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语周语》说,穆王时,“犬戎氐以其职来王”。穆王并强徙一部分犬戎于太原(今甘肃平凉、镇原一带),其犬戎可能就是俨狁。
穆王以后,俨狁日益强盛,成为周的严重威胁。《后汉书西羌传》说夷王命虢公率六师伐太原之戎,至于俞泉,获马千匹。”宣王时,曾多次和俨狁发生战争,但最终没有打退俨狁和其他西北游牧部落的进攻。《竹书纪年》载宣王命溱仲伐西戎,秦仲败死。
边到懿王时,周王朝开始走上衰败的道路。其民族矛盾也加剧了。西北诸游牧部落日益加强对周的攻势,甚至开始向渭水中下游推进。厉王时,特别注重了对西北边境的防御,但收效甚微,西北诸游牧部落的侵袭更加严重,致使当时的诗人发出“百蹙国百里”的感叹。
(第四节)古文献记载中的敦煌及相关地区
敦煌及河西走廊西部、北部地区,有着悠久灿烂的远古文明,我国古代文献中保存着丰富的历史传说,可切使我们对敦煌及河西走廊西部、北部地区有一个简单甿认识。
《神农纪》炎帝之世,其地南至交趾,北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莫不从化。”指出当时唐虞疆域“西至三危”,“三危”据《括地志》山有三峰,如危欲坠,故曰三危。俗名卑羽山,在沙州敦煌县东南三十里。《路史》载今戎虏瓜、沙等州是其处。山有三峰,俗亦曰升雨山,在敦煌南三十里。”
《黄帝纪》帝为天子,其土地东至海,西至崆峒,南至于江,北逐獯鬻,合符于釜山。”《史记》广黄帝披山通道,西至崆峒。”崆峒在肃州(今酒泉)城东南六十里,旧属禄福县。
《淮南子主术训》说昔神农之治天下也,其地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旸谷,西至三危(流沙),莫不听从。”《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了传说中的高阳氏时代,其地“北至幽陵,南至于高耻,西至流沙”。我国最早的地理学着述《尚书禹贡》指出黑水西河惟雍州”。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也认为河西走廊西端及敦煌地区是属古雍州地的。古籍《竹书纪年》有周穆王五十七年,西征于昆仑丘,见西王母”。“三危”(流沙)概指敦煌至居延的广大范围。《尧舜纪》西至析支、渠搜、氐羌”。《舜典》流共工于幽州,放驩兜于崇山,窜三苗于三危,殛鲧于羽山”。按《尚书》析支又名赐支”。《后汉书西羌传》西羌之本,出自三苗。舜徙三危,在河关西南,滨于赐支,至于河首,绵地千里。赐支者,《禹贡》所谓析支者也。盖西边自三苗之裔及他种不一。而北边则自唐虞以上,已有獯鬻、猃狁、山戎”。
《禹贡篇》黑水、西河惟雍州。弱水既西,三危既宅,三苗丕叙。
古文献的一些记载虽有一定的矛盾,大概是由于当时对事物地理环境的认识和认识方法的不足,但总括而言,反映出了当时中原文明和西北文明的紧密联系,反映出了原始社会末期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反映了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源远流长于华夏一统的历史、文化及文明过程。同时,我们也可知,当时的敦煌(三危)其范围应当是极其广阔的。其广至于何处,现代敦煌学及地理学者均有考证论述,窃认为,就历史考古的现有资料及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而言,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中石器时代及晚期的“三危”,应当西包括今天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域)东部地区;南抄青海省、西藏自治区及四川西北部地区;东达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西北部、兰州(陇右)地区、河西走廊大部;北上内蒙古自治区西部、蒙古人民共和国西南部地区。是为“大三危”、“大敦煌”之意。
(第五节)古今学者对敦煌与“三危”的各种注释与考证
关于《尚书舜典》追记的“三危”,究竟在今天的哪里,自古及今众说不一,现有考古资料尚不能回答这一问题。现把古今学者对此进行的大量注释和考证录于其后,以备鉴别和参考。
一、西晋杜预认为广允姓,阴戎之祖,与三苗倶放三危者。瓜州,今敦煌。”北魏郦道元又记载三危山在敦煌县南”。唐代李泰认为三危山在沙州(敦煌)东南三十里,山有三峰故名。”李吉甫《元和郡县志》说三危山在县(敦煌县)南三十里,有三峰故曰三危,尚书窜三苗于三危,即此山也。”《太平寰宇记沙州敦煌县》认为:“禹贡雍州之城,亦西戎所居。古流沙之地,黑水所经。书所谓舜窜三苗于三危,三苗既宅,即此地。其后子孙为羌戎,代有其地。”以上观点自古及今持有者甚众,皆认为“三危”为今甘肃省敦煌市东南的三危山。现代敦煌学学者大都认为《尚书》记载的“三危”就是今天敦煌市的三危山。
