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15400000027

第27章 快乐是最美的化妆品(8)

法国名画家马蒂斯撷取了东方绘画的平面观念,发展出他自己的风格;美国名舞蹈家玛莎·葛兰姆采用东方舞蹈的一些“地板动作”,融入她自己的技巧。我有许多习书的外国学生,也都能将国画的方法用在西洋水彩当中。洋人固然向东方学习,但是并不囫囵吞枣,而能吸收、转化,变为他们自己创作的能源。反倒是我们许多文学艺术家,硬将西洋语法带入中文作品,或一味模仿西画,却不知西为中用、扬长补短,创造出有东方血肉的作品。

罗盘、火药、印刷术诚然是中国人发明的,问题是西洋人学去之后,而今登上了月球、发射了飞弹、印刷出足以乱真的复制品,我们能不惭愧吗?

景泰蓝是自土耳其传来中国的,但是经过中国人的研究、改进,并在明朝景泰年间大为发展,而今竟成为我国的国粹,又有几人知道它早期是由阿拉伯人输入中国的呢?

圣人无常师,孔子说“吾不如老农”,“吾不如老圃”。韩愈讲“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我们更常讲“没有状元老师,有状元学生”。不论西学中,还是中学西,都不表示谁的文化高一层。一样东西不论是西洋产生还是中国发明,都不表示谁能永久掌握。今天我们虚心向别人学,明天别人可能就得来跟我们请教;今天我们抱残守缺、故步自封,明天就只好瞠乎其后。

修鞋的哲理

只知做表面功夫,却不知在根本上加强,结果因为基础上的毛病,改变原先的计划;更因为根本的动摇,而常常不得不从头再来。

我家附近有个修鞋店,虽然专门修理旧皮鞋,但是店中的各种机械设备齐全,绝不下于制造新鞋的工厂。

某日我问那里的老板:“你有这么好的设备,为什么不制作新鞋,却要去修理那些又脏又旧的破鞋呢?我看你修理某些破鞋所下的功夫,恐怕比制作一双新的还麻烦。”

“人们既然能生育,人口又增加那么快,为什么还要医院呢?医院是为挽救人们的生命,我的工作则是挽救皮鞋的生命啊!”老板笑道,“新生的孩子不能做成人的工作,新制的鞋也不如旧鞋舒服;从小养个孩子要下许多心血,重新买双鞋也得花不少钱,岂能随便把他们抛弃呢?”

“人是人,鞋是鞋,人是有生命的,鞋是无生命的,你怎能以鞋来比喻人呢?”我不服气地说。

“人对人有情感,对鞋也有情感;人与人有缘,人与鞋也有缘啊。你想想鞋店里有成千上万的鞋,你为什么会选上这一双?你看上它的样子,未必满意标的价钱;两者都如意,还可能找不到适合的尺寸。东挑西选,有时跑上十几家鞋店,才选上这双,岂不跟交朋友一样不容易吗?更何况它与你有长时间的相处,那简直就跟知心的老友一样……”

“听你这样讲,倒真有几分道理,鞋确实是愈穿愈适脚,只恨鞋底总容易磨坏,要不然还真舍不得换。”

“这就对了!鞋面没坏,鞋底先裂,扔了既然可惜,当然就得送来给我修。”老板得意地笑着,但是接着又叹口气,“这年头,大家挑鞋总计较鞋面的皮革软不软、滑不滑,却很少考虑鞋底的材料是否结实和做工是否精细;制鞋的人为了多销,也尽量在鞋面上下功夫,这样当然鞋底容易坏。买鞋的人原想鞋底别人看不到,差一点没关系,岂知就因为鞋底不好,使得鞋面容易变形,更因为鞋底常坏,又懒得送修,而不得不买新鞋,这岂非太浪费,也太不明智了吗!”

