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49500000015

第15章 孟子(3)

孟子回答说:“如果占取它,燕国的民众高兴,就占取它,古代的周武王便是这样做的。要是占取它,燕国的民众不高兴,就不可占取它,古代的周文王便是这样做的。以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去攻打另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百姓们用筐装着饮食、用壶盛着饮水来迎接您大王的军队,难道还有别的用意吗?不过是想避免再过那种水深火热的生活啊。如果燕国被占取后,老百姓蒙受的灾难更加深重,那他们也会转而去欢迎他人了。”

§§§第九章

【原文】

齐人伐燕,取之。诸侯将谋救燕。宣王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

孟子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①,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汤一征,自葛始。’天下信之,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曰:‘奚为后我?’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归市者不止,耕者不变,诛其君而吊其民②,若时雨降,民大悦。《书》曰:‘徯我后③,后来其苏!’”

“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

“王速出令,反其旄倪,④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

【注释】

①七十里:汤是商朝的开国君主,在他灭夏朝前,商是一个仅有七十里的小国。此说法亦见于《荀子》、《史记》。②吊:抚恤慰问。③徯(xī):等待。后:君主。④旄:同耄(mào),八九十岁的老人。倪(ní):小孩。

【译文】

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别的诸侯们谋划着要救助燕国。齐宣王问孟子说:“许多诸侯谋划要讨伐我,该用什么办法对付他们呢?”

孟子回答道:“我只说凭区区七十里地而统一天下的,那就是成汤。没听说拥有国土千里而畏惧他人的。《书》经里说:‘商汤王当初出征时,是从讨伐葛国开始的。’普天之下都信任他,欢迎他。他东向征讨,西方的夷人便埋怨他,他南向征讨,北方的狄人也埋怨,他们都说:‘为什么把我们摆在后面呢?’老百姓对他的盼望,如同大旱年盼望霓虹一样,所到之处,赶集的不停止买卖,种田的照常劳动,诛杀了残暴的君主,而安抚慰问那儿的百姓,成汤到来,如同旱天及时降下甘霖一样,老百姓非常喜悦,《书》经里面说:‘等待我们的君王啊,他来了,我们就得救了。’”

“现在燕国虐待他们的百姓,大王前去征讨,百姓认为大王将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纷纷提着饭筐和酒壶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您杀死他们的父兄,拘禁他们的子弟,拆毁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的宝器,这样做怎么可以呢?天下的诸侯本来就害怕齐国的强大,现在又扩展了疆域并且又不施行仁政,这就不免招惹天下各国的军队与齐国为敌。”

“大王您现在要赶快发布命令,把俘虏的老小送回去,停止运走燕国的宝器,与燕国人士共同商议,拥立新的燕王,然后撤出军队,这样做还可以来得及阻止各国诸侯的兴兵战祸呢。”

§§§第十章

【原文】

邹与鲁閧①。穆公问曰②:“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③,而民莫之死也。诛之,则不可胜诛;不诛,则疾视其长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则可也?”

孟子对曰:“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④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曾子曰⑤:‘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君无尤焉⑥。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

【注释】

①邹:即春秋时邾国,战国时改为邹国,在今山东邹县。鲁:周朝初年所分封的诸侯国,在今山东南部,其始封君主是武王的弟弟周公姬旦。战国时沦为一般的小国,公元前256年为楚国所灭。閧(hòng):同“哄”,交战。②穆公:即邹穆公,邹国君主。③有司:指有关部门的官吏。④仓廪(lǐn):储藏粮食的房屋。府库:贮存财物的房屋。⑤曾子:名参,字子舆,鲁国人,孔子的弟子。⑥尤:责怪,怪罪。

【译文】

邹国跟鲁国交战。邹穆公问孟子道:“在这次战斗中,我们的将官被打死三十三个,而民众却没有一个为他们献身的。要是处罚他们,罚也罚不尽;若不处罚,那他们还是会仇视长官,眼看着长官死难却不加援助,要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回答说:“在灾荒的年月里,您的民众,年老体弱的大批地死亡,把尸体抛弃到山沟里去,年轻力壮的人四散逃荒,有近千人。而您大王粮仓饱满,国库充足,官吏却不把这严重情况上报,这简直是怠慢而且残害百姓。曾子说:‘切切警惕啊!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将照样回报你。’民众们如今有机会回报了。您别责怪他们,只要您大王施行仁政,老百姓便会敬爱君主和亲近长官,并乐于为他们献出自己的生命了。”

§§§第十一章

【原文】

滕文公问曰:“齐人将筑薛①,吾甚恐,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去之岐山之下居焉。非择而取之,不得已也。苟为善,后世子孙必有王者矣。君子创业垂统②,为可继也。若夫③成功,则天也。君如彼何哉④?强⑤为善而已矣。”

