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500000019

第19章 孟子(7)

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诗》云:‘昼尔于茅①,宵尔索綯②,亟其乘屋,其始播百谷。’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阳虎③曰:‘为富不仁矣,为仁不富矣。’夏后氏五十而贡,殷人七十而助,周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彻者,彻也;助者,藉也。龙子④曰:‘治地莫善于助,莫不善于贡。’贡者校数岁之中以为常。乐岁粒米狼戾,多取之而不为虐,则寡取之;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为民父母,使民盻盻然⑤,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又称货而益之,使老稚转乎沟壑,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夫世禄,滕固行之矣。《诗》云:‘雨⑥我公田,遂及我私。’惟助为有公田。由此观之,虽周亦助也。”

“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诗》云:‘周虽旧邦⑦,其命维新’,文王之谓也。子力行之,亦以新子之国!”

使毕战⑧问井地。

孟子曰:“子之君将行仁政,选择而使子,子必勉之!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

“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⑨,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此其大略也;若夫润泽之,则在君与子矣。”

【注释】

①《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豳风·七月》篇。这是一首描写农事的诗篇。②索綯(táo):搓绞绳索。③阳虎:即阳货。鲁国执政大夫季氏的家臣,曾挟持季桓子,操纵国政。鲁定公八年,他因废除三桓势力失败而逃奔他国。④龙子:古代贤人。⑤盻盻:勤苦不休息的样子。⑥《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小雅·大田》第三章。《大田》是西周记述农事的诗。雨(yù):下雨。⑦《诗》云:此处诗句引自《诗·大雅·文王》第一章。《文王》是歌颂文王的诗。⑧毕战:滕国的臣子。⑨圭田:用于祭礼的田。余夫:为一家户主“丁男”之外的未成年男丁。

【译文】

滕文公向孟子询问治理国家的方法。

孟子说:“老百姓生产的事务是刻不容缓的。《诗》说:‘白天赶紧割茅草,晚上要绞好绳索,房屋赶快修整好,来年庄稼种得早。’百姓的一般规律,有固定产业的心稳定,没有固定产业的心不稳定。一旦民心不稳,就会放荡胡来,无所不为。等到陷入罪网,然后再加刑罚,这是祸害百姓。哪有仁君当政而去祸害百姓呢?所以贤明的君主必定做到谦恭俭朴,礼贤下士,向百姓征税有定规。阳虎说过:‘要想发财就讲仁爱,要讲仁爱就别想发财。’”

“夏朝每家授田五十亩,税行贡法。商朝每家授田七十亩,税行助法。周朝每家授田百亩,税行彻法。实际上征的税率都是十分取一。彻是抽取的意思,助是借助的意思。龙子说:‘管理土地的税制没有比助法更好的,没有比贡法更不好的。’所谓贡法就是计量,核定九年中收成的平均数作为税收的定数。不管丰年、歉年都得按这个定数征税。丰收年景粮食到处抛撒,多征收一点也不算苛暴,却征得少;荒年饥岁,田里的收成连购买来年的肥料都不够,却一定要征足这个定数。作为百姓父母的国君,却使子民幽怨勤苦,即使终年辛劳也不足以赡养自己的父母,却还要靠借贷来凑足租税,致使老弱幼小在山沟荒野奄奄一息,哪里还称得上是百姓的父母呢?世代承袭俸禄的制度,滕国本来早就实行了。但有利于百姓的税制助法却始终没采用,以至百姓如此穷困。《诗》说:‘雨水浇灌我们的公田,然后润泽到我的私田。’只有实行助法才会有公田,从这篇周诗看来,周朝也是实行助法的。”

“基本上解决了老百姓的生产、生活问题后,还要设立庠、序、学、校等来教育他们,庠是教养的意思,校是教导的意思,序是习射的意思,学是乡学的意思。夏朝称校,商朝称序,周朝称庠,学是三代都有的,都是用来使人们懂得人与人的伦常关系。在上层懂得了人与人的伦常关系,百姓们自己会亲密无间。只要有愿意施行王道的出现,便一定要来向您模仿学习的,这样您就成了行王道的人的老师了。《诗》里说过:‘姬周虽是个历经夏商两朝的古老之国,天命却有意使它来一番革新。’这是指周文王创建帝业而说的。您努力实行吧,也可以使您的国家焕然一新。”

