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5500000005

第5章 谈写作(1)

许多人说作文难,尤其是开头,不知如何下笔。也有很多读者问我,怎么会对身边很平常的事都有感动。

现在谈一些我写作的心得,由五要素、搜集素材、掌握灵感、格物致知,到陈述的方法、“分数”的考量和精简的技巧,希望对“提笔难”的朋友能有些帮助。

精与博

读书的微量元素

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

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

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

势均力敌之际,

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从年轻,我就有气喘的毛病,尤其到冬天,常犯。

但是最近我吃完两剂“十全大补汤”,气喘居然很有改善,连已经服用五六年的药都停了。就问医生,怎么这些最普通的树皮草根,对我好像有奇效。

那医生居然回答:“八成碰巧里面有你需要的东西,只怪你平常太偏食了。”

我立刻抗议说:“我平常吃得非常小心,不吃肥肉,不吃糖,甚至不吃淀粉,而且很少上馆子,吃得这么健康,怎可能缺什么呢?”

没想到那医生又笑道:“就因为你平常吃得太标准,好像一个把教科书背得滚瓜烂熟,却从来不看课外书籍的好学生,除了课本以外,连最简单、最普通的东西都不知道。结果,树皮草根里正好有你从来都不碰,身体却需要的‘微量元素’,就一下子把身体调养好了。”

他提到的“微量元素”,我也在书上读过,书上说:有机蔬菜之所以比用化肥种出来的好,是因为有机蔬菜用了堆肥,里面什么营养都有,好比“食补”;至于用化肥则好像吃维生素药丸,ABCD一路下去,看来含量很多,但在那A与B、B与C之间的微量元素却被忽略了,所以用化肥种出的蔬菜,连颜色都不如用有机肥的绿。

我举前面两个例子,是要告诉你,如果只读课本,虽然能应付考试,但是长久下来,却会“错失”一些东西。

很简单!你想想,在学校固然有课本,难道你进入社会之后还有课本吗?那时候就要看你平常的“摄取”,够不够丰富和全面了。

我的女儿是个很会K书的高中生,她一天到晚忙于功课和练小提琴,过去很少看电视,但是最近我发现她吃完晚饭,总要花好长一段时间粘在电视前面。

我问她电视那么好看吗?

她说不见得,但是因为同学都看,在学校里会聊到,她如果不看就不能进入情况、不能跟人打成一片;久了,会变成边缘人,所以就算不喜欢,也得看。

我也听一位政治人物说他除了看报、看专业的书籍,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去书店逛逛,看看畅销书,也看看别人在读什么。他说一本书畅销,没什么稀奇,但是如果畅销很久,或同类的书都好卖,就一定有它的社会原因,从政的人不能不知道。相反的,如果自以为是地说“我绝不看那种书”,非但不表示清高,还可能显示跟时代脱了节。

由此可知,看课外书籍能够帮助你感觉时代的脉动。

看课外书还有个好处,就是你能以轻松的心情去享受。

相信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

学期开始,新书发下来,每一页都带着油墨香,加上里面可能有漂亮的插图,使那些书看来活像小说和故事集。但是一正式上课,那可爱的课本就变得可怕了。

为什么?

因为你有了得失心,开始以现实和功利的眼光去看待那些书。

读课外书籍则没这种负担,你既然因为喜欢而买它,就会以欣喜的态度去阅读;没有人规定什么时候非读完不可,于是你可以随时拿起、随时放下;你也不必为考试而去背,甚至不必全都搞懂。但正因此,你达到了陶渊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的境界。闲适的心情,使你更能跟古人神交。而在那些课外读物中学到的东西,又常常是别人不知道的。于是有一天你跟人家比赛,势均力敌之际,可能就靠那“多出的一点点”而获胜。

最近我儿子制作了一个介绍哈佛的电视节目,里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学生们捧着书、拿着报,在树荫下阅读、聊天的画面,以及哈佛入学部主任说的——“哈佛开的课有四千五百多门,从‘金瓶梅’到‘爬虫的肌肉发展’,可以说是包罗万象。”

你想想,如果哈佛呈现给你的,都是抱着课本和讲义猛K的书呆子;开的课又只是“这个概论”、“那个思想”,哈佛还会那么吸引你,哈佛学生又还能称为“哈佛人”吗?

