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感染,简称尿感,是指细菌(极少数可由真菌、原虫、病毒)侵入尿路而引起的炎症。临床上表现为尿急、尿痛、尿频,尿常规检查可见脓细胞或白细胞管型。多见于育龄期妇女、老年人、免疫力低下及尿路畸形者。
“病因”正常情况下,尿道口及其周围是有细菌寄生的,但一般不引起感染。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有轻微损伤时,或者细菌的毒力大、粘附尿道黏膜和上行的能力强,容易侵袭膀胱和肾脏,造成感染。
1.病原体
细菌、病毒、真菌、衣原体、支原体等微生物均可引起尿路感染。细菌中最常见的是大肠杆菌,其次是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细球菌和绿脓杆菌等。单纯性尿路感染,也称非特异性感染,由大肠杆菌引起的占80%~90%。医院内感染、泌尿外科疾病引起的复杂性感染以粪链球菌、变形杆菌和绿脓杆菌较为多见。由结核菌、厌氧菌致病的尿路感染因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有特殊性,称之为特异性感染。
2.感染途径
(1)上行感染:病原菌经由尿道上行至膀胱,甚至输尿管、肾盂引起的感染称之为上行感染。绝大多数尿感是由上行感染引起的。由于女性尿道口靠近肛门,且女性尿道远较男性为短而宽,故更易致病。
(2)血行感染:细菌从身体内的感染灶(如扁桃体炎、鼻窦炎、龋齿或皮肤感染等)侵入血流,到达肾脏和尿路其他部位引起的感染。血行感染途径较为少见,不及3%。血行感染比较多见于慢性疾病或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常见的病原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菌属等。
(3)淋巴道感染:当盆腔器官炎症、阑尾炎和结肠炎时,细菌也可从淋巴道感染肾脏。这种感染途径更为少见。
(4)直接感染:泌尿系统周围器官有感染时,细菌偶可直接侵入泌尿系统引起感染。
3.易患因素
(1)尿路有复杂情况而致尿流不畅,常见于尿路有器质性梗阻(如结石梗阻)或功能性梗阻(如膀胱-输尿管返流),尿路有异物存在(如结石停留到尿路),或有肾实质病变(如多囊肾、糖尿病肾病、肾移植)等。
(2)泌尿系统畸性和结构异常,如肾发育不良、肾盂及输尿管畸形等。
(3)尿路器械的使用,不但会将细菌带入尿路,而且常使尿路黏膜损伤,因而易引起感染。
(4)尿道内或尿道口周围有炎症病灶,如妇科炎症、细菌性前列腺炎等均易引起。
(5)机体免疫力差:如长期卧床的严重慢性病患者、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如肿瘤化疗、肾移植后等),均易发生尿感。
“临床表现”
1.膀胱炎
(1)急性膀胱炎发病急骤,常在过于劳累、受凉、长时间憋尿、性生活后发病。常见的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脓尿和终末血尿,甚至全程肉眼血尿。严重者膀胱由于炎症刺激发生痉挛使膀胱不能贮存尿液,频频排尿无法计数,出现类似尿失禁的现象。单纯急性膀胱炎全身症状轻微,多不发热。
(2)慢性膀胱炎慢性膀胱炎膀胱刺激症状长期存在,且反复发作,但不如急性期严重,尿中有少量或中量脓细胞、红细胞。这些病人多有急性膀胱炎病史,或伴有结石、畸形或其他梗阻因素存在,应做进一步检查,明确原因,系统治疗。
2.肾盂肾炎
(1)急性肾盂肾炎全身表现:起病大多数很突然、常有寒战或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度以上,全身不适,头痛、乏力、食欲减退,有时恶心或呕吐等。
泌尿系统症状最突出的是膀胱刺激症状,即尿频、尿急、尿痛等,可伴有下腹痛、腰痛。部分病人尿路症状不明显,易误诊。
(2)慢性肾盂肾炎平时病人可能仅有腰酸和(或)低热,可以没有明显的尿痛、尿频和尿急症状,其主要表现是夜尿增多及尿中有少量白细胞和蛋白等。一半以上患者都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病情持续发展可进展为尿毒症。
(3)无症状细菌尿无症状细菌尿可以由症状性尿感演变而来,即症状性尿感自然或经治疗后症状消失,而仅留有细菌尿,并可持续多年。也可以无急性尿感既往史。无症状性菌尿常常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感染表现,仅偶有轻度发热、乏力,但多次尿细菌培养阳性。常见于妊娠妇女、产妇及女孩。