“这下我倒也要拿人来比喻鞋了。”我说,“我们选鞋固然重面不重底,做人不也常如此吗?只知做表面功夫,却不知在根本上加强,结果因为基础上的毛病,改变原先的计划;更因为根本的动摇,而常常不得不从头再来,这也是太浪费且太不明智了啊。”

家庭老师

孩子固然应向父母学习,父母何尝不能向孩子请教!

我有两位外交界的朋友,几年前同时被派驻美国,虽然当时他们的英文程度差不多,但是现在其中一人却比另一位进步了许多。某日我到前者的家中做客,问他何以能在几年间有如此精进时,他神秘地笑着说:“因为我有位一周七天的家庭老师,要不要我请他出来给你介绍介绍?”

说完他就把才上高中的儿子叫了出来。“这就是我的家庭老师,他在学校学的发音和文法都比我强,所以他只要听见我讲英语时的错误,就会纠正我。有时我遇到不懂的美国俚语和民俗典故,还可以拿去问他,久而久之,自然会有进步。至于另外那位同事,大概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所以没有这种机会。”

孩子固然应向父母学习,父母何尝不能向孩子请教!

涂涂改改

有一个学生,在看了作家手稿展览之后问我:“有些人的手稿很少涂改,仿佛下笔万言、一挥而就;有的作家却东圈西画,似乎处处梗塞、文思不顺。前者的文章是否当然要比后者来得好?”

“涂改固然影响手稿的美观,但是真正要看的是定稿之后的成品。文章好,就算涂改千百次,也是应该。①古今中外许多伟大的作品,都是经过作者再三斟酌、推敲、修改之后才产生的。”我说,“米开朗琪罗画西斯汀教堂顶的壁画,曾经将许多已完成的地方涂去重画;歌德写《浮士德与魔鬼》,修修改改六十年才完成;连王羲之最著名的《兰亭集序》,也有七处涂改,可是它们却能成为绘画、文学和书法的不朽作品,何曾因为创作过程中的涂改和修正,而减损了价值呢?所以做任何事,只要发现错误,就当勇于改正。”

谐音

我送的不是输,而是“赢”,

您看!这不是“萤”窗小语吗?

中国人非常讲究“谐音”,单单从画上就可以看得出来。譬如画三只羊,题“三阳开泰”;画四只羊,题“四季吉祥”(四只吉羊);画七只羊,题“吉祥”(七羊)。

又譬如画荔枝,题名“大利”;画九条鱼,题名“九如”;画蝙蝠,题为“大福”;送苹果,道声“平安”;送枣子、花生、桂圆、莲子,更表示祝福“早生贵子”。由于谐音的联想,使我们的语言变得更为生动,也制造不少生活的情趣。

但是话说回来,谐音的讲究也为人们造成了一些困扰,尽管同音异义,人们在使用时,还是极力避免意义不佳的谐音字出现。譬如贺人乔迁之喜,我们可以送灯,祝对方一步“登”天、愈“登”愈高;却绝不能送钟,因为送“钟”容易令人想到送“终”。此外人们也不太爱用“四”,迷信重的人,连买房子都不买四楼,因为“四”与“死”的音很接近。

至于最糟糕的,大概要算是送书了,书明明是最有意义的礼物,但在许多情况下,却不能送,以免令受礼的人想到“输”。

记得我在过年期间曾经送一位长辈几本书,不巧那位长辈正在打麻将,同桌的人看到我送书去,都开玩笑地对那位长辈说:“你今天非输不可了!”

我当时差点儿下不了台,幸亏灵机一动,指着书名说:“我送的不是输,而是‘赢’,您看!这不是‘萤’窗小语吗?”

公平的谈判

有一天,沙漠和海洋谈判。

“我太干,干得连一条小溪都没有,你却水太多,变成汪洋一片。”沙漠建议,“我们不如来个交换吧!”