一个伟大的国家,一定会呈现多元的文化;一个成功的学者,一定能有“微观”也有“宏观”。同样的道理,一个会做学问、会读书的人,不但要把课本内的东西学好,还得涉猎广泛、博学多问。

所以,当你行有余力时,一定要读课外书。就算因为功课太重,没有多余的时间,你仍然得保有读课外书的冲力和热情。

那冲力与热情,会使你有一天离开学校,仍然喜欢阅读,做个真正的“快乐读书人”。

触动与灵感

热笔与冷笔

存心要恭,落笔要松……

即使找来许多材料,

也得经过筛选,

留出最适用的那几样,

再有条不紊地写出来。

最近在水云斋的留言板上,有位读者说他真不解,为什么常常刚看完一本名著,受到感动和激励,很有自己写作的冲动。但是隔一阵,那感觉就不见了,好像读名著的帮助只能维持一下下。

今天就让我谈谈这种“感觉”吧!

有一天,我听朋友说照美国习俗,女儿出嫁的时候,都要由父亲带女儿跳个舞,宾客们则围在四周唱“不再是爹地的小女孩”。于是想:女儿小时候,我先跪在地上拉着她的小手跳舞,渐渐弯着腰带她跳舞;当女儿出嫁那天,我跟她跳,一定会感慨万千,老泪纵横。

就在这感触中,我提起笔写下当时的心情,而且一边写、一边落泪,写完读两遍,还是情绪澎湃。接着我就把文章寄给了报社,可是稿子才发出,又有点后悔,觉得文字太冲动了,没有经过“静下心”来审度,怕引人笑话。

隔了一个多月,我几乎把这事忘记,有一天早上接到朋友电话,说我新发表的文章实在太感人了,令他掉下眼泪。我赶紧翻报纸,原来那冲动的文章发表了,我再读一遍,居然又落下泪水。

那篇《爹地的小女儿》后来被好多朋友提起,每个人都说深受感动,因为探触到他们心灵的深处。

我说这故事,是要分析——写文章有“热笔”和“冷笔”,前面提到的这篇文章,发于至情,毫无保留地把内心话说出来,不事雕琢,也没有再三修饰,却能“直指人心”,属于“热笔”。

至于那些经过“谋篇”先计划好写成几段,怎么导入主题、引申论述,又如何下结语的,则属于“冷笔”。也可以说以“情”取胜、毫不遮掩地“说尽心中无限事”的常属于“热笔”;以“理”见长,经过再三推敲、精雕细琢的常属于“冷笔”。

于是我猜想,当那位留言的读者,读了一本书,深受感动,从而有不少好作品出现,很可能因为得到那书中“热情”的激励,使自己也能敞开心扉、侃侃而谈。只是当热情渐渐淡去,冲力没了,激情不再,笔触也就不那么感人。

所以如果想恢复原有的冲劲,可以再去找“热笔”的作品来看,重新点燃创作的激情。再不然,就应该学习写“冷笔”的东西。而且必须知道,热笔常需要灵感的刺激,如同火药需要火种去点燃。冷笔则比较能够“经营”,只要多读书,多存素材,再训练写作技巧,就能得到。也可以说热笔可以“偶得之”,冷笔则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为了证明自己总能写出不错的作品,每个人都得学习“冷笔”。

我曾在一篇文章里谈到,写作最要紧的是先抓住“人、地、事、时、物”,别以为这没什么稀奇,要知道:检验这五项,好比开飞机,就算老资格,也得一项项来,正副驾驶和领航员在起飞前,甚至一一“复述”、“核对”。因为那检查能使他们冷静,使他们不出大错,也使他们能按部就班、顺利地入手。

除此之外,遇到论说文,用“破题”、“正面论”、“反面论”、“结论”这四段去处理也比较容易。但要记住的是,并非任何题目都能破题。譬如《母亲》这个题目,总不好用“母亲就是我爸爸的太太”来开场吧!即使以“母亲是生我的人”来破题,恐怕也嫌俗。碰到这情况,你就得从“人、地、事、时、物”这五大要项里找灵感了。

