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98300000018

第18章 “中国风险”

从中长期来看,“入世”后对华投资的增加和中国生产力的提高会给中国经济带来正效应。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推测,在2001~2020年间,中国实际经济增长将维持年均7%的增长率(2001~2010年为7.2%,2011~2020年为6.8%)。日本经济研究中心也预测说,“入世”将拉动中国出口增长2.07个百分点、实际经济增长0.15个百分点。

从短期看,“入世”给中国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更大。中国政府对国有企业目前已经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除纤维产业等一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外,整体的国际竞争力还很不完备。预计“入世”后,如果进一步开放市场的话,竞争力弱的产业破产企业数将会增加,失业人数也会增加。尽管为提高竞争力,政府积极推进改善企业管理;促进企业集团的形成、破产与合并;在垄断企业引入竞争等,然而能够缓解这些经济构造改革带来的阵痛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还很滞后。

此外,目前中国还面临的问题是:在短期内确保年均经济增长7%,中期必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长期要缩短地区差距。今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决定着中国经济的未来。

一、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增加财政负担

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与中国的财政改革息息相关。为维持经济持续增长,需不断扩大财政支出,但是能够补充财政的税收制度和征税体制又不十分完备,因此,有财政赤字扩大的倾向(2001年财政赤字达到2598亿元,为1949年以来最多的财政赤字)。

为救济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财政常年提供资金。同时,为完善保障制度、充实国有银行的固定资本、刺激景气而不断发行国债,因而财政负担大幅度增加。从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国债发行额/(对人民币利息支付额+中央财政支出)暳100]看,1990年时不足20%,但2001年扩大到65%。特别是1998年后,由于连续4年大规模发行国债,使中央财政的债务依存度急剧上升。

中国财政与国有企业形成了依存关系。由于国有企业经营恶化导致纳税额减少,从而使财政的年收入减少。1996年前,税收增长率经常低于名义GDP增长率。在2000年的财政收入中,国有企业税占法人税(占全体税额的约10%)的80%以上。

处理国有银行不良债权也是加大财政负担的一个原因。中国的资本市场不十分发达,国有企业严重依赖银行融资(2000年国有企业80%的资本筹集来自银行融资)。因此,国有企业经营恶化增加了银行的不良债权。政府为解决不良债权,1998年以国有商业银行为对象设立了资产管理公司(财政部100%出资)。由于国有资金的介入,在处理商业银行不良债权的同时,也改善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

2000年12月,4大国有商业银行的约13900亿元不良债权(将近一半)被移交给资产管理公司。为筹集处理不良债权的资金,由财政担保发行了约8000亿元金融债券,同时,再次接受了中国人民银行的约5000亿元的贷款。但是,由于希望以10年为期限解决不良债权,加上预计不良债权的回收率为50%,因此,国家不可避免要有约7000亿元的财政负担。

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金融改革给财政增加了很多负担。“入世”后,政府要强化税收基础,因此,财政改革将实施统一外企和本地企业法人税的方针。但“入世”后,随着一些国有企业被市场淘汰,金融机构经营问题的增加等,国家的财政负担仍将增大。因此,国有企业改革和金融改革成功与否决定中国经济未来的走向。

二、失业者增加

中国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增长减速导致雇佣机会减少;伴随国有企业改革和市场经济推进而产生的失业增加;新劳动力的流入等。中国每年平均增加1409万新劳动力,年均增长2.6%(1979~2000年)。2000年城市劳动者有2.1274亿人,农村有4.987亿劳动力。

改革开放前,劳动者由国家统一分配进入国有企业。劳动者事实上是终身雇佣制,即退休后企业仍要支付退休金的制度。同时,国有企业员工还享受住宅、医疗、教育等待遇。这样,企业除生产外,还要承担社会保障职能,这也成为国有企业财务负担重、剩余劳动力多的主要原因。

1997年以后,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环,政府允许削减人员以重建国有企业经营体制。在国有企业改革真正开始的同时,也对经营不善的中小企业实施破产、合并等改革措施。同时,为安定社会,将国有企业重组下来的员工作为下岗人员(临时待业),在“再就业服务中心”登记,并支付一定时间(3年)的生活费,同时接受再就业培训。

但是,在下岗人员增加的同时,再就业率仍很低下。2001年年末,下岗人员达到515万人,而再就业人数只有227万人,再就业率从1998年的50%下降到31%。

2001年末,失业率达到3.6%,尽管低于其他亚洲国家,但与1990年的2.5%相比还是恶化了。另外,中国的失业者统计限制在有城市户口者,国有企业的下岗人员没有计算在内。因此,公开发表的失业率并不能反映劳动市场的实际状态。2001年末,城市的失业人数(已经登记的)达到681万。与515万下岗人数加起来的话,失业人数达到1196万人,大约占城市就业总人数的10%。

