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5400000026

第26章 快乐是最美的化妆品(7)

你自认年轻、聪明、词锋锐利、反应灵敏、冲劲过人吗?如果是,你一定要检讨自己是否曾经在志得意满时做得过火,在高谈阔论间伤及他人,在万丈豪情中失之马虎。你也应该常常向老一辈学习呀!

无违与无劳

某日我到朋友家做客,主人夫妇和他们七十多岁的母亲,一块儿陪我聊天。谈话不久,我这位朋友突然起身到老夫人面前,低声问:“娘!您是不是能为我们煮壶咖啡?”老夫人毫不犹豫地点点头,就转身进去了。

这时我觉得很不安地说:“劳伯母为我们煮咖啡,这怎么好意思呢?还是不要了吧!”

“我想你嘴上不讲,心里一定觉得奇怪。”朋友看着我,“你八成责怪我放太太在旁边,为什么反而劳驾年老的母亲,对不对?”

我点点头。

“我这样做,在外人看是不够孝顺,岂知这正是我尽孝的一种方法。”他笑道,“古人讲孝,要无违、无劳。这当然对,但是而今却有许多人把无违和无劳的意义弄错了。譬如‘无违’,是顺从的意思,不违背父母之命,有人固然在家里能做到‘父母说什么,是什么;要什么,有什么’;晨昏定省、甘旨无缺。但是在外面却不行正道,与人争凶斗狠、花天酒地、贪污渎职。一旦出事,不但自己倒霉,还殃及子女,祸延父母,这怎能称得上‘无违’呢?

“再说‘无劳’,有些子女,双亲年岁虽不大,就派专人伺候,使父母出门必有车,下车必有扶,落座必有茶,伸手必有烟,可以说真正做到了无劳。但是他们是否想到,不使父母有丝毫劳动,反而使老人家的筋骨软弱,抵抗力更差了呢?

“相反,有些夫妇二人都在外工作,又雇不起人,而将家庭和幼子交给父母照顾,使得老人家忙里忙外,非但谈不上‘无劳’,反而是‘有劳’了。但是父母因为家庭和乐,既见子女在外面事业顺利,又见孙子女在自己手中成长;既不因年老而自觉无用,反因充满盼望而益发硬朗,这结果岂不更好吗?

“所以,‘无违’不单在消极方面,要不违背父母的意思,在积极方面,更当做令父母高兴的事。‘无劳’不单要避免父母做太重的工作,更当使他们不劳心、不劳神,乃至不觉其劳、自信能劳。

“既然如此,‘无违’就成了‘如愿’,使父母事事合意,且对子孙的未来充满希望。‘无劳’则成了‘无老’,使父母毫无年老无用之感,而能长寿不老。这岂不就是孝的最高目的吗?”

“你的这番话,真是太有道理了。”我说,“可是,这与你请伯母煮咖啡有什么关系,大嫂现在没事,你何不劳驾大嫂呢?”

我这位老友神秘地笑了笑,低声道:“你应该问我为什么不爱喝太太煮的咖啡,而只欣赏母亲的手艺!她老人家把我从小带大,在她心中,我永远是个孩子,就算而今成家立业,还是离不开她。但我外面的事业,她老人家帮不上忙,所幸我还有两件事情,谁也无能为力,非求她老人家不可,这正是她高兴和得意的地方啊!所以就算我太太会钉扣子,我还是请母亲缝,并说她老人家缝得结实;就算我妻子会煮咖啡,我还是要请母亲出马,并表示只爱喝她老人家做的……”

这时,老太太在媳妇的协助下,已经端着咖啡出来。我这位朋友赶紧趋前接过,并赞叹地说:“娘煮的咖啡,不必尝,只要闻一下就知道不同,真是太香了!”

