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含氧气的氢气遇火易爆炸,操作时必须严禁接近明火。在点燃前,必须先检查并确保纯度。银氨溶液不能留存,因久置后会变成氮化银,也易爆炸。某些强氧化剂(如氯酸钾、硝酸钾、高锰酸钾等)或其混合物不能研磨,否则将引起爆炸。
(7)注意自我保护。倾注药剂或加热液体时,容易溅出,不要俯视容器。尤其是浓酸、浓碱具有强腐蚀性,切勿使其溅在皮肤或衣服上,眼睛更应注意防护。稀释它们时(特别是浓硫酸),应将它们慢慢倒入水中,而不能相反进行,以避免迸溅。给试管加热时,切记不要使试管口向着自己或别人。
(8)不要俯向容器去嗅放出的气味。面部应远离容器,用手把逸出容器的气流慢慢地扇向自己的鼻孔。能产生有刺激性或有毒气体(如H2S、HF、Cl2、CO、NO2、SO2、Br2等)的实验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9)有毒药品(如重铬酸钾、钡盐、铅盐、砷的化合物,汞的化合物,特别是氰化物)不得进入口内或接触伤口。剩余的废液也不能随便倒入下水道,应倒入废液缸或教师指定的容器里。
(10)金属汞易挥发,并通过呼吸道而进入人体内,逐渐积累会引起慢性中毒。所以做金属汞的实验应特别小心,不得把金属汞洒落在桌上或地上。一旦洒落,必须尽可能收集起来,并用硫黄粉盖在洒落的地方,使金属汞转变成不挥发的硫化汞。
2.实验中如何预防机械损伤?
(1)切割玻管或玻棒时,要严格按照规程进行操作(可参考有关资料中玻璃的简单加工)。玻璃或玻璃棒的载断面,使用前,一定要熔烧圆滑。
(2)玻璃管插入皮管或皮塞孔隙时,要正确选择皮管的口径和钻孔器的口径(以略小于玻管的口径为宜),然后用水或甘油浸湿皮管或橡皮塞孔隙的内部,将玻管轻轻地转动,慢慢插入,切忌用力过猛。
(3)玻璃碎片散落在实验桌或地上时,要仔细清理干净。
(4)装配或拆卸仪器时,要防备支管连接处和玻璃器皿的破损,尤其在拆卸时更要小心,以防玻璃碎片上的化学污物进入伤口,使伤情复杂化。
(5)打开新到的玻璃仪器时,要特别小心,因为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可能受到外力而破碎。
3.实验中如何预防化学灼伤?
(1)开启大瓶药品时,如有石膏封口,必须用锯子小心将石膏锯开,严禁用钝器敲打,以免将瓶子击破。启开瓶盖时,特别是热天,切忌脸孔或身子俯在瓶口上方。
(2)强腐蚀类刺激性药品,如强酸、强碱、浓氨水、三氯化磷、浓过氧化氢、氢氟酸、液溴等,搬运时,必须一手托在底部,一手拿住瓶颈;取用时应尽可能戴上橡皮手套和防护眼镜;用移液管取用时,严禁用嘴吸,应用橡皮吸球(洗耳球)进行操作。
(3)稀释浓硫酸时,必须在烧杯等耐热容器中进行,边用玻棒不断搅拌,边将浓硫酸慢慢注入水中,绝不可将水加到浓硫酸中,也不允许直接在量筒等不耐热器皿中稀释。在溶解苛性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发热物质时,也必须在耐热器皿中进行操作,边溶解,边用玻棒搅拌。在中和酸碱时,应先行稀释,再进行中和。
(4)取用遇水要发热、易燃和强腐蚀性的固体药品,如金属钾、金属钠、黄磷、生石灰等,必须用镊子或角匙取用,切不可直接用手拿。
(5)在切割白磷和金属钾、钠时,要用钳子钳住固体,小心切割。白磷必须在水下切割,切割后,不用的及时放回储瓶中,尽量缩短与空气的接触时间。溅散要及时处理碎片。在压碎和研磨苛性碱和其他危险物品时,也应注意和防范碎片溅散。
§§§第三节远离实验伤害(二)
(6)需要用浓硫酸反应并加热时(如制备乙烯、乙醚、氯气等),要特别小心。首先应仔细检查加热容器是否完好无损,加热时,眼睛要离开装置一段距离;如用试管加热,要缓慢进行,切不可将试管口对着人。
4.实验中的机械损伤如何急救?