失业者增加,政府却没有完善的雇佣对策。1997年起建立的“再就业服务中心”,由于增加国家和地方财政、企业的负担,决定于2003年取消。但1996年开始实施的“失业保险制度”,到1999年终于真正完善起来。

到2001年末,加入失业保险的人数已经占全体从业人员的70%,领失业保险金的人数为312万人,比上年增加190万人。同时2001年,下岗和保险金等与社会保障相关的财政支出达到472亿元人民币。

今后,国有企业将进一步裁员,加上农村有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据农业部统计,2000年,在农村劳动人口中,有1.6亿人是剩余劳动力),因此政府会加速完善雇佣政策。

三、收入差距的扩大

中国的地区差距和收入差距长期以来是人们关注的课题。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随着经济急速增长,国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改善。但是,由于对外开放政策始于沿海地区,因而拉大了沿海和内陆地区的经济差距。

表示一国收入分配状况的不均衡系数,取0和1之间的数值,越接近0的收入分配越接近平等,越接近1就意味着不平等度越大。中国的不均衡系数由1980年的0.33上升到1998年的0.46.与美国的0.40(1994年)和意大利的0.33(1986年)相比,中国的收入差距较大(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报告》,1999/2000)。

从各省市人均GDP的比较情况看,2000年,沿海地区的代表城市上海最高,达到34547元,其后依次是北京(22460元)、天津(17993元)、浙江省(13461元)、广东省(12885元)。而内地的贵州(2662元)、甘肃(3838元)、广西(4319元)、陕西(4549元)等4省最低。

上海的人均GDP超过了4000美元,高于马来西亚,而贵州的人均GDP只有300美元,低于越南。这与目前为止一直以发展沿海经济为中心,而内陆对国有企业依存度很高有很大关系。

另外,长期以来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缓慢,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改革开放后,随着农村经营承包责任制的实施,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也大幅度上升,结果1978~1984年农村的个人收入创下年均增长15.6%的记录。此后,由于农民负担的各种费用增加,粮食丰收使农产品价格下降等原因,在1985年后,农民个人收入的增长率下降到一位数,2001年更下降到4.2%。同时,由于城市企业下岗人员增加,不能充分吸收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也使雇佣者的收入减少。结果,农民个人收入与城市个人收入的差距由1985年的1.86倍扩大到2000年的2.78倍。

收入不平等引起了贫困层人们的不满,政府担心会因此导致各种各样的社会混乱。为解决此问题,政府将以前优先发展沿海地区的政策向重视中西部发展转变,最终出台了促进地区经济均衡发展的方针。具体是,今后要给予中西部以优先吸引外国直接投资的优惠政策,进行资源开发、完善基础设施,以国家财政支持经济增长。

但是,中西部地区的投资环境还很不完善,没有实施政府优惠措施的情况很多,因此外国直接投资仍然集中于东部地区。2000年1~10月,西部吸收外国投资额占全部外资吸收额的比重为:占新批准的外资企业的6.1%,占合同吸收外资额的5.7%,实际吸收外资额的3.4%(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公布资料)。短期内,对中西部的外国直接投资激增的可能性不大,只能依赖政府的财政支出推进中西部开发,这又会进一步加重国家财政负担。

关于农民个人收入增长缓慢的问题,在2002年3月的全国人大(中国第九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朱基总理提出减轻农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的具体政策。但是,近年在农村收入中存在着外出打工等非农业收入增长的倾向。如果不能改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雇佣问题,提高农村的个人收入将很困难。

同类推荐
  • 冰与火的洗礼

    冰与火的洗礼

    本书的写作是基于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多次对民营企业所进行的调研和访谈,同民营企业家进行的亲身接触,以及多次会议和论坛。融汇了民营院两年多来所积累的大量资料,并加入了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以期从更深的层次、更全面的方位,展现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心路历程”。
  • 创业案例集

    创业案例集

    本书收集了23个案例,其中包括江苏诚信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创业纪实、红宝丽集团创业之路、南京固柏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的成长之路、泰兴市航联电连接器厂创业之路等。
  •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颠覆性技术与商业趋势

    过去30年,"中国制造"靠的是便宜的资源、便宜的劳动力和便宜的价格,创新的动力不足,如今,中国身处一个新的时代,低成本优势渐渐难以维持,且企业面对的国内和国际的竞争也变得更为激烈。那么,中国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引擎是什么?这本书将以相当大的篇幅探讨这些迫在眉睫的问题。
  •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巴盐与盐巴:三峡古代盐业