从“人”和“地”去想,你可以说:“在外地读书,最令我思念,也最思念我的,就是我的母亲了。”从“事”和“物”去想,你可以说:“每次穿上大衣,都想到我的母亲,想到我离开家的那天,出门了,她突然把我叫住,为我把每个扣子都扣好,一边扣一边说‘天冷,别懒!’”从“时间”去想,你可以说:“端午节了,我却因为功课赶不完,不能回家,早上突然接到一个快递的邮件,打开来,居然是母亲寄来的她亲手包的粽子。”然后你就能写回忆母亲包粽子的画面,以及一家人吃粽子的种种温馨往事。

我们常说“艺高人胆大”,想作文轻松,一定要艺高,艺高则需要平时努力。为了能写出与别人不一样的东西,也为了表现你旁征博引的功夫,要多看课外书籍,甚至报章上的科学新知都得汲取。在生活上则要多观察,所谓“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从细微的东西上“格物致知”,从人与人间去“感悟深情”。

什么是作家?作家是最能联想、最能感悟,又最能把感悟写出来的人。只要抓住以上写作的几个要点,而且常常看、常常想,又勤于动笔,很快就会发现写作并不难,而且冷笔、热笔兼备。

中国画论里有句话说得好——“存心要恭,落笔要松”。

许多画家收集了一堆创作的素材,却不知取舍,结果心里想得愈多,愈不敢落笔,就算下了笔,又因为笔太重、太紧,而出不了好作品。写文章也一样,即使找来许多材料,也得经过筛选,留出最适用的那几样,再有条不紊地写出来。只有这样的文章才能有组织、不杂乱,也才能形成一条清晰的“理路”,把你心里的话说到别人心中。

格物致知法

处处有文章

常拿毛笔的人,智慧线自然比较长;

总持锄头、锤子的人,

感情线又会比较直,

看手相的人只是从那纹的情况来推想罢了。

最近我要写一篇有关咖啡的文章,就上网去查,结果要的材料没找到,却发现好多有意思的事。譬如网上说土耳其人很爱喝咖啡,甚至能用剩在杯里的咖啡渣为喝的人算命。

何止由咖啡渣能算命,所谓“见微知著”,从许多微小的征象都能看出大的情势。譬如有一派理论说掌纹会因为工具不同而改变,常拿毛笔的人,智慧线自然比较长;总持锄头、锤子的人,感情线又会比较直,看手相的人只是从那纹的情况来推想罢了。又有一派说法是,任何一样东西,都是经过千年万载演化至今的,所以从每样东西上都能见到天地间的“理”。即使在溪谷里随便捡起一颗小石头,也能推想“它”过去的遭遇。

上面这许多“见微知著”、“由小见大”,其实都是“格物致知”,也就是从每样“物”上去思考、去观察,得到其中的知识与道理。

写文章也一样,很多年轻朋友说他们没有灵感,碰上作文题目,不知如何下手。岂知只要懂得“格物致知”,由身边的每样东西,都可以悟出一番道理、引出许多文章。

举几个例子——

现在我正伏案写稿,眼前看到一把美工刀,我可以写:

其实美工刀里只装了一个刀片,但是聪明的发明家在刀片上做了许多刻痕,所以当前一段钝了的时候,只要沿着刻痕折断,下面那一段就又变得锋利如新了。至于旧式的刀片,则是平平一大片,常常只因为最尖端不够锐利,就被抛弃。同样的道理,许多人用时间没有计划,虽然时间不少,却只利用了极少的一段,其他大部分被浪费。还不如事先作规划,分阶段办事,来得有效率。

这不是由小见大,从一把美工刀谈到用时间的方法吗?

好!接着我又看见桌上的订书机,也可以用“格物致知”的方法想:

订书机真是简单又神奇的东西。很难让人相信,那短短细细,看来一点也不坚硬的订书钉,居然能够一下子穿透上百张纸。我看了许久,终于想通:真正的原因,是由于它能把力量集中在两个点上,垂直用力。这世上许多人,看来很弱,也没什么了不得的才能,却能成就伟大的事业,都是因为他能像订书钉一样,认清目标,集中全力,不彷徨,不犹疑,奋斗到底。

这样不是也从订书机引申出人生的道理了吗?

