,你对他很喜欢,不向国君禀告就私自把你的俸禄爵位让给他,这个人也没有得到齐王的任命就私自从你手里接受,这样行吗?燕国让位的事与这有什么不同呢?”

齐人国出兵讨伐燕国。有人问孟子:“听说你曾劝齐国讨伐燕国,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没有。沈同问过:‘燕国可以讨伐吗?’我回答他说:‘可以。’他就此去讨伐燕国了。他如果进一步问:‘谁可以去讨伐燕国?’那我就会回答他说:‘是天吏才能讨伐燕国。’现在有个杀人犯,有人问道:‘这个杀人犯可以处死吗?就会回答:‘可以。’他如果再问:‘谁能处死他?’那就得回答说:‘是治狱官,才能处死他。’现在以一个跟无道燕国不相上下的国家去讨伐燕国,我为什么去劝说它呢?”

§§§第七章

【原文】

燕人畔①。王曰:“吾甚惭于孟子。”

陈贾曰②:“王无患焉。王自以为与周公孰仁且智?”

王曰:“恶!是何言也!”

曰:“周公使管叔监殷③,管叔以殷畔。知而使之,是不仁也;不知而使之,是不智也。仁智,周公未之尽也,而况于王乎?贾请见而解之。”

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

曰:“古圣人也。”

曰:“使管叔监殷,管叔以殷畔也,有诸?”

曰:“然。”

曰:“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

曰:“不知也。”

“然则圣人且有过与?”

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④,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

【注释】

①燕人畔:畔,同“叛”。据《史记·燕世家》载齐王伐燕,燕国的士兵不抵抗,连城门也不关,燕王子哙丧了命,齐国大胜,子之逃亡。第二年,燕国人共同拥立太子平,这便是燕昭王。这说明燕人不归附齐国,故说“燕人畔”。②陈贾:齐国大夫。③管叔:名鲜,是武王的弟弟,周公的哥哥。武王战胜商军诛杀纣王后,封纣之子武庚为诸侯,治理殷的遗民,派自己的三个弟弟管叔、蔡叔、霍叔监督武康的国家。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管叔、蔡叔认为他有篡位之意,便与武庚一起作乱反叛周朝,周公出兵讨伐并且诛杀了他们,放逐蔡叔,平定了叛乱。④食:同“蚀。”

【译文】

燕人不肯归附齐国,齐王说:“我非常有愧于孟子。”

陈贾说:“大王不要忧虑。大王自认为与周公比哪个更仁爱而又聪明些呢?”

齐王道:“哎!你这是什么话!”

陈贾说:“周公指派管叔监视殷人,管叔却率领殷人反叛周朝。周公如果预知而指派他,是对兄弟不仁;不预知而指派他,是他的不明智。仁、智连周公都没有完全做到,何况您大王呢?请让我去见孟子解释这件事。”

陈贾去见到孟子,问道:“周公是怎样的人?”

孟子说:“是古时候的圣人。”

陈贾说:“他指派管叔监视殷人,管叔欲率领殷人叛乱,有这件事吗?”

孟子说:“不错。”

陈贾说:“周公指派他时预知他将会叛乱吗?”

孟子说:“不知道。”

陈贾说:“那么,圣人也有过失么?”

孟子说:“周公是弟弟,管叔是哥哥,周公的过失不也是合乎情理的事么?古时候的君子有过失就改正,现在的君子有过失却只管错下去。古时候的君子,他们的过失如同日食、月食一样,百姓都见得到;当他们改正时,百姓都仰望着他们。现在的君子不但将错就错,还编辞作辩护。”

§§§第八章

【原文】

孟子致为臣而归。王就见孟子曰①:“前日愿见而不可得,得侍同朝,甚喜。今又弃寡人而归,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

对曰:“不敢请耳,固所愿也。”

他日,王谓时子曰②:“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养弟子以万钟,使诸大夫国人皆有所矜式③,子盍为我言之!”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④,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

孟子曰:“然;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季孙曰⑤:‘异哉子叔疑!使已为政,不用,则亦已矣,又使其子弟为卿。人亦孰欲富贵,而独于富贵之中,‘有私龙断焉。’⑥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⑦,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⑧。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