“我这个宝贝儿子,讨了媳妇,还非得喝老娘煮的咖啡,真是从小惯坏了啊!”老太太对我笑着说,笑出满脸的皱纹和深深的母爱。

评书法

少数作品看来横涂竖抹、漫无章法,但是细细品味,却能见出不凡的气魄和风骨。

当我在高中教书时,常听见导师们说:“学生的书法是最好改的了,因为好坏只要一眼就能评断,不像周记得逐句看。”

对于这番话,我不敢苟同,我认为书法是很难评阅的,有时一篇字看许久都无法决定。因为学生各有各的体气,劲挺的可以写瘦金,浑厚的适合写颜鲁,险峻的可以写欧阳询,雄健的可以走《石门颂》,洒脱的可以练王羲之的《兰亭序》,奇峭的可以试黄庭坚的《松风阁》。学生选的碑帖与他个人体气是否配合,应该加以审度,必要时则建议他更改。

此外有些学生选碑奇特,譬如《天发神谶碑》①和《爨宝子》、《爨龙颜》②,非下功夫,不能欣赏。

至于最难的,则是少数作品看来横涂竖抹、漫无章法,但是细细品味,却能见出不凡的气魄和风骨,仿佛未琢之玉,表面粗粝,但是内蕴奇才。这种学生若为他选择适当的范本并给予鼓励,常能有特殊的成就。相反,如果随意评个“大丙”,掷在一旁,恐怕学生一辈子都会认为自己毫无书法细胞,而永远被摒在书家的门外了。

聪明的学生

好奇但不爱发问,怀疑但不爱辩论,

勇于让座,而吝于让路,

乐于说谢谢,而怯于说对不起,

是中国学生的通病。

有位外国朋友,应邀到台湾做一年的客座教授,在他期满返国之前,我问他对教中国学生的感想。

“好奇但不爱发问,怀疑但不爱辩论,勇于让座,而吝于让路,乐于说谢谢,而怯于说对不起,是中国学生的通病。”他简要地回答。

“那么贵国学生呢?”我问。

“正好相反。”

“为什么?”

“中国学生有问题往往拿去问同学,却不去问老师,因为他们怕自己的问题幼稚,惹得老师笑话;又怕问的东西简单,显得自己浅薄;还怕问得太多,让人觉得爱表现;更怕得罪了老师,倒霉的还是自己。”外国教授笑道。

教授接着道:“至于敝国学生,他们觉得交钱上课,就是为了买知识,不问白不问,不问是自己吃亏。老师讲的东西不对,更该公开讨论,如果老师辩不过学生,老师应该检讨。所以,某些学校有学生给老师评分的制度,老师必须不断充实,才能站得住脚。”

教授话锋一转:“谈到让座,我真是赞赏中国学生,即使在长途客车上,也可以看见学生们给老弱妇孺让座,敝国学生则很少这样做。可是说到让路,中国学生又比较差了,他们常抢在老人家前面走,进出门也很少为不认识的妇女和长辈开门,大概因为他们觉得这些小事情,没有必要讲究吧!至于中国学生怯于说对不起,则是因为没有养成习惯,他们脸皮薄,觉得说对不起是令人害羞的事,而且认为不是故意的错误,没有必要说抱歉。所以,在车上踩到人,只当不知道,也就过去了。相反,敝国社会根本把对不起当饭吃,说对不起成了一种反应,稍有错失,‘对不起’就会脱口而出,连咳嗽一声,都要来个对不起。”

“还是贵国学生好。”我说。

“不!应该说敝国学生比较聪明。”他笑道,“上课少发问,车上让座,这些对自己损失较大的,敝国学生不做。至于让路、开开门、说声抱歉,于自己没什么损失的,敝国学生则乐于为之。两相比较,当然敝国学生比较聪明。”

尼加拉瀑布

美的东西,不一定要占有;

从另一个角度看别人的美,可能更有味道。

当我游完尼加拉瀑布返回纽约的时候,我的美国学生问我:“教授,你有没有去加拿大那边?”

“没有!”我回答。

“那真是太可惜了,美国这边不漂亮,加拿大那头才美呢!”

“你这句话讲错了。”我纠正他,“你应该说由加拿大看比较漂亮,因为美国和加拿大在那里有一河之隔,虽然真正拥有瀑布的是美国,可是由于站在美国的土地上,只能看瀑布的侧面,反不如对岸的加拿大,能够见到瀑布的全貌。这就好比一个人面孔长得美,自己只能在镜子里看到,反而别人能够欣赏。所以,美的东西,不一定要占有;从另一个角度看别人的美,可能更有味道。”

名利之心

争逐名利之心在作祟,此念一生,则风流尽去!