接着,我看到桌上的剪刀,又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分析——

剪刀看来很锋利,其实不见得。许多非常好用的剪刀,它的两刃都是平平的,完全不像刀,也不易割伤人。但是当那两片金属结合的时候,就成为可以剪纸、剪布,甚至剪金属片的工具了。如果人能像剪刀该多好!两个平凡人,只要密切合作,就能把驽钝变为锋利,做出一番了不得的事业。

读了我写的这一段,如果你不信,可以拿剪刀看看,它们的两个刃确实常常并不锋利;有些小孩用的安全剪刀,非但两刃极钝,而且是塑料的,居然也能很轻松地剪纸,不正因为我上面说的道理吗?我甚至在没有剪刀的情况下,用两把直尺,合在一起当剪刀呢!

提到尺,让我想到“圆规”,你也可以用圆规来“格物致知”——

小时候,每次走过电影院前的广告看板,上面有圆形的图案,父亲总会指着说:“你信不信?在每个圆的中间,都能找到一个小小的洞眼,那是圆心,是画广告的人为了画圆,必须先固定的。有时候他们的圆规不够大,就先在圆心钉一根钉子,再拴上线,线的一端绑支笔,拉着绕一圈,就能画出漂亮的圆。”

同类推荐
  • 说话艺术大全集

    说话艺术大全集

    本书通过大量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精炼的交流要点,对说话前的准备、说话技巧、说话尺度、说话场合、说话对象、说话语境、说话效果,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说好话办好事等方面做了精辟总结,生动而具体地讲述了提高说话水平的方法和技巧。《说话艺术大全集》内容涉及同事间的说话办事,和朋友交往、与领导下属共事、与爱人或恋人相处,批评、赞美或说服别人、求人办事及维护自己的利益等方面,将最实用、最常用、最具操作性的说话技巧倾囊相授。
  • 如此简单

    如此简单

    此书已出两册,由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让你读后不愿放下。让你放下之后陷入沉思。让你沉思之后豁然开悟。《如此简单》一书,奉献的不是人生的灵丹妙药,也不是生活的机关窍门。而是面对难题应当把持的态度,解决难题应当拥有的思维方式。 难题千千万,破解难题的方式万万千.化繁为简,破解难题真的如此简单.如果一定要给<如此简单>归类,就权且说它是一本智慧书吧.一本关于人生的、生命的、生活的,方式与方法的智慧书。我们将从一个又一个浓缩的小故事中,品尝人生中的丰富、厚重、辛涩、甜蜜,也将从一则再一则的经典点拨和感悟里,感受生命的博大、睿智、精湛、深刻,甚至于幽默中的轻松和举重若轻式的调侃。难题是沉重的,解决难题的方法却如此简单。注:此书来源于我的博克:北漂写手庞永华的边缘地带http://blog.sina.com.cn/m/pangyonghua
  • 靠自己去成功全集

    靠自己去成功全集

    本书共分为“相信自己,从平凡走向杰出”、“修心养性,修炼成功者的气质”、“目标明确,找准成功的方向”等12章,阐述了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有“凡事靠自己”的坚强和自信,就会成功。
  • 一生三舍

    一生三舍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的“得”?这是普通人都能认识到的道重。你不能总是望天上掉馅饼,没有付出的回报是不长久、不现实的。“舍”的学问比我们表面年到的要深得多,它是一种立世存身的价值观念,一种实现人生目标的智慧,一种无所不明又无所不包的胸怀气度,一种身心和谐、主宰自己的人生的精神境界。
  •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情商改变你的一生:培养中学生最好的情商

    本书运用了大量生动的事例和故事进行阐述,是全面了解情商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希望你能从一个又一个故事中感受到情商的重要性,更希望你能够从中学习到如何提升你的情商值。
热门推荐
  • 甜宠萌妻:男神养成记