窦景椿先生在《古称三危与黑水之辨解》(见《敦煌研究》1987年第2期)中提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大三危”、“大敦煌”的观点,他认为古称三危,盖自敦煌三危山为起点,以迄于青海、西藏之间,山脉交错,峰峰相连,同属三危地,自无疑义。惟何以如此称谓论者认为远在唐虞时代,这个辽阔的边陲地区,罕有人迹,其时青海、西藏尚未开发,无分畛域……乃以知名较早的三危山之名概括其地,故有斯称,理或然欤兹阅《历代疆域表》,郑氏注曰:州县之设,有时而更,山川之形,千古不易,所以《禹贡》分州,必以山川定疆界、由此可知史称三危,当系涵益广大的领域而言……非局限于敦煌之一隅也。”具此《敦煌简史》张仲先生认为史称三危,是指三危地而言,它是以三危山而得名的一个广义的地名,应包括今新疆罗布泊以东、甘肃疏勒河以西的广大地域,不能局限于以后所称州、郡的区划范围”。
李聚宝先生在《“舜窜三苗于三危”之“三危”在敦煌》(见《敦煌研究》1绍6年第3期)中,根据现代大量的考古发现和考古资料考据论证了:尧、舜时代的三苗文化和齐家文化都与中原龙山文化有密切关系,有一定齐家文化因素的火烧沟文化是江淮一带的三苗文化居民来到河西走廊西部以后,受当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及西北固有戎羌部落影响,而独立发展起来的一支高度发达的地方文化。并力主“舜窜三苗于三危”之“三危”就是今天敦煌市的三危山。
二、东汉马融的《尚书注》、《汉书孔安国传》、唐代孔颖达的《尚书正义》等史籍,认为“三危”为西裔或西裔之山,但确切所指为何山何地却无终究。
三、清王朝康熙皇帝则认为,“三危”为康、藏、卫三地,即今西藏中部和东部以及四川西部地区。以后龟经祖的《卫藏识略》、黄沛翘的《西藏图考》作了进一步的阐释。
四、樊绰的《蛮书》、蒋廷锡的《尚书地理今释》和《尚书正义》等着作中,认为“三危”在今云南省境内。
五、《汉书》、《后汉书》、《尚书正义》、《尚书注》、《太平御览》等书中,又认为“三危”在甘肃和青海境内,但没有确定其具体的地理范围。
六、毕沅的《山海经注》认为,“三危”应在今四川省境内。
七、金履祥《尚书注》给“三危”一个更加无法确定的解释,认为“山有三峰者就是三危”。
八、马少侨先生窜三苗于三危”新解》一文认为,“三危”在“洞庭、彭蠡之间的山地”。
九、安应民先生在《“窜三苗于三危”之“三危”考》一文中认为,“三危”在青海省东南部,并包括甘肃省西南部及四川西北部交界的西倾山、积石山(即阿尼玛卿山)、巴颜喀喇山三山所在地区,以及三山周围的一些地区。
十、新编《辞海》历史地理分册,注解“三危”在今甘肃省陇西县西北部地区。
另还有所指“三危”在今甘肃天水、渭源和临潭地界者。
(第六节)春秋、战国和秦时期的敦煌及其相关地区
公元前770年,申侯与缯侯引西北犬戎入攻西周,杀死幽王,西周灭亡了。周平王无奈而迁都洛邑。中国历史进入了春秋时期。
据《史记大宛列传》广始月氏居敦煌祁连间”;《汉书西域传》乌孙与大月氏共在敦煌间”,我们可知,当时春秋战国前一段时间至春秋战国末至秦汉匈奴占河西以前,敦煌及河西走廊西北端是乌孙和月氏的居住游牧地。先后是乌孙族和月氏族活动于这一带,后来,月氏把乌孙逼迫西迁到今新疆地区,独占了敦煌及河西走廊。其时,羌、戎(乌孙)都是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的原有居民(三苗人、西戎人、西羌人)。当时以其位置而言被称作“雍州西境”、“西部”、“西方”、“河西”、“西裔”或“金方”,有时也以“合黎、弱水以西,三危、流沙以东等来指谓我国当时广袤的西部地区。乌孙原居牧于张掖以西包括敦煌在内的靠近祁连山一带地区,而月氏则居牧于张掖以东的河西地区。后月氏在秦时进入奴隶社会阶段,成为一个势力较强大的边地民族,并开始扰掠其邻近的乌孙人,并杀了乌孙的首领难兜靡,迫使乌孙人北迁西避东走。敦煌及河西走廊西端各地,第一次开始了它的不安宁的历史时期。
春秋初期,秦国东进的道路被晋国扼住,无法向东迈进,只能致力于征服邻近的戎人,史称自陇以西”,“西戎八国服于秦”。春秋末期,秦的国土已包括今甘肃的大多数地区。今甘肃境内的姜戎、陆浑之戎,后来被迁徙到今河南中部。稍后,从史籍中可知,秦国当时已经控制了敦煌及河西走廊地区,为此有许多如“夷吾献其河西地”“戎王使由余于秦”“秦用由余谋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令内史廖以女乐二八遗戎王,戎王受而说之,终年不还”等记载。
《史记》认为,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是中国历史的战国时期的开端。春秋时的一百多国至此约有十几国。其时,有许多少数民族分布于北部、西北部,如林胡、楼烦、东胡和义渠。