【注释】

①筑薛:意为筑薛国的城墙以威胁滕国。薛是西周初年分封的诸侯国,故城在今山东滕县东南。后被齐国灭掉了,齐威王将所得薛地作为小儿子田婴(即著名的孟尝君)的封地。②创业垂统:是说开创基业于前,而垂统绪于后。世代相传后世不绝便叫统。③若夫:至于。④如彼何:意为拿他怎么办。⑤强:勉力、努力。

【译文】

滕文公问孟子道:“齐国人正筹备加固薛城,我感到恐慌,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从前周的祖先太王居住在邠地,狄人来侵犯,他就迁离了邠地岐山下定居。这并不是经过选择好哪块地作定居之所,实在是迫不得已采取的做法。一个国君要是能施行善政,他后世的子孙必定会有创立王业的。眼光远大、品德高尚的君子创立基业,并传给后代。正是为了能世代相继承下去,至于说能否成功,那就要看天意如何了。现在您拿齐国怎么样呢?那只好自己努力施行善政罢了。”

§§§第十二章

【原文】

滕文公问曰:“滕,小国也;竭力以事大国,则不得免焉,如之何则可?”

孟子对曰:“昔者大王居邠,狄人侵之。事之以皮币①,不得免焉;事之以犬马,不得免焉;事之以珠玉,不得免焉。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②:‘狄人之所欲者,吾土地也。吾闻之也: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二三子何患乎无君?我将去之。’去邠,逾梁山③,邑于岐山之下居焉。邠人曰:‘仁人也,不可失也。’从之者如归市④。”

或曰:“世守也,非身之所能为也。效死勿去。”

“君请择于斯二者。”

【注释】

①皮币:毛皮和丝绸。朱熹《集注》云:“皮,谓虎豹麋鹿之皮也;币,帛也。”②属其耆老:属(zhǔ),集合。耆(qí),古称六十为耆。老,古称七十为老。此处耆老泛指老年人。③梁山:在今陕西乾县西北五里。④归市:形容人们像赶集一般踊跃。

【译文】

滕文公问孟子道:“滕国是个小国,即使尽心竭力来事奉周围的大国,也仍不能免于受侵略的祸害,请问怎么办才好呢?”

孟子答道:“从前太王古公亶父居住在郡地,狄人来侵犯,把毛皮丝绸奉献给狄人不能免灾,把良犬名马奉献给狄也不能免灾,把珠玉珍宝奉献给狄仍不能免灾。于是只得召集邠地的父老告诉他们说:‘狄人所索求的,无非是我们的土地。我听前辈人说过:君子决不愿拿他用来养活老百姓的东西去害老百姓。诸位又何必担心没有君主呢?我准备离开这里了。’于是离开了邠地,越过梁山,在岐山下筑城定居。邠地百姓说:‘古公是仁人,不可失去他这样的好君主啊!’如同去赶集那样跟随他。”但也有的人说:“这是世代相守的国土,不是自身所能做得了主的。宁可牺牲生命也不能离去。请大王您在这两种做法中选择一种吧。”

§§§第十三章

【原文】

鲁平公将出①,嬖人臧仓者请曰②:“他日君出,则必命有司所之。今乘舆已驾矣③,有司未知所之,敢请。”

公曰:“将见孟子。”

曰:“何哉,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④?以为贤乎?礼义由贤者出;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君无见焉。”

公曰:“诺。”

乐正子入见⑤,曰:“君奚为不见孟轲也?”

曰:“或告寡人曰:‘孟子之后丧逾前丧’,是以不往见也。”

曰:“何哉,君所谓逾者?前以士,后以大夫;前以三鼎⑥,而后以五鼎与?”

曰:“否。谓棺椁衣衾之美也⑦。”

曰:“非所谓逾也,贫富不同也。”

乐正子见孟子,曰:“克告于君,君为来见也。嬖人有臧仓者沮君⑧,君是以不果来也⑨。”

曰:“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注释】

①鲁平公:名叔,鲁景公的儿子,公元前314年-前294年在位。平是他死后的谥号。②嬖(bì)人:受宠爱的男小臣。臧(zāng)仓:小臣名。③乘(shèng)舆:国君出行所用的车马。④轻身:看轻自身。⑤乐正子:名克,孟子的学生,当时正在鲁国做官。⑥三鼎:鼎是古代祭礼时用来盛猪羊等牲畜的器皿。按古代礼制,士祭奠用三鼎,大夫用五鼎。⑦棺椁衣衾:指丧礼的用具。椁(guǒ),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士以上的人家常用它。衣衾(qīn),是装殓死者的衣被。⑧沮:阻止。⑨不果:不能如约。尼(nì):阻止。

【译文】

鲁平公将要外出,受宠幸的小臣臧仓请示道:“以前大王您外出时,就一定要把您所去的地方告知管事的臣下。今天车马已经备好而管事还不知道要去的地方,特前来请示。”

鲁平公说:“我将要去见孟子。”

臧仓说:“您为着什么要降低身份去拜访一个普通人呢?您认为孟子贤德吗?礼义是贤者的行为准则,而孟子办理母亲的丧事超过先前办父亲的丧事,您就别去见他了。”

鲁平公说:“好吧。”

乐正子进宫参见鲁平公,说:“您为什么不去见孟轲呢?”