滕文公又打发毕战来向孟子询问有关井田制的问题。

孟子说:“你的国君要施行仁政,经过挑选才派你来,你一定要努力完成使命啊!实行仁政,必须从分清田界着手。田界没有划分理清,井地的大小就不能做到均衡一律,作为俸禄所分的谷物就不公平,因此,暴君和贪官污吏总是不重视田地分界。田界既已理清了,分配田地,制定俸禄这两件事,就能毫不费力地确定。”

“滕国的疆土虽然狭小,但一样要有执政的君子,要有耕田的农民。没有执政的君子就不能治理耕田的农民,没有耕田的农民就不能养活执政的君子。我希望你们在郊野施行九分抽一的助,在都城中十分抽一而让国民自行交纳。国卿以下的官员必定要有用于祭礼的圭田,圭田是五十亩。每户的未成年男丁给田二十五亩。丧葬、迁居都不出乡里,每个乡里同耕一块井田,出入劳作时相互伴随,抵御寇盗时相互帮助,有病痛事故时相互照顾,这样百姓就友爱和睦了。一里见方作为一块井田,一块井田有九百亩,中央的一百亩是公田,八家各以一百亩为私田,共同料理好公田。公田上的事情做完了,才可以做私田上的事情,是为了使耕田的农民跟官吏有所区别。这是井田制的大概情况。至于怎样搞得更完善、更理想一些,那就得靠你们的君主和你了。”

§§§第三章

【原文】

墨者夷之因徐辟①而求见孟子。孟子曰:“吾固愿见,今吾尚病,病愈,我且往见,夷子不来。”

他日,又求见孟子。孟子曰:“吾今则可以见矣。不直,则道不见;我且直之。吾闻夷子墨者,墨之治丧也,以薄为其道也;夷子思以易天下,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然而夷子葬其亲厚,则是以所贱事亲也。”

徐子以告夷子。

夷子曰:“儒者之道,古之人若保赤子②,此言何谓也?之则以为爱无差等,施由亲始。”

徐子以告孟子。

孟子曰:“夫夷子信以为人之亲其兄之子为若亲其邻之赤子乎?彼有取尔也。赤子匍匐将人井,非赤子之罪也。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盖上世尝有不葬其亲者,其亲死,则举而委之于壑。他日过之,狐狸食之,蝇蚋姑嘬之③。其颡有泚④,睨而不视。夫泚也,非为人、泚,中心达于面目,盖归反蘽梩而掩之⑤。掩之诚是也,则孝子仁人之掩其亲,亦必有道矣。”

徐子以告夷子。夷子怃然,为间,曰:“命之矣。”

【注释】

①墨者:学习墨家学说的人。徐辟:孟子弟子。②若保赤子:语出《周书·康诰》,这是周公据成王的命令告诫康叔的话。赤子,刚生下的婴儿皮肤呈红色。③蝇蚋姑嘬:蚋(ruì),蚊子。嘬(chuài),咬。泚(cǐ):出汗的样子。⑤蘽梩(léi lǐ):盛土的箕和挖土的锹。

【译文】

墨家的门徒夷之通过徐辟的关系求见孟子。孟子说:“我本来愿意见他,可现在我还在病中,等病好了我去见他。”夷之就没有去。

过了些日子,夷之又来求见孟子。孟子说:“我现在可以见他了。话不直截了当地说便讲不清道理,我就直截了当地说吧!我听说夷子是墨家的信徒,墨家办理丧事以俭约为准则。夷子想用它来改易天下的礼俗,难道以为不这样就不足贵吗?但夷子安葬他的父母亲却很丰厚,那是拿自己看不起的东西来侍奉父母亲。”

徐辟把这些话告诉了夷子。

夷子说:“据儒家学说的记载,古代的帝王对待百姓‘如同爱护婴儿一般’,这话是什么意思呢?我认为它是指爱是没有差别等级的,只是从父母亲开始实施罢了。”