战国时期,秦经过公元前356年的商鞅变法和公元前350年的迁都咸阳,为地主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成为新型的地主封建阶级政权,国家开始强盛。秦惠王时,不断攻打义渠之戎,向西北扩大自己的领土。
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结束了战国以来封建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统一了全中国。其疆域的西北已至甘青高原。
秦始皇派蒙恬率领秦军30万抗击分布在蒙古高原,常向南方侵犯的匈奴人。并于始皇三十二年(公元前215年)“收河套以南地,以为三十四县,因河为塞”。秦朝军民还连接修复了战国时燕、赵、秦三国长城,筑起了西至临洮(今甘肃岷县)的万里长城,用来保护北方和西北方农业区域,免遭游牧匈奴人的侵袭。同时,又迁徙民众几万家于河套,积极地开垦边地,加强边防。
匈奴是我国北方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兴起于河套阴山一带(今内蒙古狼山、大青山一带)。商朝叫鬼方、昆夷,西周时称俨狁,春秋为狄,战国时叫胡、匈奴。《史记匈奴列传》载:匈奴人主要生活方式为游牧随水草迁徙,无城郭常居”,国无定界,时大时小,以强杆和骑射着称。“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自始袓淳维括地北边起算,至头曼单于时已历千年有佘。秦始皇统一六国时,匈奴已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民族,活跃在北方地区,并同中原互通关市,进行经济文化的广泛交流。
《史记匈奴列传》、《汉书匈奴传》均作四十四《史记匈奴列传》。《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秦始皇本纪》。《前汉书地理志》。
公元前209年,冒顿继任单于后,东征东胡,西败月氏,北灭丁零、屈射等部,南吞楼烦、白羊部落,领地空前扩大,逐渐控制了蒙古高原、河套地区及河西走廊地区,包括当时的敦煌。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在修筑长城,加强边疆防卫的同时,“使蒙恬将十万之众北击胡,悉收河南地”。这里的“胡”就是匈奴。秦始皇还采取移民垦田、开拓边疆等措施,有力地制止了匈奴的抢掠。但随着匈奴政权及其武装力量的不断强盛,随着秦王朝内部的矛盾和斗争的不断发展,匈奴贵族不断地扩地掠边,不断地把自己的势力向秦统治的中心推移。
作为统一的中原王朝的统治者秦始皇,十分重视对边地的统治,曾于公元前220年“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同时,我们从史籍中知道,蒙恬于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曾“西北斥匈奴”,从而最终奠定了“秦地西有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等地。这自然是秦王朝政治军事力量最为强盛时期的状况,其间在河西走廊地区一直没有间断和匈奴贵族的争夺战争。随着秦王朝的衰落,最终这一地区还是被匈奴控制了。
羌族在殷末曾有一支,在周族的统领之下,进入中原,以后继续东徙,是为诸戎。以后,于战国末年,在秦的率领下,进人中原,建立了秦王朝。这支羌族只是诸羌中的一支,其大部分族类,则仍然分布于甘肃、青海一带,分化为许多氏族。这些氏族,直至周、秦之际,还是以畜牧业为生,处于历史上的氏族社会阶段。
《后汉书西羌传》记载:“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少五谷,以产牧为业。其俗氏族无定,或以父名母姓为号。十二世后,相与为婚姻。父没则妻后母,兄亡则纳厘嫂,故国无鳏寡,种类繁炽。不立君臣,无相长一。强则分种为酋豪,弱者则为人附落。更相抄暴,以力为雄。杀人偿死,无它禁令。堪耐寒苦,同之禽兽。虽妇人产子,亦不避风雪。性坚刚勇猛,得西方金行之气焉”。从后来甘肃与塔里木盆地之间,特别是敦煌以西至罗布泊的考古发现的史前文化遗迹,关于传说中认为自黄帝下迄尧舜禹皆与西王母有往还献替之事,而传说中的西王母之邦,在昆仑之丘,流沙之濒,似有可证之机。同时,传说中黄帝时代,西羌民族已徙入敦煌以西至塔里木盆地也似为史实。随着历史的浈进,在春秋时代,确有西羌之虞氏一支,已经西徙于阗(新疆于田)一带,文献中称之为西虞,又称之为禺氏。而河西走廊一带的诸羌,在战国末,也已分化为无数的氏族。到秦代,羌族占领着中国西北广大的地域,其中月氏一族,崛起于水草丰美的敦煌祁连间,最为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