鲁平公说:“有人告诉我说:‘孟子办母亲的丧事超过先前办父亲的丧事’,所以我不去见他了。”

乐正子说:“您所说的‘后丧超过前丧’指的是什么呢?是指前面用士的礼仪葬父,后面用大夫的礼仪葬母;还是指前面用三鼎礼祭父,后面用五鼎礼祭母呢?”

鲁平公说:“不是。我指的是装殓死者的棺椁衣衾的精美。”乐正子说:“这不能说是‘后丧超过前丧’,因为前后家境贫富不同嘛。”

乐正子去见孟子,说:“我把您推荐给了鲁君,鲁君本来将要拜您了。可是,有个名叫臧仓的宠臣阻止了他,鲁君因此没能来。”

孟子说:“一个人干某件事时,无形中也许有一种力量在驱使;他不干这件事时,同样是有一种力量在阻止。干与不干都不是人力所能左右的。我不能和鲁君相见,是出于天命的支配。那个姓臧的小子怎么能使我不与鲁君相见呢?”

§§§第二篇(上)公孙丑章句上

§§§第一章

【原文】

公孙丑问曰:“夫子加齐之卿相,得行道焉,虽由此霸王不异矣。如此则动心否乎?”

孟子曰:“否。我四十不动心。”

曰:“若是,则夫子过孟贲①远矣。”

曰:“是不难,告子②先我不动心。”

曰:“不动心有道乎?”

曰:“有。北宫黝③之养勇也:不肤桡,不目逃,思以一豪挫于人,若挞之于市朝;不受于褐宽博④,亦不受于万乘之君;视刺万乘之君,若刺褐夫;无严诸侯⑤,恶声至,必反之。孟施舍⑥之所养勇也,曰:‘视不胜犹胜也。量敌而言进,虑胜而后会,是畏三军者也。舍岂能为必胜哉?能无惧而已矣。’孟施舍似曾子,北宫黝似子夏⑦。夫二子之勇,未知其孰贤,然而孟施舍守约也。昔者曾子谓子襄⑧曰:‘子好勇乎?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自反而不缩,虽褐宽博,吾不惴焉;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孟施舍之守气,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

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⑨,是气也,而反动其心。”“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⑩,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也。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则苗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何谓知言?”

曰:“诐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所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生于其心,害于其政;发于其政,害于其事。圣人复起,必从吾言矣。”

“宰我、子贡善为说辞;冉有、阂子、颜渊善言德行;孔子兼之,曰:‘我于辞命,则不能也。’然则夫子既圣矣乎?”

曰:“恶!是何言也?昔者子贡问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夫圣,孔子不居——是何言也?”

“昔者窃闻之: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有、阂子、颜渊则具体而微,敢问所安。”

曰:“姑舍是。”

曰:“伯夷、伊尹何如?”

曰:“不同道。非其君不事,非其民不使;治则进,乱则退,伯夷也。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孔子也。皆古圣人也,吾未能有行焉。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伯夷、伊尹于孔子,若是班乎?”

曰:“否。自有生民以来,未有孔子也。”

曰:“然则有同与?”

曰:“有。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诸侯,有天下;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皆不为也。是则同。”

曰:“敢问其所以异。”

曰:“宰我、子贡、有若,智足以知圣人,汗不至阿其所好。宰我曰:‘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子贡曰:‘见其礼而知其政,闻其乐而知其德,由百世之后,等百世之王,莫之能违也。自生民以来,未有夫子也。’有若曰:‘岂惟发哉?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主于民,亦类也。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注释】

①孟贲(bēn):卫国人,当时的著名勇士。②告子:名不害,墨子的弟子。

同类推荐
  • 章台柳

    章台柳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先秦学术概论

    先秦学术概论

    本书为吕思勉先生之代表作,亦为我国论先秦学术之名著。全书既详叙各家学术之要旨,细探其发展之源流,亦深究诸派相互之错综关系,力辨其主要著作之真伪。尤为可贵之处在于,本书诸多探索性论述,均为后来之考古发现所确证。本书论证精当可靠,稳健之中又每有新见,是欲了解先秦学术者之必读且易读之书。
  • 伤寒论(四库全书)