美国已故总统肯尼迪在位的时候,曾经极力提倡步行运动,标准是要在二十小时之内,走五十英里。当时新闻媒体竞相报道,一下子变成热门话题,连议院的女秘书都群起响应。

但是另外有些人却表示不满,理由是——

标准的订立,破坏了人们原有的散步情趣。

这件事情使我有个感触,我发现原本以绘画为乐事的学生,听说同学参加展览得奖,心中便若有所失;原来以集贝壳为嗜好的,看到别人因为寻获珍奇贝壳而成名的时候,很可能感到失落;原本沉醉于考古的学者,听说他人发现了古墓珍宝,也可能不是滋味。

凡此种种,都因为争逐名利之心在作祟,此念一生,则风流尽去!

同样是借,却大有轻重之别,

小的只需报以一笑,说声谢谢,

大的则唯有结草衔环才能还报。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用到“借”这个字。借的意思是“暂取于人”,由于它不像买卖行为必须银货两讫,而是建筑在彼此的信任上,所以更具有一分情意。

借与送不一样,借是暂时的取用,而非永久的占有。因此,借的另外一个意思,是需要还的,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

但是在中国社会,借常被用得非常抽象,譬如“借路”、“借光”、“借问”、“借个火”。虽然都是借,却不必像“借钱”、“借书”一样地原物奉还,而属于情感的沟通。予者有情,借者领情,就在这“借”“予”之间,增进了彼此的情意。

当然也有一些非常糟糕的借,不但在借之前未征求物主的同意,而且在借之后,还有害于人,譬如“借刀杀人”、“借尸还魂”。

至于最伟大的借,则不但借出了东西,而且借出了情义,譬如战国时孟尝君的舍人魏子和冯谖,受命为孟尝君收租税,竟将收到的钱转借给贤者,甚至烧掉了借据。也正因此,当孟尝君被诬告的时候,才有人以身为盟,为他向齐王辩白,而自刭于宫门之前。

所以,同样是借,却大有轻重之别,小的只需报以一笑,说声谢谢,大的则唯有结草衔环才能还报。

清洁巷

陶侃搬砖,固然锻炼了自己,却无益于邻里。

离我家不远有一条巷子,附近的人都管它叫“清洁巷”,因为那条巷子总是非常清洁,即使旧历年的时候,也难得看到一点爆竹屑。

起初我以为清洁巷之所以干净,只是因为居民特别守公德,或是清洁队格外照顾,后来听邻人解说,才知道清洁巷的由来,主要是因为住在巷里的一位老人,每天清晨就出来扫街,从巷头扫到巷尾。

起初巷里的居民看到,都劝老人不要这么辛苦,但是老人依然每天定时扫街。邻居们心里不安,所以再不敢随便丢果皮纸屑,有些人甚至傍晚还要到门外检查一遍,唯恐自己门前不干净,即使老人不骂,其他邻居看到也要责怪。每个家庭更叮嘱自己的孩子,千万不可给扫街的爷爷添麻烦,所以连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不可乱丢脏东西。大家这样维护,加上老人每天把仅有的一点尘土都扫去了,自然使得那条巷子成为“清洁巷”。

有一天早晨我经过清洁巷,正好看见老人在扫街,就趋前问道:“老先生,我早就听说您为社区服务,您是否能告诉我,是什么动机,使您开始每天扫街的工作,您不觉得辛苦吗?”

“怎么会辛苦呢?这一方面服务了社区,一方面对我自己也有好处啊!”老人笑着说,“第一,家庭是在社区当中,有了干净的社区,才能有健康的家庭,所以我为别人洒扫,也等于为自己服务。第二,扫地也是运动,它不激烈,却能活动筋骨,不是很好吗?”

“在这方面您真是比晋朝的陶侃更伟大。”我说,“陶侃在广州做官的时候,曾经以搬砖来锻炼自己,但是据说他搬砖只是在自己家里搬,而且搬的是同样几块砖,所以陶侃固然锻炼了自己,却无益于邻里。至于您老人家,则不仅运动了身体,而且有利于社区,更收到了端正风气和教育的功效,岂不更伟大吗!”