【注释】

①就见:亲自去看望。②时子:齐国臣子。③矜(jīn)式:敬守法则。盍(hé):何不的合音。④陈子:孟子的学生陈臻。⑤季孙:孟子的弟子。⑥龙:同“垄”。⑦丈夫:成年男子。贱丈夫:指贪得无厌、受人鄙视的男子。⑧罔:同“网”。

【译文】

孟子辞掉官职想要返回故乡,齐王登门去看望孟子,说:“以前,我企望见到您而没有机会,后来您来到齐国,有幸能和您同朝相处共事,我感到十分高兴。现在您又要抛下我而返回故乡,不知从今以后,我们还有机会再相见吗?”孟子答道:“这个我不敢非分地提出要求了,但内心是很企望的。”

在另一天,齐王对时子说:“我想在都城中心地区建一座房屋给孟子住,送给他万钟粮粟作为弟子们的生活费用,让朝廷官员和国民们都有所效法。你能否替我告诉孟子?”

时子托陈臻转告孟子,陈臻就把时子的话告诉了孟子。孟子说:“呵,可是时子哪里知道这事很不妥当呢?如果我想发财,辞去了十万钟禄米的官职去接受这一万钟赐粮,这是想发财吗?季孙说:‘子叔疑这个人真奇怪!自己被任命做官,没有取得信任,也就算了吧,却又活动让自己的儿子、兄弟去当国卿。哪个人不想升官发财?而他却要把升官发财私下垄断起来。’古时候的集市交易,以自己有余的东西来换取所没有的东西,由有关部门加以管理。有个低贱男子,必定要找个高处登上去,借以左右观望而网罗集市交易的好处,人们都觉得他低贱,因此向他征税,征收商税就是从这个低贱男子开始的。”

§§§第九章

【原文】

孟子去齐,宿于昼①。有欲为王留行者,坐而言。不应,隐几而卧②。

客不悦曰:“弟子齐宿而后敢言③,夫子卧而不听,请勿复敢见矣。”

曰:“坐!我明语子。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④,则不能安子思;泄柳⑤、申详无人乎缪公之侧,则不能安其身。子为长者虑,而不及子思。子绝长者乎?长者绝子乎?”

【注释】

①昼:齐国西南近邑。其地在当时齐都临淄的西南。②隐:凭靠。几(jī):小桌子。③齐宿:是说前一天斋戒以表示恭敬严肃。齐同斋。④鲁缪公:即鲁穆公,名显,在位三十三年。子思:孔子的孙子。缪公尊敬子思,以礼相待,经常派人伺候在他的左右,表达自己“听子为政”的诚意。⑤泄柳:鲁缪公时贤人。即《告子》下第六章中的子柳。申详:孔子弟子子张的儿子,子游的女婿。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在昼邑住宿。有个来替齐王挽留孟子的人,恭敬坐着进行劝说,孟子不加理会,靠在小桌子上打盹。

客人不高兴地说:“在下提前一天斋戒致敬,然后才敢前来斗胆进言,先生却躺卧着打盹不听,恕我再不敢求见您了。”

孟子说:“坐下来!让我明白地告诉你。从前,鲁穆公要不是经常有人留在子思旁边表诚意,那就不能把子思留下来;泄柳和申详要是没有人经常在鲁穆公旁边搞维调,那就不能使他们安身下来。你为我这个老年人考虑,还赶不上鲁穆公派的贤者为子思着想的,到底是你跟我这个老年人决绝呢,还是我这个老年人跟你决绝呢?”

§§§第十章

【原文】

孟子去齐。尹士语人曰①:“不识王之不可以为汤武,则是不明也;识其不可,然且至,则是干泽也②。千里而见王,不遇故去,三宿而后出昼,是何濡滞也③?士则兹不悦。”

高子以告④。

曰:“夫尹士恶如予哉?千里而见王,是予所欲也;不遇故去,岂予所欲哉?予不得已也。予三宿而出昼,于予心犹以为速,王庶几改之!王如改诸,则必反予。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予然后浩然有归志。予虽然,岂舍王哉?王由足用为善。王如用予,则岂徒齐民安,天下之民举安。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予岂若是小丈夫然或⑤?谏于其君而不受则怒,悻悻然见于其面⑥,去则穷日之力而后宿哉?”