徐辟把这些话转告了孟子,孟子说:“夷子真的认为人们爱护他哥哥的孩子和爱护邻居的婴儿是一样的没有差别么?古书中‘若保赤子’的话是用来打比方才这样说的,其实还是有差别的。而且天生万物,使它们都只有一个根本,而夷子却主张爱无差等,认为别人的父母,等于自己的父母,提出两个根本,这就是我要辩驳他的缘故。大概上古时候曾经有过不埋葬父母的人,他的父母死了,就把尸体扛起来丢到山沟里。后来路过那里,看见狐狸在撕食尸体,蚊蝇在叮咬尸体,心里难过得额头冒汗,只是斜着眼睛瞟一下,连正视都不敢。那个人流汗并不是流给别人看的,而是出于内心的愧疚表露在面目上,于是他回去拿了铁锹和畚箕把尸体掩埋了。掩埋遗体确实是对的,这样看来,孝子仁人安葬他们的父母亲,必定也是有道理的。”

徐辟再次把孟子的话告诉了夷之,夷之茫然自失,好一会才说:“他深刻地教育了我!”

§§§第三篇(下)滕文公章句下

§§§第一章

【原文】

陈代①曰:“不见诸侯,宜若小然;今一见之,大则以王,小则以霸。且《志》曰:‘枉尺而直寻’,宜若可为也。”

孟子曰:“昔齐景公田,招虞人②以旌,不至,将杀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孔子奚取焉?取非其招不往也。如不待其招而往,何哉?且夫枉尺而直寻者,以利言也。如以利,则枉寻直尺而利,亦可为与?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③乘,终日而不获一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贱工也。’或以告王良。良曰:‘请复之。’强而后可,一朝而获十禽。嬖奚反命曰:‘天下之良工也。’简子曰:‘我使掌与女乘。’谓王良,良不可,曰:‘吾为之范我驰驱,终日不获一;为之诡遇,一朝而获十。《诗》云:不失其驰,舍矢如破④。我不贯⑤与小人乘,请辞。’御者且羞与射者比;比而得禽兽,虽若丘陵,弗为也。如枉道而从彼,何也?且子过矣: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

【注释】

①陈代:孟子的学生。②虞人:看守皇帝或是诸侯园子的小官吏。③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的正卿。王良:晋国著名的驾车能手。嬖奚:赵简子的宠臣名叫奚的。④《诗》云:此处诗名引自《诗·小雅·车攻》第六章。《车攻》是一首以周宣王田猎为题材的颂歌。舍矢:放矢、放箭。破:有杀伤的意思。⑤贯:同“惯”,习惯。

【译文】

陈代说:“不去见诸侯似乎是小事,现今一去见他们,大可以一统天下,小可以称霸于世。《志》书上说:‘屈曲一尺而伸直八尺’,应该说似乎是可以干的。”

孟子说:“从前齐景公田猎,用旌去传唤管理山林园子的虞人,虞人不去,景公要处死他。孔子得知后说‘志士不怕弃尸山沟,勇士不怕丧失头颅’,孔子赞赏什么呢?是赞赏虞人对不符合礼仪的传唤不应承。要是不待传唤而去应承,那算什么呢?所谓‘屈曲一尺而伸直八尺’,是从利上来说的。要说利,如果屈曲八尺而伸直一尺有利,是否也能做呢?从前赵简子派王良为他宠幸的小臣奚驾车,一整天捕不到一只鸟。奚向赵简子汇报说:‘王良是天下最拙劣的车手。’有人把这话告诉了王良,王良说:‘请让我们再去一次。’经过强求之后才获允准,结果一个早上就捕到了十只鸟。奚向赵简子汇报说:‘王良是天下最优秀的车手。’赵简子说:‘我派他专门为你驾车。’便告诉了王良。王良不同意,说:‘我替他按规范驾车,一整天捕不到一只;不按照规范驾车,一个早上就捕到了十只。’《诗》经里说:‘不失规范地奔驰,一箭发出就射中。我不习惯替小人驾车,请不要任命。’车手尚且羞于与奚这样的射手合作,即便合作得的鸟兽多得像山丘一样,也不肯干。要是损害了原则去阿附诸侯,那算是什么呢?而且你错了,自己不行正道的人未曾有过能纠正别人的。凡是枉屈自己的人,没有一个能够使他人正直的。”