“诊断”凡是有真性细菌尿者,都可诊断为尿路感染。若女性尿急、尿频、尿痛严重,再加上尿白细胞增多,便可怀疑为尿路感染。如尿细菌定量培养≥105/ml,致病菌为大肠杆菌、克雷白杆菌、变形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等则可拟诊为尿路感染。
“治疗”治疗尿路感染应首先明确病情是急性的还是慢性的,感染部位是在上尿路(主要指肾盂肾炎,即肾实质和肾盂的感染性炎症,是由于细菌入侵肾脏所致)还是下尿路(主要指尿道炎和膀胱炎,其炎症仅局限于尿道和膀胱),致病菌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程度,目前的肾功能状态,有无梗阻及膀胱输尿管返流等诱因。治疗的目的不应只停留于症状的缓解,必须做到消灭病原菌,并预防复发。治疗的原则是:①去除诱因;②采用合理的抗菌药物消灭致病菌;③辅以全身支持疗法。
接受正规抗菌治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治疗,最好先作细菌培养。当出现排尿不适,疑有尿路感染发作时,应先做尿培养及药物敏感鉴定然后再服药。如先擅自服药再留尿标本,则细菌受抑不易生长,容易造成“假阴性”。
2.治疗时间要足够。一般治疗尿路感染的时间为7~14天。当病情反复发作,或病情较重时,抗菌治疗时间应适当延长。
3.要坚持停药后的随访。复查尿白细胞和尿细菌培养。如多次结果均为阴性,可以认为该病已经治愈。如果再次有尿白细胞增多和尿细菌培养阳性,则应重新给予抗菌治疗。如反复发作,可采用长程抑菌疗法。其目的不是完全杀灭细菌,而是抑制细菌生长,使尿中细菌数控制在较低水平而不会引起复发。
可治疗尿路感染的抗菌素很多,常用的主要有以下四类。
1.青霉素类,如氨苄青霉素、羟氨苄青霉素等。用药前一定要明确有无青霉素过敏史。
2.头孢类抗菌素,如头孢拉定、头孢羟氨苄等。
3.磺胺类抗菌素。用这一类药物需注意:(1)服药期间要多饮水,并加服碳酸氢钠,以避免血尿和结晶尿的产生;(2)妊娠后期的孕妇(最后3个月)和出生3个月以内的婴儿应禁用此类药物;(3)有严重肾功能损害、严重肝病、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者不宜使用此类药物。
4.喹诺酮类抗菌药,主要有氟哌酸、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等。用喹诺酮类抗菌素治疗尿路感染的效果极佳,但使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凡有喹诺酮类药物过敏史者及孕妇、哺乳期妇女、17岁以下的孩子均应禁用此类药物;(2)有严重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此类药物。
此外,治疗用药应尽量避免选用对肾脏有毒性作用的抗菌素,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多粘菌素等。
“生活指导”预防尿路感染,既要利用机体的防御机制,又要避免易感因素。
1.坚持多饮水、勤排尿。患尿路感染之后,为避免和减少细菌在尿路停留与繁殖,患者应多饮水,勤排尿,以达到冲洗膀胱和尿道的目的。
2.注意个人卫生。女性会阴部及尿道口寄居的大量细菌,是发生尿路感染的先决条件。因此要经常注意会阴部清洁,要勤洗澡,用淋浴,要勤换内裤。
3.去除慢性感染因素。积极治疗慢性结肠炎、慢性妇科疾患、糖尿病、慢性肾脏病、高血压等易发生尿路感染疾病,是预防复发的重要措施。
4.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检查及治疗。
5.坚持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病人,要耐心按医生指导坚持治疗,不要随意停药,即使症状消失后也要定期到医院复查,直至尿细菌培养数次正常之后,或按计划治疗疗程结束之后未再复发者才可停药。
遗尿症可发生在各年龄阶段,多见于5~10岁儿童,男孩较多见。
“病因”遗尿的确切原因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认为与下列因素有关。
1.遗传因素:本病的家族发病率较高。约70%的患儿一级亲属有遗尿史,可能与有遗传因素的患儿控制遗尿的神经机制成熟延迟有关。另外,单卵双胎兄弟同时遗尿的要比双卵双胎高出2倍,提示遗传与本病有一定关系。
2.睡眠过深:这是一个较常见的因素。这类小儿常常在睡前玩的较累,睡眠很深,不易唤醒,也多在梦境中尿床。其原因在于睡眠过深,不能接受来自膀胱的尿意而觉醒发生反射性排尿,遂成遗尿。
3.环境因素:包括突然换新环境、气候变化,如寒冷等。此外,患儿入睡前饮水过多等都会造成患儿尿床。
4.精神紧张:据临床统计,家庭不合、父母离异、失去双亲、黑夜恐惧受惊、升学考试前,孩子发生尿床的机会明显增多。长期处于过度紧张状态中,每天晚上睡前总要提心吊胆,生怕再次尿床,继而产生自卑心理,使遗尿经久不愈。