居高位

居高位,要想看得清楚、活得快意,真不容易。

某日,我访问一位资深飞行员,请他谈谈工作中的感触。

“高空和地面相差得真是太远了!”他感慨地说,“当我飞到三万英尺以上的高空时,因为大部分的云层都沉在下方,所以眼前总是朗朗晴空。但是降落时穿过云层,看到的却可能是雨雪风霜和阴霾的天气。此外,同样是云,由高空俯视和自地面仰观,也大有差别。阳光直射时,比较薄的云,因为可以透过光线,所以从地面看,是白云。但是从高空看,由于薄云受光小,却是灰云。相反,比较厚的云彩,因为阳光不易穿透,自地面看是乌云;从高空俯视,反成了最美的白云。此外高空虽然没有雨雪和云层的困扰,却另有它可怕的地方,也就是晴空乱流。它会在你毫无预感的情况下来临,使飞机一掉就是几百英尺,造成许多人受伤。再有一点,是高空空气稀薄,必须靠舱压空调才能呼吸,不像驾小飞机,可以享受开着窗子吹风的惬意和洒脱。一朝喷射引擎故障,更不能如单螺旋桨的小飞机一样慢慢滑行。总之,有一得,就有一失,在高空飞行,固然有它的好处,却也有许多要戒慎的事啊!”

“居高位,要想看得清楚、活得快意,真不容易。”我也感叹地说。

圣人无常师

今天我们虚心向别人学,明日别人可能就得来跟我们请教;今天我们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明天就只好瞠乎其后。

在报纸上经常看到洋人来我国拜师学国画、国术和中文的消息,许多人因此说:“你看!洋人又来拜师了,他们的艺术、体育和文学显然不如我们,我们又何必去留洋呢?”

这句话乍听是不错,而且颇能建立民族自信,问题是“民族自信”不是“民族自大”,我们为什么不说:

“洋人的艺术、体育、文学已经不错,尚且要来中国研究,我们当然也该去吸取洋人的长处。”

同类推荐
  • 生死瞬间

    生死瞬间

    早晨起来,石开就觉得老天一点不讲情面,如此“重大决战”,还不作美些?真是的,干吗大学考试每年都非得放在这又热又燥的几天?不行不行,管这些做啥,别影响了考前的情绪。
  • 百年沉浮

    百年沉浮

    本书介绍中国体育界百年沉浮的故事。向世人披露百年重大事件的背景材料,刘长春“单刀赴会”的悲壮之举,“马家军”勇夺冠军的坎坷艰辛路,乒乓球队从独霸世界到与“海上兵团”的对峙,女排“五连冠”的风雨历程和后来的英姿不在,“梦之队”教练的双双出走,足球俱乐部的内幕,与球迷的恩恩怨怨。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破冰之旅

    破冰之旅

    曾几何时,在发展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要如履薄冰……然而,人类自从步入文明时代的第一天起,就共同执着地追求昌盛、繁荣、民主、自由、发达、富强,从不会因外部的原因而放弃。于是,在经历了“历史沉思”之后,才有了“命运狂想”,有了“历史的抉择”;在经历了发展的“十年潮”之后,我们可以骄傲地说:“让浦东告诉世界”……
  •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荟萃(千家诗)

    中国古典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闪烁着灿烂光辉的经典性作品或优秀作品,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令人瞩目的瑰宝。几千年来,中国传统文化养育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国古典文学又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使传统文化更具有深刻的影响力。
热门推荐
  • 岁月留情

    岁月留情

    穿越,生死离别之间;千年,只为重逢一面!
  • 狗粮已到账,请签收

    狗粮已到账,请签收

    Iwillalwaysloveyouaslongasyouareherewithme.
  • 妖路芳菲

    妖路芳菲

    她是空空山有史以来最年轻、最干净、相貌和脾气最好、价格最公道的除妖者。她兢兢业业的工作,为的是供养十个好吃懒做,花钱如流水的师傅。她斩妖除魔无数,相公却被狐狸精抢走,孤老一生。她自忖不应该得到如此下场,于是到地府找阎王——闺名阎小玉的美女叫屈。阎王翘起兰花指,指着镜子,笑莹莹的说:你说抢你相公的不是人,难道你就是人么?蜷在椅子那团毛茸茸的东西是什么!
  • 彼岸誓言