若伤口不大,出血不多,小心除去伤口的玻璃碎片,用温水与医用双氧水(过氧化氢)以1∶1,混合擦洗伤口,再涂以碘酒,用纱布包扎或用“创可贴”直接敷贴;如伤势较重,出血较多,应是紧压伤口上部或血管止血,及时送医院医治。其他如锐器刺伤或钝器碰伤等机械损伤,也可按此法进行处理。
5.实验中的化学灼伤如何急救?
(1)发现化学烧伤后,要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物、鞋袜,随后用大量清水冲洗创面15-20分钟。有条件时边冲洗边用pH试纸不断测定创面的酸碱度,一直冲洗到中性(pH=7)。
(2) 干石灰或浓硫酸烧伤时,不得先用水冲洗。因它们遇水反而放出大量的热,会加重伤势。可先用干布(纱布或棉布)擦拭干净后,再用清水冲洗。
(3)氢氟酸烧伤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氢氟酸烧伤开始时不明显,病人也无不适的感觉,当稍有疼痛时,说明烧伤已到严重程度。氢氟酸不但能腐蚀皮肤、组织和器官,还可腐蚀至骨骼。经常是麻痹1-2小时后才感到疼痛。〖JP+1〗万一被氢氟酸(包括氟化物,它们能水解成氢氟酸)烧伤,应立即用水冲洗几分钟,然后在伤口处敷以新配制的20%MgO甘油悬浮液。
(4)如完全可以确定是酸碱类化学烧伤,可慎用低浓度的弱酸、弱碱进行中和处理。酸性烧伤可用清水或2%的碳酸氢钠(即小苏打)溶液冲洗;碱性烧伤可用2%醋酸溶液或2%的硼酸溶液冲洗,冲洗后涂上油膏,并将伤口扎好。重者送医院诊治。
(5)溴灼伤,应立即用酒精洗涤,涂上甘油,用力按摩,将伤处包好。如眼睛受到溴蒸气刺激,暂时不能睁开时,可对着盛有氯仿或酒精的瓶内注视片刻。
(6)热沥青(柏油)烧伤时,千万不能用手去揭已沾在皮肤上的沥青,否则可加重创面皮肤的损伤,加重伤情。清除沾在皮肤上的沥青可用棉花或纱布,沾上二甲苯或氯仿(也可用豆油或菜油),轻轻擦拭。擦干净后,再涂上一层抗生素药膏。使用氯仿时要注意不宜过多,以防止引起局部麻醉。
6.口、眼的化学灼伤如何急救?
口、眼皮肉对腐蚀性药物特别敏感,一旦灼伤,如不及时处理,容易发炎甚至溃烂。在使用危险药品时,要特别注意保护口腔与眼睛,应戴上防护眼镜和口罩。
(1)眼睛的化学灼伤:凡溶于水的化学药品进入眼睛,应立即用水冲洗,然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如属碱类灼伤,则用2%的医用硼酸溶液淋洗;如属酸类灼伤,则用3%的医用碳酸氢钠溶液淋洗。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治疗。
(2)口腔的化学灼伤:迅速用蒸馏水或自来水漱口,然后酌情处理。如属碱类灼伤,用2%的硼酸溶液反复漱口;如属酸类灼伤,则用3%的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漱口。最后,都应用洁净水多次漱洗。
7.如何扑灭化学火灾?