“好啊!”海洋欣然同意,“我欢迎沙漠来填补海洋,但是我已经有沙滩了,所以只要土,不要沙。”

“我也欢迎海洋来滋润沙漠。”沙漠说,“可是盐太咸了,所以只要水,不要盐。”

有一天,黄狗和花猫举行谈判。

“土地属于我,屋顶属于你,我们划分界限,谁也不侵犯谁,好不好?”黄狗说。

“好极了!”花猫欣然同意。

“我从来没有上过屋顶,你却经常到地面来走动,这是过去的事,我姑且原谅你。”黄狗得意地说,“但是从今以后,我不上你的屋顶,你也不准到地面来,否则你就是违约,我就要对你不客气了。”

有的谈判,看来非常理想,却永远谈不成。

有的谈判,看来非常公平,却有人吃大亏。

问路

在世界各地旅行,从“问路”这件事,往往就可以知道那个国家的人情味和民族性。

当我在德国的法兰克福向一位老先生问路时,他立刻从口袋里掏出纸笔,画了一张地图,然后指着地图告诉我方向。

当我在法国巴黎以英语向一位绅士问凯旋门在什么地方的时候,他以节奏美妙的“法语”,如数家珍地“告诉”我该怎么走。

当我在英国伦敦向一位老先生问路时,他以雨伞指着方向,并告诉我在哪个巷口转弯。而当我找到那个巷子时,回头看,发现那位老先生仍站在原处,正对我频频点头呢!

当我在日本东京误入国铁车站,向一个中年人问“地下铁”的站名时,那位不会讲英语的中年人,居然把我带出“国铁”,找到“地下铁”,且买票随我步下月台,走入最前面的车厢,请车长提醒我下车,然后鞠八十度的躬离去。虽然我对日本人原有些成见,但这位中年日本人的情意,怎不令我感动?

由于自己旅行问路的经历,每当我看到国外的观光客,都盼望他能向我问路,我多么希望亲切地帮助一位异乡人,更多么希望在那短短的交谈和引路时,留给国际友人一个美好的“中国人”的印象。

手卷与人生

所以,不论手卷抑或人生,片片段段的美固然重要,浑然整体的力量更不能忽略。

中国画在格式上最特殊的要算是手卷了。手卷是把宽度不大,却横而长的画裱成卷轴的形式,长的能达数丈,短的也有好几尺,欣赏时可以一边卷,一边展,仿佛看电影的摇镜头,一段一段、一树一石、一山一水地欣赏。有些手卷上画的小路从头至尾迤逦连绵,看的人顺着小径,穿林、过桥、走栈道、涉溪渚、经津渡、访山村、临深涧、登悬崖、赏烟岚、观飞瀑,一路看下来,仿佛身游画中,怡然神往。古人说“画可以观、可以游、可以居”,手卷是最能“游”的了。

我国历代的手卷名作相当多,其中为大家所熟知的有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明代仇英的《汉宫春晓图》、清代郎世宁的《百骏图》和近代张大千的《长江万里图》等等。

好的手卷不但要一石、一树画得疏密有致,一人、一马画得生动活泼,亭台楼阁描绘得典雅,竹篱茅舍安排得闲逸,近山远水经营得有层次,重林幽壑处理得有深度,使欣赏的人,一尺一寸地近观,能觉得意味无穷。而且整幅手卷摊开来远看,也要能见节奏、见气魄。如果近看虽然有味,远看却是一片琐碎,山头没有大小安排,色彩毫无轻重变化,甚至画几千里的山川,全用一种笔法,地质风物毫无差异,绝不可能成为最佳的作品。

人生就仿佛手卷,一边开展、一边收卷;已经卷起的存入记忆,尚未呈现的充满新奇。随着它,我们有时能登泰山而小天下,有时入深谷而不见曦月;有时直入华美的殿堂,有时寄居拙朴的茅舍;或登东皋以舒啸,或临清流而赋诗;或引壶觞以自酌,或抚孤松而盘桓。只要手卷没有展完、生命没有结束,前面就有可看的景物、可感的人生。

问题是虽然我们从一日、一月来看自己的人生,仿佛处处可爱、时时有所获得,但是当有一天,别人把我们的一生像手卷般完全摊开时,在那许多细琐、繁复、千山、万壑之外,是否能见到最最感人的气魄、节奏和力量呢?