尹士闻之曰:“士诚小人也。”

【注释】

①尹士:齐国人。②干:求。泽:禄。③濡滞:迟留。④高子:齐国人,孟子弟子。⑤小丈夫:气度狭窄的人。⑥悻悻(xìng):愤怒的样子。见,同“现”。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而去,尹士对别人说:“不知道齐王成不了商汤王、周武王那样的人,这就是孟子缺乏眼力的地方;知道他不行,可还是来到了齐国,那就是贪图富贵。不远千里来见齐王,政见得不到赏识因而离去,却在昼邑住了三夜才上路,为什么如此慢腾腾呢?我就对这一点不高兴。”

高子把这些告诉了孟子。

孟子说:“尹士哪里会理解我呢?不远千里来见齐王是我所愿意的,政见得不到赏识因而离去难道是我所愿意的吗?我是不得已啊!我在昼邑住了三夜才上路,从我的内心来说还觉得急促,当时我心想,齐王也许会改变原来的态度吧!齐王如果改变态度就必定召回我。我走出了昼邑而齐王没有追寻我,我才毫无留恋地下返回故乡的决心。我尽管如此,难道愿意舍弃齐王吗?我认为齐王还是有条件办好政事的,齐王若能信用我,不但齐国的民众得到安居乐业,而且天下的民众也都能得到安居乐业。齐王也许会改变态度,我天天盼望他能如此!我难道是那种心地狭窄的人吗?向他的国君进谏而不被采纳就发脾气,气愤愤的神色便表现在脸上。难道离开那个国家时非得用尽气力走上一天路程然后才住宿吗?”

尹士听到这些话之后说:“我真是个眼光短浅的小人啊。”

§§§第十一章

【原文】

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①

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②。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注释】

①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这二句原是孔子的话,见《论语·宪问》篇。②名世:也作命世。名世是说闻名于世上。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先生神色好像有点不愉快的样子。以前我听先生说过:‘一个道德高尚的君子不埋怨上天,不责怪他人。’”

孟子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每五百年必定有推行王道的圣君兴起,其间必定有才德闻名于世的贤人。周朝兴起以来已有七百多年,从年数上说已经超过了,从时势上看也该有圣贤出现了。上天大概还不想安抚治理天下,上天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我还有谁能担当这份重任呢?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第十二章

【原文】

孟子去齐,居休①。公孙丑问曰:“仕而不受禄,古之道乎?”

曰:“非也。于崇②,吾得见王,退而有去志,不欲变,故不受也。继而有师命③,不可以请。久于齐,非我志也。”

【注释】

①休:地名,在今山东滕县西北一十五里,离孟子的家大约一百里左右。②崇:齐国地名。③师命:师旅之命,即打仗的命令。请:要求。

【译文】

孟子离开齐国,在休邑住下。公孙丑问道:“做官而不受取俸禄,这是古代传下来的法规吗?”

孟子说:“不是。当日在崇地,我有机会见到齐王,因为他这个人不愿行仁政,所以我回来后便起了离开念头,因为我不想改变这种念头,所以不受取俸禄。接着齐国又发生战事,不便提出离开的要求,久久留在齐国,并不是我的志愿。”

§§§第三篇(上)滕文公章句上

§§§第一章

【原文】

滕文公为世子①,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谓齐景公曰②:‘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上。’公明仪③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④:‘若药不瞑眩⑤,厥疾不瘳⑥。’”

【注释】

①世子:即“太子”,天子或诸侯的嫡长子。②成(gàn):齐景公手下的一名以勇敢出名的臣子。③公明仪:鲁国的贤人,曾子的弟子。④《书》曰:此处所引语句系《尚书》之《逸》篇。后来被采入伪古书《尚书》的《说命》篇。⑤瞑眩:愦乱,晕眩。⑥瘳(chōu):病痊愈。此二句是说药力不猛,便治不好病。