    伤寒论(四库全书)

    在中国医学史上,东汉张仲景的《伤寒论》可以称得上是时代的著作。中国医学的肇始期可上溯几千年,至此,才理法方药大僃,为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因其滋养,产生了精彩纷呈的各种医学流派。《伤寒论》篇什不过十卷,然包罗宏富,精微玄妙,常读常新,帮后世彦各骋其智,祖述推演以探求仲景深意者,层出不穷,著述不下数十百家,为杏林增色不少。本书对《伤寒论》进行了全面的点校,内容分为三个部分:伤寒论注释、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方。
  • 棋经

    棋经

    《棋经》,又称《棋经十三篇》,是中国悠久的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它从内容到体裁到篇目设计,都是模仿《孙子十三篇》全书首篇总论棋局,以为黑白之棋,正合阴阳之分。以下各篇则从“得算”、“权舆”等各个角度,分别论述了对弈的战略战术,对弈者应有的品德作风。论述深刻,内容丰富。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热门推荐
  • 一生一世,相影随

    一生一世,相影随

    这本书字数不会很多,亲们将就着看看吧~万水千山总是行,给点面子行不行≥﹏≤记得推荐一下哦~
  • 网游之星际国战

    网游之星际国战

    2050年,世界科技加速发展,一款全意识游戏《新世界》悄然而至,小说主人公高让是一位孤儿,被一位神秘的老爷爷所救,游戏开放前一天,老爷爷神秘离去,留给高让一个游戏头盔,凵看主人公高让在游戏里闯出一片天……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风逝初夏

    风逝初夏

    内容简介:一段纠结复杂的爱情,一个持续八年的噩梦,一位如初花季的女孩。玩笑.谎言.真相。当这一切都措手不及时,她坦然面对。人生有太多的无奈,一切都是命中注定,所有的理论在她面前全被推翻。历经坎坷,暮然回首,她淡然一笑,说:“我不信命也不认命。”八年的考验,她成功通过,虽有遗憾却无悔。绚丽烟花之下,她灿然一笑,说:“人生无不散之筵席,是非对错过眼云烟。”淡静.淡然.淡漠。时光它让昔日单纯的小女孩渐渐成长。终究是变了,她摇摇手指,轻笑了一声,说:“人总是要变的,不变的就不是人了。”乐忧城的齐聚,是天意亦是缘份。柔情是否能解除冰封的印记?深爱是否会唤醒沉睡的记忆?十指相扣,紧握彼此的双手,无言的默契能否感动幸福女神?只求安然了此一生。命运总是爱捉弄人,所有的所有在生与死的面前都显得太过苍白。是忧伤还是快乐?听!零点的钟声即将被敲响,命运的齿轮准备转动......
  • 虚渺天下

    虚渺天下

    谁言命以由天定,欲上九霄舞风云。生死极致阴阳路,一语轮回,一语无尽,
  • 兰陵梦

    兰陵梦

    他,是现代警察,背景不凡,有着天神一般的相貌。一场血案,纷争不断,再次睁眼,时光倒转。他,已然成了兰陵王,金戈铁马,血战沙场,却不知心房早已被她填满,血红朱砂,绝世孤立,却敌不过宿命纠葛。阴谋阳谋,爱恨纠葛,终不得善果。
  • 绝世邪凰

    绝世邪凰

    她,是现代神秘的金牌杀手,却遭到亲人的背叛;他,是幻芸大陆冷酷无情的邪王。当他遇上她,又会上演一场怎样的你追我赶的闹剧!
  • 食人魔之殇

    食人魔之殇

    食人魔于屠魔者直接的斗争一直没有结束,而此时一直安静中的三十八区也开始了行动……
  • 穿越之秒杀开膛手

    穿越之秒杀开膛手

    美好初恋,却遭爱人与朋友的双重背叛。心灰意冷,却遭莫明残忍杀害。满心怨念向谁诉?穿越瞬间却见自己清白不在。悲泣之时又遭画家莫名纠缠。这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世界,19世纪末的英国伦敦,开膛手杰克即将出现。凶手到底是谁?最后的她到底是被杀还是杀人?
  • 网游之斗气战神

    网游之斗气战神

    武者、武师、武将、武灵、武魂、武宗、武尊、武圣,圣极天下!斗者、斗师、斗将、斗灵、斗魂、斗宗、斗尊、斗帝,帝释九天!野怪,副本,王城?七大公会,十大散人?————————————这都不是个事!但,有一点你要知道,这只是一个为妹子回归游戏,然后又战烬全服的热血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