所以,不论手卷抑或人生,片片段段的美固然重要,浑然整体的力量更不能忽略。

当我们由于痛苦而哭泣时,必须立刻将泪水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也只有明澈的眼睛,才能面对眼前的打击。

泪真是很神妙的东西,平常它储藏在泪腺中,不时分泌些,以滋润我们的角膜,使眼睛不致干燥疲劳;遇有尘沙飞入,更能及时大量地流出,将脏东西冲洗掉。泪是那么清澈、纯净而自然,所以有人说“世上最好的眼药水是泪”。

当然泪还有一个极大的功用,是任何药品都无法比拟的,那就是宣泄压抑的情感。所以,我们万分痛苦时会落下悲伤的清泪,无比欢愉时也会涌出感动的热泪。它是那么自然地涌出,使我们难以克制。泪少时,或许还能噙在眼眶,暗暗地吞下肚子;泪多时,则挂上了双颊,不得不用手擦拭;至于那簌簌如断线珠子般的泪水,则难免沾湿了衣裳。

中国人是最善于隐藏情感的民族,但在文学作品中描写落泪的仍然相当多,从“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①的欲泪、“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①的掩泪,到“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②的泪痕。从“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③的涕泪、“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④的拭泪,到“长使英雄泪满襟”⑤的沾衣。更有夸张的,如“近泪无干土”⑥;抽象的,如“沧海月明珠有泪”⑦;乃至既夸张且抽象的“留得罗襟前日泪”⑧。虽然诗人词客描写了那么多落泪的情景,但是我们读起来,却毫无庸俗之感,因为流泪是最真挚的表现,它不但能将心中的郁闷宣泄出去,也最能引发别人的共鸣与同情。

虽然流泪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环境的磨炼,我们愈懂得克制情感,也愈不易落泪。所以,孩子为一点小事就哭,老年人却能临大事而不沾襟;所以,有人讲“少女是泪水做的”,又说“英雄不流泪”。也正因此,同样一滴泪,如果流自老人、英雄和饱经忧患者的眼中,分量将格外深重。

虽然我们在极度痛苦和欢愉时都可能落泪,态度却应该有所不同。当我们由于痛苦而哭泣时,必须立刻将泪水拭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也只有明澈的眼睛,才能面对眼前的打击。相反,如果我们流的是欢欣的热泪,则不必急于擦去,因为透过泪水,眼前的幸福将更晶莹、闪烁而多彩多姿!

同类推荐
  •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书香飘过20年:心迹

    本书内容言真意切,感触点颇多,是山西经济出版社历经20年的珍贵回忆录与成长录,其主要内容为:矻矻征程、浓浓真情、孜孜求索等。
  • 羊的样子

    羊的样子

    本书收选有“火车”、“萨如拉”、“记忆”、“美丽的哈瓦那”、“月伦小友”、“蜜色黄昏”等散文。
  •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鲁迅作品集(1)(中国现代文学名家作品集)

    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但自己也并不以为可惜。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放手,遇见幸福:微信疯传之唯美哲理

    《微信疯传系列:放手,遇见幸福》收录了微博、微信等平台上最受欢迎的生活哲理美文,是“微信疯传”系列图书之一,微信上最火的唯美生活哲理段子,一句话,让人茅塞顿开,一句话,让人幡然醒悟,一句话,让人回味无穷。
  •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