【译文】

滕文公做太子时,奉命出使到楚国去,路过宋国时便特地看望了孟子。孟子跟他讲性善的观点,开口言谈不离尧舜。

太子从楚国回来时,又会见了孟子。孟子说:“太子怀疑我的话吗?道理只有一个罢了。成对齐景公说:‘他是男子大丈夫,我也是男子大丈夫,我为什么要怕他呢?’颜渊说过:‘舜是什么样的人?我是什么样的人?有作为的人也就应该像他一样。’公明仪曾经说:‘文王是我们师法的榜样,周公这样说难道会欺骗我们吗?’现在的滕国虽小,长短丈量折算下来将近方圆五十里,还是能够治理成一个好国家的。《书》上说:‘如果药力不猛到使人晕眩,那个病根是不会治得痊愈的。’”

§§§第二章

【原文】

滕文公问为国。

同类推荐
  • 唐伯虎集

    唐伯虎集

    本书精选唐伯虎诗、词 。 唐寅(1470—1523),字伯虎,又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他不仅长于绘画,文学上亦富有成就。画与沈石田、文徵明、仇英齐名,史称“明四家”。诗词曲赋与文徵明、祝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中四才子)。唐伯虎的一生,可分为四个阶段。
  • 红风传

    红风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呼家将

    呼家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曾国藩全书(第四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热门推荐
  • 最相配

    最相配

    嘲笑谁恃美杨威,没了心才好相配。芸芸众生各有执念,但始终敌不过宿命的安排。
  • 陌上汐阳时有云

    陌上汐阳时有云

    几年前的一次意外,将他们带入了无尽的深渊,一次又一次的误会,又使他们的关系破裂,但好在,缘分未尽,两人终于和好。
  • 蛮荒群英传

    蛮荒群英传

    九龙镇守的无尽蛮荒世界,有着太多的神奇。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们将遭遇什么?追寻蛮荒世界前辈的足迹,他们又将获得怎样的新生?
  • 弈剑歌

    弈剑歌

    红尘乱世弈剑留,韶华白首须臾纵。问君可知长生乐,却言不老万古空。———————本文慢热,请收藏待肥
  • 百世苍穹

    百世苍穹

    懵懂世事少年,不满家族冷酷强权,独自踏上征程,追寻自我感官,心中向往的那个乌托邦。
  • 红包大接龙

    红包大接龙

    仙网集中营,一个众多神仙聚集的地方,里面不谈修炼之法,尽在聊天灌水,还嚷嚷着谁发红包,李铁贵被太上老君邀请加入,被这伙神仙带上了抢红包游戏之红包大接龙的不归之路,天天输钱,却笑得嘴都合不拢,拿着神仙的红包,买装备道具,泡美女,打恶棍,日子好不逍遥。
  •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少年壮志不言愁(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染杀

    染杀

    为终染杀--苍龙断骨,白虎喋血;朱雀凄鸣,玄武破甲;瑞兽麒麟,堕入不详;邪魔当陨?还是天魔当道!
  • 霹雳同人之踏足山川

    霹雳同人之踏足山川

    生于微末之景,几度春秋;不灭六时之中,生死由我。看淡人间七情,忘川还渡;只问剑下争锋,不饮黄泉!秦三原本是一位成长在社会主义下的三好青年,在命运之手的操弄下,穿越至苦境变成一株摸不清过去与未来的纯善小灵芝。他只身一人,却牵动了万千势力,最终立足黑暗,在旅途中寻找自我,与友人一起,替自己所处的世界在“白莲政权”与“天下止武”间寻找第三条出路!本文开头慢热,请耐心看完第一卷,如果不够耐心,直接跳到第三卷也是可以的。第五卷进入霹雳剧情。预计最迟写完万界为止,新剧还在看,多谢诸位道友支持!
  • 夺心之恋:爱上龙神大人

    夺心之恋:爱上龙神大人

    她是异世公主,为了救他,全族被灭。为了挽救全族人的性命,她历经五百年杀戮,她找到了他——那个具有让人起死回生能力的人。她步步为营,成为他的邻居,事业上的伙伴,还有……恋人。只为得到他的心脏。他宠她上天,到头来才发现,所有一切遭遇全部拜这女人所赐。当匕首刺入胸膛,他忍着剧痛,残忍却阴冷地笑:“放心,为了不让你们费尽心机再等一个轮回,我不会戳坏它!”原来,所有的一切,只因为他一颗含有龙珠的心脏。五百多年的轮回,每一世,他皆是被取心而死!伤口愈合的很快,再强的法术也愈合不了一切。那一道伤,就像人类所说的割袍断义,而对于他,却是剜心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