5.器质性因素:如泌尿系感染、尿崩症、癫痫发作、智力发育障碍、神经系统病变等。绝大多数儿童遗尿的出现与疾病无关,是出于心理因素或其他各种因素造成的。
“临床表现”临床一般分为两大类。
1.原发性遗尿症:多见,多半有家族史,男多于女(2:1~3:1),无器质性病变,多因控制排尿的能力迟滞所致。发生在夜间为多,偶见白天午睡时或者清醒时。发生频率不一,每周1~2次至每夜1次,甚至一夜数次不等。
2.继发性遗尿症:大多是由于全身性或泌尿系统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等引起,其他如智力低下、神经精神损伤、尿道畸形、感染,尤其是膀胱炎、尿道炎、会阴部炎症和蛲虫刺激等,都可以引起遗尿现象。继发性遗尿在处理原发性疾病后症状即可消失。
“实验室检查”
1.尿常规、尿培养。
2.X线检查:平片观察有无脊柱裂;膀胱尿道造影观察有无机械性梗阻。
3.尿流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检查观察有无下尿路梗阻;膀胱内压测定观察有无抑制性收缩。
“诊断”
1.年龄在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
2.5岁儿童每月至少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1次遗尿。
3.排除有明显原因引起的遗尿。在诊断功能性遗尿时,必须去除各种躯体疾病,如泌尿系统感染和畸形、尿道口狭窄、尿道下裂、隐性脊柱裂、神经系统疾病(如症、外伤、肿瘤),精神发育迟滞等。
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主要为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
“治疗”
1.一般治疗:应该使孩子的生活、饮食起居有规律,应避免孩子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最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大人唤醒起床小便。睡前家长不可逗孩子,不可让孩子兴奋,不可让孩子剧烈活动,不可看惊险紧张的影视片,以免使孩子过度兴奋。要养成孩子每天睡前把小便排干净彻底的习惯,以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有条件的家庭应尽可能在临睡之前给孩子洗澡,使其能舒适入睡。这样可减少尿床。
2.膀胱训练:督促患儿白天多饮水,尽量延长两次排尿的间隔时间,促使尿量增多,使膀胱容量逐渐增大。鼓励患儿在排尿中间,中断排尿,数1~10,然后再把尿排尽,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
3.条件反射训练:从治疗开始起,要求家长每天在患儿夜晚经常发生尿床的时间前,提前半小时至1小时用闹钟将患儿及时唤醒,起床排尿,使唤醒患儿的铃声与膀胱充盈的刺激同时呈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条件反射建立,患儿就能够被膀胱充盈的刺激唤醒,达到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4.药物
(1)中枢兴奋剂丙咪嗪,可减轻睡眠深度,每晚口服25~50mg,连续3~4个月。如停药后复发,可再给药。
(2)副交感神经阻滞剂普鲁本辛或羟丁宁。入睡前口服,可使逼尿肌松弛,抑制膀胱收缩。
“预后”对遗尿症患者而言,应具体分析其产生原因,对于因各种精神紧张性剌激因素所引起的遗尿症,如能消除精神上的紧张,加强训练,预后良好。如果成人以羞辱或责打的办法来纠正遗尿,不仅对治疗无效,还会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或抑郁情绪,害处很大。提示家长应高度注意。
“生活指导”
1.避免白天过度劳累,安排孩子按时休息。
2.小儿夜间尿床一般都有一定的钟点,家长要培养孩子自觉起床小便的习惯。切勿因遗尿而惩罚或责备孩子。
3.晚饭不要过咸,晚餐后少吃甜食和高蛋白饮料,以免引起口渴,晚饭后尽量少喝水和饮料、牛奶等,可吃少量水果。同时家长应该给孩子以鼓励,并提醒孩子夜间起床排尿。
如果患儿的遗尿现象有所好转,千万不可中断训练,否则已经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失,以致前功尽弃。这也提示,在遗尿症的整个治疗过程中,巩固治疗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