    这本《我知道怎样去爱:阿赫玛托娃诗选》囊括了俄罗斯最富盛名的女诗人阿赫玛托娃几乎一生的诗歌精品。整本诗集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卷是女诗人前期(1904-1925)的作品;第二卷是阿赫玛托娃中期(1927-1949)的诗歌;第三卷总结了诗人后期(1950-1966)的写作;第四卷是长诗《安魂曲》,这首抒情长诗是阿赫玛托娃诗歌创作的一个巅峰。
热门推荐
  • 修真幻想曲

    修真幻想曲

    一段似梦非梦的幻想之旅,将秦凡引入了一个神奇无比的世界......修仙种草,养花弄鸟,游戏人间。到最后,鸡犬也升仙
  • 气临天下

    气临天下

    气的世界,人类不断完善气的使用,创造了“气技”。小家族里的二公子萧战,因身体的缘故,从练气天才滑落为练气废人,同时还遭到青梅竹马的悔婚,心灰意冷的他在后山遇见了等候多时的古枫,开始了他的练气之旅。
  • 我的电影冒险经历

    我的电影冒险经历

    李天因奇遇被迫穿梭电影世界,为了在电影里活命,晓天只能用一切的办法来获取装备及异能,“别人都是在电影院看电影,我TM却在电影里“看”电影,VR什么的都弱爆了!”李天回头看着还在追的异形泪流满面“救命啊!!!”
  • 凡尔纳科幻小说(第一卷)

    凡尔纳科幻小说(第一卷)

    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是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诗人。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代表作有《海底两万里》、《八十天环游地球》及《气球上的五星期》等。他的作品对科幻文学流派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他与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一道,被一些人称作“科幻小说之父”。而随着上个世纪后叶凡尔纳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原始手稿的发现,科幻学界对于凡尔纳的认识也在趋于多样化。
  • 北冥国宁王妃

    北冥国宁王妃

    凤潇筱,出生于将侯府弟却体弱多病,天妒红颜终将她性命夺去。凤魑,杀手风云榜榜首,自出道来从无失手,但多年相依为命的姐妹却亲手了结了她,再次睁眼她已变成了她,且看冷血无情的她和热情似火的他如何携手,共度……
  • 碧空傲骨

    碧空傲骨

    文明发展的巅峰,一场核战争摧毁了所有人类所拥有的科技文明。大陆剧烈震荡合为一体。人族死伤大半,重新回到了封建时代。也就给了暗魔族崛起的机会。面对人族即将覆亡的局面,一介书生扛起了这个时代的重任。他,没有很高的天赋,也没有显赫的背景,却将一腔热血,投入到人族复兴的大业之中;他,勤勤恳恳,从一而终,未曾背离自己的初衷;他,勇战魔族大能,历经千难万险,那么,等待他的将会是怎样曲折的命运呢?
  • 罗兰记事

    罗兰记事

    乔·艾弗里,一个剑神爷爷,有一个风轻云淡却嗜血的父亲,有一堆牛X的叔叔伯伯,有神秘的贴身管家,有温柔的贴身侍女,有狂野的公主,有各种类型的奇葩朋友,有异世版的锦衣卫骑士团!他的生活目标很简单,游遍大陆---罗兰!请看异界风云录,一样的称雄成神,不一样的经历!
  • 风情炼丹师

    风情炼丹师

    丹术在手,吃喝不愁家族落魄,崛起不愁自带空间,药源不愁美容妙丹,发家不愁美男在侧,撩汉不愁我炼丹水平高,我灵力修为高,我钱财多,我还风情万种,我就是我,风情炼丹师,但我叫陌风情,美男追着又怎么,一言不合就撩汉!【突然发现这本小说的精髓了,一句话那就是现代女老司机遇上古代假冒老干部的节奏,哈哈,来围观吧!】
  • 情动生死劫

    情动生死劫

    凡人总是梦想着有一天能够成为那高高在上的仙人,却总是在追逐的道路上迷失自己。何以为人,何以为仙,终归逃不了命运的掌控
  • 共霸东方

    共霸东方

    天地倒转,妖魔称霸,智者少年,一副铁拳,夺回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