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39500000031

第31章 关于“新诗歌”的问题(给芙影的信)

芙影先生:

《文学》的编辑先生将您的信寄到北平的时候,我想马上写回信,在《文学》第三期里回答您。但是因为要写完一篇稿子,便搁下了,耽误了一个月,真对不起,请原谅罢。

我说《新诗歌》“第二期里的《新谱小放牛》比较好”,正所以表示对于其馀作品的不满意——特别对于“回忆之塔”一类过分欧化的暗喻以及那些不顺口的长句不满意。至于说“又回到白话诗初期的自由诗派”,确是“太把形式看重了”,如您所说。您主张“内容支配形式”,结果会一篇诗一个形式。

有些人主张形式与内容是二而一,一而二,诗不该有固定的形式,结果也当相同。我觉得后一说比较圆满些。但如何“运用活的内容随时创造出新形式”呢?是凭各人的才分去乱碰?还是得懂一点音韵的玩艺儿?您似乎觉得两样可以并行不悖;我也如此想。但实际上如何下手却非下了手无从知道。

前文存而不论,现在我还只能存而不论。

您说“南方的黄包车夫小市民能读报纸及连环图画的就比较北方多”,但北方的洋车夫小市民能读小报的似乎也不少。他们却都未见得能读新诗歌。老实说,我们的话全不免是猜想。有一个朋友说,最好能做些实验的工夫,参照定县的办法;看看大众能够懂得,能够欣赏的到底是那些种东西。这么着便有了具体的标准,免得空口说白话。

您提起“中国的环境”给“费解”的新诗歌辩护。但我所不满意的并非侧面的描写和用比喻,而是不扼要,口罗嗦,洋味儿。这与“中国的环境”是无干的。

草草作复,谢谢您的信!

佩弦附:芙影给编辑的信编辑先生:

在诗歌被一部分“作家”不承认是文化的单独的一部门的今日(譬如《现代》就不给诗的作者的稿费),朱自清先生的介绍《新诗歌旬刊》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并且又贡献了许多可宝贵的诗歌大众化的意见出来,补足了新诗歌没被提及的问题。

表面看,文学大众化的呼声好像是低落了,这,原因无他,几个讨论的人,死的死了(如易嘉),活的被撵得鸡飞狗上墙,日无栖息之所,不能无因吧?但也不能就此拉倒。

现在要说的是我同朱先生不同的意见,新诗歌的空洞本用不着我替她遮饰,不过,朱先生是搀住“成见”看她的,假如真如朱先生所说“第二期里的《新谱小放牛》比较好”,无疑的,是新诗歌完全失败了,同时是朱先生太把旧形式看重了,我并不否认一切小曲调在封建文化中占着大众化的首位,但时代是一九三三,“以新的内容利用一切旧的形式创造新形式”,不要忘了。朱先生说“于是又回到白话诗初期的自由诗派”,这是朱先生太把形式看重了,我们要内容支配形式,但不要形式支配了内容;如朱先生认为成功的英国“无韵体”试验者徐志摩君的诗,要是剥去他华丽的外衣,那简直成了一副吓人的骷髅了。这并不是过甚其词,如《新月》诸“诗人”的东西,不怕他们怎样的别出心裁,花样翻新,结果还不是那一套形式与技巧的变幻。再说一遍一切封建的遗产我们都乐得去承受的,但有条件的,批判的,把它当成诗歌大众化的一部门,决不是把它使奉为整个大众化的工具。朱先生说新诗歌上的东西“都是写给一些受过欧化的教育的人看的,与大众相去万里;他们提倡朗读”,“怕也不能教大众听懂”,这是一点也不错,不过朱先生,请你不要忘记在一切发展都不平衡的中国,例如南方的黄包车夫,小市民能读报纸及连环图画的就比较北方多,不见得一定是洋博士才能够读新诗歌。如胡教授的“谈新诗”的遗教,那我们是只好敬谢不敏了。要彻底解答这一问题,那也诚如朱先生所引用的只有作家自己大众化。他们虽不能如朱先生期望之殷,但毕竟他们是一步步向前走着的。

让我再举例来说明吧,如被称为“世界诗人”的培吓尔、白德内衣们几个人的诗就没有固定的形式,他们运用活的内容随时创造出新形式,也并不滞板,比限于“死”形式的诗,坏就是好例。我的意见是在目前只要有新的内容运用灵活的技巧得当的表现出来也就够了。自然这不是永久的,永久性的,也只有在不断的创造中才有可能。

顺便说一下:蓬子君的诗有几首是好的,如《血腥的风》等,但他在《文学月报》发表的东西显然的是失败了的,没材料,干叫,弄手法。森堡君在新诗人中比较说是最有希望的一个。朱先生嫌他们的作品费解,中国的环境朱先生大概是知道的吧?人民没保障,文人是连猪狗都不如!一针见血的作品可以说就没有发表的可能。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意见。

因为不便写字,写来又没头绪,还得请编辑先生和朱先生原谅。

敬祝

撰安!