§§§第二章

【原文】

景春①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②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③也,父命之;姑娘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

①景春:与孟子同时的人,习纵横之术。②公孙衍:名衍,字犀首,魏国阴晋(今陕西华阴)人。是当时的纵横家一流人。张仪:魏国人,战国中期著名的纵横家,与苏秦并称。曾多次游说六国连横与秦国结盟,瓦解齐联盟,使秦国更为强大。③冠(guàn):古时男子年二十行冠礼,以示成年。

【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确实是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要是安居,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主持其事,并面加训导;姑娘出嫁时,母亲主持其事,亲自送到门,告诫她说:‘到了你的夫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之妻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道路上,能实现志向就与百姓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时就独自施行这个原则,高官厚禄不能乱我的心,家贫位卑不能变我的行,威势武力不能挫我的志,这才叫做大丈夫。”

§§§第三章

【原文】

周霄①问曰:“古之君子仕乎?”

孟子曰:“仕。《传》曰:‘孔子三月无君,则皇皇如也,出疆必载质。’公明仪曰:‘古之人三月无君则吊。’”

“三月无君则吊,不以急乎?”

曰:“士之失位也,犹诸侯之失国家也。《礼》曰:‘诸侯耕助以供粢盛②;夫人蚕缫以为衣服③。牺牲不成④,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惟士无田,则亦不祭。’牲杀、器皿、衣服不备,不敢以祭,则不敢以宴,亦不足吊乎?”

“出疆必载质,何也?”

曰:“士之仕也,犹农夫之耕也;农夫岂为出疆舍其耒耜哉?”

曰:“晋国亦仕国也,未尝闻仕如此其急。仕如此其急也,君子之难仕,何也?”

曰:“丈夫生而愿为之有室,姑娘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⑤,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注释】

①周霄:魏国人。②粢盛:祭礼时所用的谷物。朱熹《集注》云:“黍稷曰粢(zī),在器曰盛(chéng)。”③夫人:诸侯的正妻。蚕缫(sāo):养蚕缫丝。④牺牲:古时祭礼所杀的牛羊等牲畜,又叫“牲杀”。⑤媒妁(shuò):媒人。

【译文】

周霄问道:“古代的君子做官吗?”

孟子说:“做官。传记上说:‘孔子要是三个月没有君主任命他做官,就感到惶惶不安,所以每离开一处必定带着拜见别的国君的见面礼。’公明仪也说:‘古代的人要是三个月没有事奉的君主就会感到悲伤。’”

周霄说:“三个月没有事奉的君主就感到悲伤,不是太性急了吗?”

孟子说:“士人失去了职位,就像诸侯失去了国家。《礼》书上说:‘诸侯亲自耕种农田以供给祭奠品;诸侯夫人亲自养蚕缫丝以制作祭服。祭奠用的牲畜不肥壮,祭奠用的谷物不洁净,祭奠用的衣服不完备,不敢用来祭祀。士人要是没有祭祀用的田地,也就没有资格祭祀。牲畜、器皿、衣服不完备,不敢用来祭祀,于是就不敢进行宴乐,难道不足以感到悲伤吗?

周霄问:“每离开一处必定带着拜见别国主的见面礼,这又是什么缘故呢?”

同类推荐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道德经(中国古代经典集粹)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 阴阳斗

    阴阳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中华国学经典)

    《山海经》是先秦古籍,是我国古代的独具风格的一部奇书,有着极丰富的内容,关于我国古代地理、历史、神话、民族、动物、植物、矿物、医药、宗教等方面,均有涉猎,真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除此之外,《山海经》还以流水帐方式记载了一些奇怪的事件,最有代表性的神话寓言故事有,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鲧禹治水等。具体成书年代及作者不详。
热门推荐
  • 物语系列之倾世绝爱

    物语系列之倾世绝爱

    假使丢弃一切的缘由是她,并且在当时的瞬间。那份如今的熟虑,可以闪瞬一秒。那么我将拥有所有她没有的所有,因为人这种生物,总是否认环境改变着一切。总是否认妥协,其实是一种人世间,无需验证的无解程式。。
  • 异界封天武君路

