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①
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②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③,常足矣。④
注释
①却走马以粪:却,退还。“走”古义为“跑”,走马即善于奔跑的马。粪的原意是给田施肥,在此句中泛指农耕。句义是还战马于农耕。
②戎马生于郊:戎马即战马。郊,古时离国都50公里的地方称近效,100公里外叫远郊。文中的“郊”在这里是一种泛指,指发生战争的地方。古代战争中只用公马,连怀胎的母马都被用于战场,说明战争的长期性、残酷性。生于郊即马驹生于战场。
③知足之足:之,结构助词。第一“足”字,形容词即满足;第二“足”字,名词,是以人体局部足指代整体人的用法。句义是知足之人。
④常足矣:常,副词,经常、往往之义。足,在本句中作“无阙失”讲(《经籍篡诂》)。
意译
如果是有道的人主持天下,他会将战马退还于农耕;无道者主统天下,则发动侵略战争,连那怀胎的母马都用于战争,使马驹都生于战场。没有哪一种祸事能超过永不知足的私欲;没有哪种过失能超过贪婪的占有私妄。所以,只有无私之人,才真正懂得什么叫知足,知足之人才能经常无缺失矣。
智慧解析
我们都看过电影中的战争场面,那种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惨烈场景,让人心寒胆颤,令人过目难忘。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在现实中的场面更加令人不寒而栗。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什么使我们人类疯狂到自相残杀的程度呢?是欲望,是我们贪得无厌的心态,一切灾祸都来自于它。两个人在街上同时见到地上有一个手机,这个说是他先看到的,那个说是他先看到的,你想要,他想要,彼此互不相让,于是大打出手,有可能就会受伤或打出人命。现在有一块土地,这个国家想要,那个国家也想要,为了这块土地,两个国家就要打仗,就要刀兵相见。两个人打架,最多是这两个人死;而两个国家打仗,要死多少人?要毁多少资财?不管是国家还是个人,其打架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占有欲,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这其实是我们人类最大的灾祸和不幸。
我们的贪心是由何而来呢?从根本上讲是由不满足、不知足上来的。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写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农夫每天在一小块贫瘠的土地上辛苦劳作,收成却少得可怜。农夫的不幸得到了一个天使的怜悯,天使对农夫说,只要他努力向前跑,所经过地方的土地,无论多大,全部都归他所有。农夫喜出望外,兴奋地向前跑去。他不停地跑啊跑,跑累了想停下来休息的时候,突然想到家里妻子儿女们期待的眼神,于是又接着跑下去;实在跑不动时,农夫又想到要为将来年纪大了时攒一些养老的钱,就又拖疲惫的身体向前跑去……最后,他终于因为体力不支而倒在了地上死了。不知足注定要搭上性命,因为它是一个可怕的陷阱,一旦掉进去,捞出来的就只是一堆骨头!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两个人来到一座梨园,看到里面的梨子成熟了。于是,就和主人商量,可不可以摘两个尝一尝。梨园的主人同意了,但是只许一人摘一个,不论大小,而且还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出来。第一个人走进梨园后,就不停的寻找,希望找到一个最大的梨子。于是他就在不断的挑选中放弃了很多大梨子,到了规定的时间,他还没有找到,最后只能是随便摘了一个走了出来。第二个人走进梨园后,就随便的挑选了一个看上去挺大的梨子,然后就悠闲的欣赏梨园的风景,到了规定的时间后就走出了梨园。两个人把自己摘的梨子做了一个比较,结果第二个人的比第一个人的大了很多。
这两个故事分别说明了贪婪和不知足的后果,而老子也告诉了我们,贪心和不知足只会给我们带来不幸和灾难,不会给我们带来一丝一毫的好处。只有知道满足,才不会贪心;只有知道满足才会得到永远的满足和幸福!这就是知足者常乐的真谛。让我们记住这样一句话:世界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但无法满足我们的贪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