    甜宠萌妻:男神养成记

    “你最喜欢的明星是谁?”有记者采访童意。“陆天王,我从小就是他的真爱粉……”童意双眼冒心地答道。新晋国民男神立刻打电话给导演:“陆XX刚接的那部戏不想我撤资男一号给我。”晚上,男神在将她压在身下,强势霸道地疼宠不已……第二天童意腰酸腿软的从床上醒来看微博上深扒洛以深的话题:他是世界首屈一指的集团首席?他是万众瞩目的偶像天王?他是高冷淡漠的国民男神?……童意心中咆哮:你们造吗?他其实是个把我吃干抹净的霸道腹黑男!!!
  • 限制末日

    限制末日

    你嘛的,人多了不起啊!陈军愤愤的说道。没事看咱的召唤兽,我去为什么只有几只,没事看咱的兵马,我去为什么只有几人,没事看咱的亡灵大军,我去为什么只有一个……在末世里被欺负的陈军发现自己有了系统之后依然很苦逼的生活。
  • EXO勋鹿i做你的妻子

    EXO勋鹿i做你的妻子

    本文转至EXO贴吧,不喜勿喷。o(╯□╰)o=================放文================前言:勋勋。。鹿鹿。。乖。。女生。。结婚。。妻子。。结婚。。结婚。。结婚。。。。。。--鹿晗如果可以后悔。。我绝不会伤害你。。如果可以后悔。。我会用生命去爱你。。如果可以爱你。。就算死我也愿意。。宝贝。。对不起。。我好爱你。。--吴世勋
  • 魔界妖精学院

    魔界妖精学院

    这是讲一个普通的初中生发生了一次意外变成了吸血鬼,想要学会妖精的生活方式在人类世界生存,在妖精学院发生的故事结交的朋友与趣事,慢慢历练和朋友一起变强的故事。......呃,好吧我不想欺骗读者其实这是一篇吐槽为主的文章。
  • 穿越之绝版无赖

    穿越之绝版无赖

    或是机缘巧合,或是命中注定,一名21世纪的平凡女生竟神奇穿越到与之并存的异时空,故事将从这里开始.......多重身份的冰山美男如何逐渐走向无赖趋势?---想知道无赖是怎样炼成的?他有病啊!救我又把我摔在地上,算什么嘛?!弄摔我也就算了,竟然还动不动骂人家笨蛋!他以为他很聪明吗?长的帅了不起啊!天啊!没想到古代的帅哥这么开放啊?居然大街上抱着不认识的人?!虽然长的帅,不过...这也太不行了吧?!“你想吓死人啊!吓死我你很开心吗?还好是大白天的在这里啊,要是晚上的话我会被吓死的!你以为你长的帅就可以吓人吗?不不不,你以为你长的帅就吓不到人吗?我告诉你,我要是吓出毛病来,你要负全责的知道吗?!”“要我负责是吗?好啊..那明天我们成亲..”“你不是要我负责的吗?那我就勉为其难娶你进门咯...爱妃.”作者:此文很多不足之处,请多谅解!因为这是本人第一部作品!不喜者请绕道走!可以给建议,但请注意素质!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重修福建台湾府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仙凡无疆道

    仙凡无疆道

    谁说凡人无法超脱仙道?谁说我道无法胜过天道?以恨入道,以杀御道,以自我之境界超脱天道.小三千须弥界,大三千凡生界,控凡俗之九天仙界。你等修仙,我修道,我道自成天道。且看凡间一“普通”天才如何在小小的奇遇下化凡成圣……
  • 鲜妻不可欺:老婆,婚么

    鲜妻不可欺:老婆,婚么

    初遇,他就是极品渣男,对她极尽羞辱,她诅咒他不得好死。再见,他死后重生,不过短短几小时,他说‘我看到了你的身体,我得对你负责’,天知道,他只是看到了她赤裸的手臂。谁来告诉她,一场车祸后,为什么种马忽然变成了痴情种?一切都不是巧合,他是她的命中注定,她是他的情有独钟?不,是他得道成仙的良药。
  • 暧昧一世

    暧昧一世

    暧昧,不牵绊,不制约,不明朗,不奢望,暧昧一世也可为爱情最美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