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高血压!年纪一大就怕它,为何如此怕它?是因为高血压能引起许多并发症,其中高血压肾病是严重的合并症之一。那么什么是高血压肾病呢?
“诊断及病因”高血压肾病是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多见于病程在5~10年以上的高血压患者。主要是由于血压长期升高,造成肾脏缺血、肾小球内高压及代谢异常等因素导致的。恶性高血压系指血压持续明显升高,一般舒张压需超过130mmHg,眼底检查有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伴有肾衰竭,可有心、脑等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大多数由难以控制或被忽略的原发性高血压演变而来,被称为原发性恶性高血压。恶性小动脉肾硬化是以原发性恶性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并能迅速导致肾衰竭的疾病。平均发病年龄为45~50岁,很少超过65岁,男女比例为2:1.
“临床特点”绝大多数高血压病患者可发生肾脏改变,随着年龄的增长,肾小球硬化亦加重,约有15%的高血压会发展成尿毒症。2002年我国18岁以上人群中的调查发现,高血压的患病率达到18.8%。全中国有1.6亿的高血压患者,每4个家庭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全世界约有6亿高血压病人,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10个高血压病人。在20个高血压病人中就有3个人会成为尿毒症,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应引起全社会的警惕。
高血压肾病多发生在原发性高血压5~10年以后,年龄40~50岁以上的人,而且是男性较女性更易发生肾损害。当然,血压越高,病史越长的病人,高血压肾损害的发生率也就越高了。如果高血压病人还有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高尿酸血症等病症,就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
高血压肾病会有哪些症状呢?
1.良性小动脉肾硬化
(1)原发病表现良性小动脉肾硬化由原发性高血压病引起,可有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等高血压本身引起的症状;有合并症时可出现相应的症状,如出现高血压左心室肥厚、心力衰竭、心绞痛、脑出血、脑梗死等临床表现。由于眼底视网膜动脉硬化,可出现视物模糊等症状。
(2)肾脏表现首发症状可能是夜尿增多。病人晚上会多次起夜小便,而且可能夜间尿量要多于白天,很多病人把这个症状完全忽略掉了。同时可出现泡沫尿。
病程进展缓慢,有些患者随病情发展,肾小球滤过率可以缓慢的下降,当降至50ml/min以下时,可出现程度不等的血肌酐升高(氮质血症),有少数患者可发展成尿毒症,出现尿毒症的症状。
2.恶性肾小动脉肾硬化
(1)原发病表现大多数病人发病前有一段良性高血压病史,恶性高血压肾硬化时,血压明显升高,舒张压一般都超过130mmHg。
一般起病很急,最常见的症状有头痛、视力模糊和体重下降;可伴有呼吸困难、疲劳不适、恶心、呕吐、上腹痛、夜尿增多和肉眼血尿等症状。
眼底检查有明显出血、渗出和视乳头水肿。
其他脏器损害症状: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可出现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也可出现左心衰竭,少数患者合并急性胰腺炎。
(2)肾脏表现表现为突然出现的蛋白尿,约20%的患者有无痛性肉眼血尿,50%伴有镜下血尿,可以出现红细胞管型;可有肾功能进行性恶化、出现少尿型急性肾衰竭,进展较慢者可出现慢性肾衰竭。
“实验室检查”首先应先查一下尿常规,临床上早期发现高血压引起的肾病,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尿微量蛋白的检查。蛋白尿是一个反映早期肾功能损害比较客观、敏感的指标。人体正常的时候尿液里面基本没有白蛋白,一旦微血管功能发生障碍就会从尿液里排出蛋白,这样我们就可以检测到。高血压肾病的蛋白尿程度一般为轻到中度(+~++),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一般不超过2克,但有少数病人有大量蛋白尿。个别病人因肾小球毛细血管破裂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
肾功能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肾小管功能损害多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所以要查一下肾小管功能,如尿比重、尿渗透压等。此外,还有血尿素氮、肌酐、尿酸等提示肾小球功能损害的指标。
再就是做个腹部B超,早期肾脏多无变化,发展致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肾脏不同程度的缩小。