    本书通过三峡诸多相当于中原商周遗址的发现,为认识早期巴文化提供了物证,多处与盐业有关的遗址的发掘,解读了巴人与盐的关系;为“巴盐”与“盐巴”,提供了物证。
  •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城市化的中国:机遇与挑战

    本书以城市化与新兴市场潜力为主题,文章包括城市化的世界:释放新兴市场潜力、创新公租房制度设计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中国的发展挑战与政府的角色、民众: 亟待开发的资产、科技引领智能城市等。
热门推荐
  • 末汉

    末汉

    徐治,一个青史无名的小将,本来他会永远沉寂,却不料遇到了自一千八百年后穿越而来的貂蝉,从此历史易辙。且看徐治在波云诡谲的乱世之中,谱写一曲最为悲壮的——末汉。
  • 神武圣皇

    神武圣皇

    他原是家族中的翩翩公子哥,却落得虎落平阳;历经种种,他发誓要成为武者,却因机缘巧合之下得到至尊传承。由此,他必将成为天地间不世之强者,因为他有着别人没有的际遇、决心、毅力。且看罗候,一个小家族的落魄少年,如何在得到奇遇后,搅动风云变化,独霸九天灵源,成能万古不世之强者,成就一代神武圣皇。
  • 易烊千玺之重生娇妻好好疼

    易烊千玺之重生娇妻好好疼

    当年,他对她的讨厌、憎恨,使得她重生了。重生的第一件事就是离开他,没想到有了他的孩子。“女人,带着我的种,还想去哪?”“啊!!!!别过来!”“妈妈,这个怪蜀黍是谁呐?”某萌娃扯扯她的衣角。她咬牙切齿:“不认识!”
  • 平凡人——不平凡生活

    平凡人——不平凡生活

    一个平凡的上班族,却有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亲情?友谊?她将何去何从……
  •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

    《楚汉之争》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 都市中的感染者

    都市中的感染者

    RIV感染者在这个时代就是过街老鼠一样的名声。在一次事件后,初逸意外地发现了自己居然是RIV感染者。想着要隐藏其身份来度过这一生的他,却踏上了一条与普通感染者不一样的道路。
  • 母亲的村子

    母亲的村子

    这个村子有特色,有富裕,有贫困,也有他母亲不愿谈及的原因。
  •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理论与实证研究

    本书拟以我国农业企业为对象,在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的应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探讨信息技术提升农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机制,从组织、个体、过程三个方面对我国农业企业信息技术采纳进行分析,并对农业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效果评价进行研究。本书一方面将拓展企业信息化问题的研究领域,使得企业信息化的研究延伸到农业领域,充实传统行业信息化相关理论,加快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实施步伐,寻求以信息化改造农业的实现途径,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的信息化发展。
  • 伪蓝家少爷

    伪蓝家少爷

    五岁的明皓轩来到了蓝家,从此过上了与“哥哥”蓝宇肆的生活。我不会让你和我一样孤独,蓝宇肆如是想。即使在外人看来蓝宇肆是个冰冷无情的人,但对于明皓轩,他永远是温柔的...哥哥?六岁,明皓轩认识了一生中除去蓝宇肆之外最重要的人——林殊,他的存在,让明皓轩体会到不同于蓝宇肆的友情,丰富了他的人生。温暖的林殊,或许他本性并非如此,但对于他来说,明皓轩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林殊说道。明皓轩很幸福,幸福得没心没肺,但是他不在意,蓝宇肆与林殊也不在意。各种宠,各种没心没肺,且看蓝家少爷明皓轩的成长史……
  • 首席老公太腹黑

    首席老公太腹黑

    【总裁暖男系列】这一生中,关小沐最不敢相信的就是嫁给了这位腹黑却有点神经质,又有点暖暖的总裁。那一天他出差,她跑到他的城市,原以为他会感动的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谁知道就是被他吃干抹净!“给我生个孩子让我玩玩。”从此,他对她言听计从。她以为她的爱情开始了,他以为她的爱情到来了,当两人都把自己的心掏给彼此看的时候,她却看到他和另一个女人相拥在小巷里。她丢了一张离婚协议纸离去。五年后,她再次回到这个熟悉却又陌生的城市,他强势的出现在她面前,把那张离婚协议纸丢在她眼前说道,“协议书上没我的名字,所以你还是我老婆,萧太太,这次回来,我可不会那么轻易让你逃走了。”