芙影上1933年10月1日《文学》1卷4号。

同类推荐
  • 陆游文集4

    陆游文集4

    一个受时代陶熔而又努力陶熔时代的人,通过诗词发出声声战斗的呐喊,永远激励着千秋万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读一代爱国诗人的经典文章,品官宦诗人的一生坎坷。
  • 小窗幽记(上)

    小窗幽记(上)

    本书分为醒、情、灵、素、景、奇、法、倩等十二卷内容,辑录了晚明清言的精华,体现出晚明清言多重的理想和追求。
  •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感悟心灵:温暖一生的125个记忆

    一首老歌,一段时光的印记。不再着意去找的老歌,如同抛在身后的似水流年。歌总是会唱几支,可偏就唱不全的那首让人心痒,一句半句的随风落在耳朵里,惊鸿一瞥,却又生了根似的,挥之不去。
  • 韩愈文集1

    韩愈文集1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河南孟县西)。郡望昌黎,称"韩昌黎";曾任吏部侍郞,称"韩吏部";又谥曰"文",称"韩文公"。韩愈一生追求仕进,早年求举不利,仕途生涯曲折、坎壈。陈寅恪先生《论韩愈》一文认为韩愈"卒开后来赵宋新儒学新古文之文化运动",成了"唐代文化学术史上承前启后转旧为新关捩点之人物"。倡导"古文",起八代之衰而取八代之髓,从理论到实践,全面实现了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的根本革新。以文为诗,奇崛高古,独创新境,"山立霆碎,自成一法"(蔡绦《西清诗话》),与孟郊诗一起创中唐诗坛的韩孟诗派;从诗歌的发展历史看,与杜甫、白居易、孟郊等一并被认为"实唐人之开宋调者"
  •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感悟亲情:感人肺腑的106个回忆

    用诚挚的心拥抱这个世界,用生命的画笔为世界添上一笔色彩,世界会因为你而变得更加迷人、美丽!
热门推荐
  • 美女千金的贴身侍卫

    美女千金的贴身侍卫

    这到底是个什么地方,怪物满地跑(汽车),趴着都跑那么快,站起来不得跟飞似的!青伶多如毛(女人),这都穿的是些什么玩意啊,你看那女的,那什么着装啊,花枝招展,衣不蔽体的,真是世风日下啊!铁块当至宝(手机),那一个个拿的都是什么玩意啊,一路子都在对着它叽叽歪歪,都他妈疯了不成!……天啊,想我纳兰风华,堂堂一御前一品带刀侍卫,怎么就落到了一个如此疯狂的地方啊……谁来救救我啊……
  • 不大药师

    不大药师

    小药师,随大流,商场职场不自由。赴清波,泛扁舟,鲜花美酒立潮头。“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欢迎加入“文道”群155625011
  • 异界重生之路

    异界重生之路

    以一个玄门咒术弟子的记忆重生在异界。修练、奇遇、复仇、探险……精彩纷呈。本书尽量做到不偏离常理的情况下该爽则爽,也希望广大书友多提一些情节上的设想,谢谢。另外,如果您看到了这本书,那是缘份啦!您如果觉得字数太少,不妨收藏一下吧,字数多了再看不迟。
  • 穿越之邪妃有毒:谨慎前行

    穿越之邪妃有毒:谨慎前行

    “呵呵,宫斗宅斗什么的最有趣了”女主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能斗小三,能打流氓的.....杀手,咳咳。。。这种文很老套了。。新手上路,多多关照
  • 驱灵术师

    驱灵术师

    该说些什么呢,这是一部轻松搞笑的小说,节操满满,恩,酱紫,刚八代!
  • 行星的爱:部长的绝色宠妻

    行星的爱:部长的绝色宠妻

    他和她个隔了1400光年的距离,相识的那一年,他22岁,她12岁,至此,长达10年的爱恨情仇。在分开之后的五年,夏衿悠站在陆邶风的婚礼现场问他:”当年你毁了我的一切,是否有过愧疚?如果有,那么离开这个女人,娶我。“她以为他们的婚姻不过是一场报复,哪知他日日夜夜悉心照料她,他抱着她温柔说道:“老婆,我从来没有想过要伤害你,只想要给你全世界。”
  • 王者荣耀之菜鸟荣耀

    王者荣耀之菜鸟荣耀

    学霸校草手游坑爹,同性排斥,异性相吸。雷都轰不死的他身体发生了变化······看他如何从“玩家杀手”变成“手机在手,天下我有”!
  • 实用偏方秘方

    实用偏方秘方

    中华医药博大精深,不但在历史上名医辈出,在民间也大量流传着珍贵的偏方、秘方。例如一颗葱、一头蒜就可治病;一杯白开水就能止住打嗝……这些偏方、秘方简便易行,疗效显著,甚至很多偏方不花分文就能治好疑难杂症,以致于西医拍案称奇,如非亲眼所见,好像天方夜谭,使西医不得不承认中医之伟大以及中国偏方之神奇妙用。这些偏方、秘方一直为人们所推崇和苦苦探索,它不仅是众多医家心血的结晶,更是造福广大人民的巨大财富。有人说中医药是国粹,更有人认为民间偏方、秘方是“国宝”。
  • 约定不喝孟婆汤

    约定不喝孟婆汤

    他因误会错杀了心爱的女子,奈何桥边还是不想喝下孟婆汤,因为他要来时还要继续恨她。他们转世到古代,忘记了前生的爱恨情仇,她是万人欣赏的美女,可是她唯独爱他,但是他却风流冷酷,对她百般折磨,正当他真正爱上她的时候,突然忆起前世,这时他对她的报复才刚刚开始,谜一样的情节慢慢地舒展开来……
  • 斗魔纪

    斗魔纪

    前一世!他被族人暗害。为了保存尊严,一怒之下选择了跳崖。这一世!他生在一个落魄的家族,被退婚侮辱。两世的屈辱转化成他不断突破自我的动力。看少年牧凡如何在这弱肉强食的大千世界中玩转魔法与斗气,一步步踏上强者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