前面提到高血压除了会导致肾病外,还常常可以出现心脑血管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能比肾脏损害出现更早、病情更严重。心脏并发症中最常见的是高血压性左心室肥厚,同时容易合并心力衰竭、冠心病心绞痛,通过做心电图、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可以帮助诊断。脑血管并发症为脑出血和脑梗塞,可以做脑CT检查。另外原发性高血压还可引起视网膜动脉硬化,视网膜硬化一般与肾小动脉硬化程度平行,可大致反映肾小动脉情况,故眼底检查也非常重要。
“治疗措施”分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
1.早期、轻度高血压和尿常规大致正常者可予以一般治疗,保持良好的情绪、减肥、限盐、限酒、练气功及太极拳、适当的体育锻炼等(在后面的生活指导中会详细介绍)。中度以上高血压或尿常规异常者,除一般治疗外还应加入药物治疗。
2.可供选用的降压药物:(1)利尿剂:如氢氯噻嗪、螺内酯等;(2)β受体阻滞剂:如倍他乐克等;(3)钙拮抗剂:如非洛地平缓释片等;(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如盐酸贝那普利、缬沙坦等。其中ACEI和ARB降低尿蛋白优于其他的降血压药物,能够预防、稳定或延缓高血压肾损害,应坚持长期服用。具体的药物,就诊时医生会帮您选用。
3.伴发高脂血症、糖尿病及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必须给予相应的治疗,如调整血脂、控制血糖、降低血尿酸等药物,还可以同时应用抗凝的药物,如潘生丁、阿司匹林等,有阻止肾小动脉硬化的作用。
4.有肾功能不全时还应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非透析治疗或肾替代治疗。
“预后”积极控制血压可显著降低肾脏损害的危险性。舒张压每降低5mmHg,可使发生终末期肾脏病的危险减少25%左右。因此,降压达标是降低高血压肾脏并发症危险性的有效措施。虽然不同种类降压药物的肾脏保护作用存在差异,但血压下降幅度是患者获益的决定因素。只有有效降低血压,才能延缓甚至避免肾脏并发症的发生发展。
“生活指导”
1.高血压肾病病人应注意的饮食习惯。
(1)限制盐的摄入量:饮食应以清淡为宜,少吃咸食;吃盐过多,会使血管硬化和血压升高。对中、重度高血压患者,限盐不仅可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还可使降压药物的剂量减少,从而大大减少降压药物的副作用和药品费用。每人每日摄盐量应逐渐减至6克以下,即普通啤酒盖去掉胶垫后一平盖食盐。这里指的是食盐量,即包括烹调用盐及其他食物中所含钠折合成食盐的总量。要小心看不见的盐:味精、酱油、番茄酱、芥茉、咸菜、酱菜等腌制品,香肠、午餐肉、酱牛肉、烧鸡等熟食,冰冻食品、罐头食品及方便快餐甜品、零食、冰激凌、饮料等。
(2)低糖饮食: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动脉硬化。
(3)限制脂肪的摄入:烹调时,选用植物油,可多吃海鱼,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如肝、肾、脑、心等应少吃。动物脂肪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
(4)适量摄入蛋白质:高血压病人每日蛋白质的量为每公斤体重1克为宜。每周吃2~3次鱼类蛋白质,每日进食3份高蛋白食物(每份指:瘦肉1两或鸡蛋1个,或豆腐2两,或鸡鸭1两,或鱼虾1两),可改善血管弹性和通透性,增加尿钠排出,从而降低血压。如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则应限制蛋白质的摄入。
(5)多吃含钾(注意:适用人群是肾功能正常者)、钙丰富而含钠低的食品,如土豆、茄子、海带、莴笋;含钙高的食品:牛奶、酸牛奶、虾皮。每日饮一袋牛奶或酸奶,内含250毫克钙可以有效地改善缺钙。少吃肉汤类,因为肉汤中含氮浸出物多,能够促进体内尿酸增加,加重心、肝、肾脏的负担。摄入充足的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对调节体内代谢有益,必要时可服用维生素补充剂。
2.高血压肾病病人的生活起居
早晨起床要缓慢,醒后不应立即下床,先平卧片刻,在床上活动一下头颈部和上肢,以适应起床时的体位变化。坚持晨练,但不要过量,要适可而止,不宜做很剧烈的活动。轻度的活动,有利于缓解动脉血管的紧张度。最好在中午小睡一会,午餐后可适当活动一下,然后再小睡,不要睡的时间太长,以半小时至1小时为宜。平时洗澡要用温水,不要过热、过凉,因为过热、过凉的水都会刺激皮肤的感觉器官,引起血管的舒缩,从而使血压波动较大。宜用温水洗澡、洗脸、漱口。高血压肾病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在大便时切忌屏气用大力气排便,否则可能引发脑出血。大便时蹲位很容易感觉疲劳,因而坐便比较适宜。高血压肾病患者尽量不要去挤拥挤的公共汽车,可以改为步行或骑自行车,总之以宽松的环境为宜。最后,高血压肾病患者还要注意不要太长时间的伏案工作或看书,因为这样会使大脑处于过度紧张状态,极易诱发血压升高。
“门诊指导”一旦患上高血压,只要重视疾病,在医生指导下坚持规范的药物治疗,血压是完全能够控制的,并发症也是可以预防的。除了上述生活指导中所提到的,更重要的是高血压肾病患者要学会自我定期监测血压,了解血压变化规律。对于已经有尿蛋白的患者,监测血压尤为重要,如果您的24小时尿蛋白定量已经超过1克,那么降压目标应控制在125/75mmHg以下。在您就诊门诊时,携带近期血压测量及所服用的药物名称和用量的记录单,以便于医生更好地了解您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