    异界封天武君路

    当少年林寒轩穿越到封天大陆到底会发生神马呢?到底是站在修炼界巅峰之上还是默默泯然众人之中?变强!变强!再变强!在封天大路上,美女小公主,俏丽炼丹师,萝莉小狐妖……都蜂拥而至!回地球后,女神校花,娇蛮科学家,柔弱女警花……也投怀送抱!就连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公主,岛国天照,雅典娜姐妹……也无法避免!嘿嘿!还有赛亚人公主,超级人工智能御姐,精灵皇族美女之类的也让你们意想不到!总之一句话,额……好吧,不止一句。一路变强,一路艳遇!我身边的美女我不动那是因为哥喜欢顺其自然,但如果他人想染指的话我定灭他九族!虽然哥也不知道九族到底是哪九族。
  • 彼岸花吶,我愿你安好!

    彼岸花吶,我愿你安好!

    彼岸花,红色的又名曼珠沙华。相传它是生长在黄泉路上的花朵,也是黄泉路上唯一的花朵。佛经记载“彼岸花,开一千年,落一千年,花叶永不相见。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有花不见叶,叶生不见花,生生世世,花叶两相错。有关于她的所有的传说,都是无比的凄凉。相爱恋人被上帝残酷无情的诅咒,情爱化作永远的相思。“相念相惜却不得相见,独自彼岸路。”一个少女靠在一棵大树上,望着这一片繁茂的曼珠沙华,眼中流露出无尽的哀伤,继而仰头看向天空喃喃自语:“秋天又到了。你现在又在哪呢?”泪水止不住地流了出来。
  • The Call of the Wild

    The Call of the Wil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忆随

    忆随

    曾是冰月族的少主,却意外来到异世界,然而记忆却丢失了。拥有法术的她在异世界又有怎样的历险呢?怎样才能找回记忆回到冰月界呢?
  • 霸道部长的迷糊娇妻

    霸道部长的迷糊娇妻

    刚毕业就满心欢喜的不顾父母阻止的来到男朋友的城市,可是等着她的是什么,自个男友和别的女人上演的现场春宫。呵呵可笑的是,那女的还是自己的多年闺蜜。没事,咱不还有一霸道部长吗
  • 凤倾天下:冥帝盛宠小邪妃

    凤倾天下:冥帝盛宠小邪妃

    她发誓她上辈子一定是得罪了上天,否则她好好一双十年华的大美人怎么就穿越了呢?穿越也就算了,居然缩水了,直接变成了一十三岁的黄毛小丫头,不过,变成黄毛小丫头的坏处就是斗继母斗姐姐各种斗。但是,她们以为她什么都没有吗?那就大错特错了!超神兽很珍贵么?可惜是给她暖床的;空间神器很珍贵么?可惜是给她暖手的;美人很珍惜么?不好意思啊,他是自己贴上来的……
  • 圣选之徒

    圣选之徒

    杀一人为罪,毁一城为雄,屠一国为尊灭一族群可为圣否?繁华终是泡沫,力量方得始终。不屈为神佛圈养之牛羊,欲跳出棋局化身执子之人!寻小我?为大我?随被唾弃之人,踏足遥遥寻找真我之路肩扛种族气运,孤独前行……
  • 冷傲女皇皇夫滚犊子

    冷傲女皇皇夫滚犊子

    她,是闻名天下,艳冠一时的青凤国女皇,惊才艳艳,却为一个人迷了心,送了情,一朝背叛,魂归苍冥。再次睁开眼,她眼睛里满是淡然,孽缘啊!只愿今生再不相见!他,是当年学识惊人的少年卿相,某一天,被她看中,强掳入宫。青梅惨死,母亲失踪,相依为命的人俱都化为一抔黄土!从此,他就只记得仇恨!汲汲营营五年,将那个人杀害,心,却仿佛空了。他,强大神秘的洛南国国主,一次,为她所救,在她身边隐姓埋名,爱极了她狡黠浅笑的模样!恢复身份后,看见她惊讶又冷漠的样子,他惶惶解释,冷静瞬间瓦解,那时,他才明白,原来,自己一颗心,早就遗落在了那个聪慧善良的人身上。(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