    彼岸誓言

    我一直在寻找一位女子,她一直在奈何桥上唱着彼岸花歌……繁华尘世,云泥人海,两望鹊桥渡。弹指生死,几轮朝暮,三涂黄昏处。花开叶落,红白两色,痴情难留住。叶落做土,花开几簇,渺渺泪无数。奈何桥头,孟婆劝饮,几生无回顾。哭笑沧桑,黄泉相随,佛禅苦难度。阿鼻魄落,七情魂在,迷津怎醒悟。轮回愁楚,幽冥难醉,独步无归路……她在奈何桥上轻轻地哼唱着这首歌……那天,他和她许下誓言。而他们却已不像儿时那个模样。是儿时誓言今日续,还是儿时誓言今日断。是分是和,取决于对方手中......『男主女主身心干净,这是凛蝶的第二本文文,欢迎跳坑!第一章可以不看,就是把简介写具体了点。』
  • 大跳蚤

    大跳蚤

    女人公雁妮,一个企业收入颇丰的高级白领。因做药材生意的丈夫华特很多次的不回家的事实,让她实在难以接受,遂产生了隐瞒着丈夫私聘“私家侦探”的决定。最终在自己多年大学同窗梅燕的介绍下认识了一个带有魔法名字的叫凯风的人;从此女主人公为了很深入地了解丈夫不在家里的其它以的外事实真相,她便被这个男人紧紧地牵着鼻子走了。加上公司老板对她地极度骚扰,使她的精神内外交困,她便决定辞职,专注地来对付自己的丈夫了。女主人公也一步步越陷越深……
  • 甜心宠儿:撒旦的精灵

    甜心宠儿:撒旦的精灵

    她,是沐家的大小姐。他,是尹家大少爷。他们相恋近十年,却因为她的一句“分手”从此二人变散了,但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爱她,默默地在一旁保护她,答应她分手的原因是因为不想让她不开心,而她分手的理由确是她喜欢上了别人??!!对此作者想说【不要因为一时好感而丢弃了深爱你的人。】~来看看他们最终的结局吧~~~~~
  • 乱命妖孽

    乱命妖孽

    “当黑暗降临大地,血雾遮蔽长空……”“老头,说人话。”“咳咳,未来世界有一场大乱。”“然后呢?”“预言说那时候会有一个妖孽横空出世。”“不会就是我吧?”“想多了……那个妖孽早就出世了……只是还没横空…”“那你跟我说这么多干嘛?”“秘密藏在心里太多年,憋着难受…”“…………,那妖孽在哪?”“不知道……”“……老头,拜托你个事儿。”“什么事?但说无妨。”“待会儿见到阎王爷,记得帮我问问我的阳寿还剩几年。”“好…………嗯??!”
  • 重生我来找你

    重生我来找你

    灯火阑珊,暮然回首,你在我身后未曾离开过,然而我却把你弄丢了。如果有重来,我一定紧紧地握住你。
  • 小高中

    小高中

    何柯:我不是喜欢这样的男生,而是喜欢这个男生,一生仅此一次,就此一个。赵铭:你相信缘分吗?就是她一伸手你就知道你逃不掉的那种。
  • 界之初

    界之初

    “我之所过就要如这,破开黑夜的第一缕曙光一般,不管是何生灵、凶兽、凶禽、何物皆要臣服于我,那一片天空我要其下雨,它就不能在有任何的天气,而那一方大地就是我的,那怕是我走了,我不给谁也无法占领。”“告诉我,你们是否愿意,随着我就像那破晓的第一缕曙光,我之所过皆是我之物。”“告诉我,你们是否愿意,随着我一起去征战这天、这地、这世界,那怕死亡了亦不停下,那一颗要征服一切事物的雄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