(1)与水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燃烧,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剂灭火。这类物质有金属钾、钠、钙,碱金属氧化物,电石,发烟硫酸,磷的氧化物和卤化物,无水氯化铝,过氧化物等。对于这类物质的燃烧,小范围可用砂覆盖,个别处理。
(2)易燃液体的燃烧,根据与水共处性质不同,可分三种不同情况:
①比水轻且不溶于水的物质,如石油烃类,苯等芳香族化合物。对于这类物质火灾,禁用水扑灭,必须用化学泡沫和干粉或高倍数泡沫灭火,灾情较轻的,也可用二氧化碳或雾状水柱灭火。
②溶于水或稍溶于水的液体,如有机物的醇、醚、酯、酮等类液体的着火。在火灾初起时,可用雾状水、化学泡沫、二氧化碳或化学干粉等灭火。
③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的液体,如二硫化碳等着火。这类液体着火,可用水扑灭,因为水能有效地浮在液面上将空气隔绝。火势旺时,水易汽化,可用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扑灭。
(3)蒸气有毒的物质,如甲醇、苯、氯仿、硝基苯、石油烃类、二硫化碳等着火,扑灭火灾时,应特别注意防毒。
(4)反应器内燃烧,如在敞口器皿中燃烧(如油着火),首先应用石棉布或其他物件盖住出口,将空气隔绝,然后灭火。如在回流加热时,因冷凝效果不好,导致气体在冷凝管顶端燃烧,应立即停止加热,再行扑灭。
8.实验时如何防爆?
(1)进行可能发生爆炸的实验和爆炸性实验,必须先熟悉药品的性能、爆炸条件和操作规程。同时,应做好实验的安全防护措施。
(2)易爆物品必须存放在阴凉干燥处,应远离光源、火源、电源,不可与氧化剂、尖硬物质一起堆放。
(3)易爆物品的搬运和取用,不可受到猛烈撞击、震动和磨擦。
(4)易爆有机溶剂,严禁倒入下水道,以免燃烧、爆炸。
(5)易爆物品的残渣,必须经妥善处理后销毁,不得任意乱丢。过氧化物则用还原剂处理。又如银氨溶液也应随用随配,过后立即销毁,久放容易形成易爆物质——氮化三银。
案例启示
案例1
在一次化学实验课上,老师讲解了操作过程,演示了操作方法,并说明了注意事项。然后,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老师巡回做指导。为了点燃酒精灯,涛涛先擦了一根火柴,点灯没有成功。他干脆拿着自己的酒精灯到邻桌杨明的酒精灯上借火,只听“哗”一声,酒精外溢,溅到了杨明身上,随即杨明胳膊上燃起了火焰。四周同学赶快来救火。老师跑过来用一条湿手巾盖住他的脸和胳膊,火终于扑灭了。幸运的是除了杨明的衣服烧坏了之外,没有造成其他的人员伤亡。
【启示】酒精灯使用时有几个最基本的规则: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③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④酒精洒在桌子上燃烧起来后,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案例2
在实验时,学生张宇做乙酸乙酯的制取实验,加浓硫酸量过多,操作违规,并且知道该实验危险,要求其他同学让一让。但是他后一桌的同学因听MP3没有注意到,反而转身,恰遇浓硫酸溅出,导致脸及脖子受伤,化学实验员和化学教师立即进行安全处理后,送往医院,后来脸部无任何痕迹但脖子有。当时化学教师和化学实验员一前一后在辅导部分学生实验。在此之前化学实验员已讲清了有关注意事项及操作步骤。
【启示】做化学实验时,一定要牢记老师所强调的安全注意事项。操作违规造成出现重大安全事故,这是必然的。同时化学实验时,注意力要高度集中,像听MP3、大声喧哗这类行为也是极其危险的。
1.说一说避免实验伤害要注意哪些事项?
2.说一说实验中的化学灼伤如何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